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 ,随着植物抗病基因的分离 ,植物抗病机制的分子生物学和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的研究轰轰烈烈地展开并取得重大突破。利用抗病基因进行遗传转化已相继取得成功 ,基于抗病反应内在机制的基因工程也开始启动 ,并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作物抗病品种选育和农业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2.
研究抗病基因的结构对于植物抗病工程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对已克隆出的植物抗病基因研究表明,大多数的抗病基因都具有高度保守的结构域,本文对在植物抗病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几个结构域(LRR域、TIR域、CC域、Kinase域和NBD域)做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3.
植物抗病性的分子机制一直是植物病理学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和实验室正在大量分离和培养与抗病有关的突变体,并且寻找和研究与抗病有关的基因和抗病机制.研究表明,在病原物与植物的相互作用、病原信号的传导和抗病性激发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调节因子和基因,并形成复杂的调控网络.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植物抗病性的分子研究进展,阐述了植物抗病性分子机制和信号传导.  相似文献   

4.
植物抗病性的遗传基础及其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植物对病原的防御反应,植物-病原互作模式和植物抗病性的遗传基础进行了概述.报告了病原无毒基因和植物抗病基因克隆;植物抗病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NPR1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克隆到的NPRl基因是植物系统获得性抗性中的一个关键基因,它在植物抗病基因工程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NPRl基因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在此对NPRl基因的结构、作用机理、核定位以及与植物抗病性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它在抗病育种工作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防御素对病毒、细菌和真菌都具有一定的抗性.天麻抗真菌蛋白可抑制多种真菌的生长.笔者利用DNA重组技术,将这两个抗病机制不同、抗菌谱均较广的抗病基因(天麻抗真菌蛋白GAFP和防御素NP1基因)构建在一个植物表达载体pBinGAFP-NP1上,为一次性地获得含双价抗病基因的植株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根据已分离植物抗病基因N(烟草)、RPS2(拟南芥)和L6(亚麻)的保守区域设计简并引物,从抗TuMV甘蓝材料84075第1链cDNA中扩增出1个与植物抗病基因同源的序列,经克隆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片段与许多NBS类抗病基因同源,Southem杂交分析表明甘蓝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在基因组中以多基因家族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8.
植物抗病基因克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抗病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抗病基因克隆研究突飞猛进的发展展示了诱人的应用前景。分别从功能克隆、定位克隆、序列克隆和表型克隆4个方面分析讨论了植物抗病基因克隆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可能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黄单胞菌与植物间互作的遗传学基础,培育广谱持久抗病的农作物,本文对这一领域重要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指出了黄单胞菌引起植物病害的严重性,分析了黄单胞菌与植物互作如何导致植物抗病或感病,归纳了TALE蛋白主要作用植物的靶标类型,分析了植物基础转录因子TFIIA与NLR类R基因在植物抗病性中的重要性,认为基因编辑...  相似文献   

10.
细胞程序性死亡(PCD)是生物体为了自身发育或抵抗外界不良环境,在基因控制下采取的主动地、有序的死亡方式,并伴随着细胞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特征。本文综述了植物抗病过程中PCD的研究进展,重点对植物与病原物互作中的PCD以及PCD的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抗痛过程中的PCD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期望对进一步揭示PCD与植物抗病之间的深层次关系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荔枝R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已知植物抗病基因(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NBS保守区设计特异简并引物,对荔枝的基因组DNA进行体外扩增,获得了一条大小约500bp的扩增谱带;回收该特异扩增带并进行克隆,筛选若干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共获得5个片段的序列。同源性比较发现,该5个片段均属于NBS-LRR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GA),与已知R基因相应区段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13.5%-45.9%。这些RGA既可进一步用于筛选荔枝的抗病候选基因,同时也可以作为分子标记,用于荔枝遗传图谱的构建。该研究表明R基因同源克隆技术可望成为荔枝抗病基因克隆和基因组研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病毒的多种基因产物可引起植物的病源诱导抗性,如外壳蛋白、复制酶、运动蛋白缺陷的干涉RNA和DNA以及非翻译RNA等。对植物病源诱导抗性的研究有助于阐明病毒的致病机理并对植物抗病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抗菌肽具有分子量小、热稳定性好、抗菌谱广等特点,介绍了抗菌肽的组成结构、分类、生物学特性、抗病机制、基因工程、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黑子南瓜中STK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黑子南瓜是一种具有较强抗病性的葫芦科植物,依据所克隆的植物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类抗病基因中的保守氨基酸序列合成相应的简并引物,从黑子南瓜基因组DNA中通过PCR克隆到了一些STK类的R-片段,经相关软件分析发现其中之一可以编码完整的氨基酸序列,可能来源于黑子南瓜中某个抗病或抗病相关基因.该基因片段与来源于其他已知基因的相应序列比较发现同源性都比较低,属于一个新的STK类R-片段家族成员.从黑子南瓜中克隆STK类片段,将为进一步从该植物材料中获得STK类抗病基因提供新线索.  相似文献   

15.
蔬菜育种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我国蔬菜育种在杂优利用、抗病育种、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品质和生态育种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当前蔬菜育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普通野生稻中NBS同源序列的克隆和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已知的植物抗病基因大多数具有核苷结合位点(NBS)和富含亮氨酸重复(LRR)。根据NBS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从普通野生稻基因组中克隆了4个不同的NBS同源序列(OSNBA1-OSNBA4)。同源性比较显示它们均与非TIR类的NBS序列相似,其中,OSNBA1与双子叶植物拟南芥的RPS2基因更接近;OSNBA2-OSNBA4与单子叶植物水稻的XA1、RPR1基因更相似。  相似文献   

17.
本介绍了基因工程产品安全性问题的由来及植物基因转化技术的应用领域,综述了转基因农产品(GMC)的各种利弊,并着重对抗病虫害GMC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详细讨论了抗病虫害基因工程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根据已经克隆的植物抗病基因和候选抗病基因的保守序列P-loop、Kinase-2及GLPLAL设计一系列简并引物,利用同源序列扩增法,对玉米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并对5个扩增产物的克隆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在Gen—Bank内进行BLAST检索,发现A9克隆序列与玉米BAC库中的206C17克隆的部分序列有很高的相似性,并且距离GenBank内注册的玉米抗锈病基因rpl位点中的rpl-3基因、rpl-4基因分别约有66Kb、20Kb,且A9克隆序列在玉米基因组中是单拷贝的.这为玉米抗锈病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抗锈病基因的克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根据已经克隆的植物抗病基因和候选抗病基因的保守序列P-loop、Kinase-2及GLPLAL设计一系列简并引物,利用同源序列扩增法,对玉米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并对5个扩增产物的克隆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在GenBank内进行BLAST检索,发现A9克隆序列与玉米BAC库中的206C17克隆的部分序列有很高的相似性,并且距离GenBank内注册的玉米抗锈病基因rpl位点中的rpl-3基因、rpl-4基因分别约有66Kb、20Kb,且A9克隆序列在玉米基因组中是单拷贝的,这为玉米抗锈病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抗锈病基因的克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植物由于不能移动而发展了复杂而精密的抗病系统.近年来,人们发现作为细胞膜组分的脂肪酸在植物的各种抗病机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脂肪酸及其衍生物不仅参与植物基础免疫和系统免疫,还参与经典抗病基因(R基因)介导的抗病过程.目前,已发现许多与脂肪酸(尤其是16碳和18碳脂肪酸及其衍生物)代谢相关的突变体,对这些突变体抗病性改变的分子机制研究成为植物抗病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在植物防御信号转导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植物抗病遗传育种研究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