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根据 GenBank 中 NDP kinase 的基因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将其中稀有密码子改造为大肠埃希菌常用密码子并进行二级结构优化,合成 NDP kinase 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 pET28a-NDP kinase 并酶切鉴定其序列,在大肠埃希菌 BL21(DE3)中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重组产物采用镍离子金属螯合亲和层析柱纯化.经密码子改造和二级结构优化后 NDP kinase 基因长度为490 bp,其编码蛋白理论分子量为21.5 kDa,重组表达载体经酶切鉴定与理论推测结果相符,在大肠埃希菌 BL21(DE3)中该基因经 IPTG 诱导可高效表达,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21.5 kDa,其单一蛋白纯度达95;以上.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尘螨肠道微生物蛋白核苷二磷酸酶(NDP kinase)基因的 pET28a 原核重组质粒,为进一步研究 NDP kinase 在尘螨疫苗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机理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人神经珠蛋白(hNGB)是新发现的人类脑特异的携氧蛋白.为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首先,利用分子生物学实验辅助设计软件BioSun1.0分析了hNGB基因与pBV221载体连接处的二级结构和hNGB基因的局部密码子偏爱性,并依据原核系统外源基因高效表达数学模型对hNGB基因进行了高效表达设计;其次,构建了hNGB基因编码区原核表达载体pBV221-hNGB;最后通过转化大肠杆菌JM109,热激诱导,获得了hNGB基因的高效表达.表达水平约为12%,从而为进一步研究hNGB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基因工程方法,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表达人扭转蛋白A.从该蛋白编码序列中设计引物,以人肝cDNA文库作模板扩增到编码该蛋白的基因片段.将所得片段与pMD l8-T载体连接,转化到JM l09大肠杆菌中,从转化平板上挑出菌落,用碱裂解法提取质粒,通过PCR和酶切分析,筛选到阳性克隆,测序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提取质粒,用BamHI和XhoI酶切,回收目的片段,分别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 )和pGEX-6P-1中,转化JM l09受体菌,从JM l09受体菌中提出质粒,再转化到BL21(DE3)菌中,筛选出阳性克隆,构建了人扭转蛋白A原核表达载体.IPTG诱导该工程菌,培养并离心收集.SDS-PAGE结果表明该蛋白在两种载体中均得到了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人普兰林肽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其在大肠杆菌中大量高效表达。方法将胰淀素25位的丙氨酸、28位的丝氨酸和29位的丝氨酸用脯氨酸代替,选用大肠杆菌偏爱的密码子对天然胰淀素碱基序列进行修饰,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合成了普兰林肽基因片段,经Kpn I、Hind III双酶切后插入p ET-39b(+)载体,构建p ET-39b+[Pramlintide]重组质粒,转化BL21(λDE3)菌株,筛选重组子,并经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结果构建的普兰林肽基因插入载体位置正确,且序列测定结果与预期一致;在37℃条件下,经0.1 mmol/L IPTG诱导后3 h,重组蛋白表达量最高,且重组蛋白主要存在于胞质蛋白中。结论成功构建重组人普兰林肽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其在大肠杆菌得以表达,为进一步工业化制备普兰林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过原核表达Mig-14蛋白,制备相应多克隆抗体,用于后续Mig-14分子功能研究,为探寻Mig-14拮抗PB分子机制奠定基础.经密码子偏爱性分析显示mig-14基因含有8%的稀有密码子,综合考虑密码子偏好性、GC含量、限制性酶切位点等影响因素对密码子进行优化,重新合成mig-14基因,PCR获得周质空间部分,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2b(+),并转入大肠埃希菌JM109中表达,KCl染色后切胶纯化的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Mig-14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为后续免疫共沉淀研究Mig-14的作用蛋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牦牛BVDV E0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及抗原性, 本研究对本实验室克隆并测序的牦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0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用含有酶切位点、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的引物重新扩增E0基因, 并连接PMD18-T载体, 经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后, 将获得的E0片段克隆至PET-28A原核表达载体, 构建重组质粒并转入JM109.酶切、质粒PCR鉴定正确后转入rosetta(DE3)菌进行诱导表达.经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目的基因获得了较高的表达, 表达的融合蛋白约33ku, 经western-blotting检测表明目的蛋白具良好的有抗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7(rhIL-7)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鉴定.方法:以RT-PCR方法扩增编码IL-7的cDNA片段,插入至pET-3d载体中,构建rhIL-7的原核表达载体,阳性克隆经测序鉴定,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优化rhIL-7表达条件,利用免疫印迹鉴定重组蛋白.结果:重组载体经DNA测序显示包含正确的rhIL-7编码序列,重组载体转入大肠杆菌后,经IPTG诱导后外源蛋白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17 400,与IL-7理论分子质量一致;免疫印迹显示,外源蛋白可以被人IL-7特异性抗体识别,表明在原核表达的外源蛋白是rhIL-7.rhIL-7主要表达于包涵体中,包涵体表达优化条件为:温度为37 ℃、IPTG浓度为0.4 mmol/L、诱导时间为4 h.结论:成功的构建了rhIL-7的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8.
通过基因工程方法,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表达人扭转蛋白A.从该蛋白编码序列中设计引物,以人肝cDNA文库作模板扩增到编码该蛋白的基因片段.将所得片段与pMDl8-T载体连接,转化到JM109大肠杆菌中,从转化平板上挑出菌落,用碱裂解法提取质粒,通过PCR和酶切分析,筛选到阳性克隆,测序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提取质粒,用BamHI和XhoI酶切,回收目的片段,分别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4-)和pGEX-6P-1中,转化JM109受体菌,从JM109受体菌中提出质粒,再转化到BL21(DE3)菌中,筛选出阳性克隆,构建了人扭转蛋白A原核表达载体.IPTG诱导该工程菌,培养并离心收集.SDS-PAGE结果表明该蛋白在两种载体中均得到了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9.
为了制备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23亚型的L1蛋白,结合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性,经密码子优化合成HPV23的L1蛋白编码区序列,并将其分别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成功构建了4种原核表达载体pET28a-23L1、pET30a-23L1、pET32a-23L1和pESUMO-23L1,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小热休克蛋白-聚精氨酸九肽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纯化融合蛋白.方法在小热休克蛋白表达载体的基础上利用点突变方法引入聚精氨酸九肽对应序列,转入BL21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进行原核表达,利用亲和层析方法对表达蛋白进行纯化.结果成功构建了融合聚精氨酸九肽的HSP16. 5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对其在大肠杆菌细胞中的原核表达进行条件优化,研究显示:在诱导剂IPTG浓度为0. 5 mmol、37℃条件下诱导4 h目的蛋白产量较高.结论此实验成功构建了小热休克蛋白-聚精氨酸九肽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得到了高纯度的小热休克蛋白-聚精氨酸九肽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酵母转录因子GCN4是通过亮氨酸拉链(bZIP)结构结合DNA的蛋白质之一,当GCN4二聚体与DNA结合时,亮氨酸拉链区的2个单体结合为平行的卷曲螺旋结构,而其基区由无规线团结构变为α螺旋.为探讨亮氨酸拉链蛋白与DNA的结合机理,设计了含有GCN4亮氨酸拉链蛋白基区结合DNA的必需氨基酸的折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Escherichia coli BL21,讨论了此亮氨酸拉链蛋白的表达条件.在蛋白质的小量表达试验中,重组子Escherichia coli BL21于5mL含有50μg/mL氨节青霉素和34μg/mL氯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期,加入不同浓度的IPTG,继续培养以诱导蛋白质的表达,在不同的时间(如:诱导前,诱导2,4,6,8h)取样100μL到1.5mL离心管中、离心收集沉淀,将沉淀悬浮于样品缓冲液中,用10%SDS-PAGE检测;在10L含氨苄青霉素和氯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中进行了大量表达,根据小量表达的试验结果确定了IPTG的浓度和诱导时间.结果表明:含有这种拉链蛋白质的重组子Escherichia coli BL21在37℃下小量培养时,0.1-0.8mmol的IPTG均可在2-10h内诱导该蛋白质表达;而大量培养时,0.2mmol和0.4mmol的IPTG在37℃均不可能诱导表达,只在28℃时才表达;小量培养和大量培养的最佳诱导时间为4-6h,诱导剂IPTG的浓度为0.2mmol,大量表达的温度为28℃而不是37℃.  相似文献   

12.
人Rab26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完整EST为参考序列设计引物,以人的胎脑cDNA为模板,用PCR方法筛选获得Rab26基因全长序列,并亚克隆到载体pGEM-T,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和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RT-PCR显示该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肿瘤细胞株中表达量有明显的差异.把Rab26基因转染入HeLa细胞中,通过与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融合表达,显示Rab26定位于胞内膜性细胞器上.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获得Rab26基因的高表达.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Rab26基因在细胞内吞和运输功能等方面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基因为模板, PCR反应扩增该菌株的异柠檬酸裂解酶基因(ICL), 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b中, 并将pET28b I
CL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 结果表明, ICL蛋白的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为: 温度20 ℃, IPTG终浓度为025 mmol/L, 诱导表达4 h, 在此条件下 ICL实现了高效表达, 以镍离子螯合型琼脂糖凝胶亲和层析柱纯化ICL蛋白, 纯化程度较高. 酶学性质鉴定表明, 实验获得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蛋白, 重组ICL的比活力为24 μmol/(mg·min).  相似文献   

14.
15.
人类超氧化物歧化酶在酿酒酵母系统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在生物界广泛存在的抗氧化酶,在抗衰老、抗肿瘤、抗免疫疾病和电磁辐射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一从人类胎肝cDNA文库中筛到的SOD基因片段进行重组、克隆,并得到带有启动子PADHZ—GAPDH和终止子TADHI的高效稳定的酿酒酵母表达载体pHC11-hSOD.转化酿酒酵母DCO4后获得工程菌DCO4/pHC11-hSOD.表达产物经破壁后SDS-PAGE电泳检测为20ku的条带;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发酵液有40万U/L的hSOD活性.此外,还研究了工程菌的发酵条件和hSOD产物的纯化方法.纯化产物在SDS-PAGE上和Superdex分子筛检测显示,所得产物的纯度已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采用PCR方法克隆到结核分枝杆菌H37Rv的高丝氨酸激酶基因thrB,将其连接到pET-28a( )表达载体中,在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中经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得到高效表达.用Ni·NTA His·Bind亲和层析柱对表达的活性重组蛋白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组结核分枝杆菌高丝氨酸激酶能以L-高丝氨酸和ATP为底物催化L-高丝氨酸生成O-磷酰-L-高丝氨酸,该酶的比活力为2.946 U/mg,对底物L-高丝氨酸和ATP的米氏常数分别为2.303 1 mmol/L和2.342 9 mmol/L.  相似文献   

17.
构建结核分枝杆菌Rv2450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R扩增Rv2450基因,测序正确后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重组质粒酶切鉴定正确后以阳离子聚合物转染P815细胞,分别以RT-PCR方法检测mRNA表达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构建了重组质粒pCDNA-Rv2450,RT-PCR结果证明Rv2450可在P815细胞中转录,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表达有Rv2450蛋白的细胞着染.成功构建了结核分枝杆菌Rv2450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Rv2450,Rv2450基因可以在P815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18.
为了获得有活性的雷竹PvSOC1蛋白(Phyllostachys violascens SUPPERSSOR OF CO OVEREXPRESSION 1),并进一步讨论其结构形态,通过原核表达方法得到PvSOC1的可溶性重组蛋白,以pET-GST作为表达载体,大肠杆菌E.coli Rosetta作为宿主菌株,超表达全长和IKC结构域的雷竹PvSOC1蛋白。发现在37℃条件下,菌液浓度D(600)值达到0.4~0.6时进行诱导,控制IPTG终浓度为0.4 mmol/L,诱导目的蛋白表达5 h,可以获得可溶的IKC结构域GST融合蛋白。采用TEV(tobacco etch virus protease)酶切技术、配合GST亲和层析柱及分子层析色谱柱,去除标签蛋白并纯化目的蛋白。所获得的高纯度IKC结构域PvSOC1蛋白经过对比分析发现其以八聚体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9.
非妊娠小鼠子宫内膜白血病抑制因子基因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能抑制胚胎干细胞的分化和保持其增殖能力,并与胚泡着床及胚胎早期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经实验证实,LIF基因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具有高度的时间限制性。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T-RCR)对小鼠子宫内膜LIF基因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妊娠第4天小鼠的子宫内膜组织的样本在电泳图的538bp处出现清晰的电泳带,表明该组织有LIF基因的强表达;而在所检测的13只非妊娠小鼠子宫内膜的组织样本中均未发现LIF基因表达讨论了小鼠动情周期中各阶段的孕激素水平对子宫内膜LIF基因表达产生的影响,提出了一定的孕激素水平是启动LIF基因表达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Rnd1基因在大黄鱼免疫应答过程中的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对该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同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Rnd1,并转化进大肠杆菌后诱导该蛋白的融合表达。研究结果表明:大黄鱼Rnd1基因ORF为699 bp,编码232个氨基酸;经序列多重比对和进化树构建发现,Rnd1的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在健康大黄鱼的8个免疫组织中,Rnd1在肝脏中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脑,而在肠中表达量最低;变形假单胞菌攻毒后,Rnd1在肝脏中48 h时达到最高值,为对照组的25倍;在脾脏中则持续上调表达,尤其在48 h后升高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