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通过对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剖析青年志愿服务组织所面临的困境,探究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如何与政府发挥联动作用,发挥自身组织动员优势,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从而有效介入社区建设管理、协调城乡社会融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社会管理领域,在社会自治各个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谢晶  王歆 《科技信息》2013,(17):29-29,60
志愿精神可以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构建,营造和谐的社会主义环境,促进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而中华民族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创造的红色资源,不仅是我国革命胜利的强劲动力,也是我国优良传统和思想精神的重要源头。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主力军,如何将红色资源做为落脚点,寻找到我国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理念承载和文化土壤,并开辟出一条培育大学生树立以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和红色文化为内核的志愿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何芳 《枣庄师专学报》2007,24(6):101-104
和谐的精神文化和文化境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和灵魂。从文化的整体视野中来理解和把握:平衡和充满生机的机制,人与自然、社会和人际氛围的和谐关系,身心平衡的个体,这些系统的和谐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而这些都离不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引导与支撑,它们相互依存并相互补充,构成了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两种基本精神力量,引导人们在自由创造中,实现和谐发展的理想。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是党提高执政能力和把握执政规律的表现,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在新时期目标的深化,更是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必然性要求,学校作为社会整体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亦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高校的作用更不可小觑.伴随着近年来高校志愿活动的逐步开展和不断深化,大学生志愿活动已经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就以此为契机,从大学生志愿活动开展与成效角度浅谈一下构建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就是指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而开展的志愿性社会服务活动。大学生作为我国青年志愿者的主要力量,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不仅能够增加大学生的阅历和提高以后找工作竞争力,让大学生志愿者在活动中实现自身价值追求;此外,还对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也存在有团队管理欠规范、服务实效性不够强等多种问题,因此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实效和质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构建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创新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途径,加强社会管理和促进社区和谐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以玉林师范学院开展社区志愿服务为例,在建立健全严密科学的组织体系,规范项目化运行管理,加强系统化培训,健全激励保障机制等方面对构建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和谐文化是和谐精神与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精神是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集中体现;和谐社会是和谐精神与和谐文化的载体。因此,和谐文化、和谐精神、和谐社会具有存在意义上的互动性和发展意义上的统一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遵照三者之间的关系,从中国社会所处的具体时空规定性出发。为此,要充分利用全球化契机,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大力挖掘传统文化,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底蕴;加强和谐文化和和谐精神建设,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高校武术教育是一种软实力文化,对一个高等教育中的人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它可以通过身心修炼,完成身心和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和促使素质教育的发展,建立和谐的人际观念。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丰富受教育者的精神内涵,达到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奠定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朱燕 《科技资讯》2007,2(33):215-216
当代中国,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急需具有和谐素质的大学生.现代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和谐身心、和谐人际、和谐情感、和谐国际等特殊功能.高校开展礼仪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在坚持真诚、尊重、自律、适度等礼仪原则的基础上,自觉养成秀外慧中、谦让仁和、宽容自律、热爱祖国等和谐素质,为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世界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文化条件,高校图书馆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可以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与保障,在文化支撑、社会教育、人际和谐等几个方面对和谐社会构建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宽容精神是一种智慧和美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一个宽容、宽松的人文环境,实现社会和谐,要用宽容取代狭隘。宽容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弘扬公民的宽容精神,理解、谅解、化解是培植宽容精神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从文明发展的角度来审视和思考。从内在构成看,生态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前提;社会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关键;内心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从文明发展的视阈进行考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以文明交流为契机,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以和谐精神为基点,增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协调;以创新为基础,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志愿服务"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志愿服务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为号召,在青年大学生投身奉献社会、服务他人活动中去的同时,能使大学生实现自身的价值,提高个人的才能,从而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这项活动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自我意识觉醒的一般人的切身感受和普遍心态.因而研究志愿服务,在高校强化志愿服务,培养大学生志愿者精神,使其能充分发挥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实践"基础之上的马克思社会和谐观,以"现实的人"为思考的中心,以对"人"的关怀为动力,以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社会和谐的中心思想,就是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和谐的主要内容;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指明了未来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说明和谐社会具有自由、公正的本质向度。而自由和公正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人文精神的本质追求。  相似文献   

15.
志愿精神是志愿者在从事志愿服务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责任意识与奉献作风。志愿精神是一种当代社会的伦理精神,具体表现为服务社会和成就自我的双重伦理关照,是为己与利他的内在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6.
强调和谐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天和、人和是道儒两家都重视的。但就它们的逻辑排列而言,道儒两家却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儒家强调人和,依据社会的需要来营建社会的和谐,其具体操作就是依据血缘亲疏关系的"仁"来决定具体行为的内涵的方法,结果是对人自身和谐的忽视,造成社会与个人的分裂,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是投入多而结果少;道家则从公平的"不仁"切入,不偏于个人的欲望,不偏于人际关系中的自己,不偏于人是万物关系的一部分的定位,从个人到社会他人,从内在本性到外在要求,依归自然无为的轨道,不仅强调社会的和谐在个人的和谐,个人的和谐在内心的和谐,而且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只能在他者价值的实现中才能得到保证,这既为营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打牢基础的参考,也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揭示了俭约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而且必须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和支柱,又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用实现共同理想阶段性的物质成果,来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用共同理想的精神力量,来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增强信心,凝聚力量,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等等。而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只有每一个基层社区都和谐,整个社会的和谐才能实现。这里我们从社区的社会整合建构功能和社会化建构功能进行阐述,说明建构和谐社会应以构建和谐社区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命题。和谐社会包括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以及社会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相处,即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其中,社会是否公平是能否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之一。针对我国目前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公平价值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追求和谐、崇尚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是当今人类重要的社会和政治理念。西南边疆壮族固有的传统规范和民间习俗对维护该地区的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传承、借鉴其精髓对于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和繁荣,对于我们当下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