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长江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3):96-99
明末清初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国,引起了中西方文化的第一次大碰撞,对此,中国士大夫们或全面崇拜西学,或完全排斥西学。而康熙皇帝则采用了“中体西用”的方针,是“中体西用”思想的早期实践者,他对西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对传教士位委官重用,但因其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性,他对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始终没有清醒的认识,对西学的吸收引进也往往限于内廷及皇帝周围少数一些人,未能推广流行,形成风气和潮流。 相似文献
2.
郭震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32-34,51
"中体西用"思想作为晚清时期起着重要作用的指导思想,在中国近代化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掀起了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促进了中国新式教育和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但"中体西用"思想,是传统封建主义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 相似文献
3.
“中体西用”思想由于其“中体”而备受争议,但其“西用”确对中国近代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一个整体,“中体”和“西用”是密不可分的,在当时的条件下,二者相辅相成,没有“中体”也就很难有“西用”,没有“西用”,“中体”也就没有意义。抛开争议,中体西用思想的进步意义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5.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秘颖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4,24(1):71-73
本文通过介绍洋务派后起之秀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在学术界的研究情况 ,以期客观评价张之洞和他所经历的洋务运动 ,为张之洞研究的深入展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体西用"文化观的形成与文化本身的结构相关,也是近代中国历史演进的必然结果;它给我们一个简单明了的文化理论框架,并成为民国时期各文化派别的共同特征之一,是古代中国文化发展到完全现代化的中国文化之间的过渡形态。 相似文献
7.
潘良炽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3(1):75-78
本文对“中体西用”思想的萌生、发展与完全定型的历史过程进行了考察与分析,认为它不是某一个人物的独创,而是近代思想家不断探索的结果,是群体思想的结晶。“中体西用”思想之所以归于张之洞名下,成为其代称,不是时人误会了梁启超的语意,而是对其不合时宜地重弹“中体西用”老调的讥刺。尽管“中体西用”思想曾经阻碍过维新变法思想的发展,但它在特定时期所起的积极作用也是应予肯定的。 相似文献
8.
“中体西用”与中国现代化思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现代化”是清末以降百年中国历史进程的主题。中国的现代化思想是以先进知识分子对现代化问题的认知、选择和规划为基底的。而“中体西用”也正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现代化之最早的反应模式。这两者的关系形成了一个令人困惑的文化难题。超越西方现代化“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分裂的困局 ,寻求一条“科技”与“道德”协调、“效率”与“公平”统一的健全的现代化道路 ,无疑体现了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孜孜探索和努力构建 相似文献
9.
宋福运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24)
"中体西用"作为洋务派的思想理论和行动准则维护了封建思想文化和封建专制统治,也有利于冲破封建阻力,传播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陈媚林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8,29(4)
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其中一个着力点就是解决"为什么".就"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而言,必须重点问答"中国人民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的这个与时俱进的重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作为现代学科的中国哲学是“以西释中”诠释模式的产物。长期以来中国哲学研究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以西释中”本身,而在于诠释模式的单一化。“以西释中”这一诠释模式本身具有揭示中国传统思想原貌的可能性,那种试图用“以中释中”完全取代“以西释中”的做法既不现实也无益处。通过“以西释中”在更高层次上回归中国哲学本身,才是中国哲学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13.
对个体生命存在的独特价值取向是《列子》哲学的生命所在。《列子》哲学形下个体生存重当生之乐,尤重身体之乐;而要得当生之乐,必依人之本性,重生贵己,虚静处世;个体惟顺命安时,虚己顺物,非名去智,方可虚静处世。《列子》哲学这种另类的个体生存方式予现时代个体生存以重要启示。个体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和旨归,现时代要实现个体的和谐快乐,个体既要合理享受,又须旷达处世,天人和谐。 相似文献
14.
戴银凤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3):58-61
中国源于古代的“明”一词在近代被赋予了新的涵义,是英语Civilization的译词。新义“明”根源于西洋,但直接来自东洋。19世纪末20世纪初“明”在中国时兴起来。《时务报》中所出现的“明”一词的涵义及使用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西学在近代中国的兴盛情形、日本化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以及近代知识分子欲“变法图强”的强烈呼声。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受到青睐,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国建立。然而由于近代以来传统与现代的断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实践中“显性”与“隐性”教学目标的顾此失彼以及学生实用主义学习观的制约,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依旧处于迷失状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应积极应对并有所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对待传统文化要全面分析、理性弘扬,要拓宽视野、深化内涵,要言传身教、为人典范,还要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韩梅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8(3):286-288
囊虫病是北方地区常见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经资料调查证实,中西医药治疗囊虫病临床均获得良好的效果,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近些年中西医药治疗囊虫病的概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6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75例和B组81例.A组用白灵酊、丙酸倍氯美松软膏外涂并口服白灵片、维生素Bl、B6、E等,B组口服维生素B1、B6、E,外涂补骨脂酊,连续两个月为一疗程,三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A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B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白癜风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可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8.
唐余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123-126
《现代汉语词典》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都按有无国家试行标准两大类分别收录处理异形词,但它们在分条立目、对同组异形词推荐词形与非推荐词形的界定、对异形词推荐词形与非推荐词形词语间语义关系的认定及对非推荐词形异形词的标注形式等方面都有差异。差异主要成因在于两者对异形词收录原则有不同理解。相对而言,《现代汉语词典》更强调“从简”、“系统性”,《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更强调“理据性”、“规范性”。《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异形词所做的整理性收录,正在并仍将对现代汉语异形词表的审定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现代汉语词汇规范化。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悲秋"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永泽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25(2):72-76
“悲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源远流长的主题。“睹落叶而悲伤,感秋风而凄怆”,这一“悲秋”文学主题从《诗经》、《楚辞》到“建安文学”,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清诗,历经上千年的发展、嬗变和积淀,从无意识到有意识,最终形成特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悲秋”文学意识。“悲秋”文学意识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精神联系,同时也可窥见中国传统士人悲剧性命运之一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蒙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伴性功能异常的疗效.方法:对50例慢性前列腺炎伴性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结果:经过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方法诊断治疗的50例慢性前列腺炎伴性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痊愈.结论:中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伴性功能障碍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