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铁矿石烧结过程中存在的自动蓄热现象,建立了一个烧结料层的蓄热模型,并研究了燃烧层厚度、蓄热量在料层中的分配比等参数对烧结蓄热的影响.模拟表明:燃烧层厚度增加,料层蓄热量下降;预热层中蓄热量分配增加,料层蓄热量也增加.高度为300 mm的料层均匀分为上、中、下3层时,计算得到各层蓄热量比为1∶1.08∶1.13.实验室条件下将模型用于烧结燃料的合理分布,燃料的使用量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
针对微小型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存在传动精度低、承载性能差、载荷分配不均的问题,提出微小型行星轮双排并联多模数齿轮传动系统模型;基于弹性力学分析法,建立偏心误差对齿轮传动系统弹性形变的关系,推导出传动系统载荷分配系数公式,研究了偏心误差对该传动系统载荷分配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偏心误差作用下,汇流级均载系数小于分流级,汇流级均载性能优于分流级;行星架作为连接分流级与汇流级的重要部件,其偏心误差对分流级、汇流级的均载系数影响均比同级其他偏心误差影响大;双排行星轮啮合齿数极剧增大,误差补偿效果很好,平衡了载荷,行星轮偏心误差对分流级、汇流级的均载性能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试验原料、烧结工艺和试验结果及分析三方面介绍了高铁低硅矿分流制粒烧结新工艺,试验表明:分流制粒烧结工艺改善了烧结料层的透气性,提高了高铁低硅矿烧结质量。  相似文献   

4.
西北江三角洲网河径流分配的时间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西北江三角洲径流特征,研究了西北江网河主要河口分流比的变化,重点分析了西北江三角洲控制站三水和马口站的径流分配及其变化,给出了北江三角洲控制节点汊河年平均分流比.近10多年来西江向北江三角洲分流增加显著,这种增加导致三角洲腹地洪水威胁加大,但对腹地水质改善和水资源利用有利.  相似文献   

5.
双级分流系统由导眼体喷嘴组、扩眼体喷嘴组、级间钻柱中心孔和级间环空组成,为一个并联流道系统。推导出了双级流量分配公式,确立了双级流量分配的基本原则,并应用公式对导眼体分流流量进行了参数变化影响规律分析,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条件下推导出了描述喷嘴组的当量直径和级间段长与导眼体分流流量间的简化关系式。结果表明,导眼体和扩眼体喷嘴组的当量直径对导眼体分流流量影响较大,是调整双级分流的主控因素;级间段长对其影响较小,在喷嘴组设计时给予适当考虑,在两级之间加钻柱时。导眼体的清洗是能保证的;钻铤内径、钻井液表观粘度、喷嘴流量系数对其影响很小,钻井液密度、井眼扩大系数、钻铤外径的影响则更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多层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火力分配问题。首先对多层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火力分配问题进行了描述;其次建立了基于最大化资源剩余价值目标函数的多层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火力分配模型;多层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火力分配模型是非线性NP难问题,针对目标函数的特点,应用线性逼近的方法,建立了易于求解的多层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火力分配模型的近似线性规划模型;最后针对具体实例,应用多层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火力分配线性规划模型,采用分之定界算法进行求解,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及实时性。  相似文献   

7.
从现有的路网交通量分配模式出发,通过分析费用和时间因素对客货车流所产生的分流效果、高速公路对长短途车流所具有的吸引特性,探讨了在高速公路与既有线路之间分配交通量的规律,提出一种相应的分配原则,综合考虑费用和时间因素对客货车流影响的分配模型  相似文献   

8.
双级分流系统由导眼体喷嘴组、扩眼体喷嘴组、级间钻柱中心孔和级间环空组成,为一个并联流道系统.推导出了双级流量分配公式,确立了双级流量分配的基本原则,并应用公式对导眼体分流流量进行了参数变化影响规律分析,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条件下推导出了描述喷嘴组的当量直径和级间段长与导眼体分流流量间的简化关系式.结果表明,导眼体和扩眼体喷嘴组的当量直径对导眼体分流流量影响较大,是调整双级分流的主控因素;级间段长对其影响较小,在喷嘴组设计时给予适当考虑,在两级之间加钻柱时,导眼体的清洗是能保证的;钻铤内径、钻井液表观粘度、喷嘴流量系数对其影响很小,钻井液密度、井眼扩大系数、钻铤外径的影响则更小.  相似文献   

9.
初分流量程序及其接入主程序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给水管网的初分流量完全由机器自动完成 ,必须将分配初始流量子程序接入主程序。文章采用赋值矩阵 ,构造了机器自动赋值的模型 ,给出了初分流量子程序及接入主程序的方法。文章提出的连接方法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可方便地用于给水管网的优化计算 ,以实现自动分配管网所有管段的流量。  相似文献   

10.
已有的均衡分配理论中的阻抗公式不包含车流在交叉口的延误,其研究成果并不真正适用于城市道路网络.在基于新的交叉口分流向延误的最短路径算法和均衡分配模型上,探讨了专适用于城市道路网络的交通均衡分配算法,证明了模型的目标函数是凸函数.该算法采用Frank-Wolfe算法的思路设计.最后,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1.
以防护工程中分配层的设计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了分配层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认为理想的分配层应满足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工艺可行、结构和材料可靠等条件,应具备足够的抗静压强度和一定的抗冲击载荷强度,能够最大程度地削弱入射应力波强度并充分吸收爆炸产生的能量,并且具备抵御二次或多次爆炸冲击的功能。对今后分配层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今后一段时间内分配层的材料还是以混凝土、普通砂土等为主,分配层结构应采用分层结构和含空壳结构相结合的结构。研究结果为今后防护工程中分配层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求解交通分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流率的路径交通量求解方法.该方法通过求解一个基于分流率的交通分配模型确定了满足用户平衡准则的路径交通量.文中首先给出分流率的定义,并根据该定义建立一个以分流率为求解变量的交通分配模型,然后证明该模型等价于传统的以路径交通量为变量的交通分配模型.新建模型是一带等式约束和不等式约束的非线性规划,它的变量个数是网络中终点个数和路段个数之积的线性函数,且比以路径交通量为变量的交通分配模型要少很多.文中通过引入网络中节点和有向路段的平均成本的定义简单有效地解决了新建模型消除等式约束后梯度难以求解的问题,并以此给出新建模型的求解算法.该算法以近似Newton方向到约束空间上的投影作为下降方向,用不精确搜索技术确定搜索步长.文中从理论上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收敛性,并通过算例阐述了算法的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理想的时间内求解大规模网络的交通分配问题;在计算时间、计算精度和所需存储内存上比其他能够确定出路径交通量的求解算法都要优越;在相同的计算精度下计算时间仅仅是其他算法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小.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在分层抽样中,有些层的变异程度很大情形下的Neyman分配的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动态信道分配方案既复杂又耗时,本文根据前馈多层神经网络的特点,基于有序信道搜索方案提出了一种具体的动态信道分配的实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云南普洱地区思茅松林的生物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普洱县小黑江地区海拔890~920m的思茅松林分的生物量.结果如下:①随着林龄增加,林分总生物量增加但叶生物量减少.12年生林分总生物量109.7630 t/hm~2,叶生物量4.5307 t/hm~2,23年生林分总生物量137.6486 t/hm~2,叶生物量3.4861t/hm~2.②活生物量的层次分配顺序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③活生物量在各器官之间的分配顺序为:树干>枝>根系>叶、根劲>果实.④90%~94%的活生物量集中分配在思茅松中.  相似文献   

16.
多层叠加编码与多级译码相结合的编码调制系统,其译码性能具有接近Shannon限的能力.文章研究一种多层叠加编码调制系统的功率分配问题.通过研究信号星座自身的结构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功率分配方案.该方案可适用于两层及以上的多层叠加编码调制系统中.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在使用BPSK或者QPSK作为内调制的多层叠加编码调制系统中,该方案具有较好的平均译码性能.  相似文献   

17.
分配层分层结构对核爆炸荷载的防护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受经费和地质条件的限制,人防工程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防护层厚度,因此利用分层结构对爆炸波的衰减和弥散效应,通过试验研究分配层分层结构对核爆炸荷载的防护效果是十分必要的.利用平面装药爆炸模拟核爆炸的加载技术,进行了分配层分层结构对核爆炸荷载防护效果的大比尺相似模拟野外化爆试验,通过4个精心设计的不同分层结构的平面装药加载试验,证明了分配层分层结构对核爆炸的防护效果明显优于单层结构.  相似文献   

18.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体现了政府、企业、居民三者之间收入分配的比例关系,是涉及民生、拉动消费、启动内需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是制定收入分配政策的基础和前提。当前,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呈现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总份额中日趋减少,政府再分配乏力和第三次分配力量微弱的状况。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动态信道分配方案既复杂又耗时,本文根据前馈多层神经网络的特点,基于有序信道搜索方案提出了一种具体的动态信道分配的实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带宽分配的公平性,降低网络的传输延时,提高带宽利用率,研究了GPON系统传输汇聚层的帧结构及动态带宽分配的实现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带宽分配(DBA)算法———面向多等级服务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基本原理是根据业务的优先级以及各种业务对带宽的需求,在PON层和ONU层分别进行带宽的合理分配.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证明,这种算法可以提高网络的吞吐量,满足各种业务的时延要求,并且对不同用户和不同等级的业务都具有很好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