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不同中药组方对血尿酸及相关代谢指标水平的影响.将大鼠随机分为10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中药组方A、B、C、D高、低剂量组,利用氧嗪酸钾构建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分别给药30 d.给药27 d后测定部分大鼠血清尿酸,以确定造模成功与否及样品是否有疗效.给药30 d后全部动物测定血糖(GLU)、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尿素(UREA)、肌酐(CREA)、尿酸(UA)、肾脏指数等指标.与模型组比较,给药27 d后各样品组动物血清尿酸浓度均有所降低;给药30 d后,A、B、C样品高、低剂量组均能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的血尿酸水平;给药30 d后,各样品组GLU、CHOL、TG、UREA、CREA等指标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给药30 d后,A、B、C各样品高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的肾脏指数.A、B、C组样品均能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水平,初步印象其对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用建立并验证的LC-MS/MS方法测定大鼠尾静脉给药后血浆中丹参素、丹酚酸A浓度,比较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和单体组的丹参素、丹酚酸A在健康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差异.所建立的LC-MS/MS法方法学验证结果均符合要求.实验结果表明,相同剂量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组中丹参素的Cmax、AUC0-t和MRT0-t约为单体组的1.7...  相似文献   

3.
探讨采用鲎试剂法代替家兔法进行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热原物质检查的可行性.根据临床最大给药剂量计算细菌内毒素限值,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进行实验和结果判断.实验结果表明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稀释20倍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细菌内毒素限值为1. 25 EU·m L-1.对3批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进行常规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本项研究建立的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可以替代原有的家兔热原检查法.  相似文献   

4.
康脉注射液是经过多年临床观察总结用于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等疾病的有效方药,本研究采用高脂饲料喂饲大鼠导致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观察康脉注射液对其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影响,并以复方丹参注射液为对照组作对比观察。结果表明,康脉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并在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等几项指标中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组,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利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结晶紫薄膜修饰电极(PCVE),详细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对生物分子多巴胺(DA)和尿酸(UA)的电催化作用.结果表明,PCVE对DA和UA具有较强的电催化作用,并且对抗坏血酸(AA)具有较强的抗干扰作用,允许高达1 000倍以上AA存在而不干扰痕量DA的测定.将PCVE结合差分脉冲伏安(DPV)技术,对DA的检测线性范围为4.0×10-7 mol/L~2.5×10-5 mol/L,检测限可达3.5×10-8 mol/L;对UA的检测线性范围为5.0×10-7 mol/L~5.0×10-5 mol/L,检测限达5.0×10-8 mol/L.利用该法可以对DA和UA进行同时测定,将该法用于尿液中尿酸的测定,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与复方氨基酸(18AA)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进行实验研究。方法模拟临床浓度和使用方法,研究两种药物配伍后的p H值变化、配伍后的含量变化。结果配伍后各项结果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可与复方氨基酸(18AA)注射液可以配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0℃冻存条件下分装冻融对SD大鼠血清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仪器经校准、质控合格后,采集40只空白雌性SD大鼠血液,2~8℃静止30 m in后离心,血清分装并用封口膜封口,每只动物分装4份。室温4 h的血清检测分析结果作为基准参考水平,其余3份血清放置于 -20℃冷冻保存,分别于2 d、7 d、14 d复融后检测,比较室温4 h与-20℃冷冻保存各保存时间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20℃冻存条件下分装冻融14 d血清生化检测结果与室温4 h比较 TP、ALB、GLU、CREA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分装冻融7 d血清生化检测结果与室温 4 h比较 ALT、TP、ALB、GLU、UREA、CREA、TC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分装冻融2 d血清生化检测结果与室温4 h比较 ALT、TP、ALB、GLU、CREA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分装冻融 2 d、7 d、14 d血清生化检测结果与室温4 h比较 AST、TG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20℃分装冻融2 d、7 d、14 d血清生化检测结果与室温4 h比较,AST、TG检测结果稳定未见影响,其余七项检测指标均可见明显影响,本实验可知如无特殊情况尽量减少血清分装冻融的次数,建议最好当天检测,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复方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治疗胎儿生长受限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治疗胎儿生长受限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诊断胎儿生长受限接受治疗并住院分娩孕妇40例,随即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以及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川芎嗪治疗组各20例;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产检并分娩20例FGR患者不愿接受任何治疗为对照组.结果 丹参、川芎嗪组官高腹围增长值、胎儿生长发育参数增加幅度、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及胎盘重量均较其他两组增加,丹参、川芎嗪组与其他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及川芎嗪治疗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溶液酸度、缓冲溶液种类及其用量、溶剂和干扰物等对甲磺酸帕珠沙星(PZFX)荧光性质的影响,建立了简便快捷的荧光光度法测定PZFX的定量方法.实验表明,PZFX在pH=4.8的HAc-NaAc缓冲体系中荧光强度最大,且缓冲液用量对PZFX荧光强度影响不大.干扰试验表明该方法的抗干扰能力比较强.当λex/λem=252nm/402nm时,PZFX浓度在1.00×10-8~2.00×10-6 mol/L范围内,其荧光强度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3,检出限4.00×10-10mol/L.当PZFX浓度为1.00×10-7 mol/L时,测得相对标准偏差为2.1%.该法可用于实际样品注射液中PZFX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分析复方丹参注射液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随机选取平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的287份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的患者资料,并对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及发生时间,比较不良反应与服用剂量与过敏史之间的关系。患者不良反应表现有寒战伴恶心呕吐及腹泻,皮肤过敏,心律失常,心悸,呼吸困难,头晕,乏力等,甚至休克死亡;患者在第4-8d的时间段中,容易出现不良反应,以及使用静脉滴注后30min内不良反应率高;患者使用的剂量处于12-16m L之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患者有过敏史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其中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率也比较高。复方丹参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上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需规范注射液使用,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给药,减少不良反应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