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离子强度对牛磺酸/OH-体系在阴离子树脂D290上离子交换平衡的影响,测定了不同离子强度下牛磺酸在碱式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的交换平衡等温线.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溶液离子强度的升高,阴离子树脂对牛磺酸的平衡交换吸附容量逐渐降低,牛磺酸在树脂上的分配系数λTau逐渐下降;(2)随着溶液离子强度增大,达到平衡时液相的pH值升高,溶液中牛磺酸阴离子Tau±含量迅速增加,而牛磺酸两性离子Tau±含量迅速降低;(3)在一定的牛磺酸浓度范围内,溶液离子强度增大,有利于提高离子交换树脂对牛磺酸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2.
pH值对牛磺酸在阴离子交换树脂上交换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静态法测定了牛磺酸在201×7和D290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平衡交换容量,研究了溶液pH值对牛磺酸交换容量的影响,讨论了牛磺酸在阴离子树脂上的交换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溶液pH值对牛磺酸在树脂上的平衡交换容量有明显影响,在酸性范围内,牛磺酸在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平衡交换容量很小,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牛磺酸的平衡交换容量逐渐增大,在溶液pH值为8~9之间时平衡交换容量达到最大.牛磺酸离子交换平衡等温线测定结果显示,随着液相中牛磺酸浓度的升高,牛磺酸在树脂上的交换容量也逐渐增大,但增幅逐渐变缓;牛磺酸在201×7树脂上的交换容量大于其在D290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平衡交换容量.  相似文献   

3.
含醚键离子交换树脂对Cu2+和Pb2+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含醚键的离子交换树脂对重金属离子Cu2 和Pb2 的吸附性能,分析了该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动力学,对吸附时间、Cu2 离子和Pb2 离子浓度及pH值等因素对该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作了系统考察,并对该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机理及再生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pH值为4.5的条件下,该离子交换树脂对Cu2 和Pb2 离子的吸附容量可达到2.3 mol/kg左右,去除率均可达到97.5%以上,并适合处理含低浓度Cu2 离子或Pb2 离子的废水.吸附了重金属离子的离子交换树脂可用5%~10%的盐酸再生并回收重金属离子.图2,表4,参10.  相似文献   

4.
研究考察了β 萘磺酸(NSA)和硫酸在弱碱性D301R树脂上的单组分、双组分吸附行为。研究表明,硫酸在D301R树脂上的吸附容量远大于NSA。分别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对单组分试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建立了多组分MAST模型用来预测NSA和硫酸在弱碱性D301R树脂上竞争吸附相平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对用离子交换法从等电母液中提取谷氨酸所用的几种大孔氨型树脂进行筛选,测定了不同条件下的交换容量和一定条件下的交换速率,选出性能较好的D61型树脂,用最小二科法算出其在低浓度下相平衡的吸附等温线方程。  相似文献   

6.
研究考察了β-萘磺酸(NSA)和硫酸在弱碱性D301R树脂上的单线分、双组分吸附行为。研究表明,硫酸D301R树脂上的吸附容量远大于NSA。分别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对单组分试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建立了多组分MAST模型用来预测NSA和硫酸在弱碱性D301R树脂上竞争吸附相平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超声场条件下两种扩散系数估算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进行了常规条件和超声场条件下苯酚在NAKII树脂上的吸附相平衡实验和吸附动力学实验,结合吸附相平衡和吸附动力学,提出了一种估算超声场强度下NKAII树脂吸附苯酚的液固扩散系数的计算模型-相平衡-动力学模型(PEKM),分别采用PEKM模型和典型的球形颗粒大孔扩散模型估算了常规条件和超声场条件下的扩散系数,前者估算值大于后者2~3个数量级,使用估算出的扩散系数,借助于数学软件Matlab求解实际脱附过程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使用PEKM模型比典型模型计算出的浓度更接近于实验结果,从而进一步证实了PEKM模型的合理性与可靠性,实验结果还表明,超声场条件下的扩散系数比常规条件下要大,而且随超声波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对大孔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提取煤焦油洗油中的喹啉进行了初步探讨.选用D001-CC型、D61型和001-7型3种树脂作比较试验.在静态试验条件下,3种树脂的吸附平衡时间为24~25 min;3种树脂吸附效能大小为D001-CC>D61>001-7; D001-CC型树脂的实际交换容量为理论值的1.2~1.3倍.通过动态离子交换柱的正交试验,确定动态条件下最佳提取组合为:树脂填料层高度为12 cm,液体流速为2.0 mL/min,离子交换树脂为D001-CC型. 喹啉富集液中的喹啉浓度可达39.5%,喹啉从洗油中的回收率达到85.54%.  相似文献   

9.
山楂汁树脂降酸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离子交换树脂对山楂浸出汁降酸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比7种离子交换树脂对山楂浸出汁的静态吸附特性,测定山楂汁处理前后的总酸和黄酮含量的变化,筛选出适于山楂汁降酸的最佳离子交换树脂(D311).经实验分析,温度对树脂吸附能力影响不显著;D311树脂吸附优化条件为室温,100 mL/h流速处理;D311优化再生条件为在低流速下100 mL 1 mol/L NaOH洗脱处理.多次再生处理后,总酸吸附能力降低11.5%,黄酮吸附能力降低73.3%,黄酮的保存率可达88.8%.  相似文献   

10.
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的相平衡关系是水合物研究领域中的最基础的问题之一.沉积物的孔隙毛细效应对其中水合物的相平衡关系模型存在重要影响,应该在相平衡模型中进行考虑.本文对比分析了沉积物孔径大小分布特征对其非饱和状态下的气-水界面吸力和其中水合物相变过程中水合物-水界面吸力的影响机制,发现二者具有相似之处.据此,参考描述非饱和状态下沉积物的气-水界面吸力随水饱和度变化规律的V-G模型关系,建立了考虑相变过程中水合物-水界面吸力随水合物饱和度的变化规律的数学关系式.结合已有的van der Waals-Platteeuw热力学模型,建立了考虑沉积物毛细效应影响的宏观相平衡模型,并且给出了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相比已有模型,该模型中的毛细效应势能项的参数不再涉及沉积物孔径大小等微观层面参数,而是通过有限的相平衡数据点来确定的宏观模型参数.最后,该模型预测了CH_4水合物和CO_2水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的相平衡条件,通过与试验数据点进行对比,说明该模型能有效预测沉积物中水合物的相平衡条件.  相似文献   

11.
使用一种新硫化剂,分别以HC1、HCOOH作酸度调节荆,考察了含钼酸根的Na2WO4料液中钼酸根生成硫代钼酸盐钼的硫代化率,以及硫代化料液中阴离子C1^-、HCOO^-存在下,树脂D290、201-W对钨钼交换容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新的硫化剂钼的硫代化率都在99%以上;C1^-存在下,树脂201-W对WO4^2-的交换容量为13.920mg/ml湿树脂;HCOO^-存在下,树脂对WO4^2-的交换容量为75.725mg/ml。  相似文献   

12.
对离子交换色谱法纯化赤霉素A3(GA3)的研究表明,用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D290能很好地分离GA3及其杂质,采用粒径r0=0.40mm的细粒树脂装柱,用pH=3.5、lmol/L的NaCl溶液洗脱,洗脱空间流速为2%min-1,负载质量分数约为4%时,GA3与杂质可获得较好的分离,富含GA3的流出液中GA3质量分数为94%,收率为96%。  相似文献   

13.
以沥青为原料,以糠醛为交联剂,浓硫酸为引发剂,合成共聚树脂基体并通过原位红外光谱研究其合成机理,并进一步对基体进行功能基化处理,制得沥青基离子交换树脂,重点研究了树脂基体合成及基体磺化制备阳离子交换树脂,找出了基体合成及磺化的最佳工艺条件。所得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可达3.2mmol/g左右,具有进一步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4.
吸附稀土的粘土矿可以认为是粘土矿物上负载了稀土离子和其它阳离子的一种特殊无机交换“树脂”。本文应用离子交换的基本原理,研究了电解质与原矿中稀土的交换平衡,推导出吸附的稀土离子与电解质交换复杂体系的平衡计算公式,通过必要的假设,估计出交换反应的自由能变化。据此,解释了稀土交换率低的原因,提出了交换工艺的改进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连续电除盐技术被用于处理低放废水,在CEDI设备单元中填充的离子交换树脂对降低连续电除盐膜堆的电阻、提高核素离子的迁移率、降低能耗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建立了在CEDI膜堆外测试离子交换树脂导电性的方法,并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1200Na、4200Cl、核级阳、核级阴、001*7、201*7这6种离子交换树脂的导电性进行了研究,引用多孔塞模型(porous-plug model)描述了离子交换树脂的三种导电路径,筛选出传导能力强的核级阳和核级阴树脂作为CEDI膜堆的填充材料.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抗氧化性较好的大孔吸附树脂和大孔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生产高纯过氧化氢的方法。通过实验选择了D9904作为脱除有机物的树脂,在8BV/h的流速下,总有机碳(TOC)净化度为88.7%。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直读光谱仪(ICP)分析离子含量的变化,考察了大孔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净化效果。在8BV/h的流速下,ICP检出物总净化率达98.5%,总P去除率大于99.9%,可满足电子工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静态和动态离子交换两种方法,对全氟磺酸树脂中空纤维膜的离子交换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静态离子交换过程中,膜的交换能力随着时间增加而增加,最后趋于一平衡值;金属离子的种类对膜的交换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在动态离子交换过程中,膜的交换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并测定了静态和动态交换过程中的各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18.
水的硬度对氢离子交换树脂软化处理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001×7、D001和D61三种氢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了不同硬度原水的软化试验,结果表明:原水硬度对处理结果有较大影响,进而筛选出处理不同硬度原水所适宜的氢型树脂和工艺流程。高硬度水(Ca2+720 mg/L,Mg2+240 mg/L)采用D61、001ⅹ7树脂的双级串联离子交换工艺流程,低硬度水(Ca2+120 mg/L,Mg2+70 mg/L)直接用001×7树脂的单级离子交换工艺流程,处理效果较好。吸附等温试验结果表明,高硬度水的吸附既符合Freundlich模型,又符合Langmuir模型,而低硬度水的吸附只符合Freundlich模型。  相似文献   

19.
酒石酸溶液动态交换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静态学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D315,D301,335,D345 4种树脂对酒石酸,氯离子的动态交换吸附性能及其选择性能;选择D315树脂作为分离介质,探讨了pH值,初始Cl^-和SO4^2-浓度,流速等因素对交换吸附容量的影响,确定了离子交换法分离酒石酸的工艺路线及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