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靳慧洁  李学问 《科技资讯》2009,(31):227-228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有效预防、减轻或避免地质灾害对未来工程设施及其运行环境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的一项主动防灾措施。本文根据在河南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领域的一些工作经验,就我省评估工作中存在的几个技术问题进行了初步总结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的煤炭生产中,常常由于地质灾害导致生产停产,因此,煤炭地质勘查技术在煤炭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就日益凸显。当前,物探方法是我国煤矿地质勘探中普遍使用的方法,具有适用范围广、勘查结果精确等优点。所以,有必要将物探技术应用于煤矿地质灾害勘察工作当中。该文重点对物探方法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希望以此为煤矿地质灾害勘查工作的优化及完善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凭据。  相似文献   

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一项有效预防、减轻或避免地质灾害对未来工程设施及其运行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主动防灾措施。针对甘肃阳坝铜业有限责任公司大沟尾矿库治理扩容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问题进行评估研究。通过对项目评估区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地震、岩土体工程特征、水文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实地调研,判定地质环境的复杂程度。根据现场调查,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依据工程项目的类型、规模,对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别进行预测评估。在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分区,并提出了合理性防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董昊锦 《工程与建设》2023,(5):1428-1430
将地质勘察中的测绘技术应用到地质灾害的防治当中,能够通过对地理环境信息的获取来分析不同地区地质现象的形成原因,并依据形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由于地质灾害造成的影响。在应用调查法和文献法分析测绘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情况之后,着重介绍几种较为常见的测绘技术,并对测绘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效果和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当前应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测绘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难以实现对一些复杂地质环境的地质灾害勘查和预测工作。同时,各种能够应用于地质灾害探测的技术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对测绘技术在实际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进行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石板隧道工程自身特征及周边地质环境条件,对其工程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预测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与建议,为今后工程施工中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岷县地质环境条件差,地质灾害不仅种类多,而且十分发育,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有效预防地质灾害,为当地居民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是当地政府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超 《科技信息》2009,(27):265-265
针对目前各种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中的缺陷,根据公路地质灾害规模较小、涉及的地层深度较浅等特点,对不同的灾害类型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技术和措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这对于防治公路地质灾害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盛祝东 《科技咨询导报》2012,(14):222-222,224
地面沉降涉及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影响城市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纪国内外城市主要地质灾害,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与水文地质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两者关系的调查,对城市地面沉降问题提出一些预防及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重大地质灾害时有发生,这些灾害事件不仅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暴露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能够有效推动地质灾害防治制度化建设进程。该文首先总结了陕西省近年来制度化建设进程和取得的成效,其次,指出了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控中依然存在的三大风险问题,即预警基础薄弱、治理体系不够健全、应急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这些问题制约着陕西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水平。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新机制",并分别构建了制度组织体系、源头管控体系、综合治理体系、应急技术支撑体系、科技创新体系五大体系,为自然资源部门与应急管理部门"预防与救援的无缝对接"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尹力 《科技资讯》2013,(12):243-243
遵义地区地形复杂多样,矿山集中区多发裂缝、崩塌等地质灾害,给当地居民造成严重的困扰。随着科技进步,现代物探技术越来越成熟,将其运用在地质勘测中,能够很好地监测和预报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矿山开采引发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地质灾害勘查中运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超高密度电阻率法进行勘查,可快速定性地圈出塌陷区域地下目的体的分布位置及空间赋存状态,为地质灾害的设计、施工、治理提供物探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矿业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破坏非常严重,矿业生产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也备受关注,通过工程实例探讨矿区易发地质灾害的类型与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汪孟乐 《科技信息》2011,(5):I0377-I0377
0前言霍山县地处大别山腹地,大别山主峰-白马尖雄居霍山西南。霍山西南山区环境地质存在的问题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不仅在霍山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就整个大别山区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人在霍山西南山区从事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多年,亲自经历2005年的“9.2”特大洪灾和2006年“7.26”特大洪灾。对霍山西南山区环境地质存在的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5.
由于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普遍具有矿体赋存形态复杂、矿体与围岩界线不明显这一特点,使得该类型的矿山在开发的过程中面临开采损失贫化难以控制、采矿效率低等问题。在贵州省安龙县戈塘金矿对该类型的金矿床进行物探勘探研究,物探方法采用现阶段已发展得比较成熟的高密度电法。高密度电法具有观测工作简单、功效高、采集信息量大等特点,能勘探出地下岩层的地质构造、地质灾害等信息。本次利用高密度电法在已知矿体上进行物探勘探工作,利用矿山已有资料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也证明了该方法在确定微细浸染型金矿形态技术中并不适用。  相似文献   

16.
韩笑  王兴林  俞莉 《甘肃科技》2015,31(1):76-79
为防止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引发地质灾害、减少因不合理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以某棚户区改造项目为例,通过分析该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查明区内地质灾害的危险性特征,对场地进行综合分区与适宜性分区评估,并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议,为工程的顺利建设和安全运营、保障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提供地质灾害防治依据,对棚户区改造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曹小林 《科技资讯》2012,(23):147-147
矿山资源的开发利用,既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前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地质环境问题。以国土资源部颁布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编制规范》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为原则,并结合实践经验,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评估方案,对于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作了综合探索。  相似文献   

18.
地面沉降、地裂缝地质灾害是河北平原地区多发的地质灾害类型,由于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在不同地区灾害发生的严重程度亦各不相同,进而导致对区城内的建构筑物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对建设项目在建设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十分必要的.该项目是在查明场地内的地质、构造、环境、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地质环境条件的前提下,对建设项目拟建场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进而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云南省文山清水河水库工程为例,根据项目的重要程度、地质环境条件,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并针对的提供防治措施,以实例介绍了地质灾害评估在水库移民项目建设中的应用,对类似项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矿山开采背景和地质条件,对其环境进行了地质灾害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工程治理措施、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建议;为合理开发矿山资源和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