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航空航天局举世瞩目的木星探索计划正在如期推进。继《伽利略号》空间探测器向木星大气层释放一枚探测器完成木星大气层成分和风速测试后,现在正沿木星轨道环绕运行并按预定计划对其云雾笼罩中的17颗卫星进行近地观测。近期空间探测器先后传回一组太阳系最大行星木星毗邻的木卫1,2,3号卫星地形照片.这些空间照片揭示了有关这些卫星地质构造活动一些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线索。1996年8月中旬美国航空航天局向新闻界公开了这组照片,它们是《伽利略号》空间探测器为期5年对木星及其卫星科学探索计划期间拍摄和传回地球的首批照片。3颗…  相似文献   

2.
小资料     
“伽利略”轨道探测器重2.378吨,载有近红外质谱仪、磁强计、等离子探测器和尘埃检测器等,探测数据通过直径5米的伞状高增益天线传回地球。它在1995年12月7日抵达木星轨道后,绕木星飞行,并飞临木星几颗卫星进行了近距离探测。它对木星的观测距离比“旅行者”号探测器近20倍,发回照片的清  相似文献   

3.
彗星之谜     
1986年,哈雷彗星回归太阳系,从地球上发射了6个空间探测器进行考察;1994年7月17日到7月22日,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分裂成的22块碎片相继和木星相撞,全世界的天文台都把望远镜对准了木星,正在天空中的"伽利略"号探测器和"哈勃"太空望远镜也忙于收集彗木相撞的照片和磁场变化、射电流量变化等信息;1994年8月13日又发现一颗彗星"麦克豪尔2号",发现时  相似文献   

4.
探索土星环     
今天,望远镜以当年伽利略只能梦想的细节向我们展示了太阳系:太阳表面的爆发威力高达1000万亿吨梯恩梯;木星表面的大红斑实际上是一个超巨型风暴涡旋,它大得足以吞没三个地球;在木星的卫星伊娥(木卫一)表面,火山将气体和尘埃喷进太空.  相似文献   

5.
科技传真     
“伽利略”号延长木星 探测使命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宣布,已经围绕木星飞行了近4年的“伽利略”号探测器将不按原计划于1999年底结束它的探测使命,而将继续对木星及其卫星,特别是木卫一进行探测。  相似文献   

6.
再访木卫二     
从1995年到1997年底,美国宇航局的不载人"伽利略号"宇宙飞船陆续从遥远的太空向地球发回了太阳系内最大的行星木星以及它的几颗卫星和周围几颗小行星的大量数据和数百张高清晰度图  相似文献   

7.
美国伽利略号宇宙飞船1989年从地球出发,1995年飞进木星轨道。木星虽是太阳系外行星(exoplanets)中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但伽利略号太空船光是飞行就超过6年,由此可见太阳系的外行星离地球有多远。  相似文献   

8.
谢懿 《世界科学》2003,(11):11-11
被航天工程师称为“小型化先驱”的“伽利略”号探测器于9月21日(周日)撞入木星大气,结束其长达14年的辉煌探测历程。 在包括“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在内的一系列因故推迟之后,“伽利略”号探测器于1989年发射升  相似文献   

9.
正"朱诺"号探测器即将面对强烈的辐射、极强的磁场,还有可能与陨石相撞离开地球五年并飞行18亿英里之后,2016年7月4日,"朱诺"号木星探测器到达了目的地。但现在,它将面临极为恶劣的环境。当"朱诺,欢迎来到木星!"的声音响起时,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朱诺"号(Juno)探测器已在太空遨游了五年之久,在飞行了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护潜在的地外生物,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伽利略”号探测器将牺牲自己于9月21日撞入木星。但是对于天文学家来说这也许并非是件坏事。在“伽利略”号的最后几小时中,它也许能发现木星的一颗卫星是否正在解体,而且它将第一次探测到木星的外层大气。  相似文献   

11.
张星 《科学之友》2002,(1):20-22
世界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前不久来中国访问时,发表了对未来预测的一些观点,这些观点一如其《来来冲击》、《第三次浪潮》、《战争与反战争》等著作,给人以深刻印象。在其有关未来世界的四项预言中,最后一项便是21世纪将是人类探索外太空并向外太空移民的时代。在未来的第四次浪潮中,人类开始越来越认真地考虑走出自己的家园——地球,跨向外太空,寻找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开发、繁衍。 1989年进入太空的“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便是人类探索外太空的先驱,历经13年后,“伽利略”已经“英雄迟暮”,将于2002年结束它漫长的“探索”旅程。本文将回顾它所走过的征程。 ——编者  相似文献   

12.
正2011年8月5日,"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点火升空,开始踏上远征木星之旅。经过近5年的飞行,"朱诺号"成功进入木星轨道,成为自2003年"伽利略号"结束木星探测任务以后,首颗围绕木星工作的探测器。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宇航局(NASA)在为各类探测器取名时,往往凝结着深厚的人文历史情怀。朱诺其实是罗马神话中天神朱庇特的妻子,传说朱庇特常常会施展法力,用云雾遮住自己的真容,让他人难以辨别。唯有朱诺能看透这些云雾,了解朱庇  相似文献   

13.
木卫一是木星——太阳系各大行星中火山最活跃行星的一颗卫星,其大小虽与我们地球的卫星——月球盖不多,但它是地狱的真正化身:其赭黄色地表不是别的,而是从火山中喷发出来的硫及其硫化物,喷发时可高达上百千米.这颗不起眼的小天体为何如此大量又如此猛烈地喷发硫化物?问题全在于巨大的木星对木卫一的潮汐作用(万有引力)使木卫一地下深处加热到惊人的温度.未卫一的火山喷发是1979年"探险者"号探测器飞过木星系时所发现的,现在科学家们又通过"伽利略"号探测器拍摄到大量详细照片,从这些照片上可清楚地看到未卫一上的平原、峡谷和火山口,整个地形犹如被火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宇航局"朱诺号"探测器发回地球的最新数据表明,木星大气飓风起源于木星大气深层,持续时间比地球飓风长得多。木星南北两极巨型飓风是恒久性大气特征,在太阳系中很独特。科学家说,我们对木星的了解依然很少,需要新一代探测器从新视角更深入探测木星。木星上著名的条带发源于什么深度一直是谜。"朱诺号"在飞近木星过程中进行的引力测量如今终于提  相似文献   

15.
自2012年8月6日耗资25亿美元(约合154亿元人民币)的美国"好奇"号探测器成功降落火星之后,科学家对这颗红色星球是否适宜生命存活展开了新一轮的探索。不过在太阳系中,火星并非寻找地外生命的唯一希望。综合考虑生命生存所需的基本元素、热量、液态水以及相对稳定的环境等条件,更遥远的木星轨道上还有其他有力候选者。1610年,天文学先驱伽利略用自制望远镜发现了木星的4颗卫星,这也是人类首次得知除地球外的其他行星  相似文献   

16.
自然信息     
美国宇航局已拟定探测木星的“伽利略计划”,打算在1984年发射探测木星的宇宙飞船“伽利略号”。“伽利略计划”的目的是收集木星的大气层、磁场以及木星的卫星和辐射带的科学数据。飞船计划在1984年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美国"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发回的最新信息令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惊喜若狂:该探测器先后发现在木卫四和木卫二上100多千米厚的冰层下面蕴藏着极丰富的海水——咸海。"伽利略"号探测记录下这两颗卫星的磁场受到最严重的破坏。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那里存在储量甚丰的"咸海"之缘故。"伽利略"号发回的照片显示,木卫二上的冰层不断挤撞,像鱼嘴  相似文献   

18.
木星往事     
1610年1月7日,伽利略将他那架简陋原始的望远镜对准了木星,他看到木星旁边有三个亮点,两个在木星的一边,另一个在木星的另一边,这三个亮点总是在木星的周围运动,过了几天,伽利略发现了第四个亮点。  相似文献   

19.
北京时间2011年8月6日零时25分.美国航天局用宇宙神5号运载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起飞,发射了新型木星探测器朱诺号。火箭升空53分钟后,两者分离,探测器进入太空预定轨道.标志着发射成功。按照既定计划,朱诺号将于2016年进入环绕木星的轨道运行.对后者开展探测工作。科学家希望它能揭开木星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20.
2005年5月31日,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宣称,他们发现了太阳系内第一颗由冰渣组成的卫星,这颗卫星就是木星的一颗卫星:木卫五。这一发现动摇了科学家们长期坚持的卫星形成理论,对研究木星和太阳系的起源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伽利略”号探测器发回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