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2014年1月1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里掌声如潮。著名物理学家、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程开甲院士,欣然接过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励证书。2.1918年8月3日,程开甲出生于江苏吴江。童年的开甲是有名的顽童,不爱学习,小学二年级读了3年。家人将他转学后,他意识到要发奋读书,13岁时考入嘉兴秀州中学。  相似文献   

2.
《天津科技》2014,(2):4-5
<正>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刚才,习近平总书记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向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张存浩院士、程开甲院士及其他获奖人员代表颁了奖。科技奖励大会是我国科技界一年一度的盛事,是科技创新重大成果的集中展示。在此,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热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月10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存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程开甲,共同荣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张存浩开创了我国化学激光研究,使其从无到有,在国民经济、军事等领域发挥作用,并与其他学者一起开创我国分子反应动  相似文献   

4.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143-143
2014年1月10日上午,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共有313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张存浩院士、程开甲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5.
2013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著名物理学家,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程开甲院士,共同荣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1月10日上午,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共有313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张存浩院士、程开甲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大样本恒星演化与特殊恒星的形成"等53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大型结构与土体接触面力学试验系统研制及应用"等2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  相似文献   

7.
《杭州科技》2014,(1):17-19
2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54项国家自然科学奖、7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8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014年1月召开的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盘点了我国最前沿的重大科技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程开甲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10位科技专家和313项成果。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大学的成果"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的研究"获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结束了该奖项连续3年的空缺。  相似文献   

8.
媒体纵览     
正中新网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1月10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中科院院士张存浩、"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程开甲共获最高科学技术奖,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获得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袁隆平牵头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荣获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此外,法比奥·洛卡等8名外国专家获颁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本年度共授予10位科技专家和313个项目国家科学技术奖。(来源:中新网2014年1月10日)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的核试验,是研究所、基地所有参加者,有名的、无名的英雄们在弯弯曲曲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去完成的。"——程开甲时间回到1964年10月16日,伴随着一声惊天巨响,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腾起戈壁荒漠上空,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鲜有人知的是,程开甲正是半世纪前为那声东方巨响呕心沥血的杰出科学家之一。半个世纪的隐姓埋名,  相似文献   

10.
1918年8月3日,江苏省吴江盛泽镇一个商人家庭,迎来一个非同寻常的小生命。这个小生命就是后来成为核武器技术专家、核试验基地副司令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程开甲。是他,在国内第一个计算出原子弹爆炸的弹心温度和压力;是他,创建了核武器试验所,成功地设计并主持了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等  相似文献   

11.
《杭州科技》2014,(1):64-64
<正>科技的进步是国家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强大推动力,有这样一批值得尊敬的科学家将毕生的心血投入到国家的各项科研事业中。国家最高科技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已有22位获奖人登上了科技界的最高领奖台,每年不超过2名的国家最高科技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专利计量分析中的专利强度指标,对全球专利强度进行计量分析,有利于提高中国的专利强度。计量结果显示,每百万本国居民专利申请量最高的国家是日本和韩国;每10亿GDP产值本国居民专利申请量最高的国家是韩国;每百万R&D支出本国居民专利申请量最高的国家是白俄罗斯、亚美尼亚等原苏联解体后的一些国家。中国政府应积极加强科技立法,提高专利的保护水平,完善发明创新的激励机制,加大R&D投入,并进一步提高专利研发效率。  相似文献   

13.
正1月10日,中国科技界一年一度的盛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共授奖10位科技专家和313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际科技合作奖5个奖项。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奖,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荣誉。此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存浩  相似文献   

14.
<正>4月9日,朝鲜召开了第13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三次会议,审议了过去一年的朝鲜内阁工作、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并提出了今年的计划。朝鲜最高人民会议是名义上的最高国家权力机构,具有制订和修改法律、制定国家主要政策、重要人事任免以及审议国家政策及预算等职能。在当前涉朝信息相对匮乏、外界对朝形势判断众说纷纭的情况下,此次最高人民会议所释放的一系列信号,无疑成为观察朝鲜形势和走向的重要风向标。  相似文献   

15.
<正>人生为了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答案,争论也就亘古不休。师昌绪,这个在2011年1月14日站在国家科技界最高领奖台上,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耄耋老人,以他91年的人生经历书写了这个答案——贡献。  相似文献   

16.
莫邪 《创新科技》2010,(1):36-38
<正>2010年1月11日,在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上,谷超豪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手里接过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证书。这项荣誉的背后,是谷超豪一辈子的成就和骄傲,也是我国对科学家的最高荣  相似文献   

17.
科技新新秀     
<正>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揭晓2017年1月9日上午,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共同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8.
§1.引言.关于滞弹性的一般理论,已有的一种是将虎克定律普通化所建立起来的(Zen-er 1948),一种是热力学理谕(Zener 1948,程开甲1955).本文打算从另一角度——从分子动力论的观点作些试探.本来,分子动力论必须依据具体的微观模型才行,而产生滞弹性现象的弛过程又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以是溶质原子的从尤分布,可以是空穴的扩散等等,因  相似文献   

19.
 运用科学家集体传记的方法,分析了31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建功立业的非智力因素,表明以国家需求作为起点、以不懈奋斗作为支点、以无私奉献作为原点的爱国-奋斗-奉献的三螺旋结构,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建功立业的精神密码。  相似文献   

20.
<正>谷超豪、孙家栋获2009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关注指数:★★★★★]11日,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中国科学院院士、知名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