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科学》2008,15(2):197
当今生物学及医学实验使用小白鼠是司空见惯的事,主要的理由是它和人类具有85%相同的基因组。然而美国科学家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即使是相同的基因,在人类和小鼠之间也可能产生不同的显型。美国科学家追踪120个通过影响生存或生育,从而对生物体达到性成熟和繁殖来说必需的关键基因,这些基因在小鼠身上也存在,并已经被研究过。  相似文献   

2.
科技新知     
由中国科学家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宣布,他们首次绘制出了人类纤维原细胞的基因组启动子分布图。这一研究不仅将加深对人类基因组信息的理解和利用,也将对疾病机理等的研究作出贡献。基因的启动子是DNA链上不编码蛋白质的碱基对序列,它对基因有  相似文献   

3.
正从基因数量的角度说,我们99%是微生物,只有1%才是"人"。仅仅关注人体,关注人类基因组,并不能完全掌握人类疾病与健康的关键问题。科学家们已经证实,在人们体内和体表生存和繁衍的微生物,数量达1000亿个,是人体细胞数量的10倍。我们体内和体表的微生物以及含有的全部基因数量是人类基因组中基因数量的100倍。所以,从基因数量的角度说,我们99%是微生物,1%是"人"。科学家们已经意识到,仅仅关注人体,关注人类基因组,并不  相似文献   

4.
8月16日,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宣称他们发现了人类与黑猩猩的祖先“分家”以来变化最快的一个基因。科学家称,这个基因很可能是人类大脑进化的关键基因。美国、比利时和法国科学家组成的这个研究小组应用计算机对人类、黑猩猩以及其他脊椎动物进行广泛的全基因组比较之后发现了这个基因。他们的研  相似文献   

5.
争夺基因的实质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以来在基因组作图、信息库建立和有关测试技术均取得举世瞩目的进展,创造了人类现代科学的辉煌。1995年,美国等国家的科学家绘制出完整的人体基因组遗传图,标志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第一期任务超前完成,研究重心将转向最终目标:对人的DNA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测序,以及对全部大约10万个基因进行定位、鉴定、分离并阐明其结构和功能’“’。人类的疾病无不与基因有关,而70%的疾病是多基因病,用现代生物技术克隆致病基因并揭示其功能,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经济效益。分子生物学发展到今天,不但研究疾病…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基因精确测序的完成,并不象以前想象那样,人类的基因组将会真相大白。相反,信息量越丰富时,反而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和一些难以解释的现象。科学家不断的在基因组中的垃圾(如内含子)中发现重要的基因,这表明人类的基因组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而有关Y染色体的研究最近十分热门,不仅发现Y染色体不像以前争议的那样,Y染色体会随着进化,慢慢消失(因为Y染色体上的基因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7.
王慧慧 《安徽科技》2009,(11):28-28
由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研究团队领衔、在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等17个单位配合下,中国科学家通过对12000多份样本进行研究,发现了5个红斑狼疮易感基因,并确定了4个新的易感位点。这标志着我国红斑狼疮易感基因研究跻身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科技潮》2000,(8)
当全世界在为基因组序列图的发表而庆祝欢呼时,也许大家都遗忘了一位"功臣",那就是人们眼中的害虫——果蝇。最近基因组序列图的完成,既是几个国家科技人员合作的成果,也是约100年来无数科学家研究积累的共同结晶。而这100年中,科学家在研究生物的外表和特性是如何为基因所记录时,果蝇一直被列为头号实验对象。最初正是通过对果蝇的实验,人们了解到基因负载在名为染色体的一长串细胞上。事实上,在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公布之前,科学家也完成了对果蝇基因组的释读。科学家之所以对果蝇情有独钟,是因为果蝇的寿命很短,只有几个星期,因此非常方便科学家  相似文献   

9.
人类基因组计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人类基因组计划产生的背景1986年 3月 7日美国科学家杜尔贝科 (Dulbec co)在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一篇题为“癌症研究的转折点———测定人类基因组序列”。他提出“癌症研究最重要的成果是使我们认识到 ,癌症与其他疾病的发生都与基因有关”的观点。所以人们要征服癌症 ,要治疗疑难病就要在人体内定位基因 ,分离基因 ,研究基因的功能。这样才能预防、诊断、治疗这些疾病。在杜尔贝科等众多科学家的倡导与策划下 ,在美国整整经过 5年的讨论 ,才使政府决策者、科学家和民众一致认识到人类所有疾病 (包括遗传病、心血管病、糖…  相似文献   

10.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CenomePr05ectlHGP)是美国科学家在1985年率先提出的。这是一个为期15年,耗资3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作图和测序计划。它的焦点问题是通过制作人类染色体的详细的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将整个基因由粗到细地进行有序的划分,最终得到可以用于测序的重叠度最小的连续克隆系,从而测出24条染色体DNA的全部核苷酸序列,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以及3万个基因的定位和结构。美国于1990年正式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预计在2005年完成基因组的全部测序。现在,HGP不仅进入7大规模测序和基因识别阶段,从而极大地带动7人类相关基因图谱定位、克隆与结构、功能研究,而且“全基因组随机测序”的大胆设想也积极推动7人类基因组测序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今年6月26日,美、英、法、德、日、中等国科学家共同宣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已经绘出,人体全部基因的初步测序研究工作已经完成,科学家们将深入研究与各种疾病有关的基因、疾病基因与其他基因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等。预计到2010年或2020年,基因疗法将成为一种普通的治疗方法。人类的3000多种疾病大都具有遗传性,科学家们早就认为只有从基因修复人手才能根治许多疾病,这种通过基因修复治病的方法就是基因疗法。我们可以将健康和正常的基因通过某种载体导  相似文献   

12.
生物芯片蕴藏无限商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作为高新尖端技术的生物芯片遭遇了一次颇不平凡的历史机遇。4月,由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经过13年努力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期间生物芯片技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全人类奋起抗击SARS病毒的斗争中,生物芯片也大展神威:4月初,香港大学医学部率先与美国方面借助生物芯片技术准确检验SARS病毒;5月,中国科学家也研制出全面检测SARS病毒全基因组芯片检测系统,在全球率先研制出第一张冠状病毒全基因组芯片。在进入后基因组时代,功能基因组和蛋白基因组成为研究热点时,作为其基本技术手段的生物芯片再次得到了人们的观注。  相似文献   

13.
正基因时代,人人都对自己的基因组很好奇,也希望利用新的科技成果来常保健康。如今,一个营养学与基因组学结合的崭新学科——营养基因组学,正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跨越新门槛科学家研究后发现,基因缺陷虽是先天问题,但并非直接促发一些疾病的原因;每个人的基因组都是独特的,承载特有的讯息,终身不改变,个别基因却可能因受到后天的饮食、环境等影响而产生变异。  相似文献   

14.
美国马里兰州基因组研究所和基因组等促进中心研究人员绘出的序列基因约覆盖狗基因组的80 % ,初步分析显示,人类与狗基因组之间约有6 .5亿个碱基对部分相同,在已识别出的2 .4万多个人类基因中,约有75 %在狗基因组中处在对应物。狗是继人和鼠之后的第三种被绘制基因组草图的哺乳动物。根据估计,狗身上有36 0多种遗传疾病与人类疾病相似。因此,测定狗基因组图谱,并将与人类基因组图谱进行比较分析,对寻找人和动物的致病基因都将有帮助。美国科学家绘出狗基因组序列蓝图@张树庸  相似文献   

15.
徐阳 《今日科技》2000,(6):20-20
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在21世纪,人类将更加重视健康问题。现在威胁人类健康的各种慢性疾病中有许多是与遗传有关的,而生命科学的发展将为治疗这些遗传性疾病提供新的可能性。90年代初,美国提出要搞清楚人的全部基因组,在2005年前花30亿美元做成这件事。科学家们认为,除了人类基因组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外,它在揭示人类疾病病因,发展各种有效药物方面的价值更难估量。如已知10万个基因中与人的遗传疾病相关的至少有5000~6000种。随着人类基因组工程研究的不断深化,人类疾…  相似文献   

16.
《今日科技》2002,(4):36-38
2001年的生物技术产业可以说是充满了“大事”和“争论”。先是年初的基因大论战,塞莱拉(Celera)公司的科学家发现,在30亿个碱基对中只有3万个基因,大大少于先前认为的10万个基因;而后不久,另外的一些科学家指出塞莱拉的计算有误,正确的数目应该在3~10万之间,更可能的数目是6万。除了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在2001年又有许多物种的基因组测序完成,如难治性伤寒杆菌,致死性埃希氏大肠杆菌,日本河豚鱼等等。随着基因组测序的完成,许多科学家和投资者开始将目光投向了蛋白组学,正是在这一领域,IT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展开了前…  相似文献   

17.
李斌 《科技潮》2000,(9):5-11
几代科学家的基因之梦,一波三折,终成现实北京中关村,伫立着一座金光闪闪的现代雕塑——DNA(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模型,仿佛昭示着中国人对破解生命之谜的憧憬、渴望与历史追求。可是,对于中国科学家来说,基因曾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在一段特殊的历史中,我们拒绝承认基因的存在,拒绝承认 DNA 是基因的实体,导致了两代人不知道基因为何物。在年轻人中,能够说清楚基因是什么的,屈指可数。198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杜伯克教授在《科学》上发表的一篇短文《肿瘤研究的转折点:人类基因组测序》中指出:“如果我们想更多地了解肿瘤,我们从现在起必须关注细胞的基因组,我认为从细胞基因组测序入手是非常有用的。”“这一计划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基因组研究院科学家宣布成功绘制了4000多个基因开关位置图谱。 干细胞的活动受一种特殊蛋白质转录因子调控,它们会在基因组的特定位置与相应的蛋白质结合,启动或抑制某种基因的表达,影响干细胞分化成各种组织器官。所以,基因开关位置图谱就如同基因组图谱的“全球定位系统”,可使人类更准确地知道在基因组的哪些位置可以产生哪些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9.
 2015年生命科学领域里最热门的话题自然是基因组编辑技术,尤其是被科学家称为“基因手术刀”的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ersed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的意思是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源自于古细菌及细菌中的后天免疫系统,能帮助细菌有效抵抗病毒等入侵者造成的损伤。当重复序列与入侵病毒“遭遇”时,细菌就会产生一段与病毒序列相匹配的RNA,它被称为“向导RNA”,能够同负责切割DNA的Cas酶结合在一起,二者的职责就是发现并“隔离”病毒序列,从而阻断病毒复制。在细菌这套“防御”系统的基础上,科学家发展出一种新技术即CRISPR基因组编辑技术--通过“修饰”Cas酶与“向导RNA”,促使二者的联合体与他们想要在细胞基因组里“剔除”的某一DNA相匹配,从而“诱导”DNA进行修复。该技术是一种能够对基因组进行精确编辑的分子生物学利器,如同我们可以在电脑上对WORD文档中的文字按照我们的需要进行编辑一样。由于CRISPR基因组编辑技术不受物种限制,因此科学家已经成功在许多动植物中实现了基因编辑。从2012年开始,已有科学家将该技术应用于成人体细胞基因组中,从而为阻断遗传病延续以及治疗基因缺陷疾病打开了通道。至2013年初,有关编辑人类干细胞基因组技术方面的论文开始陆续问世,我国科学家也积极投入到相关研究中。  相似文献   

20.
"基因淘金"热引出专利权"圈地运动"蔓延基因研究 2001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草图"已经绘制完毕的消息公布于世.这一由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参加、被誉为生命科学的"登月计划"的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工作,立即在全世界引起了"基因淘金"的热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