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防治艾滋病的研究中,非人灵长类动物是研究HIV/AIDS的最好模型。旧大陆猴中由于天然免疫分子TRIM5α可以强烈地限制HIV-1的复制.故几乎所有的旧大陆猴均不能感染HIV-1。但是旧大陆猴中平顶猴却可感染HIV-1并伴有AIDS样症状发生。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郑永唐研究小组和宿兵研究组合作,发现平顶猴细胞中存在不同于新大陆猴鹰猴的新型TRIM5α-CypA融合基因,这两种不同融合模式和优势表达剪切体的融合天然免疫分子可能是导致这两个物种对HIV-1易感性截然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HIV-1感染与树突状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目前所知的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在AIDS发病机制中有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与宿主细胞之间的作用已经有很多报道,但对树突状细胞与HIV感染之间的作用了解较少。近年来的研究发现HIV-1能诱导树突状细胞分化,改编细胞基因表达,上调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产生活化T细胞,而不同的DC亚群表达不同的甘露糖C-型凝集素受体(MCLRs)结合HIVgp120,从而促进病毒感染复制和扩散。  相似文献   

3.
对TRIM28和乙肝病毒(HBV)持续感染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在支持HBV感染和复制的人肝细胞HLCZ01中,过表达TRIM28抑制α-干扰素(IFN-α)的抗HBV作用,且降低了干扰素诱导基因(ISGs)的表达水平;而在细胞内沉默TRIM28则增强IFN-α的抗HBV作用,并且上调多种ISGs的表达.在HBV复制的HepG2.2.15中,也得到了类似的实验结果.在HLCZ01细胞内,TRIM28仅抑制IFN诱导的ISGs产生,但不影响IFN上游信号分子STAT1与STAT2的磷酸化水平.TRIM28的表达水平在乙肝病人肝组织中显著高于正常人肝组织,同时HBV感染HLCZ01细胞后,使得细胞内TRIM28表达水平上调.研究结果表明,TRIM28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来减弱IFN-α的抗HBV作用,并且HBV可能通过上调TRIM28的表达来实现其免疫逃逸,为研究HBV的慢性感染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云南边境某地区HIV/AIDS感染者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探讨云南边境某地区HIV/AIDS感染者现状,为有效预防HIV/AIDS播散和关怀患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地调查分析方法,对某边境地区121名HIV/AIDS感染者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21名HIV/AIDS感染者中,男性82人,占67.76%;傣族105人,占86.78%;19~45岁111人,占91.73%;非婚性接触等不明确因素感染66人,占54.55%;有静脉注射吸毒史42人,占34.71%;傣族村社未发现歧视感染者人群。结论:年龄在19~45岁之间的傣族男性是该地区HIV感染的主要人群;性接触是感染HIV的主要途径;隐性感染人群数量较大,傣族人群在行为上对HIV/AIDS感染者的歧视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尚红等2004年度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艾滋病是世界上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目前正以每天1.4万人受感染的速度扩大流行。据专家估计,如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到2010年我国HIV感染者将达1000万人,形势十分严峻。该课题由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973”计划、“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等共同资助,首次对我国艾滋病病毒生物学特征、机体遗传背景和免疫状态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定义了HIV-1特异性CTL可识别的HIV-1P15的位点并明确了我国HIV/AIDS患者对HIV-1肽的识别情况;在国际上…  相似文献   

6.
清开灵注射液体外抑制HIV-1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清开灵注射液(QKL)体外抑制HIV-1的作用.方法:用MTT比色法检测QKL对H9/HIV-1ⅢB细胞(慢性感染HIV-1ⅢB的H9细胞)和MT-2细胞的毒性;采用荧光染料Calcein-AM标记的H9/HIV-1ⅢB细胞和系列稀释的QKL作用后.与MT-2细胞混合培养,2 h后在荧光下计数融合细胞数目,评价QKL对两种细胞早期融合的影响;用MTT法检测QKL对HIV-1ⅢB急性感染的MT-2细胞的保护作用;用HIVp24抗原试剂盒检测HIV-1ⅢB感染的MT-2细胞的培养上清p24抗原的含量,分析QKL对HIV-1复制的影响.结果:QKL对H9/HIV-1ⅢB细胞和MT-2细胞的CC50分别为1/50.76和1/36.97;抑制H9/HIV-1ⅢB细胞和MT-2细胞早期融合作用的EC50=1/235.29,SI=6.36;对HIV-1ⅢB感染的MT-2细胞保护作用的EC50=1/144.93,SI=3.92;抑制p24抗原产生作用的EC50=1/175.44,SI=4.75.结论:QKL体外有抗HIV-1活性,作用机制可能是多靶点的,可抑制病毒进入细胞和胞内复制.  相似文献   

7.
细胞自噬作为真核细胞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能降解细胞内的大分子蛋白质和病原微生物以及一些受损或老化的细胞器,使细胞维持平衡状态,在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及免疫系统疾病等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HIV-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1)能通过各种机制改变细胞自噬的正常功能,以利于自身的复制、感染等,本文就HIV-1的相关蛋白与细胞自噬的相互作用,及其在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HIV-1 associated neurocognitive disorder,HAND)的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中国恒河猴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型部分基因进行携带情况调查与分析。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分型方法对华南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繁殖的30只谱系清晰的中国恒河猴(Macacamulatta)的32个MHC I型分子位点进行检测。结果采用的32对引物中,中国恒河猴可检出携带23个MHC I等位基因,但基因携带频率存在很大的差异,由3.57%至82.14%不等。结合遗传谱系分析,判断A1*21和A2*05之间以及B*04和B*30之间可能就是连锁的。结论中国恒河猴携带能控制病毒复制的MHC I型基因位点的频率较高,其基因携带频率与已发表的印度恒河猴携带频率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为促进中国恒河猴在AIDS研究中的应用,以及为建立携带特定MHC I基因实验猴小种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甘肃省3名感染HIV儿童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HIV-1病毒载量,探讨感染HIV儿童开展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 CD4~+T淋巴细胞计数按照美国BD公司FACS Calibur四色流式细胞仪和相应试剂说明书进行,HIV-1病毒载量按照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NucliSens easyQ HIV-1 v1.1试剂说明书进行。结果 3名感染HIV儿童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在目前中国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标准(350个/μL)以上,而HIV-1病毒载量治疗前平均在10~5IU/mL左右。其中两名儿童开展抗逆转录病毒治疗3个月后,HIV-1病毒载量降至10~2IU/mL左右。未开展治疗的儿童其HIV-1病毒载量仍维持在10~5IU/mL。结论儿童一旦感染HIV,应尽早诊断和及时开展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对中国恒河猴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l型部分基因进行携带情况调查与分析。方法采用序 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分型方法对华南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繁殖的30只谱系清晰的中国恒河猴(Macaca mulatta)的32个MHC I型分子位点进行检测。结果采用的32对引物中,中国恒河猴可检出携带23个MHC—I等 位基因,但基因携带频率存在很大的差异,由3.57%至82.14%不等。结合遗传谱系分析,判断A1·21和b.2睾05 之间以及B·04和B·30之间可能就是连锁的。结论中国恒河猴携带能控制病毒复制的MHC I型基因位点的 频率较高,其基因携带频率与已发表的印度恒河猴携带频率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为促进中国恒河猴在AIDS研 究中的应用,以及为建立携带特定MHC I基因实验猴小种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SIVmac感染的食蟹猴、恒河猴外周血粒系统变化情况。方法 常规方法进行白细胞 (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 (WBC .DC)。结果 感染了SIVmac的恒河猴、食蟹猴其外周血粒系统变化与人类AIDS外周血变化相似 ,显现规律性的白细胞数量、形态变化。感染SIVmac病毒两周后 ,恒河猴、食蟹猴的白细胞总数开始下降 ,异型淋巴细胞数开始上升 ,随后白细胞总数持续回升至高峰 ,8周后白细胞总数及异型淋巴细胞数下降 ,其中三只食蟹猴先后于 8周后死于病毒血症和早期死亡 ,余 1只猴白细胞总数于 12周后仍持续下降。结论 本文中描述的现象同人类HIV AIDS的诊断标准实验检查部分中提及的基本一致。另外 ,本实验还表明恒河猴、食蟹猴对SIVmac毒株的实验感染是敏感的 ,食蟹猴对SIVmac更敏感  相似文献   

12.
淋巴细胞抗原6复合体E(LY6E)是细胞膜表面的糖基磷脂酰肌醇(glycosylphophatidylionositol,GPI)锚定蛋白,对T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在HIV-1感染中起到的作用并不明确.本实验构建了LY6E过表达的Jurkat稳定细胞系Jurkat-LY6E,并用anti-CD3和anti-CD28抗体刺激该细胞系活化后检测相应细胞因子表达,实验结果表明,LY6E过表达的Jurkat细胞系产生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的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细胞系Jurkat-p WPI;而利用HIV-1假病毒感染Jurkat细胞,结果表明LY6E并未对HIV-1复制产生明显影响.综上所述,LY6E分子可以促进T细胞活化,但并不能影响HIV-1假病毒在T细胞中的感染复制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为检测HIV-1感染相关基因CCR5Δ32在新疆维族HIV高危人群中基因突变频率,探讨CCR5Δ32基因突变与新疆维族HIV高危人群感染艾滋病的关系.以470名维族HIV高危人群(经Western印迹法确诊HIV阳性246人,HIV阴性224人)为研究对象,抽提全血基因组DNA,多重PCR扩增,多重LDR反应,用测序仪检测CCR5Δ32的突变频率.结果:本研究在维族HIV高危人群中检测出CCR5Δ32纯合子突变2例(其中HIV阳性1例,HIV阴性1例),CCR5Δ32杂合子突变38例(HIV阳性24例,HIV阴性14例).维族HIV高危人群中CCR5Δ32基因突变频率为4.47%,其基因突变在维族HIV高危人群中,HIV阳性和HIV阴性人群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性别的维族HIV高危人群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R5Δ32的突变频率在不同接触类型的高危人群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疆维族HIV高危人群中CCR5Δ32基因突变频率明显高于中国其他民族人群,高暴露环境是艾滋病在新疆地区的高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未探明天然气储量北极占全球1/3;培育出可复制人类疾病的荧光猴;SARS蛋白水解酶研究新进展;缺乏特殊基因导致脱发;脂肪细胞分化调节研究。  相似文献   

15.
鲍幼虫变态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鲍幼虫变态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鲍因其幼虫营卵黄营养,且同昆虫和蛙类相比,鲍幼虫变态速度快、存在提早发育(‘anticipatory’developmental program)现象,是研究贝类乃至海洋无脊椎动物变态现象的理想模式.早期研究采用药理学和电生理学方法发现了GABA等能够诱导鲍变态的物质,并且提出了变态过程信号通路,但调节幼虫变态的分子机制仍然所知甚少.研究人员采用差异显示PCR和基因芯片等手段获得了一些变态前后差异表达的基因.但是变态是由众多的基因和信号分子共同决定和影响的.传统获得差异基因的方法效率低、获得基因数量少、受公布的EST(表达序列标签)限制大,所以调控变态的分子网络和机制还尚未建立,缺乏对调控这一细胞过程的整体认识.转录组学分析获得大量变态差异基因,并且有助于建立差异基因相互作用网络,是研究变态分子机制的新方向.此外,变态差异基因的功能验证和注释是鲍变态分子机制研究的另一问题,基因干扰可能是解决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为表达HIV-1复合多表位基因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设计引物,以HIV-1标准株全长cDNA序列为模板,PCR扩增获得p24基因片段;合成改造后的多个表位基因MEG并且与p24片段相连接,克隆入大肠杆菌.将测序正确的p24MEG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并诱导表达.采用Ni2 -NTA亲和柱纯化目的蛋白,以p24抗体对纯化蛋白进行Western-blot分析.将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PCR成功获得长度为651 bp的HIV-1的p24片段,获得了与多表位基因连接后的p24MEG基因,通过诱导表达,显示在相对分子量约45 000处有预计大小的特异性条带,表明成功表达出融合蛋白.经此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的家兔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其滴度达到1:3 200.纯化的融合蛋白和多克隆抗体为研究新型HIV疫苗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桂林市HIV-1感染者中HIV-1流行毒株亚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采集桂林市HIV-1感染者的抗凝全血样品42份,分离PBMC并提取DNA,用巢氏PCR方法扩增病毒env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桂林市HIV-1感染者样品分别属于4亚型:重组型CRF01-AE亚型4份、重组型CRF08-BC亚型15份、重组型CRF07-BC亚型8份和01C亚型3份。可见,桂林市HIV-1感染者中流行毒株主要为CRF-BC,应加强对HIV-1毒株亚型变异的监测,及时制定新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以miR-155为基础骨架,根据HIV-1pol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4对miRNA寡聚单链DNA,构建4个人工miR-pol,并对其进行功能分析.qPCR结果显示,4个人工miR-pol对pol基因都具有一定的沉默效果,其中miR-pol-4的沉默效率最高,达76%.进一步的实验证实miR-pol-4不会影响被转染细胞的活性,也不会对细胞干扰素的表达产生影响.此外,HIV-1假病毒实验显示,miR-pol-4对HIV-1的复制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因此,所获得的miR-pol-4将可为进一步的抗HIV-1感染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以感染性克隆SHIV-KB9 cDNA为主要骨架,将其env基因区域的gp120和部分gp41(从N末端的50到650个氨基酸)的1.7kb片段,用来源于4个不同中国HIV-1 B’/C毒株env的相应区域进行替换,构建了50个全基因SHIV cDNA克隆,大规模体外活性筛选实验,获得了能够在人的PBMC中进行生产性复制的SHIV-XJ02170 cDNA克隆.  相似文献   

20.
猴副流感病毒SV5(simian virus 5)在病原学分类上属于副流感病毒5型,它在猴群中常以隐性感染的方式存在,由于该病毒会对猴源细胞生产的生物制品造成污染,在实验动物和生物制品的质量控制中须对该病毒进行监测。本文就猴副流感病毒SV5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特性,遗传复制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