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利用2000年6月至2005年12月拉萨市几种主要污染物SO2、NO2及PM10的浓度逐日监测数据,以及风速、风向、降水、水平能见度及太阳总辐射量等资料,分别对拉萨市几种主要污染物浓度与同期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冬夏气候特点,分析了夏半年、冬半年拉萨市NO2污染物浓度与太阳总辐射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拉萨市空气质量总体上保持良好水平;三种污染物浓度与降水强度呈显著负相关;SO2和NO2浓度与风速呈负相关,与风向变化不大,而PM10与风速、能见度呈正相关关系;在干(冬)季时,NO2的浓度值要比湿季时略高,且NO2浓度值与太阳总辐射量之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2000年6月至2005年12月拉萨市几种主要污染物SO2、NO2及PM10的浓度逐日监测数据,以及风速、风向、降水、水平能见度及太阳总辐射量等资料,分别对拉萨市几种主要污染物浓度与同期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冬夏气候特点,分析了夏半年、冬半年拉萨市NO2污染物浓度与太阳总辐射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拉萨市空气质量总体上保持良好水平;三种污染物浓度与降水强度呈显著负相关;SO2和NO2浓度与风速呈负相关,与风向变化不大,而PM10与风速、能见度呈正相关关系;在干(冬)季时,NO2的浓度值要比湿季时略高,且NO2浓度值与太阳总辐射量之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兰州城区太阳紫外辐射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太阳辐射观测及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分析了各种天气状况下兰州城区太阳总辐射、紫外辐射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自1960-1998年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总体呈下降趋势,平均下降约12%.晴天紫外辐射占总辐射的4%-5%,紫外辐射的变化趋势与总辐射相同:兰州城区NOx,TSP质量浓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O3质量浓度从1985-1989年有所下降,之后又呈上升趋势;紫外辐射与总辐射的比值与大气浑浊度因子S/D相关性较好,二者满足指数关系,相关系数蜘-0.79.兰州城区机动车NOx排放量随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而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运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大气污染物的长期平均浓度预测程序,并在研究分析某市历年长期风向频率、风速和大气稳定度及不同风向、风速、稳定度联合频率等气象资料和调查污染源的基础上,运用该程序对某公司排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TSP、SO2、NOx的长期平均浓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本程序能够很好的对大气污染物的长期平均浓度进行预测,而且预测结果也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5.
研究城市气象参数与城市近地面污染物对水平面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并尝试建立水平面太阳辐射与气象、城市空气污染物观测数据的回归模型.1)收集了广州市2009~2012年水平面日太阳总辐射、地面气象数据、近地面空气污染物历史记录数据;2)根据太阳辐射传输理论和前人相关研究进行水平面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分析,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3)对水平面太阳总辐射、地面气象、近地面污染物浓度的观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分别建立了总体样本和分区间样本下的水平面太阳总辐射与气象、空气污染物观测数据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用单一回归模型解释各种影响因素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并不合理,而分区间样本下的分段回归模型反映了水平面太阳总辐射的随气象变化和颗粒物浓度变化的规律,预测结果也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6.
南京近郊主要大气污染物的观测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在南京的一个近郊站点(32°03′N,118°78′E)对可吸入颗粒物(PM10)、臭氧(O3)、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和氨气(NH3)等6种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连续监测.本文利用统计方法研究了这些污染物不同时间尺度(小时、日、周、月)的浓度变化特征和相互关系,并利用后向轨迹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季节到达该测站的气团来源及化学特征.结果表明,PM10、O3、SO2、CO、NOX和NH3的年均浓度和标准差分别为0.14±0.08 mg/m3(、18.52±14.05)×10-9(、21.14±15.96)×10-9(、1.08±0.98)×10-6(、24.57±24.65)×10-9(、24.33±15.73)×10-9.O3浓度表现出明显的白天高、夜间低的日变化特征,SO2和PM10一般在早上9、10点钟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NOX呈双峰结构;O3春季浓度高,2008年2月出现峰值,可能与当年冬季持续降雪有关.NOX、NH3浓度呈现秋冬季节低、春季高的特点,而PM10和SO2则相反;O3周末浓度低,工作日浓度高,SO2和O3前体...  相似文献   

7.
为了厘清南通市大气污染浓度的变化情况以及与气象因素之间存在的关系,分析南通市大气污染物潜在的输送来源。文章利用南通市2018年全年大气污染物资料和同期气象观测要素资料,对SO2、NO2、CO、O3、PM10、PM2.5污染物的时、日、月、季浓度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结合南通市2次重污染天气过程,使用后向轨迹模式HYSPLIT4分析南通市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SO2、NO2、CO、PM10和PM2.5浓度均呈现夏季最低,其次是秋季,冬、春季浓度最高,O3浓度呈现明显春、夏季高于秋、冬季。SO2、NO2、CO、O3年平均排放量均较低。一天当中不同时间段,气象因素影响情况不同导致污染物的浓度不同。O3浓度变化跟NO2浓度变化呈明显负相关性。O3污染最高的天气,一般是气压较低,能见度较好的晴朗天气。而研究发现,PM2.5在气温较低、湿度高、气压高、日降水量较小、能见度低且风速较小的气象条件下,污染浓度更容易升高。NO2在低温高湿,气压高且风速较小的气象条件下时跟容易堆积。NO2、CO、O3与6种常规气象要素均存在显著相关性。O3跟气象要素之间相关性关系正好与其他5种污染物相反(湿度除外)。通过两次重污染天气过程的后向轨迹分析,南通市大气污染物来源既有西北和偏北气流的长距离输送,也有偏西和偏南气流的区域性源。  相似文献   

8.
燃煤工业锅炉大气污染物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述工业锅炉分类的基础上,从烟尘初始排放浓度、SO2的排放、NOx的排放等方面,详细分析了燃煤工业锅炉大气污染物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兰州城区空气污染预报的动力统计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空气污染扩散方程出发 ,经过简化推导 ,得出污染预报动力统计模型的数学形式 .在模型中既考虑了气象条件的作用 ,又考虑了污染排放量和起报日的污染浓度 ,与以往的空气污染预报统计模型相比 ,所依据的物理基础更可信一些 .利用兰州城区 1988~ 1992年 3种主要空气污染物 SO2 ,CO,NOx 浓度资料和同期兰州气象站的地面气象要素、低空气象参数及天气图 ,通过逐步回归 ,确定了主要污染物 SO2 ,CO,NOx 浓度 2 4 h变率的预报方程 .拟合与试报表明 ,本方案在预报技巧上有一定的提高 ,技巧得分可达 0 .0 5~ 0 .89.  相似文献   

10.
北京周边地区主要微量气体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5月22日-2006年6月30日,在中国科学院大气本底观测网兴隆站开展了对微量气体成分的连续观测,获得了O3、NOx、CO2、SO2等气体组分浓度、变化特征和变化规律.一年多的观测期间,O3在6月、9月出现高值,12月为最低值;NOx最低值出现在8月份,8~11月期间表现为缓慢的增长,NO在NOx中所占比例非常小;SO2最低值出现在7月,之后逐渐增加;CO2最低值出现在8月份.兴隆站7月、8月份的空气质量为一年中的最佳时段.  相似文献   

11.
元宵节燃放烟花爆竹对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2011年元宵节(2月17日)前后北京市主要大气污染物(PM10、SO2、NOX、CO和O3)的浓度数据和相关气象资料,分析了元宵节烟花爆竹燃放对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元宵节大量鞭炮的集中燃放导致了PM10的急剧升高,影响时段主要在2月17日19:00到18日7:00.全市PM10最高小时浓度出现在17日23:00左右,全市平均达到469.3μg/m3,单站最高达到1307μg/m3;烟花爆竹的燃放对SO2、NOX和CO也有一定影响,且对CO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燃放烟花爆竹对O3浓度影响很小;不同的采样点之间空气质量有所差异.另外,元宵节前后北京市的气象条件相对较好,API中烟花爆竹的贡献较高,但在良好的气象条件下,烟花爆竹燃放的影响很快消除.  相似文献   

12.
用太阳辐射数据推测城市大气污染状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宏飞 《广西科学》1996,3(2):26-28
根据Heermann余弦晴天太阳辐射模型,利用在城市中心测得的太阳总辐射数据,提出估计城市上空大气总污染水平的方法。以南宁市为例证计算由于城市污染所引起的太阳辐射衰减量,发现此衰减量为15%~30%,冬天比夏天严重。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61—2016年山东省济南市太阳年总辐射量观测数据,通过模型识别和统计检验,对比分析时间序列模型AR(5)和ARIMA((1,2,4),1,0)的拟合结果。残差检验结果表明,疏系数模型ARIMA ((1,2,4),1,0)可用于预测地表太阳年总辐射量,预测结果显示2017—2025年济南市地表太阳辐射的年际变化整体呈增长趋势。对比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时间序列疏系数模型误差较小,预测准确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4.
为除去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异味 ,保护环境和文物 ,研制出了一种多效消除有害气体的环境保护剂。它可使大气中的 SO2 ,CO2 ,O3 ,NOX,H2 S,Cl2 ,NH3 等有害及恶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除去。经过性能测试和应用试验表明 :该剂可除去大气中损坏文物、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气体 ,适用于文物展室、库房、会议室、影院、办公室、家庭等处消除有害气体和异味 ,使用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5.
北疆地区太阳总辐射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61—2006年北疆4站太阳总辐射气候资料,用气候趋势系数及回归系数研究了太阳总辐射的变化趋势及其时空分布状况,并对影响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6年间北疆地区的月、季、年太阳总辐射总体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太阳年总辐射呈显著下降趋势;太阳总辐射与总、低云量、相对湿度、雨雪日数具有较好的负相关性;造成北疆地区太阳总辐射呈下降趋势的重要气候原因是:平均总、低云量、相对湿度、雨雪日数增加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6.
The stable isotope ratios of atmospheric CO(2) ((18)O/(16)O and (13)C/(12)C) have been monitored since 1977 to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because biosphere-atmosphere exchange fluxes affect the different atomic masses in a measurable way. Interpreting the (18)O/(16)O variability has proved difficult, however, because oxygen isotopes in CO(2) are influenced by both the carbon cycle and the water cycle. Previous attention focused on the decreasing (18)O/(16)O ratio in the 1990s, observed by the global Cooperative Air Sampling Network of the U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Earth System Research Laboratory. This decrease was attributed variously to a number of processes including an increase in Northern Hemisphere soil respiration; a global increase in C(4) crops at the expense of C(3) forests;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such as atmospheric turbulence and solar radiation, that affect CO(2) exchange between leaves and the atmosphere. Here we present 30 years' worth of data on (18)O/(16)O in CO(2) from the 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 global flask network and show that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is strongly related to the 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 We suggest that the redistribution of moisture and rainfall in the tropics during an El Ni?o increases the (18)O/(16)O ratio of precipitation and plant water, and that this signal is then passed on to atmospheric CO(2) by biosphere-atmosphere gas exchange. We show how the decay time of the El Ni?o anomaly in this data set can be useful in constraining global 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Our analysis shows a rapid recovery from El Ni?o events, implying a shorter cycling time of CO(2) with respect to the terrestrial biosphere and oceans than previously estimated. Our analysis suggests that current estimates of global 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of 120 petagrams of carbon per year, may be too low, and that a best guess of 150-175 petagrams of carbon per year better reflects the observed rapid cycling of CO(2). Although still tentative, such a revision would present a new benchmark by which to evaluate global biospheric carbon cycling models.  相似文献   

17.
空气污染现状及咸阳市大气中SO2浓度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空气污染所造成严重健康问题以及咸阳市2014-2017年大气中SO_2浓度变化,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为咸阳市能源结构调整和大气污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以全球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最新成果以及历史上SO_2烟雾事件为背景,结合咸阳市2014-2017年大气中SO_2浓度变化,利用Origin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变化规律。结果全世界每6个过早死亡者当中就有一个是因为环境污染而导致的,仅2015年约有900万人因为暴露于毒素而导致疾病致死,因为污染年度损失花费约4.6万亿美元,约占全球经济产出的6.2%。咸阳市大气中SO_2浓度变化,每年度的采暖期(11月中旬到来年3月中旬)SO_2浓度要比其它时间段更高一些;2014-2017年9月之间,年度SO_2浓度平均值有逐年下降之势,而且平均值之间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SO_2浓度变化与NO_2及CO浓度变化呈现出正线性相关,而与O_3浓度变化呈现出负线性相关。结论面对全球环境污染发展严重之势,咸阳市大气中SO_2浓度变化呈现出逐年下降的发展态势,与咸阳市进行能源结构调整、控制燃煤消费量等环境保护措施有直接关系。但是,同时也应该注意对于其它大气污染物(PM_(2.5),PM_(10),NO_2,CO,O_3)浓度变化的研究,为保护环境、控制污染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苏州地区各因素耦合对光伏发电性能的影响,在苏州科技大学搭建了太阳能光伏一体化材料试验台,将所采集到的同步光伏发电数据及环境气象参数进行研究分析,首先采用了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各影响因素与光伏板表面温度之间的关系。接着研究了光伏板表面温度对光伏板发电量的影响;并采用了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其之间的关系。然后采用趋势面分析法,分析了光伏板表面温度和太阳辐射量量对多晶硅光伏板发电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环境温度每升高1℃,光伏板表面温度增加0.908℃;室外风速每增大1 m/s,光伏板表面温度降低0.056℃;总太阳辐射强度每升高1 W/m~2,光伏板表面温度增加0.035℃;室外湿度每增大1%,光伏板表面温度降低0.172℃;且光伏板表面温度每升高1℃,发电量增加0.073 W·h。同时,趋势面分析发现光伏板表面温度与太阳辐射量对发电量的影响呈双向变化的趋势,即太阳辐射量的正向变化,光伏板表面温度负向变化,且两级变化趋势明显,中间变化趋势平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稀土掺杂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SnO2-Eu2 O3催化剂对合成十六烷酸乙酯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方法 利用溶胶-凝胶法及改性技术制备稀土掺杂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SnO2-Eu2O3催化剂,并用单因素法研究催化剂的最适宜制备条件;采用正交试验来确定十六烷酸乙酯催化合成的最佳条件.同时利用熔点、红外光谱等手段对产品进行物性和结构表征.结果 Eu2O3的添加量为1.5%(指Eu2O3占SO42--/SnO2的摩尔分数),硫酸浸渍液的浓度为2.0 mol/L,焙烧温度为500℃,焙烧时间为2.5h条件下,制备出的SO42--/SnO2-Eu2O3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通过正交实验确定的酯化反应优化条件是:在80~85℃的回流反应温度下,醇酸摩尔比为5.0:1.0,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5.0%,反应时间4.0h,十六烷酸乙酯的酯化率可达97.0%以上.各种分析结果一致表明,催化合成所得之物与十六烷酸乙酯标准相符合.结论 该催化刑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重复使用性,反应条件温和,方法简便,酯化率高,具有很好的工业化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孔祥华 《河南科学》2011,29(3):365-367
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是实施污染总量控制的基础,对于局地性区域来说大气环境容量又是大气传输、扩散和排放方式的具体体现.应用国标<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中规定的以箱模型为基本模型推导出的宏观总量控制A值法测算了宝鸡市的SO2大气环境容量.测算结果表明:宝鸡市SO2:大气环境容量为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