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线性分散码空时协作分集系统与传统的正交分组空时码协作分集系统相比,前者的性能在高速率情况下要好于后者.提出了两种基于线性分散码的放大前传协作分集方案.两种方案的主要区别在于中继端的噪声是在线性分散码编码之前还是之后引入的.首先通过理论推导证明了两种方案的误码率性能相同,然后对两种方案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一种方案较另外一种方案相比,具有较低的中继端和协议复杂度,但是在协作的信息传输第一阶段的速率较低.最后通过蒙特·卡罗仿真验证了理论上的推导.  相似文献   

2.
对基于空时分组编码的协作分集系统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时分双工协作模式、大尺度路径损失和阴影衰落对于系统的分集增益、中断概率和系统容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对于协作用户的选取准则和难易程度.性能分析和数值仿真表明,基于空时分组编码的协作分集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异步协作通信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改善多跳传感器网络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种空间分集技术的异步协作传输模式.该模式是考虑非同步网络传输,多个传感器通过共享天线,形成虚拟多天线发送/多天线接收(MIMO)的协作通信,并利用空时编码、发射天线选择和信号空间分集三种空间分集技术,有效抵制传输信道的衰落,提高了系统的分集增益.通过蒙特卡罗仿真,结果表明,对比传统的单发单收传输模式和异步空时协作传输模式,该传输模式获得了更高的分集增益,提高了系统的性能,从而节省了网络的能量损耗.  相似文献   

4.
分组空时块码系统中的Turbo接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瀛  王欣  魏急波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1):248-250,255
在分组空时块码系统中引入了基于软球形译码的Turbo接收机。利用分组空时块码系统的正交性特点,设计了新的综合考虑信道状态、噪声影响和映射星座的软球形译码初始搜索半径确定方法。根据信道解码器反馈的先验信息扩充了传统软球形译码的搜索列表。通过仿真实验对接收机和两种传统迭代接收机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接收机在相同的迭代次数下较具有更好的性能,可以更快接近分组空时块码系统的性能限。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近似等效信道模型,实现了GF(22)域上的LDPC码在深空通信系统中的嵌入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当数据帧长为1784bits,biterrorrate(ber)为2×10-6,采用FFT-BP译码算法,50次迭代时,GF(22)域上的LDPC码相比RS码与卷积码级联码具有4.8dB的编码增益;如果采用MAX-LOG-BP简化译码算法,10次迭代时,前者仍然能获得约3.8dB的增益,且复杂度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6.
张楠  陈思  SUN Ye  杨航  YANG Jun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10):2654-2658
针对短波通信中同时存在误码和丢包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频域RS码与数字喷泉码串行级联的纠错纠删编码算法,并在FPGA芯片及短波电台终端上予以实现。频域RS码作为外码,LT码作为内码,使RS码和LT码互相促进,同时实现纠删和纠错,这是单独采用两种编码方法都无法达到的。仿真表明RS-LT级联编码可提高LT码译码成功概率。同时短波信道实测结果表明,编码模块的应用可有效提高短波电台正确接收概率。  相似文献   

7.
在网络视频流的传输中,针对可分级视频编码(scalable video coding, SVC)的精细粒度质量可分级(fine grain quality scalable, FGS)方式,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不等差错保护(unequal error protected, UEP)的喷泉码算法,并将UEP喷泉码与FGS结合,得出了改进UEP喷泉码的FGS系统。其核心思想是对FGS中的基本层与增强层截取不等长度的原始信息,利用喷泉码译码概率对原始信息长度敏感的特性,使得FGS的基本层数据与增强层数据以不等的概率译码。在无反馈信道的情况下,保证了基本层的优先性,提高信道利用率,并且喷泉码可以自适应网络信道环境,接收端可以根据具体的网络环境,以最大概率恢复出当地的原始信息。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UEP喷泉码的FGS系统,能够很好地实现基本层与增强层的数据不等保护能力,提高了传统FGS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传统固定码率通信方案在大规模网络中存在时延和多反馈情况,影响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的传输性能。无码率码能够根据信道状态实时改变传输码率,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多源多中继网络模型为基础,设计了基于累积无码率(accumulate rateless, AR)码的分布式协同传输机制,并对传输的广播、转发、译码等阶段进行了阐述和分析。结合使用外信息转移(extrinsic information transfer, EXIT)图和凸优化工具对方案中的AR码度分布进行了联合优化求解。仿真结果和对比分析表明,所提分布式AR码度优化方案,在错误平层上明显优于分布式卢比转换码方案,在译码性能上较现有Raptor方案和AR码单独度分布优化方案分别减小3.7%和1.3%的码率倒数。  相似文献   

9.
基于RTS/CTS协议的协同中继网络功率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使用分布式线性弥散码的放大转发协同中继网络,提出一种基于MAC层请求发送/允许发送协议的分布式功率分配方案.此方案不需要处理中心集中处理后反馈信息,信源和各中继节点可以计算自己的优化发射功率,简单易实现.还从降低系统中断概率的角度给出了基于中继信道强度的瓶颈效应和调和平均值的两种发射功率分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相比较传统的等功率分配,提出的方案充分体现了分布式线性弥散码的分集增益,不仅降低系统的中断概率,还大大改善了接收端的误码率性能,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An improved scheme with cooperative diversity based on distributed space-time block coding (WCD-DSTBC) is proposed, which effectively achieves diversity gains and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by sharing some single-antenna users' antennas to form a virtual antenna array and combining with distributed space-time block coding (DSTBC) mode. The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ystem BER and the interuser BER for WCD-DSTBC scheme is theoretically derived and the closed-form expression of BER for WCD-DSTBC system is obtain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WCD-DSTBC scheme achieves distinct gains over the non-cooperative multi-carrier CDMA (MC-CDMA) system. When system BER is le-3 and interuser BER is le-3, about 2.5 dB gain can be gotten. When interuse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outgoes the users' individual CSI, about 3 dB gain is also achieved.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多用户多入多出(MIMO)系统中存在部分信道估计困难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协同差分空时传输方案。在此方案中引入了一种简单的自适应放大转发中继协议,该协议在中继节点结合了接收选择合并和发送天线选择,仅需要部分信道状态信息(CSI)。得出了最大似然差分检测方法,分析了系统的成对码字差错概率(PEP)性能。仿真结果显示,在相同收发天线数、功率及频谱效率条件下,所提方案比点对点MIMO系统中的差分传输方案获得了更高的分集增益和更好的误比特率(BER)性能。且在高信噪比情况下,还优于采用相干检测的非协同Alamouti传输方案。  相似文献   

12.
黄伊  钱蔓藜  石晶林  袁尧 《系统仿真学报》2011,23(12):2664-2670
无线蜂窝网络中引入了多播业务作为对现有传输服务方式的扩展,如何优化融合业务的系统性能成为了新型无线资源管理的重点。提出了一种融合多播和单播业务的呼叫接入控制机制。该接入控制机制考虑了融合业务的特征,利用预留虚拟资源为接入呼叫分配带宽。在此基础上,优化带宽抢占和服务降级策略,从而有效的提高系统整体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充分利用多播业务的特点,有效降低呼叫阻塞率并提升接入用户数量。  相似文献   

13.
系统测试-评估-协同工作集成平台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分析分布交互仿真系统全生命周期中对测试、评估及协同工作环境工具的需求基础上,提出了分布交互仿真系统测试.评估.协同工作一体化集成平台方案,实现了对分布交互仿真系统全生命周期测试评估活动的全方位支撑。本文介绍了在集成平台开发过程中解决了一系列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的研究工作对分布交互仿真测试评估技术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开发更加有效的分布交互仿真系统测试评估和协同工作平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多机协同空战仿真的分布式虚拟环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分布式虚拟环境技术应用于多机协同空战仿真,建立了一个基于分布式虚拟环境技术的仿真平台,并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想、总体结构及对关键技术问题的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15.
针对经典算法LEACH和HEED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能自适应分簇组网的优化算法。构建了节点信息权重模型,并借鉴邻节点信息交换的思想,在成簇过程中与探测范围内的节点交换权重信息,自适应完成分布式网络的簇首选举,并根据最小距离原则成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比LEACH和HEED算法选取的簇首及形成的簇结构更加合理,同时更有效地降低与均衡了网络的能耗,提高了传感器网络的生命周期。
Abstract:
A self-adaptive and optimized clustering algorithm was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shortage of LEACH and HEED. The Heavy-weight model about nodes' messages was created,and the idea that neighbor nodes exchanged messages each other was used for reference. The nodes which were able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exchanged the Heavy-weight during making clusters,elect self-adaptively the cluster head in distributing networks,and made some clusters based on the minimum distance principle. The theoretic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prove that the elected cluster head and cluster structure are more reasonable,the energy expenditure in networks is less,the longevity of networks is longer by the optimized algorithm compared to LEACH and HEED.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免疫多智能体的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体系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生物免疫系统的性质和机制,结合多智能体理论与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免疫多智能体网络(Immune Multi-Agent Network,IMAN)模型。根据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体系和生物免疫系统在防御功能、自适应和自组织特性上相似的特点,将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体系映射到生物免疫系统之中,设计了舰艇编队协同防空免疫智能体功能结构模型,并综合上述免疫多智能体网络模型IMAN及其免疫防御原理,构建了一种新颖的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体系免疫多智能体网络模型,分析了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体系免疫多智能体的免疫防御机制及其性质,旨在为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体系研究开拓一种新思路,并为建立适合现代实战需要的作战仿真系统提供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7.
针对时变瑞利衰落信道,提出多接收天线下两种新的空时分组码解码算法。由于多普勒频移和载频偏移,引起信道的时间选择性衰落,信道时间选择性衰落引起发送天线间互干扰(intertransmit antennas interfer-ence,ITAI)。所提方案中信道用一阶自回归模型建立,在多接收天线时,通过分集增益合并(diversity advantagecombiner,DAC)后,采用约束置零或cholesky分解的方法移除发送天线间互干扰。最后针对不同变化系数的衰落信道给出计算机仿真结果,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表现出了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一种无线局域网节能协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宁  徐艳  谢胜利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12):2831-2836
提出了一种基于802.11DCF的分布式报文驱动节能协议802.11PS协议,通过使结点在既不能发送又无需接收时进入睡眠状态来节省其能量消耗。采用近似方法分析了协议在全互连网络中的节能性能,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近似分析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在没有接入点的无线局域网环境中,当网络负荷较高时,802.11PS协议能够有效降低网络结点无线网卡总功耗(最多可节能70%以上),并且其时延和吞吐率性能仍与802.11DCF协议大体相当。协议无需全网同步,也可用于多跳ad hoc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