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22年5月列宁中风,由于担心致残失语,无法继续工作,要求提供毒药,以备不时之需.列宁不止一次地向斯大林、克鲁普斯卡娅、乌里扬诺娃、秘书福季耶娃等人提出过索取毒药的要求,被直接要求执行这一任务的是斯大林.政治局委员们都反对这样做,要求未被执行.  相似文献   

2.
斯大林为何会被指为谋害列宁的嫌凶?一些学者认为,从他们的种种嫌隙入手,或许能找到头绪。不过,因为没有直接证据,列宁遭斯大林毒杀的论调,在学术界还属于非主流观点,俄罗斯国内对此的质疑尤为强烈。2012年5月上句,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的一次病理学研讨会上,列宁的死因再度成为热门话题。与会者各抒己见,多数人赞同将列宁之死归结于家族病史、身心压力甚至中毒,而前些年一度盛传的"性病"之说基本被否定。但来自俄罗斯的历史学家列夫·卢里却是语惊四座——他声称,斯大林有毒  相似文献   

3.
斯大林被列宁授予特别的权力到北高加索征粮,但是列宁并没有授予他军事方面的特别权力。也就是说,斯大林到北高加索去,没有军职,没有干预战线事务的特别权力。然而,在察里津的征粮却使斯大林得出了不享有特别的军权,不干预战线的事务就不行的结论。斯大林得出的这个结论瞬间使北高加索的局势复杂化起来。  相似文献   

4.
<正>龚育之(1929.12.26-2007.6.12)于1948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学自然科学的大学生,他对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产生了兴趣,通过阅读苏联报刊的有关文献踏入了自然辩证法这一研究领域。1951年,他开始了关于自然辩证法的俄文译作,着手编译《列宁、斯大林论科学技术工作》(1954年中国科学院出版)。1952年10月,龚育之走上了工作岗位:中宣部科学处。在这里,他认真调研党的科技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并且参与起草关于党的科技政策文件。  相似文献   

5.
看过前苏联影片《列宁在1918年》的人都知道,1918年8月30日,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被人刺杀。那天晚上当列宁走出位于莫斯科郊外的米赫尔松工厂时,有人向他开了枪。究竟是谁向列宁开的枪?被当场抓获的女人芬妮·卡普兰  相似文献   

6.
岳明 《科学大观园》2012,(19):41-41
在残酷的卫国战争中,苏联军队曾经做出过许多引起争议的举动,其中之一便是将罪犯以及犯错误的官兵编入专设的"惩戒军",指派他们执行最危险的任务。苏联空军惩戒军的历史最早缘自斯大林1942年9月9日签署的第0685号命令:那些在战场上表现极差的飞行员必须被送交军事法庭审判,然后将他们下放至陆军部队以示惩罚。但高层出于爱惜人才的考虑允许他们继续服役,大多数飞行员被判处"缓刑",这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他  相似文献   

7.
圆石 《科学大观园》2012,(14):64-64
乌克兰激进组织2012年5月7日在首都基辅和利沃夫竖起了两尊"撒尿的斯大林"雕像。但是雕像竖起近几个小时后,警方便将其中一尊雕像拆除。这两尊"撒尿的斯大林"高约1.5米,雕像全身被涂抹成金色,并被摆成撒尿的造型。激进组织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20年代未和30年代初,斯大林在思想文化领域发动了一场“大转变”。这场从相对宽松的列宁文化政策的转向,从1928~1929年的反“右倾”斗争开始,对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的知识分子进行了一次次连续不断的清洗和镇压,以雷霆万钧之力威吓、震慑、压服了思想文化界。在“大转变”过程中解散了几乎所有以前的文化艺术派别和团体、90%以上的人文社会科学团体。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07,(19):68
上个世纪30年代初,苏联已基本形成高度集权的统制型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政治权力也趋向于高度集中,对领导人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及斯大林对权力的专断也成为政治领域的主导倾向。1934年12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基洛夫被杀,斯大林以此为导火索很快在全国范围点燃了"大清洗"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了牵连,惶惶度日。  相似文献   

10.
正曾任前苏联外长的莫洛托夫被称为斯大林最忠实的追随者,从他位_于莫斯科的故居中,可以一窥斯大林时代苏联精英阶层的生活。莫洛托夫故居的前半部分,有一间会客厅、一间餐厅和一间书房。会客厅的墙壁,从三分之二高处直到镶嵌着木皮的天花板上,雕刻着精美的纹路,并装点  相似文献   

11.
<正>二战结束后不久,苏联功勋卓著的朱可夫元帅便遭到迫害,其主要原因是1945年"胜利大阅兵"中发生的一些事件,导致斯大林下定决心清理这位功臣。1945年6月22日是卫国战争爆发4周年,苏联红军要在莫斯科红场上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出人意料的是,斯大林没有出现在阅兵场上,是让他的副手朱可夫元帅来担任阅兵首长,而且朱可夫是阅兵前5天才被紧急从前线召回莫斯科的。斯大林为什么不自己参加阅兵式?事后,朱可夫  相似文献   

12.
小林 《科学大观园》2011,(16):58-59
托洛茨基:红军创始人、苏联早期领导人以及大受批赳呶“托洛茨基主义”的创造者。铁托:南斯拉夫独立运动领袖、第一任国家总统,与斯大林矛盾频棼的共产党领导人。如果说两人有什么交集,那么他们都与苏联以及斯大林有着莫大的关联。而这静历史关联在一名间谍身上得到了具体体现。这位名叫格里古列维奇的苏联间谍,曾参与刺杀托滔茨基并亦曾参与...  相似文献   

13.
你对俄罗斯的印象如何?叶卡捷琳娜、彼得大帝、列宁、高尔基这一串名字还是莫斯科、海参崴这些城市的名字?这个在伏尔加河母亲怀抱中长大的国家和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国家也早已被中国的游客们作为记忆中最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  相似文献   

14.
侯涛 《科学大观园》2014,(23):40-41
<正>美提防斯大林进攻计划阿拉斯加位于北美大陆的西北端,西隔白令海峡与俄罗斯相望。冷战初期,阿拉斯加的重要性引起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密切注意。解密文件显示,1951年,斯大林命令苏军参谋部,制定进攻阿拉斯加的军事作战计划。美国冷战史专家加迪斯说,在1951年~1952年间,斯大林曾下令制订进攻阿拉斯加的  相似文献   

15.
方亮 《科学大观园》2011,(18):15-17
德国人奥斯卡·福格特在莫斯科见到列宁的时候,这位"革命导师"已经死了一年多。他那颗孕育苏维埃社会主义思想的大脑已经被从身体里取了出来。作为世界知名的大脑研究专家,福格特切开列宁大脑的唯一用意是要证明这是一个天才。  相似文献   

16.
母亲的眼光     
1953年的一天,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里会见了垂垂已老的母亲。在此前的数十年间,她从来没有离开过格鲁吉亚乡村,一直在一间小木房里纺她的线。在母亲昏花的眼睛里,对儿子领导下的苏联几乎一无所知。斯大林问:小时候你为什么打我那么凶?母亲答:所以你才会这么有出息。母亲大笑后,问:你现在究竟当了什么官?斯大林答:你还记得沙皇吗?我现在差不多就是沙皇了。母亲又是大笑,然后说:其实我想让你当个神父。当年哈里·杜鲁门首次参加竞选并一举成功,成了美国总统。消息很快传遍各地,也传到了他的家乡。乡亲们向他的母亲祝贺:“…  相似文献   

17.
<正>成为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后的斯大林,选择了位于克里姆林宫总统楼二层的一号办公室。这里十分宽敞,有150平方米,5个窗户,召开一个小型会议不成问题,隔壁就是他的休息室。1933年,斯大林用自己喜爱的橡木装修了办公室,墙上加装了橡木墙裙,门也换成橡木的。在一楼还有个属于斯大林的家庭办公室。1932年,其妻纳杰日达·阿利卢耶娃开枪自杀后,斯大林就搬到了这里,这里还住过他的两个孩子。斯大林的贴身  相似文献   

18.
正当被格丹诺夫(Bornhob,1873-1928)等人努力把马赫哲学引入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1909年)中把马赫哲学看作是同马克思主义水火不相容的,对它进行无情的批判,“物理学家马赫在他的哲学谬误中完全离开了现代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19.
苏联斯大林时期,意识形态严重干扰科学事业。经典生物学和遗传学彻底毁灭后,当局要召开全苏物理学家大会以打倒那些坚持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科学家们。但是,由于原子弹与相对论的关系,这次大会最终被取消,从而避免了物理学的毁灭。  相似文献   

20.
海峰 《科学大观园》2012,(18):53-54
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警卫工作,一直是人们感兴趣但又不甚了解的一个话题,但俄罗斯《绝密报》刊发的一篇文章披露了一些相关内幕。这些内幕是由曾做过斯大林8年贴身警卫的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夫,在多年时间里零星地、断断续续地透露给他的儿子的,尽管显得零散和不连贯,但提供了了解斯大林私人生活的更多和新鲜的线索。"九人小组"长期守护领袖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夫19岁应征入伍,先后经历过芬兰战争、苏联卫国战争,参加过1943年德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