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马克思、恩格斯对巴黎公社民主制度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内容。自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来,学习、研究、丰富和发展巴黎公社民主制度的经验,继承和发扬公社的民主原则和民主精神,已经成为所有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认真吸取巴黎公社民主制度的历史经验,对于我国当前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也无疑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2.
1871年3月18日,英雄的巴黎无产阶级凭着自己的武装力量——巴黎国民自卫军,举行了“翻天覆地”的武装起义,推翻了地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创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巴黎公社。并且依靠这支武装部队同凡尔赛反革命分子进行了长达72天的英勇顽强的战斗,在世界革命史上写下了壮丽的英雄诗篇。本文试图对公社武装力量的建立、性质、特点、作用和斗争的经验教训作初步探讨,希望同志们批评指正。一、巴黎国民自卫军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巴黎公社诞生一百十周年。 1871年巴黎公社的诞生是人类历史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过去,我们对巴黎公社史的研究,偏重在无产阶级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方面。研究公社这方面的历史经验是很重要的。但是,正如列宁在《公社的教训》一文中指出:“夺得政权的无产阶级未经过任何特别复杂的立法手续,而切切实实地实行了社会制度的民主化,废除了官僚制度,实行了官吏由人民选举产生的制度。”公社采取了一系列使社会制度民主化的措施,引导广大无产者和劳动者直接参与公社政权的管理,使公社真正成为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研究公社这方面的历史经验,同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青年时读过巴黎公社的历史,到了晚年,我终于有机会在巴黎高地拉雪兹公墓墙下,瞻仰了巴黎公社最后一批战士壮烈牺牲的地方。后人为纪念巴黎公社先驱者,称这座墙为“巴黎公社墙”,或称“巴黎公社社员墙”。这正是一九七八年巴黎初冬的一天大清早,天气阴沉,略带寒意。法国朋友先在公社墙的入门处等候着,我们一起谈到当时法  相似文献   

5.
巴黎公社是“19世纪伟大的无产阶级运动伟大的典范。”(1).它建立的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民主的第一尝试。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一粗浅探索。 一、为中国革命提供新思想武器 巴黎公社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首创精神,它所创造的无产阶级革命的财富,得到  相似文献   

6.
今年3月18日是巴黎公社85周年,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历史上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是资本主义从上昇走向衰落的开始。1871年巴黎无产阶级革命及其所建立的公社给资本主义以沉重的打击,它证明:无产阶级不仅有力量推翻资产阶级政  相似文献   

7.
1871年3月18日,英雄的巴黎无产阶级举行了“翻天覆地”的武装起义,推翻了地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雏型——巴黎公社。公社在极端困难的战争环境中,制订了革命纲领,采取了一系列为人民群众谋取福利的革命措施,充分证明了它是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别从教育改革、文化艺术、新闻报刊、道德风尚四个方面就巴黎公社的精神文明建设作了初步探讨并指出:巴黎公社在思想文化战线上采取的各种措施及其所取得的成就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份宝贵遗产,对于我们今天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苏联学者普·米·凯尔任策夫在《巴黎公社史》的第十章《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和公社》这一节中,讨论了中央委员会和巴黎公社两者的关系,并作出结论说:“最初,在公社选举以后,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凯著《巴黎公社史》第385页。以下引用本书时只记页数)他的论据是两个组织之间有磨擦,存在着对抗的情况。特别是在中央委员会致公社的一个决议书中曾指出:“公社在巴黎是政治和民政的权力机关。它体现了人民的权力。直接以国民自卫军联合原则为基础的中央委员会则是军事权力机关。”(375页)并说后者享有充分的自主权。我们认为上述情况与文件只能说明在3月28日以后,巴黎的军事领导机关是多头的,职  相似文献   

10.
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是建立巴黎公社的领导者和公社的英勇保卫者,在巴黎公社革命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本文仅就它的建立及其历史功绩略加论述。一、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建立的历史条件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是在法国正规军溃败和巴黎全民武装的基础上,在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11.
巴黎公社革命前,法国文艺思想的主流是颓废和空想。第二帝国时期,法国文学已蹈入自然主义的深刻危机。伴随着3月18日革命的爆发,春风洗礼了法国文坛,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给法国文学打上了深刻的革命烙印,出现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大量文学作品。它的特点就在于题材的革命化:主要描写这一伟大革命风暴的历程;公社活动家的英雄事迹;公社的革命措施和社会领域的深创变化。它的题裁也是多样的:有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传记、回忆录和戏剧等。公社存在期间,文学艺术获得迅速发展,报刊发表的大量作品。标志着文艺春天的到来,尽管硝烟弥漫,但却百花争艳。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巴黎公社首开先河,在短短的72天里,公社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伟业,在无产阶级政权的建设上公社进行了一系列大胆有益的试验。 一、“公社是由巴黎各区普选出的城市代表组成的” 普选制是公社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具有以下四方面特点: 1 公社委员的名额是按人口比例决定的。 按规定“每2万名居民或余数超过一万名者,推选一名委员”按当时巴黎人口的实际比例,总共应选出公社委员90人。结果由于有些委员同时在几个区当选,所以实际选出86名委员。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指出:巴黎公社未没收法兰西银行的原因,首先是蒲鲁东主义的影响,其次是公社驻法兰西银行贝雷个人的作用。而产生这些原因的社会根源,则与当时法国社会的客观条件和巴黎工人阶级的自身发展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在122年前,当巴黎的英雄儿女还在誓死捍卫公社的时侯,马克思就指出:“无论公社在巴黎的命运怎样,它必将遍立于全世界。”马克思的这个伟大预言,后来在许多国家由历史的必然变成了光辉的现实。这说明巴黎公社的失败不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失败,而只是  相似文献   

15.
九十年前的3月18日清晨,巴黎居民被“公社万岁!”的口号声惊醒了。这是一埸历史上从所未有的社会革命。直到那时为止,社会斗争的结果都不过是一个剥削阶级替换另一个剥削阶极,登上统治的舞台,但是巴黎公社的诞生,却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占全人口绝大多数的被压迫、被剥削的无产阶级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时侯巳经开始了。正如列宁所说:“公社教导欧洲无产阶级具体地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巴黎公社作为社会主义新制度的先驱和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雏形,为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道路。巴黎公社在艰苦斗争的两个多月中,展现出一系列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一可贵思想对于我们党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半月谈     
更高地举起十月革命的光辉旗帜11月7日是十月革命四十六周年。中国人民怀着兴奋激动的心情,隆重、热烈地庆祝这个伟大光辉的节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最伟大、最彻底、最具有深远意义的革命。伟大的导师列宁所领导的这个革命,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结束了人剥削人的制度,创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革命,打断了资本主义的世界锁链,从根本上动摇了资本主义的统治。达个革命,极大地鼓舞、推动了一切被剥削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因此这个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世界革命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说:“诗过去是,现在仍是,人类最普遍最博大的教师”1而伟大的诗人不仅仅只是诗人,在更高更深刻的意义上,他们代表了时代的良知。也只有这样,诗才能成为历史的回声和时代的证词。20世纪行将结束。综观本世纪伟大的诗人和他们伟大的诗篇,我们不难发现: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置身于全球性问题普遍存在的现实之中,诗人们走出了个人生活的天地,跨越出个人情感世界,他们开始了对人生与现实、人生与命运等重大问题的苦苦思索。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诗人们的创作主题越来越集中于我们时代的重大问题上,以诗的形式回应着民族历史和时代的足音…  相似文献   

19.
全民的节日,庆祝的热潮四十年前,在1917年11月7日,“阿芙乐尔”巡洋舰的炮声揭开了十月革命的序幕,宣告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的开始。这是一次真正的人民的革命,它宣告了人对人的剥削的结束,宣告了一切社会压迫和民族压迫的结束,宣布而且实现了社会主义、和平、各民族平等友好的伟大理想。这是人类历史上一切革命中最伟大的一次革命。十月革命以来的四十年中,苏联人民在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的斗争和辛勤的劳动,克服了  相似文献   

20.
一八七一年三月十八日,法国首都巴黎的无产阶级用革命暴力推翻了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的政权——巴黎公社。公社成立以后,曾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采取种种措施,执行了一系列的革命政策,其中有一项极其重要的措施是: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必须由选举产生,必须接受群众的直接监督,并且随时可以撤换。对此,马克思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是“以随时可以罢免的勤务员来代替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们”(《马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