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黄河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12,(2):79-83
两汉学术中始终存在兼治《易》、《老》的学术风气,这种学风直接促进了易学与道家思想的融合。《淮南子》以及严遵、扬雄、王充都追求《易》、《老》在义理上的契合,融汇贯通,成一家言。《周易参同契》则主要是运用《周易》和易学的思想来作为道教炼丹术的理论指导,形成独特的道家养生之术。总之,两汉兼治《易》、《老》的学术风气体现了儒、道思想的融合,不仅对魏晋玄学和道教易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也为以儒道精神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生”作为《周易》探讨宇宙本源的立足点,其本身包含了深刻的文化及美学意蕴。由“生殖”到“生存”,又由“生存”到大化生命流行,《周易》在“生”的文化基点上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和审美取向的确立。 相似文献
3.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这句话是在前一章节的基础上继续对《易》的理解阐述,字面上不难理解。《易经》既广且大,涵盖的内容无边无际。在《易经》里面,说到“远”的概念就是无边无际,句中的“御”就是边际的意思,不御就是没有边际,那是真正的远; 相似文献
4.
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 是故,即因此,此后八句,将进一步阐说易卦的由来及其神奇功用。这里我们先看前四句。先看第一、二分句——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 相似文献
5.
张景霓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1,(6)
《周易》是《十三经》的第一篇 ,成书于西周前期 ,句末语气词“也”是《周易》中最常见的语气词 ,而且绝大部分位于动词和形容词谓语之后。此外 ,句末语气词“也”还可以位于名词谓语之末 ,位于动词谓语之末 ,位于代词谓语之末 ;位于介宾短语充当的谓语之后。它的主要作用是表示判断、肯定的语气 ,现代汉语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语气词。 相似文献
6.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上一句具体而微地说明了“象”的产生过程,由此定义了“象”的内涵;这一句则以类似的句式,说明了什么是“爻”,以及“爻”是如何产生的。 相似文献
7.
《周易》古经是一部巫术性质的著作,但是在巫术的世界观中已经孕育出了哲学的萌芽。《周易》的哲学萌芽至少包含着三个方面:《周易》已经显示出思维的类分性和系统性,并在具体的形象中体悟出一定的抽象的哲理;《周易》对世界的把握与认识,已经有了朴素的对立统一、转化变易的辩证观念;《周易》已经初步具有了对事物的节制观念。 相似文献
8.
<正>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这句话是《系辞》上篇第十章的首句,也涵盖了这个篇幅中所要阐释的中心内容。从字面上看,这句话的意思是:《易经》包含了圣人为人处事的四大规律:言谈方面崇尚、注重《系辞》;行 相似文献
9.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从这句开始,就进入了《易经·系辞上》的第九章,也是《系辞》中对数术最集中阐述的部分,当然这种数术的运用已经对现代文明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此言何出呢?有人说,离开了《易经》确立的二进制和十进制数,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就没有了根基。还有人言,《易经》对当今世界文明的重要作用之所以没有被充分认识,是因为对这一章内容的解读不够。那就让我们从对本章的译文和解说开始好好研读一下《易经》精妙的数术。 相似文献
10.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
自“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作一统领,接下来的几段都在阐述言行谨慎的表象和结果。谨慎是中国人的优良作风,也是儒家很推崇的一种行事美德。尤其对于有明确道德和行为标准的君子而言,对言行的把握和考量首先是从谨慎上下功夫的,当然前提是诚信和责任。受过这样的熏陶和洗礼的人,做事的方式和产生的结果自然不会有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任文波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3):86-87
《易经》是一部运用象征方法来阐释宇宙和人生经典的经书。它的卦爻符号系统既是一种有着象征意义的逻辑符号系统,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所以在当今世界还散发着它神秘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遗传密码表与《易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幅大型人类基因图谱的发表绘出了1.6万个基因染色体所在的位置,它说明人的一生的确定性和它们的遗传性程序,是由4个碱基中任取3个,构成64个密码子的基因所控制。《易经》(周易),它也有一个由64个符号组成的系统,每个符号也是由4个可能的“字母”中的3个组成,它依赖于阴阳极性的基本规律,揭示人的生命和发展受控于一个包含64种可能的状态,每一种状态又有6种可能的变化,使之成为另一个状态的系统所确定的程序。本文介绍如何由二进制表示“卦”的顺序,并以太阴、少阴、少阳、太阳分别表示尿嘧啶(U)、胞嘧啶(C)、鸟嘌呤(G)、腺嘌呤(A)4个碱基的遗传密码表,发现竟似同一个密码系统。提出是否存在一种规律,它的特征(信息)一方面通过遗传密码表的64种三联体密码显示,另一方面又通过64种可能的状态及发展显示。 相似文献
13.
《周易》是中华民族古代智慧的结晶,是人文型时间观的缔造者。其人文时间观对于整个中华文化乃至整个世界文化而言都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周易》的时间观具有对于现代情境的应因性与机因性、矫正西方近现代时间观之偏失、语用学意义的现代运用、转化为复兴中华和中华民族的行动智慧等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梁振杰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7(1):37-39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诗歌产生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与卦爻辞的产生时代大致衔接.<周易>卦爻辞象征艺术的三大特点鲜明性、典型性、含蓄性,已初见"比"、"兴"之端倪,对<诗经>"比"、"兴"表现手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二者又不可等而视之.卦爻辞的"象征"是一种思维方式(即隐喻思维),而<诗>之"比"、"兴"则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的《边城》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不悖乎人性的人生方式,从《边城》中我们可以清晰的感悟到作家所追求的“希腊小庙,’式的人生理想。这一人生理想具体表现为外化的生活、自为的性爱以及作家对湘西民族历经磨难的历史现实生存危机的感叹。 相似文献
16.
由于天人思想的渗透,《周易》形成了注重和谐的教育观,在人际关系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政治教育中都有所体现。这种教育观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家庭秩序的维护、教学双方的彼此顺应,以及领导者和群众的上下协调,至今仍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秦鸿霞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2(18):33-35
阐述了图书数据表的结构,讨论了ASP中利用select语句实现图书信息分类汇总与统计的基本方法,设计了图书分类汇总表单,利用ASP实现了基于Web的图书信息分类汇总功能,并提供了一个运行结果的实例。 相似文献
18.
徐小会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3):378-379
新知识的学习实质上是经历同化顺应的过程,从概率论课堂教学出发,阐述了“同化顺应”理论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它有助于推动教学深入本质、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周易>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它既蕴含着民族先哲们的理性精神,又凝结着华夏儿女的审美情结.<周易>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与自然相依相通的产物,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渊源.天人合一,心物交融体现着<周易>的审美境界,立象尽意为中国传统美学提供了基本的审美原则,阴阳平衡论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取向和基本形态.<周易>美学思想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