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子弹沉默的遗迹赵清译50年前的这个八月,所有战争中一场最可怕的战争终于灾难性地结束了。两颗原子弹投在日本的土地上,摧毁了两座城市。根据资料统计,到1945年底为止,广岛30万人口中约有一半已经死亡,而长崎25万人口中也有四分之一多已死亡。死亡大多数...  相似文献   

2.
标靶 1946年6月,美军运输舰“瑟德尔”号的飞行甲板上,水兵们正进行着忙碌的操练,这次演习代号为“阿贝雷”。一架B 29轰炸机将携带试验核弹飞掠停泊的舰队;瞄准比基尼湾宁静湛蓝的水域。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让水兵们知道在等同于2万吨TNT炸药爆炸所产生的可怕的白炽强光下如何保护双眼。 约一年前,原子弹在日本的长崎和广岛上空爆炸,冉冉升起的蘑菇云宣告了两个繁华城市的不复存在。而现在,军事家们想要清楚知道,在这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袭击之下究竟将发生什么事情──生存还是毁灭。 这次前无古人的大规模核实验被称为…  相似文献   

3.
自从美国人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瘦子”、“胖子”两颗原子弹之后.人们都为爆炸后的核威力而恐惧。在这次原子弹袭击中,有数十万人丧生,两座大城市瞬间变成焦土。对这样一个神秘可怕的怪物,历史上却曾有人用双手把原子弹掰开过。听起来十分荒唐,可这是事实。这位“超人”就是加拿大科学家斯罗达博士。  相似文献   

4.
1967年6月17日,在中国成功进行第一次氢弹试验后,法新社有一个评论:“中国人民爆炸热核炸弹所取得的惊人成就再次使世界专家感到吃惊。惊奇的是中国人取得这个成就的惊人速度。中国人在核方面的成就使世界震惊不已。”确实,美国从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到第一颗氢弹试验花了103个月,  相似文献   

5.
美国航空航天局日前称,太空轨道上的X光天文台XMM牛顿望远镜在银河系发现一颖正在爆炸的恒星。当欧洲太空中心XMM牛顿望远镜转移观测目标时,意外发现一个明亮的X光源。通过对这个X光源发出的光谱进行分析显示,这颗恒星应该是一颢新星。这颗新星是在2007年6月5日形成的,现在已被正式命名为“V598船尾星”,它是近10年来发现的亮度最高的恒星之一:  相似文献   

6.
《科学通报》1965,10(6):471-471
新华社五月十四日讯新闻公报一九六五年五月十四日十时(北京时间),中国在本国西部地区上空,爆炸了又一颗原子弹,成功地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这次核试验,是继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之后,中国人民在加强国防、保卫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方面的又一个重大成就。中国人民解放军和科学技术人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力合作,保证了这次核试验的圆满成功。这是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伟大胜利。这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7.
1945年夏,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希特勒纳粹统治已被推翻,日本法西斯强盗在中国和亚洲战场的败局也已注定.7月16日美国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高多沙漠试验场成功地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并迅速决定将其用于轰炸日本城市.为确保突袭的顺利,美国事前采取了一系列的周密准备工作,尤其在确定突袭日期时,把气象条件放在突出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8.
在人体生命科学探索的历史中,没有比“基因”二字更具有震撼力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对基因一直采取拒绝承认的态度。直到20世纪70年代,经过科学家的努力,“基因”二字才被写进了科教书。现在基因已经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人类基因组计划、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被并称为人类自然科学史上的三大计划。  相似文献   

9.
1945年7月16日凌晨,美国新墨西哥州,一片偏僻的荒漠异常寂静,东方正吐出鱼肚白色,顷刻之间,一轮火红的前所未有的超级"太阳"从地面升起,这个大得吓人的火球正在上升,巨大的蘑菇云团随之扶摇直上,然后雷声滚滚,闪光炫目,疾风四起,有如到了世界末日。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效果惊人。科学家们虽然取得了成功,但也无不深感震惊。原子弹自诞生之日起,就成了超级大国争霸世界的工具。为了打破核垄断,我国于1964年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现在全世界除美国外,俄、中、英、法、印度、巴基斯坦都掌握了核武器,核扩散的阴影正日渐显现,全球无核化…  相似文献   

10.
1993年5月5日一场波及我国西北四省区的强沙尘暴造成85人死亡、25人失踪,经济损失达5.4亿元;1983年4月27-29日“入侵”内蒙古中西部和陕北地区的强沙尘暴造成58人死亡.46人受伤1977年4月22日袭击甘肃省中西部的强沙尘暴仅在张掖地区就造成54人死亡、25人失踪……由此看来,沙尘暴可称得上是我国现今最重大的气象和环境灾害之一。 然而,沙尘暴也并非“有百害而无一利”。它作为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并非孤立存在,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自然现象,也并非对人类都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1.
陈敬全 《科学》2004,56(4):58-60
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40周年,“两弹元勋”邓稼先先生诞辰80周年之际,安徽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了《邓稼先文集》《邓稼先图片传略》两本书。一个隐姓埋名了大半辈子的伟大人物走到了读者中间。与这位曾是“中国最神秘”的人物“零距离地”接触,可以了解他的生平、他的生活、工作和伟大业绩,也能感受他的崇高品质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2.
《科学之友》2008,(3):158-158
据美国太空新闻网报道,3月26日,位于美国加州莫加夫的XCOR航空宇宙公司宣布了该最新一款亚轨道飞行器,这款被命名为“山猫”号的亚轨道太空飞机采用火箭动力,将实现搭载一位飞行员和一位乘客进入亚轨道太空实现太空旅游。预计2010年“山猫”号将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3.
沙尘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初夏,一场特强沙尘暴席卷了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四省区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区。目睹这场灾难的人们被其强大的破坏力惊呆了:刚刚还是湛蓝的天空,突然间从西北方向涌出了像原子弹爆炸时的“蘑菇云”。仅仅20分钟后,狂风呼啸,夹杂着沙尘铺天盖地袭来。顿时,天空变得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地面风力达10-12级,风速高达每秒30米。这场沙尘暴一路理压农田。村庄、11矿、铁路、公路、水源,合抱之粗的大树被拦腰折断,房屋被揭瓦掀顶,连电线杆也被截断。来不及躲避的人畜无法择路逃跑,只得身不由己任其驱赶。那场风暴造成了…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探索》2008,(2):5-5
1908年6月30日,在俄罗斯西伯利亚西部人烟稀少的通古斯地区上空,曾发生过巨型火球大爆炸的灾难性事件,爆炸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5颗美国当年投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这次爆炸将2000平方千米的森林夷为平地。事件发生后,许多科学家相继对该地区进行过调查,但始终未能找到这个火球(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或者彗星)的残留物。最近,意大利科学家最近宣布,他们终于在通古斯河附近的一个湖泊的底部发现了那次爆炸的撞击地点。元素分析等技术手段证实,他们的这一发现应该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15.
纳粹德国抢先造原子弹 一天深夜,丹麦警察潜入玻尔教授寓所,并悄悄地告诉他:“盖世太保正在到处搜寻你……”于是,满头银发的玻尔携带着装有“核原料”的小瓶逃到了瑞典,又从瑞典逃往英国,后搭乘“德罗特宁尔摩”号邮船前往美国,于1939年1月16日抵达纽约港。  相似文献   

16.
四海 《科学之友》2007,(9A):30-31
2007年6月30日是“通古斯大爆炸”发生99周年的日子,这个困扰科学家近百年的爆炸原因,不断又有新的解释被提出。最近科学家在爆炸地点附近发现了一个湖泊,这个湖宽300m、深50m,形状类似一个低速撞击坑,为行星撞击说提供了有力证据。有意大利科学家指出“通古斯大爆炸”很可能是坠落在当地的一颗巨大陨石引起的;但俄罗斯研究人员认为坠落的不是石制的陨石,而是一颗由冰和干冰组成的彗星。  相似文献   

17.
2010年是中国和瑞士建交60周年,恰逢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纪念爱因斯坦展览在北京、广州、香港和上海等地巡展.其中有一个分展区叫“第一颗原子弹”,主要由一部美国对日本广岛投放原子弹的记录短片,广岛和平纪念馆提供的10张《幸存者的回忆》的幻灯片,  相似文献   

18.
电火花的秘密“轰!”保安张汉基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响吓了一跳。他循声望去,院坝里全是玻璃碎渣——一家住户的客厅门窗整体从5层楼飞下。与此同时,还有浓烟不断窜出这套房子。他意识到起火爆炸了,立即拉下电闸.旋即跑上5楼猛力擂门,但无人应答……2008年4月23日上午,  相似文献   

19.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军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制造了人类历史上的核悲剧.那么,美军为什么要选择广岛、长崎作为投掷原子弹的目标呢?  相似文献   

20.
杨简 《科学通报》1955,(5):45-45
我们生活在原子能时代。原子能掌握在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手里,会给人带来无限的幸福;掌握在侵略者手里,就会给人带来惨痛的灾难。争取禁止使用原子武器,这是每一个爱好和平的人民的责任,我们应该对原子战争的残酷性有所认识。本文根据日本科学家的一些材料来说明1946年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爆炸对当地居民的人体损害情况。应该指出,他们当时对原子弹是毫无防备的。一原子弹损害的种类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爆炸後所引起的损害可分为三类:即机械性损害、温热性损害和放射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