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网络时代的危机公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兴起,改变了媒介与受众之间的传播关系,同时也改变了整个传播体系的语境。舆论传播方式的巨大变化,成了政府及企业危机公关的新课题。在经历2007年一系列的网络事件及年初的一些网络事件,网络舆论政府行政行为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2.
李文漪 《科技信息》2009,(2):175-175
网络时代的到来,丰富了信息沟通与传播的手段,近来的一些网络事件使网络危机公关这个概念浮出水面,然而某些网络危机公关的手段却遭到了公众的广泛质疑。在这个Web 2.0引领的信息时代,传播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公关不是用来粉饰太平,也不是去辩驳。公共关系是企业与公众间的双向沟通、相互劝说、协调平衡,道德和社会责任更是公共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进入Web2.0时代,博客,社区等个人媒体崛起,改变了传统的主流媒体控制话语权的格局,许多企业沿用传统的危机公关理论,却没有应对好网络危机,造成了消费者流失,品牌价值下降,甚至有些企业被逐出了市场。本文提出了在web2.0时代,应根据网络危机公关的新特点。采用新危机公关策略,控制危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技术和理念的升级换代,最大特点是个人化、去中心化,强调用户的广泛参与,全民传播已成为其潮流和趋势.在WEB2.0时代,品牌危机已呈现不可控制性和“病毒”式快速传播的特点.对市场上的品牌来说,面临危机已是一种常态,关键是要更好地利用WEB2.0时代的传播媒介,构建完善的危机防范机制.品牌危机公关介入关键是速度,措施是有效选择媒介,充分利用好新媒体.信息发布的主题,永远要将受众的感受放第1位.  相似文献   

5.
王佳佳  张中强 《科技信息》2008,(34):168-168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时代下的危机管理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根据新时期下的危机特征,提出了企业公关危机管理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网络既成为企业宣传的有力工具,也可能为企业的危机的发源地与扩散地。本文主要通过西门子失败公关案例,总结现代网络背景下危机公关的新特点,分析公关成败原因,以期对国内企业应对危机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刘小溪  黄建新 《甘肃科技》2014,30(21):12-14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传统媒体的影响首当其冲。由互联网技术衍生出的一大批新媒体,如Facebook、微博、微信等,它们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完全不同于传统媒体。这些新媒体稀释了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撼动了传统媒体对新闻生产和传播的垄断地位,引发传统媒体的生存危机。就此提出"纵""横"方法,能较全面地挖掘新浪微博中的异常数据。在这个传统媒体转型的发展机遇期,传统媒体要寻求突围,让数据真正成为新闻生产的核心资源。  相似文献   

8.
沈秋坦  任杰 《天津科技》2014,(12):25-26,29
互联网未在全球范围内盛行之前,大部分科普活动通过科研人员或专业媒体以说教的方式进行单向传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化促生了新的科普体系,改变了传统媒体的科普传播模式。加拿大的科学研究质量在世界排名第四,其科学传播的研究和发展水平也遥遥领先于许多国家。介绍了加拿大互联网科技传播概况,并从门户网站、科研机构网站、科技馆网站、联邦政府官网、科学媒介中心等几个典型案例介绍了加拿大运用互联网开展科普工作的现状和创新点。  相似文献   

9.
吕静 《山西科技》2009,(5):1-5,10
世界各国政府都会面临各种管理危机,如战争、突发灾难事件、公共卫生危机等。面对危机,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和公关手段处理危机事件,政府在这期间所起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政府面临的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紧迫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积极建立有效的危机公关应对机制,充分发挥媒体沟通传播效能,全面加强社会公众危机公关意识,完善国际危机公关应对网络,这些公关策略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自媒体化,新媒体已成为信息传播的新型传播模式和主流渠道,并呈现出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生机活力。作为一种介入社会生活的方式,新媒体是一柄"双刃剑",在危机事件传播中具有瞬间聚焦、迅速扩散、热点激活、叠加互动等效用。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危机管理策略创新,必须注重新媒体在危机预防中的思想引领与价值整合功能,在危机处理中的信息传达与舆论引导功能,在危机善后中的民意疏导与形象再塑功能,以有效治理高校危机,维护校园良好秩序,重塑高校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面临着现代传播环境、传播体制机制以及传统传播方法的挑战和制约。提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清晰把握和着力优化传播环境;研究和掌握受众特征、动机和选择性心理,建立新型的传授关系;综合运用各种媒介,加强传播过程的整体控制;提高传播主体的素质和能力,树立"把关人"的社会可信度;充分运用议程设置理论,做好重大事件的舆论引导;认识"意见领袖"的存在和作用,特别重视互联网的"意见领袖"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新闻资讯。高校在充分利用传统媒体进行新闻宣传的同时,还应当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展宣传工作的空间和渠道,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新闻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3.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下,新媒体应运而生且迅速发展,其特点呈现出与传统媒体时代不同的特质,新媒体面向的对象大众化,内容多样丰富化,信息传递飞速化,其中新浪微博作为典型的新媒体平台,除了搭建起熟人、半熟人的沟通渠道外,也可被陌生人所关注,涉及领域范围广且还能够实现互动交流,具有高效开放性。近年来,创业类意见领袖纷纷将新浪微博作为传播的渠道,他们的言论行为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粉丝们,进而推动创业教育和创业学习的发展。本文选取10位创业类意见领袖(Key Opinion Leader, KOL),对他们近五年新浪微博发文内容及发文量,更新频率、关注点等行为特征进行研究,对其微博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发现创业类意见领袖的特征有所差异,并针对大学生和创业者提出利用新浪微博进行创业学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今的大众媒体不仅有传统的广播、电视、报刊,更有覆盖全球的互联网。在大众媒体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作为主要媒体语言之一的英语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主要表现为新的语言现象应运而生和旧的规定用法因势而变。这些新的现象和用法在口头媒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和集中。  相似文献   

15.
任妍  兰书理 《创新科技》2015,(10):69-71
本文基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讨论,论述了媒体变迁下科学技术传播的发展轨迹,进而研究了在新媒体的新环境下科学技术传播的特点及应用以及新媒体在推动科学技术传播中发挥的作用。最后,结合新媒体下科技传播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结合中国西部广西两所地级市高校大学生以及部分家长媒介素养、媒介认识、媒介使用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两代人在媒介上的认识异同,发现两个不同时代生人在媒介素养、交流、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代际差异。从调查结果分析,大学生在媒介使用上更多地趋向互联网、移动电话、电视等新媒体,其手段更为多元化,形式更活拔快捷,思想更加开放;家长则表现较为保守和谨慎,宽容,趋于求稳求实,在媒介消费及娱乐、交流沟通上,大学生更依赖网络,移动电话等“屏对屏”的互动,具有一定的理想主义倾向;而家长则更相信传统传播媒介,表现出父辈在社会转型期的时代性格与社会特征。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下受众话语权的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媒体的特征对新媒体与受众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说明在实用性方面,新媒体是以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为出发点的,最大限度地适应了受众日益个性化和复杂性的信息交流方式。新媒体的互动性传播,不仅为受众提供了极为平民化和通俗化的信息内容,而且使传受双方的交流趋于平等,博客和播客等“自媒体”的迅速普及,为广大受众提供了便捷的表达自己心声的平台,实现了新媒体下受众话语权的回归。  相似文献   

18.
2010年英国议会通过《数字经济法》,将英国通信管制机构的管制范围由传统媒体扩大到互联网等新媒体,并对在线版权侵权、与互联网域名注册相关的权利等作了规定,但部分条款推迟至2014年执行。虽然《数字经济法》因制定过程比较仓促,相关条款与欧盟一些法令存在冲突,但其在数字版权保护领域所做的努力仍能为我国的数字版权立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的网络应用之外,集音频、视频和共享数据于一身的流媒体网络通信逐渐成为计算机网络通信的重要应用和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由于IP网络存在着延时、误码、丢包、带宽波动等问题,使得其无法为实时视频传输提供服务质量保障,为此介绍了提升小波和嵌入式零树编码的理论知识,设计了一种提升小波和嵌入式零树算法相结合的可伸缩性编码方案,从而满足诸如渐进传输,图像渐现等网络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20.
悄然而至的数字媒体正引发着一场媒介革命,受其影响,戏曲也在朝着现代化的方向迈进,"互联网+"将成为未来文艺场域的基本构成和常态。在戏曲传播领域,数字媒体起到连接演员和观众的桥梁作用,改变了戏曲的传播模式,影响其传播意识,不断催生出新的传播形态,开拓了多样化的反馈渠道。戏曲传播意识的现代化表现在戏曲的商品化、运营思维的现代化,出现了职业戏曲推广人;戏曲的跨界合作催生了多元的戏曲形态,拓宽了传播渠道。与此同时,围绕观众群的拓展,数字媒体在拓展传播空间,缩短心理距离以及提升全民关注度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