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是一个严重而常见的疾病,目前尚无具体的治疗策略.本研究拟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内毒素诱导的AKI的作用.方法:腹腔注射LPS(质量分数为10 mg/kg)诱导AKI模型,30min后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MSC.1周后处死动物,收集肾组织和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并且评估大鼠的生存状况.结果:LPS能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促炎因子水平增加在脓毒症的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MSC治疗1周后,大鼠血清和肾组织中的TNF-α和IL-1β显著下降,IL-10显著上升(P0.05).此外,MSC能提高大鼠生存率,降低肾损伤.结论:静脉注射MSC,对LPS诱导的大鼠AKI具有治疗作用.MSC移植可以改善肾脏病理,减轻炎症反应,提高AKI大鼠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过表达白介素-37a的间充质干细胞对LPS诱导的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免疫调控作用,通过构建过表达白介素-37a的间充质干细胞,流式检测过表达白介素-37a的间充质干细胞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LPS诱导建立呼吸窘迫综合症小鼠模型,过表达白介素-37a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检测小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过表达白介素-37a的间充质干细胞显著降低Th1细胞的分化,促进Treg和Th2细胞的分化;过表达白介素-37a的间充质干细胞显著抑制呼吸窘迫综合症模型小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分泌炎性细胞因子TNF-α,促进抑炎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过表达白介素-37a的间充质干细胞对呼吸窘迫综合症具有免疫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N)联合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对保肝I号(BGYH)的保肝降酶及其可能机制进行研究.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BGYH低、中、高剂量组,水飞蓟素组和联苯双酯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9 d,末次给药后除正常组均腹腔注射D-GalN/LPS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结果显示高剂量BGYH可以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同时,肝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表明高剂量BGYH使小鼠肝细胞坏死程度有所减轻.在细胞因子方面,中或高剂量BGYH均可明显降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并同时升高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的含量.此外,小鼠肝脏中一氧化氮(NO)、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在给予BGYH后也有下降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BGYH对D-GalN和LPS联合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免疫因子的释放,调节免疫反应而实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卡介苗(BCG)加脂多糖(LPS)小鼠腹腔注射和尾静脉注射建立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的优劣。方法用不同剂量BCG和LPS腹腔注射诱导昆明小鼠建立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与BCG 0.5 mg/只和LPS 7.5μg/只联合尾静脉注射诱导昆明小鼠建立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比较;以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变化及肝脏病理学检查指标作为肝损伤判断标准。结果BCG+LPS小鼠腹腔注射所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ALT和AST随注射剂量增加均逐步增高;第6组(BCG 0.5 mg/只+LPS7.5μg/只)和第13组(BCG1 mg/只+LPS15μg/只)相对较高。与空白组比较,ALT升高约3倍,AST升高1~3倍;肝组织病理损伤则随着BCG和LPS剂量增加逐渐升高。第5组大部分小鼠出现Ⅰ级或Ⅰ级以上肝细胞损害;第13组大部分小鼠出现Ⅱ级或Ⅱ级以上肝细胞损害。但与尾静脉注射造模相比,小鼠腹腔注射造模肝细胞损伤的特异性实验室指标ALT和AST表达不高,肝组织病理损伤较轻。结论"BCG+LPS"小鼠尾静脉注射建立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优于腹腔注射建立免疫性肝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酢浆草对醋酸所致急性腹膜炎小鼠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腹腔注射醋酸制备小鼠急性腹膜炎模型,观察酢浆草乙醇提取物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观察酢浆草乙醇提取物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响。结果:酢浆草乙醇提取物能使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减少;能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结论:酢浆草对醋酸所致小鼠急性腹膜炎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各20只: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治疗+模型组.模型对照组大鼠采用体积分数50%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腹腔注射造成急性肝损伤疾病模型,测定ALT/AST水平、肝脏切片HE染色评估造模效果.治疗+模型组大...  相似文献   

7.
研究并比较木犀草素及其糖苷木犀草苷的抗炎活性.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体内实验表明木犀草素及木犀草苷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木犀草素5 mg/kg组在1 h时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木犀草苷无明显的抑制作用;木犀草素20 mg/kg组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显著抑制作用,且作用强度优于木犀草苷20 mg/kg组.进一步以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细胞株为炎症反应模型,采用MTT法、Griess法、Western blot法考察木犀草素和木犀草苷的抗炎活性并对比二者之间的活性差异.结果显示,木犀草素对LPS诱导RAW 264.7产生炎症介质NO和炎性蛋白iNOS、COX-2蛋白高表达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木犀草苷对LPS诱导RAW 264.7细胞iNOS蛋白高表达具有抑制作用,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木犀草素和木犀草苷具有显著抗炎活性,且木犀草素的抗炎活性在一定程度上优于木犀草苷.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大鼠疑核(NA)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选取大鼠腹腔注射内毒素(LPS)的方法来构建大鼠炎症模型,同时电损毁左、右侧的NA,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酶联免疫(ELISA)实验技术,检测NA中即刻早期基因(Fos)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以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PS炎症组NA、迷走神经背核(DMV)、孤束核(NTS)中Fos和GFAP的表达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血清中TNF-α和IL-4的含量有明显的增大趋势;与假损毁左侧NA组相比,被损毁左侧NA组LPS炎症大鼠血清中IL-4以及TNF-α的水平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同时大鼠NTS中的Fos的表达量明显增加;与假损毁组相比较,损毁右侧NA组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的含量没有显著变化,而IL-4含量显著增大,DMV和NTS中的Fos和GFAP表达也无明显变化;NA参与了LPS炎症反应,并通过左侧NA减少抗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增加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右侧NA减少抗炎细胞因子产生,而对促炎细胞因子无调节作用,左右两侧NA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可能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9.
研究艾拉莫德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系统性炎症和多器官损伤的保护作用。小鼠腹腔注射LPS 5 mg/kg建立系统性炎症和多器官损伤模型。试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强的松组(prednisone)和T614中高剂量组动物死亡率、临床症状、脏器系数及组织病理学结果均显著改善;同时血液生化指标(ALT、AST、ALP、BUN、CREA和UA)显著降低(均P0.01),血液学指标(WBC、RBC、PLT和RET)均与空白对照组动物水平相当。试验结果表明T614对LPS诱导的小鼠系统性炎症和多器官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腺病毒介导的IL-8受体过表达对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利用含有IL-8RA和IL-8RB的c DNA和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p Ad-IL-8RA-GFP、p Ad-IL-8RB-GFP和p Ad-Null-GFP)分别转染分离培养的P3-5代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GFP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干细胞标签蛋白CD29、CD44、CD34、HLA-DR的表达,CCK-8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的增殖能力,粘附实验及Transwell趋化实验观察过表达IL-8RA/B的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均一、生长状态良好;干细胞特异性相关蛋白CD29、CD44阳性表达,CD34、HLA-DR阴性表达;与对照组比较,IL-8RA/B过表达的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无明显改变,但是过表达IL-8RA/B的间充质干细胞粘附在损伤内皮上以及迁移到小室下方的细胞数目更多。结论以上结果表明IL-8RA/B的过表达不影响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但是能够促进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向IL-8趋化和向损伤内皮细胞粘附。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羊耳菊水提物对CCl_4、D-GalN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腹腔注射0. 08%CCl_4花生油溶液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肝匀浆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的含量; HE染色肝切片,显微镜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腹腔注射D-GalN(500 mg/kg)花生油溶液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AST、ALT含量。结果表明:羊耳菊水提液可降低CCl_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含量(P 0. 01),升高肝匀浆中SOD、GSH-Px活力(P 0. 01或P 0. 05)及降低TNF-α、IL-1的含量(P 0. 05);病理切片显示,羊耳菊三个剂量组动物肝细胞坏死、变性,细胞浆聚集及炎症细胞的浸润程度均较模型组减轻。羊耳菊水提液也可降低D-GalN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含量(P 0. 01或P 0. 05)。可见羊耳菊水提物对CCl_4、D-GalN所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探讨颗粒蛋白前体缺失型巨噬细胞的体外炎症反应。选取野生型C57BL/6雄性小鼠6-8周(WT)和PGRN基因敲除雄性小鼠6-8周(KO)为实验动物。向小鼠腹腔内注射1m L6%的淀粉,脱颈法处死小鼠后提取腹膜细胞。用瑞士染色后油镜下观察细胞,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检测,显微镜下观察腹膜巨噬细胞吞噬功能,ELISA法检测腹膜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TNF-a和IL-12因子。WT小鼠和PGRN基因敲除KO小鼠腹膜细胞的数目、形态和种类及巨细胞表面标志物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PGRN基因敲除KO小鼠来源腹膜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前炎性因子TNF-a和IL-12的含量较WT小鼠明显增高。PGRN对腹膜细胞的数目、形态、种类和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没有显著影响,但会使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增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胎肝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β样细胞分化和治疗1型糖尿病的可行性.方法: 用贴壁筛选法从正常C57BL/6j胎鼠(孕11.5~15.5 d)肝脏中分离出胎肝间充质干细胞,用高浓度葡萄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尼克酰胺体外诱导胎肝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β样细胞分化;制作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并将诱导后的细胞移植到1型糖尿病小鼠肾被膜下,连续6周观察血糖变化;用组织学分析移植细胞体内的发育.结果:胎肝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胰岛β样细胞移植到糖尿病小鼠肾被膜下后,具有一定的降低血糖的作用,经过6周以后,接近正常水平;取出移植物,小鼠高血糖重新出现,并很快死亡;移植物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观察到肾被膜下区含有大量胰岛素阳性细胞.结论:胎肝间充质干细胞有望成为1型糖尿病胰岛移植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损伤卵巢的修复作用。方法:通过贴壁筛选法培养、纯化GFP转基因小鼠MSCs。将健康的雌性ICR小鼠(6 w)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n=6)、MSCs移植组(B组,n=6)、MSCs治疗组(C组,n=6)、损伤组(D组,n=6)。B组腹腔移植MSCs,C、D组小鼠卵巢在无菌条件下,用体积分数为10%H2O2损伤卵巢建立损伤模型,24 h后C组腹腔移植MSCs,D组注射等体积的PBS。各组每周取卵巢,采用外观拍照、PCR检测GFP基因和病理切片观察MSCs是否对损伤卵巢有修复作用。结果:PCR结果表明MSCs经腹腔移植可到达正常卵巢,也可到达受损伤卵巢;C组移植MSCs后小鼠卵巢恢复的比D组快。结论:MSCs通过腹腔移植可到达卵巢,并可促进损伤卵巢的修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体外培养、鉴定人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小鼠神经干细胞,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分别在增殖与分化条件下对神经干细胞进行培养.发现,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在增殖条件下能加快神经球内神经干细胞的迁移,使神经球解聚,对神经干细胞增殖没有影响;而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在分化条件下,能增加神经干细胞向少突胶质细胞分化的能力,降低向星型胶质细胞的分化能力,对向神经元分化能力没有影响,间充质干细胞可能是通过促进神经干细胞迁移、分化而加快神经损伤的修复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蛇蜕对小鼠早期炎症反应的影响,为蛇蜕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分别制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甲醛致小鼠足肿胀模型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实验模型,观察蛇蜕对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蛇蜕对多种早期炎症反应模型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蛇蜕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海带硫酸多糖(Laminaria polysaccharide sulfate,LPS)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L-1分泌功能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海带硫酸多糖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IL-1再培养胸腺细胞,最后用MTT颜色反应法测定胸腺细胞的增生情况.IL-1在1:5和1:10稀释度下,以浓度15μg/ml的LPS作用效果最好,A值分别为0.034和0.026;而在1:20的稀释度下,则以30ug/ml的LPS作用效果最好,A值为0.037.在三种稀释度下LPS对胸腺细胞的诱生曲线皆成倒“U”形,说明海带硫酸多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诱导胸腺细胞的增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藏药翁布挥发油的抗炎和镇痛作用.方法:应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及小鼠肉芽组织增生法进行抗炎药效学实验;通过醋酸扭体法,小鼠热板法观察其镇痛效果.结果:翁布挥发油高、中、低剂量均能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炎症,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及棉球诱发小鼠肉芽增生;同时能明显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小鼠热板反应痛阈值延长.结论:翁布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组人硫氧还蛋白1(rh Trx-1)对新生SD大鼠急性内毒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鉴定rh Trx-1;将新生SD大鼠分为对照组、脂多糖(LPS)实验组和LPS+rh Trx-1干预组.腹腔注射LPS(质量分数为5 mg/kg),制备急性内毒素肺损伤模型,干预组于LPS注射前30 min腹腔注射rh Trx-1(质量分数为10 mg/kg),观察注射后24 h各组新生SD大鼠的一般情况以及死亡率;重复实验,每组分别于实验后的2、8 h随机处死大鼠,提取肺组织用于病理切片观察.结果:(1)成功制备rh Trx-1;(2)LPS组大鼠表现出活动少,反应差,精神萎靡,毛发无光泽,口周发绀等全身炎症反应症状,濒死状态时表现为毛色青灰,呼吸浅表;LPS+h Trx-1干预组动物症状明显减轻;阴性对照组、LPS实验组和LPS+rh Trx-1干预组大鼠24 h死亡率分别为0%,67%、17%(2=14.400,P=0.001);(3)LPS组肺组织损伤严重,可见肺组织结构不完整,肺泡间隔明显增宽,肺泡腔内有红细胞、炎症细胞及浆液渗出,血管周围组织可见白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有明显充血及扩张表现,随时间延长有加重趋势,LPS+rh Trx-1干预组病理改变较内毒素组明显减轻,肺泡结构尚正常,轻度肺水肿,肺泡间隔稍增宽,红细胞渗出明显减少,肺泡及肺间质中白细胞浸润减少.结论:重组人硫氧还蛋白1对急性内毒素肺损伤的新生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用地塞米松作为阳性药物,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急性肺炎小鼠模型建立的病理学评价方案进行验证,以期获得炎症和感染性疾病廉价易行的初步药效学评价模型。方法使用鼻腔吸入法制备小鼠LPS诱导急性肺炎模型,利用不同时间点肺炎模型小鼠肺损伤HE染色结果建立病理学分级标准,使用地塞米松作为阳性治疗药物对病理学评价方法进行验证。结果对LPS吸入后不同时间点的小鼠进行全肺取样和病理学检测,建立了0—5级肺组织损伤病理学分级评价标准,采用该标准对地塞米松作为阳性治疗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与LPS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获得了针对LPS诱导急性肺炎小鼠模型建立的病理学评价方案,该方案以地塞米松作为阳性对照药物,可以用于抗炎药物的初步筛选和药效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