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简讯     
美国俄亥俄大学Martin教授来我校做学术报告7月9日,来自美国的Clarence H.Martin教授做了一场题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数学规划的求解流水车间调度问题的混合算法”的学术报告.机械学院工业工程系主任李世其教授和副主任高亮教授等老师以及工业工程系的40余名研究生倾听了讲座  相似文献   

2.
2006年9月29日,2006年度国家“友谊奖”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外籍系主任萨文迪教授获此殊荣。“友谊奖”是中国政府授予来华外国专家的最高荣誉奖项,用以感谢和表彰外国专家在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技术、教育、文化等建设事业以及人才培养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2006年,有来自19个国家的49位来华外国专家获奖,其中教育系统的外籍专家共有两人。加弗尔.萨文迪(Gavriel Salvendy)教授是国际工业工程领域的著名学者、美国工程院院士、普度大学工业工程系教授,2001年10月受聘为清华大学讲席教授并担任清华大学工业工…  相似文献   

3.
<正>厦门大学工科的办学历史始于1922年设立的工学部.1923年,工学部改为工科.1924年,工科归并到理科,下设工程学系,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田渊添教授任物理学系主任兼工程学系主任.1926年,工程学系独立为工科,下设土木工程系、电气工程系、机械工程系.1927年,工科停办.1937年,在国家危亡、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艰难岁月里,时任校长萨本栋教授考虑到战后国家急需建设人才,于7月30日宣布复办土木工程系,并亲自兼任土木工程系主任.厦门大学土木工程学科从此正式创办,时光荏苒,距今已85载.  相似文献   

4.
<正>姜堰市科技局和娄庄镇日前分别迎来了东南大学苏春教授和南通大学崔建伟教授前来挂职。苏春教授系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到姜挂职任该市科技局副局长,主抓科技招商、产学研合作工作。南通大学纺织学院崔健伟教授挂职任娄  相似文献   

5.
谭永红教授,1958年7月出生,现任职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他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分获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学位,曾从事远程预测控制与应用研究,现任职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在比利时根特大学获得电机工程博士学位,从事基于神经网络的辨识、预测与控制研究,承担并完成单晶镀膜快速反应釜温度预测控制器研究项目.在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做博士后期间,从事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研究.曾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生物资源与化学工程系任客座教授,进行生化过程建模与优化研究和讲学工作.曾在加拿大康科迪亚大学机械与工业工程系任客座教授,从事超精密制造智能化研究.  相似文献   

6.
郝吉明,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研究领域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主持酸沉降控制规划与对策研究,划定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该项研究成果被国务院采纳实施。他以北京为典型城市,建立了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规划方法,促成中国轻型车排放标准与欧洲标准的接轨。获全国高等教育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获得国家和部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励10次,主讲“国家精品课程”一门。陈丙珍,女,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从事化工系统工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致力于化工系统工程新学科的建设和工业应用,创建了教学科研基地。她围绕石化企业能源和…  相似文献   

7.
日本大阪府立大学林太郎教授是工业通风方面的著名专家.他对室内气流控制技术造诣很深,1982年和1983年曾两次应邀来我校讲学.林太郎教授热心于中日友好学术交流,并为此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了进一步加强中日学术交流,并表示对林太郎教授的敬意,我校决定聘请林太郎教授为我校环境工程系名誉教授.最近林太郎教授愉快地接  相似文献   

8.
应我院邀请,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工业与管理系统工程系前系主任尼勃尔(B·W·Niebel)名誉教授偕其夫人于9月13日至10月3日来我院访问讲学。尼勃尔教授是国际上管理工程方面的老前辈,曾在世界上最早(1908年)提供管理工程教育计划的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工业工程系当过二十多年系主任,在教学和学术方面均有较高的  相似文献   

9.
博士生导师高廷耀教授简介高廷耀,1932年11月生,上海市人。195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卫生工程系。1965年同济大学研究生毕业。曾任同济大学助教、讲师、制教授、教授、副校长、校长,德国达姆斯施塔特工业大学客座教授。现任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  相似文献   

10.
应我院机械工程系邀请,国际摩擦学会副主席、荷兰摩擦学会主席波士曼(Bosmar)教授于1987年4月28日至30日率代表团来我院访问并进行学术交流。代表团一行20人,由特温蒂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及摩擦学实验室成员组成。上海市部分高校、研究所的有关专家参加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史杂志》2006,27(1):F0002-F0002
①1955年,陈赓与在哈军工工作的苏联顾问在一起②刘居英副院长(左)向海军工程系首任顾问波·德·季莫菲耶夫赠送礼品③海军工程系苏联内燃机专家别契尼可夫在给教员上课④海军工程系造船教授会顾懋祥教授(右1)与苏联造船专家扎姆查洛夫研究问题⑤海军工程系主任黄景文(右1)陪同海军司令部领导参观海军工程系第一届教学方法及科学技术研究会成果⑥海军工程系教育副主任慈云桂教授(右1)与苏联专家(郑州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吴铁铸提供)⑦海军工程系无线电收发报机及雷达构造教授会主任胡寿秋教授(前排右6)、周兆祺教授(右7)及教员、学员与苏联无…  相似文献   

12.
正6月2日上午,市委常委、副市长李春临会见了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工业和系统工程系终身教授何塞·卡斯特罗。省科技厅厅长助理孟祥云,市政府副秘书长崔岭,市科技局副局长冯维林,市工信局副局长白海洋,市发改委规划办主任马富泉,市能源集团总工黄晔,榆林学院科研处处长亢福仁,榆林学院化工学院院长马亚军等参加会见。何塞·卡斯特罗教授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先  相似文献   

13.
受德国不来梅大学(Umversity of Bremen)通信工程系的K.-D.Kammeyer教授和杜伊斯堡-埃森大学(University of Duishurg-Essen)的通信系统系的Thomas Kaiser教授的邀请,我于2005年11月10日-2006年1月25日访问了该两个系。期间受到热情接待,取得丰硕成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丁玉兰,女,1936年7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196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曾任同济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任同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机械设计与理论博士点的博士生导师、人机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兼任全国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相似文献   

15.
钱鸣高1932年12月生,江苏省无锡县人,中共党员。1954年毕 业于东北工学院采矿工程系,1957年于北京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系 采煤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系教授、博士生 导师、黑龙江科技学院兼职教授,国家重点学科采矿工程学科带头 人,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及国际岩层力学局(IBSM)成员,中 国煤炭学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Inter J.of Geotechnical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编委,《矿山压力与顶板 管理》杂志编委会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16.
博士生导师许志鸿教授简介许志鸿,男,1939年3月出生,福建龙海人。196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1965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研究室主任、道路与交通工程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现为道路与交通工程系教授。许志鸿教授系道路与交通工程系公...  相似文献   

17.
高峰,男,汉族,1963年10月生,云南个旧人。硕士导师,教授。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在湖南大学电气工程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攻读学士学位,于1984年10月获工学学士学位。1984年9月至1985年9月在哈尔滨电工学院电机系电气技术教研室从事教学工作。1985年10月全1987年7月在云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电力教研室从事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足校级“优秀青年教师”。1987年9月至1989年7月在重庆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攻读硕士学位,于1989年10月获工学硕士学位。1989年9月至1990年7月在云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电力教研室从事教学工作。1991年9月至  相似文献   

18.
2000年我校首次获准三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资助.校长助理王燕昌教授的“无单元法的研究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土木工程系副主任张国学教授的“沙漠砂替代土木工程用砂的试验研究”、科研处副处长宋乃平副教授的“宁夏中部风沙区区哉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获得了资助.  相似文献   

19.
记电路设计理论先驱者──交大杰出校友葛守仁教授电子工程系张煦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前工学院院长、美国工程院院士葛守仁教授(ProfessorDr.ErnestS.Kuh)在国际国内享有盛誉,被公认为世界级的电路设计理论先驱者.特别是他在1969年担任EE...  相似文献   

20.
7月20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秘书长孟素荷高级工程师、名誉理事长尹宗偷教授、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孙宝国教授等12位食品科技界知名专家应邀到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参观访问。专家们在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胡忠教授、刘秋教授的陪同下,考察了辽宁省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和食品工程系相关研究室、实验室。在食品工程系食品质量评价研究室,专家们品尝了已开发的绿色天然食品。双方就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达成了共识。专家们表示,将关心和支持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的发展,尤其为食品工程系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技术咨询。此次专家来访,对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和发展、食品科学学科及人才队伍建设等将起到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