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270名在读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探讨跆拳道在改善大学生身体自我意识情绪和消极完美主义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8周的跆拳道实验干预,大学生在在身体羞愧、犹豫迟疑、害怕失败、过度计划和消极完美主义总均分上显著低于实验前;在身体内疚、自大自豪、真实自豪、身体自我意识情绪均分因子上皆显著高于实验前;在过度谨慎和极高目标因子上差异不显著;女性在身体羞愧差值显著高于男性,男性身体内疚差值显著高于女性;男女在自大自豪、真实自豪和总均分差值上无显著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中国人的关系自我状况,本研究对英文版的关系自我量表进行了翻译修订工作。以中国400多位大学生和研究生为对象,对关系自我量表进行了信效度的检验。结果显示,修订版的关系自我量表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较理想的内部一致性、分半信度和区分效度等。修订版的关系自我量表适用于中国人群体。  相似文献   

3.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修订版、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4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测量,在社会支持主效应模型、情绪ABC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的综合视角下,探讨领悟社会支持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结果发现:(1)领悟社会支持与大学生抑郁呈显著负相关;(2)领悟社会支持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大学新生适应性量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自我意识量表》对30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及人口学差异,并探讨心理品质与新生适应、人际困扰、自我意识的关系.结果发现,大学生发展最好的5项心理品质是公正、感恩、欣赏美丽与卓越、正直、爱,发展最弱的五项是自律、谦虚、洞察力、勇敢、精神信仰.积极心理品质在性别、专业、是否独生、生源地上均有显著差异.积极心理品质与新生适应、自我意识存在显著正相关,与人际困扰存在显著负相关.新生适应和自我意识对积极心理品质具有显著正向预测效应,累积解释度达40. 7%.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同伴支持、大学生情绪适应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采用同伴支持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大学生适应量表中情绪适应分量表对7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情绪适应现状较好,在性别、年级、留守经历上有显著差异,女生情绪适应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老生情绪适应得分显著高于新生,无留守经历学生情绪适应得分显著高于有留守经历学生。同伴支持对大学生情绪适应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同伴支持对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情绪适应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同伴支持与大学生情绪适应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6.
在提倡自主化学习和终身教育的背景下,为探究大学生自我意识与时间价值感的关系,采用自我意识量表、时间价值感量表、特质焦虑量表以及感恩量表对366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并采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一般情况下自我意识越高,时间价值感也会越强;(2)感恩倾向作为一个中介因素,可以正向促进自我意识对时间价值感的影响;(3)部分自我意识高而时间价值感低的大学生,可能是因为他们较高的特质焦虑所致,通过提高感恩倾向,可以减弱特质焦虑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郑花 《科技信息》2012,(30):326-326
本文探讨瑜伽对高校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心境及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提高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f方法1采用问卷、访谈、自然实验和心理测量等方法对我院选修瑜伽课程学习的120名女大学生连续干预16周,干预前后均使用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PSPP)、心境量表(POMS)、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测量试验前后身体自尊、心境及其心理健康水平。[结果]表明干预前实验组身体自尊、心境及心理健康方面表现:情绪激动、急躁易怒、抑郁、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经过16周的瑜伽选修课程干预后,结果表明瑜伽干预对改善人际关系、减轻压力、情绪控制和促进心理健康有显著作用。女大学生在瑜伽干预前后身体自尊、心境及心理健康方面均得到改善。[结论]采用科学合理的瑜伽锻炼既能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又能通过影响身体自尊、心境间接地影响心理健康,且瑜伽锻炼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都有着较好的预防与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访谈调查方法获得引发大学生内疚情绪的情景,考察大学生内疚情绪的理解是否会受到时间距离的影响。根据调查所得情景编写情景故事,将时间距离设定为3个水平,采用被试间设计,要求被试用自我报告法完成相关问题。结果发现,在时间距离为2天前条件下,被试认为自己产生内疚情绪的可能性显著高于2个月前和2年前;且在时间距离为2天前和2个月前条件下,被试认为自己之后采取弥补性行为的可能性显著高于2年前。得出结论:时间距离会影响大学生内疚情绪的理解,且时间距离越近,被试认为自己产生内疚情绪的可能性越高。  相似文献   

9.
选取300名全日制本科生,采用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评定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中国修订版(GWB)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性发展的现状,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性发展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提供一些建议.结果表明,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性发展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社会性发展可以显著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采用父亲在位问卷中文修订版和成就动机量表对53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以探讨大学生父亲在位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追求成功的动机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避免失败的动机性别差异不显著;父亲在位的大部分分量表与追求成功的动机呈显著正相关,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呈显著负相关;父亲与祖父的关系对追求成功的动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父亲与祖父的关系、父母关系对避免失败的动机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大学生父亲在位对其成就动机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探讨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完美主义人格特质的差异为目的,采用杨丽等(杨丽,梁宝勇,张秀阁,等.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2):139-144.)根据中国大学生情况修订的《近乎完美量表中文修订版》(APS-R)对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63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完美主义人格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大部分体育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完美主义人格量表各个维度及总均分的得分情况都处于中等水平;在秩序维度上,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差异显著,体育专业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得分(t=3.003,P0.01).2)男女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的高标准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3.310,P0.01),男生高于女生;男女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的各个维度及总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男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的秩序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2.267,P0.05),体育专业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的各个维度及总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不同年级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的差异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3.624,P0.05),具体表现为大二的得分低于大三的体育专业大学生;不同年级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的高标准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6.812,P0.01),具体表现为大三的得分低于大一和大二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运动对于人格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访谈调查法得到能够引发听障儿童内疚情绪的各类情景,考察初中、高中听障儿童在不同情景中内疚情绪理解的发展特点.根据调查所得编写情景故事,将情景类型设定为2个水平,采用被试内设计,要求被试用自我报告法完成相关问题.结果表明,诱发听障儿童内疚的情景主要集中于人际交往情景;初高中听障儿童对内疚情绪的理解均处于较低水平,不同年级间没有显著差异;相比于父母交往情景,听障儿童在朋友交往情景中的内疚情绪理解能力更高.以上结果说明,听障儿童对内疚情绪的理解能力还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3.
社会联结量表修订版在中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社会联结量表修订版(SCS-R)应用于中国中学生群体中进行信效度检验,为研究中学生社会联结感提供可靠有效的测量工具.初测调查50人进行SCS-R条目通俗度检验,再测调查608人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正式的中文版SCS-R,正式调查612人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被试同时完成孤独感量表、集体自尊量表、自我建构量表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来考核效标效度;4周后从中抽取52人进行重测.结果表明:探索性因素分析及验证性因素分析均支持量表的二因素模型;SCS-R总分与UCLA孤独感量表、自我建构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和集体自尊量表均存在显著相关;内部一致性和重测信度良好.可见社会联结量表修订版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是测量中学生社会联结感的适宜工具.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公正世界信念量表、情绪智力量表和自尊量表对西部某省41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公正世界信念、自尊与大学生情绪智力呈显著相关;公正世界信念和自尊对大学生情绪智力均存在正向预测作用;自尊在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与情绪智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公正世界信念在一定程度下可以直接影响情绪智力,而且还可以通过自尊间接影响情绪智力。  相似文献   

15.
运用身体自尊量表,对内蒙古高校蒙古族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蒙古族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得分情况为:男生高于女生;体育专业的学生高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运动年限6年及以上的学生高于运动年限5年及以下的学生.体育锻炼有助于蒙古族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形成,从事运动项目时间越长越有助于身体自尊的发展.蒙古族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与其生活环境带给身体的锻炼存在正向联系.  相似文献   

16.
运动与非运动群体大学生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自编<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调查问卷>、编译的<大学生压力反应测评问卷>和<大学生心理健康诊断量表>对在校大学生3 267人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1)运动群体大学生在生理、情绪和认知3个维度上的压力反应程度低于非运动群体大学生;重点学校大学生在行为压力、情绪压力和认知压力维度上的压力反应程度均低于非重点学校大学生;农村和县/镇的大学生在行为、情绪和认知3个维度上的压力反应程度显著高于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中小城市的大学生;2)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压力的4个纬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解释率依次为认知压力、生理压力和情绪压力,而行为压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不大;运动通过压力的4个维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产生促进作用,其从大到小排序为认知压力、运动生理压力和情感压力,而运动通过行为压力对心理健康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徐丹侠 《科技信息》2012,(9):184-185
使用体育运动等级量表、社会性体格焦虑问卷及身体自尊量表对336名女大学生进行测量,以比较不同体育运动等级下女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及身体自尊的特点,并探讨女大学生体育运动等级、社会性体格焦虑和身体自尊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体育运动等级水平的女大学生的社会性体格焦虑和身体自尊间存在显著差异。(2)较高的体育运动量与女大学生较高的身体自尊水平、较低的社会性体格焦虑相关;较低的体育运动量与较低的身体自尊水平、较低高的社会性体格焦虑相关。  相似文献   

18.
采用故事情境访谈法收集60名儿童数据,从情绪体验、情绪归因及情绪作用三个层面分别探讨4-5岁儿童的内疚情绪理解特点以及性别差异,并观察权威人物的评价是否能够促进儿童理解内疚情绪。结果表明:(1) 4-5岁儿童在情绪体验、情绪归因和情绪作用三个层次上均没有达到很高的理解水平;(2)情绪体验层次上,性别在违规内疚(χ~2=26.340,P0.01)和虚拟内疚(χ~2=6.345,P0.05)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加入人际评价后,男孩和女孩判断为负性情绪的人数均有所增加;(3)内疚归因层次上,性别在伤他内疚、违规内疚、虚拟内疚和虚拟内疚加入人际评价后四个方面差异不显著。在虚拟内疚情境下,在加入人际评价后,男孩和女孩回答补偿倾向的人数均有所增长。说明4-5岁儿童的内疚情绪理解能力有待提高,男生和女生对违规内疚和虚拟内疚的理解存在差异,权威人物的评价对内疚理解有促进作用。帮助幼儿提高在不同情境下的内疚理解能力,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更多重视。  相似文献   

19.
采用身体自尊量表(B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312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身体自尊、人际关系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两两显著相关;身体自尊和人际关系对一般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人际关系在身体自尊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结论:人际关系在身体自尊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探讨基于叙事治疗开发的团辅方案对有留守经历女大学生幸福感和积极元认知元情绪的提升作用.对24名有留守经历的女大学生进行团体辅导,采用两等组前后测设计,以总体幸福感量表、积极元认知元情绪问卷为评估工具.结果表明:1)团体辅导后,与控制组相比,实验组在总体幸福感量表的总分、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与紧张维度的得分显著提高;2)在积极元认知元情绪问卷的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有显著提高.上述结果表明,叙事取向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提高有留守经历女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和积极元认知元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