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尝试从学生审美阅读的心理行为入手,探讨言语符号的意义图式与学生心理图式的质构过程。文章通过异质同构,同质异构和涵咏切磋这三种审美行为的个案分析,初步肯定审美图式研究在言语教学中的效用。  相似文献   

2.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青年期社会化的主要课题,青少年在完成自我同一过程中的种种尝试、选择和体验,会给他们带来较多的偏差行为。阐述并运用自我同一性理论,评析大学校园中偏差行为的心理成因,为寻求有效的学生管理策略以及学生心理发展辅导提供切实的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年龄大多在十五岁至二十岁之间,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为关键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而职业学校的学生又以在初中时所谓“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为上的差生”所构成,作为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职校生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也就成了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4.
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了交往空间的延伸与扩展,在给予人们更多的自由与选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约束和烦恼。初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变化之中,身心发育未成熟,社会阅历缺乏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善于处理生活、学习中所发生的各种冲突,容易导致心理和行为失常,出现不良的品德行为。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揭示体操教学中影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不利因素。对体操课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心理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行为创新能力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据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中小学生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多达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个别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中小学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它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品格的塑造和人生观的形成将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姚冬桦 《科技信息》2009,(28):379-379
校园里追求时尚最普遍的行为,是体现在“时尚消费”这种经济行为上。学生消费过程中追求时尚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而且其体现学生的一种时代特点和心理要求。怎样对待学生追求时尚消费的行为及如何深掘其背后的意义是一个教育学与社会学应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当前青少年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少数学生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沉溺虚拟世界,追求心理刺激。营业性网吧,消极的东西严重侵蚀着青少年的心灵,不少学生沉湎于网中聊天、游戏、网恋等不能自拔,有的导致精神阻碍和心理异常,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有的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浅谈高校体育课与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课中充分利用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育学生如何利用体育手段调节身心、行为健康,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危险时期”。在中学阶段既要注重学生心理和行为的辅导,又要注重对学生生命体验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要从生命意义视角,唤醒生命意识,珍视人的生命存在,关注生命成长,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和热爱生命,并实现对生命价值深层理解和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急剧变革的今天,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多种思想文化的碰撞,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激烈的竞争,物质生活的悬殊,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的不协调等等,无不冲击着学生的心灵,引起了部分学生认知失调,心理失衡和行为失范。面对这种情况,学校教育要端正学生的认知。调整学生的心理,规范学生的行为,从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人这一根本要求出发,就是要使学生逐步树立起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纪律,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理想是奋斗的目标,力量的源泉,是思想水平和精神状态的体现。理想与道德是不可分割的,理想是道德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它对 人的各种行为均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探索了学生自我意识对体育学习行为与体育教学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肖念婷  张勇一 《科技信息》2009,(32):I0387-I0387,I0388
针对高职学生不同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在心理行为特点、学习特点方面的分析,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相应的高职教育管理、教学、考核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年农村大批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留下了很多“留守儿童”,他们因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会产生种种不良心理和行为。文章对留守学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作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便加强家校联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把握高职学生特点,提高教育管理实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的特点,关注学生心理,树立其自信心;消除学生厌学情绪,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生自我约束力;利用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学生的行为素质等,可以有效地提高教育管理实效。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学生读者阅读行为、心理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相应地提出了改进图书馆期刊服务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习困难学生群体心理行为特点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秀丽  江丽云 《科技信息》2007,(29):187-187,210
近年来,因学习困难问题导致大学生心理危机或退学的现象在各个高校屡有发生,本文通过对学习困难学生群体心理行为特点的分析,揭示了学习困难学生群体心理行为特点形成的原因,并据此论述了关爱其健康成长的有效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8.
工科类高校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行为因其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及学生培养方式等因素而呈现自身的特点。以工科大学学生为调查样本,分析当前工科学校学生存在的不良学习心理与行为现状,研究造成不良现状的影响因素,并探索改进学习心理与学习行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本文中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特点,心理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症结所在,提出了高校减少和杜绝考试作弊的有效建议与对策,防止和减少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危险时期”。在中学阶段既要注重学生心理和行为的辅导。又要注重对学生生命体验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要从生命意义视角,唤醒生命意识,珍视生命存在,关注生命成长,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和热爱生命,并实现对生命价值深层理解和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