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GP方程和离散Schr d inger方程的基础上,对光晶格中偶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BEC)的调制不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光晶格偶极BEC原子系统的激发谱和调制不稳定性区域与在位相互作用以及偶极-偶极相互作用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对光晶格中偶极BEC的非线性激发和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为实际应用中如何操控偶极BEC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在线性稳定性分析和离散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的基础上,对光晶格中双组分偶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BECs)调制不稳定性的临界振幅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光晶格中双组分偶极BECs原子系统的激发谱和调制不稳定性的临界振幅及它们与在位相互作用和由偶极-偶极相互作用所导致的格点间BECs的相互作用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格点间BECs的相互作用对光晶格中双组分偶极BECs的调制不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这可为实际应用中如何操控双组分偶极BECs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相关势近似方法阐明在增强拉曼光谱和电势调节红外光谱中观察到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特别是表现出来的强度转移和频率位移现象。  相似文献   

4.
通过变分法分析,发现排斥短程相互作用的准一维BEC是不存在亮孤子的,但是当长程的偶极相互作用存在时,两者的相互影响导致了准一维BEC凝聚体中稳定的亮孤子的产生.另外,当偶极相互作用过大时,又会破坏孤子.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通用的严格求解任意微纳结构中2个二能级“原子”间量子偶极-偶极相互作用的方法.量子偶极-偶极相互作用传输率用2个经典电偶极子同时存在时的辐射功率减去它们单独存在时的辐射功率来表达,辐射功率通过经典的时域有限差分方法获得.将该方法应用到偶极子处于真空和平板金属腔中的情况,其数值结果与解析结果符合得很好,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李勇  王峥 《河南科学》2009,27(7):787-789
利用变分法,在给出三维简谐势阱的频率方位比后,考察处于该势阱中的偶极BEC凝聚体,我们发现偶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稳定性由势阱的频率方位比、s-波散射长度、偶极相互作用强度和粒子数目等因素共同决定,当合适的参量给定后,NLSE总有亮孤子解存在,并可得到稳态与非稳态间的临界线.  相似文献   

7.
文章研究了准一维光学晶格中的超冷玻色气体在偶板-偶极相互作用下的超流性质.通过解析分析发现,对于一维铬玻色原子气体,适当调节偶极原子的指向可以抑制超流的发生,在特定夹角处不存在超流.当接触作用与偶极相互作用可以相比拟时该效应最为明显,在实验上可以通过测量粒子流来验证该效应.  相似文献   

8.
由水分子的分子轨道波函数计算了它周围的电场分布。结果表明通常用偶极-偶极相互作用来描述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方法近似程度很差。理论说明静电序列中正端的物质具亲水性而负端物质具疏水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单模场中两个原子之间的偶极相互作用对系统本征能量的影响,并比较了计及原子间偶极作用与忽略原子间偶极作用时光子数的期望值。  相似文献   

10.
考虑设计偶极间接激子的2维静电俘获.可以看到,与由于陷阱几何增加的平面电场结合的激子偶极-偶极相互作用约束所俘获的最大密度和寿命.导出这些值的解析估算,并确定它们与陷阱几何的关系,提出观察激子的Bose-Einstein凝聚方法中的高密度陷俘的最佳设计.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虚时间传播方法,研究了光晶格中势阱和缺陷在形成偶极物质波孤子中的作用.基孤子和偶极孤子都稳定地存在于晶格的中间位置.两种孤子的宽度都随着势阱深度的增加而急剧下降,并随着势阱深度超过某个阀值而趋向于一常数.增加系统的原子数目和增大势阱深度都可以让孤子更加稳定.我们还研究了缺陷对基孤子的影响.当缺陷的幅值超过某个临界值的时候,孤子被偏移晶格的中间位置,并且随着势阱的增大,缺陷的临界幅值也跟着增大,不过增大的幅度却逐渐减缓.  相似文献   

12.
偶极流体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并且是长程的。近年的理论和实验表明,它还具有强偶极相互作用。偶极流体相行为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分子间的势能形式、多分散性、外场、浓度、温度、压强和容积率等众多因素对偶极流体相行为都有影响。回顾偶极流体相行为发展历程,明确偶极流体相行为的计算模型、模拟方法T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3.
考察了双模真空场与两个耦合二能级原子相互作用系统的双原子偶极振幅平方压缩和双模光场二次方H压缩,讨论了原子的初始相干性及原子间偶极相互作用对这两种压缩的影响,并揭示了原子偶极振幅平方压缩和双模光场的二次方H压缩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三能级原子与单模辐射真空场相互作用中原子的偶极平方压缩效应.运用数值计算方法讨论了辐射场与原子的2种耦合常数的相对大小以及原子的初始相干性对原子偶极平方压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若初始原子处于基态或最高激发态,则相互作用系统在演化过程中不会出现原子的偶极平方压缩效应;当初始原子处于基态与最高激发态的相干叠加态时,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可出现原子偶极平方压缩效应;原子偶极平方压缩的深度由反映初始原子相干性的位相因子决定;在其他条件一定时,若初始原子处于最高激发态的几率为1/4而处于基态的几率为3/4,则原子可呈现最佳偶极平方压缩效应;当辐射场与原子的2种跃迁耦合常数均不为0时,压缩量呈周期性变化;压缩量变化的周期由2种跃迁耦合常数的相对大小决定.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最近用SERS、PDIR研究在电极溶液界面处吸附在电极表面的分子(或离子)之间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该法不仅能用于研究小分子(或离子).如CO、CN~-等,且已能用于苯、吡啶等较大的分子间的偶极-偶极耦合作用,并可探讨光谱与吸附方向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近期,稀薄原子气凝聚体中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引起本领域实验和理论研究人员的关注,尤其是2005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Pfau研究组实现了大自旋的52Cr凝聚体以来,由多种超精细磁子能态的原子组成的偶极旋量凝聚体,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文章研究二项式光场与Ξ型运动三能级原子相互作用系统的原子偶极压缩效应,分析了光场参数、场模速度参数、参数η和光场与原子的耦合系数对原子偶极压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耦合系数对原子偶极压缩的影响不大;4个参数变化,原子偶极都出现周期性压缩,当场模速度参数p≥9.3时,原子偶极呈现周期性完全压缩;η变化,原子偶极从无压缩,到周期性压缩,到无压缩.  相似文献   

18.
由于分子偶极聚合物驻极体与空间电荷驻极体在机理上有着本质的差别,传统的评价驻极体稳定性的方法--表面电位衰减法已不再适用。本文提出通过观测电光效尖的变化来评价分子偶极驻极体稳定性的方法。结合开路的TSD电流-温度谱和表面电位等温衰减测量,对材料的空间电荷和偶极电荷衰减特征和电光效应与材料中极性生色团分子取向稳定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电光效应的变化能准确地反映出材料中极性生色团分子取向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通过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囚禁在光格子中偶极玻色子的能谱,从能带结构的激发谱可以看出偶极玻色子的超流莫特绝缘体相变条件取决于原子之间的排斥相互作用、偶极玻色子相互作用和耦合隧穿常数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运用波戈留夫变换方法得到了超流相.  相似文献   

20.
贾靖  易施光 《广西科学》2009,16(4):418-420
研究2个纠缠的二能级原子中的1个原子在与相干光场相互作用过程中,纠缠参量θ对另1个原子的偶极压缩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子偶极算符的∏1分量不存在压缩,而∏2分量则存在压缩,∏2分量的压缩随表征相互作用时间的参量g t和相干光振幅α的增大而增大,而随纠缠参量θ呈负单峰变化,当g t=0.7、α=10及θ=π/4时,∏2分量在产生最大压缩的情况下呈现最大的量子纠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