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产的基础,其本身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生态环境要素。整个人类的生存发展史就是人类对土地的利用史,土地的生态环境问题总是与人类的经济活动相关联。伴随着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不断地威胁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因此,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协调发展,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罗倩 《安徽科技》2014,(1):34-36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产的基础,其本身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生态环境要素。整个人类的生存发展史就是人类对土地的利用史,土地的生态环境问题总是与人类的经济活动相关联。伴随着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不断地威胁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因此,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协调发展,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长期演变形成的,若无人类活动的影响,在短期内是相对稳定的,由于近100年来人口数量的激增,人类活动的加剧,社会生产的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增大,加之人类一系列破坏性的开发行为和保护环境的不力,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极为严重的负效应,物种减少、植被破坏、水土液失、水环境和大气环境恶化。因此必需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态环境,走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刘增民  路秋平 《科技信息》2012,(34):489-489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人类面临的紧要而艰巨的任务。人类对自然的生态经历了物我敌对、物我所用、物我可亲时期,从而走上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西藏大学学报》2005,20(2):36-36
最近,由我校理学院见参副教授主持申报的《墨竹工卡县社区能力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获世界自然基金会立项资助。该项目将通过在墨竹工卡县的生态环境调查、社区能力建设、生态环境与环保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力求使人们掌握生态环境的有关知识,从而认识生态环境和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实施生态旅游,逐步建立起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价值观。建立一个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文明社区,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以提高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生存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焦点问题,两者之间又存在着极密切的关系.该文分析了我国资源现状、生态环境形势以及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进循环经济,才能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何秀娟 《安徽科技》2005,(12):20-21
进入21世纪,现代大工业生产给人类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诸多全球性环境问题正以各种方式制约经济的持续发展,威胁人类的生存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生存不仅需要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更需要一个协调稳定、具有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如今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走生态园林道路、以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性,本文针对生态园林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位于川滇交界处的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凉山州)是彝族聚居最多的地区,地貌类型复杂。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因素以及人类长期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资源利用方式,凉山州的生态环境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洪旱及地质灾害频发、水土流失及水环境恶化严重、荒漠化趋势严重等。通过对凉山州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提出一系列应对措施,凉山州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避免以破坏生态环境而换取短期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0.
上饶市中心城区地表水水质现状对于上饶市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全面、系统、准确地了解上饶市中心城区地表水质量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与对策,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绿色”发展道路的理论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人类的发展对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要求我们必须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绿色国家”。本文揭示了“绿色国家”的本质内涵,在计算国家绿色发展指数(GDI)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绿色发展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提出了人类发展阶段的概念模型。指出人类最终要进入生产、生活与生态互动和谐、共生共赢,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文明发展阶段,并设计了一组绿色发展目标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城市面对新世纪的都市型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都市型农业产生的背景分析当今的世界是城市化的时代。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载体,必然相应地急剧扩张。西方国家在本世纪初到五六十年代,城市化道路经历了一个无序扩张和膨胀的阶段,其沉重的代价是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巨大破坏。城市普通出现了人口高度聚集、工业集中、交通拥挤、住宅匮乏、土地投机、私人汽车猛增、城市生态环境迅速恶化。令人头痛、诅咒的“综合城市病”威胁着居民的生活与健康,有的城市甚至发生了惨重的城市环境污染事件。自70年代以来,开始了规模巨大的生态环境工程,包括综合…  相似文献   

13.
我们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才可使人类社会和谐、健康的永远繁衍下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福建省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现状特征、影响因素及人类活动对脆弱生态环境的正、负面影响,建立反映人类活动对福建省脆弱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的相关方法 和理论,计算出人类活动对脆弱生态环境正、负面影响度及总影响度,再通过自然划分法,把福建省67个县市分成5种影响度类型.最后,将人类影响度指数与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其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张晓丽 《天津科技》2007,34(4):61-63
根据我市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探讨了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对生态型城市基本特征的探讨,指出生态型城市的建设路径,提出人类要想生存,必须走环境与经济相协调的道路,而生态型城市建设就是向生态化社会迈进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6.
关于生态环境意识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环境意识属于人对社会活动系统与周围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的自觉反映。随着人类社会实践不断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深入探讨和普遍树立科学的生态环境意识愈来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生态环境问题由来已久,于今为甚。人类一经出现,就作为自然界的对立物,与自然生态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关系,从而生发生态环境问题。在劳动中,人类不断占用自然物质的有用形态,同时不断将废弃物返回自然,这里已经隐藏这一矛盾: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人类物质需求的无  相似文献   

17.
汪成器 《杭州科技》1997,18(6):9-10
1.正确认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各种需要、又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崭新的发展现,它是人类对自己的经济社会行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人类对自身的一种理性约束.本世纪以来,许多国家相继走上了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主要内容的发展道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也带来了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饱受污染等严重后果。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会继续造…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环境观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同时人类又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的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属性.因此,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必须尊重自然,否则就要受到自然的惩罚.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环境思想始终将生态环境问题放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下思考.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环境思想的特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实践观和精确的预见性等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9.
道路建设对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具有广泛的影响,路域生态学为科学阐明人、车、道路及其相连的生态环境系统相互作用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针对不同区域道路建设的生态环境特点,优化调控路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研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路域生态产品、构建路域生态工程技术体系,是推动道路建设绿色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根据我国全面实施生态文明战略的发展要求,在对路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及研究进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路域生态工程技术的内涵、产业发展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作者在查阅中外环境保护书籍中发现,战争——这一对生态环境、对人类造成严重破坏和污染的行为,均没有纳入到环境教育中来,本文列举事实说明战争只能对人类造成极大的伤害,论述了将战争纳入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论述了战争是全人类的共敌,反对战争,就是保护人类;反对战争,就是保护生态环境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