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晓芳 《世界知识》2010,(13):43-45
"打破以色列对加沙的封锁,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并促使以色列解除封锁"。在这个目标下,"自由加沙运动"云集了不少国际知名人士。  相似文献   

2.
《世界知识》2023,(22):12-13
<正>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起“阿克萨洪水”行动突袭以色列。当日,以色列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随后,以色列国防军对加沙地带展开地面军事行动。双方每天迅速上升的伤亡数字令世界惊愕,加沙地带也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焦点。11月5日,以色列方面称,自当日起,加沙地带被分为南北两部分。近些年业已成为巴以冲突“新前线”的加沙地带在本轮冲突后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3.
根据巴以关于巴勒斯坦人首先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自治的原则宣言,巴以和平进程将分三个阶段加以实施。第一阶段,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双方实现相互承认,以色列在协议签署后4个月内从加沙地带和杰里科镇撤出军队和行政管理机构,由巴勒斯坦人实现自治;第二阶段,协议签署后9个月内整个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将在国际机构监督下选举产生一个委员会以取代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行使行政和司法管理权;  相似文献   

4.
《世界知识》2024,(7):12-13
<正>自2023年10月7日至今,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之间的加沙战事已持续近半年之久。加沙冲突及以其为中心向中东地区乃至全球多地迅速蔓延扩张的外溢效应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加沙冲突当前的局势?未来解决巴以问题是否会更加复杂?中东地区格局又将如何演变?美西方国家对加沙冲突立场从“一边倒”到美国“特立独行”,  相似文献   

5.
2012年11月14日,以色列对加沙发动代号为"防务之柱"的军事行动,加沙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加沙的主导权一再变迁,生活其中的人们自然也就多磨难.自2007年以来,以色列和哈马斯在这里的冲突更是层出不穷,加沙战事一再跃入世人眼帘.  相似文献   

6.
加沙地区     
加沙地区是在西奈半岛东北角濒地中海的一个狭长地带,南北长四十公里,东西宽平均八公里。它原来是由埃及管辖的,但是以色列在这次侵埃战争中占领了加沙之后,却企图把它并入自己的领土。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曾一再宣称加沙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直到目前以色列军队还没有从加沙撤退。事实上,加沙从来不是以色列的领土。根据1947年联合国大会决议的巴勒斯坦分治计划,加沙是属于阿拉伯区的。1948年5月,以阿战争爆发,次年2月到7月以色列分别同它的阿拉伯鄰国停战。当时以色列同埃及之间的停战线的一部分,就是沿着目前的加沙地区的东部和北部边境划定的。因此,加沙也并没有划入停战线的以色列那一边。  相似文献   

7.
林玲 《世界知识》2023,(23):37-39
11月4日,数千人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的自由广场举行抗议集会,谴责以色列在新一轮巴以冲突中对加沙的军事行动。14日,数万名示威者在华盛顿举行主题为“为以色列游行”的示威活动,谴责美国社会“日益高涨的反犹情绪”。目前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仍在激烈进行,持续上升的平民死伤人数引发美国社会的严重分歧,巴以双方支持者纷纷走上街头,形成紧张对峙,公众舆论显著极化。  相似文献   

8.
孙绍红 《世界知识》2014,(17):52-53
2014年8月14日,朝鲜自主研发的新型战术火箭弹再次试射成功,进一步恶化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形势。8月17日,朝鲜《劳动新闻》宣称,高技术、超精准的火箭弹正瞄准韩美的部队和基地。而在地球上另一大热点地区,火箭弹袭击成为以色列的主要安全威胁。为制止加沙的火箭弹袭击,2014年7月8日以色列开始对加沙实施“护刃行动”,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8月19日3枚来自加沙的火箭弹袭击再度引发了以色列的报复性回击,造成临时停火破裂,再次加剧了中东的紧张与动荡。  相似文献   

9.
牛新春 《世界知识》2023,(24):66-67
<正>全面消灭哈马斯是此轮加沙冲突中以色列的首要目标,但多大程度上能实现这个目标还是未知数。不过,几乎可以确定的是冲突结束后加沙的哈马斯政权不会存在了。那么,未来的加沙会是什么样的呢?最理想的前景是这轮加沙冲突能为重启两国方案创造条件,使两国方案得以起死回生。这轮加沙危机可能会打破当前趋势的惯性,为两国方案或巴以和平提供一线新的希望。1973年的中东战争改写了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加沙地带等同于巴勒斯坦南部沿海地带,与埃及接壤。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前,这里一直是欧亚大陆和非洲之间的主要商道和民族迁徙的通道,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在5000年以上。据称,这里还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曾祖父埋骨的地方。以色列建国后,埃及和以色列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加沙地带几经易手。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期间,以色列人攻入加沙和西奈半岛,次年依停火协议退出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带的南段,埃及随后对加沙南段实行军事统治(非兼并)。1964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后,埃及允许巴勒斯坦在加沙建立基地,巴解组织曾从…  相似文献   

11.
舒梦  刘中民 《世界知识》2023,(24):38-39+42
<正>自2023年10月7日以来,新一轮巴以冲突备受国际舆论关注,冲突已造成近两万人死亡,近200万加沙民众流离失所。11月24日至12月1日,冲突双方以色列和哈马斯短暂停火,尔后以色列重新发起军事行动并将地面行动扩展到加沙南部,导致本轮巴以冲突继续升级。  相似文献   

12.
正自3月30日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地带边境发动"回归大游行"以来,已有130多名巴勒斯坦人被打死,约1.2万人受伤。这是2014年7月以色列在加沙开展"护刃行动"以来,巴以之间爆发的最激烈冲突,也是巴勒斯坦方面遭受的最严重伤亡。此次冲突主要发生在加沙地带与以色列交界地区,但在约旦河西岸的一些地区也爆发了抗议示威和流血冲突。巴方处于最不利、最虚弱的时刻巴以局势的恶化引起国际社会关注。6月1日,联合国安理会表决科威  相似文献   

13.
10月8日以色列军警在耶路撒冷开枪镇压巴勒斯坦群众,打死21人,打伤120余人,造成了1967年以色列占领东耶路撒冷、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以来最大的一起惨案,国际社会为之震惊,同声谴责,使本来就十分紧张的中东局势更具爆炸性。  相似文献   

14.
余国庆  陈瑶 《世界知识》2023,(22):14-17
<正>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起“阿克萨洪水”行动,不仅突袭以色列南部并扣留了200多名人质,还在短期内向以境内密集发射了数千枚火箭弹。随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该国进入“战争状态”,以国防军发起针对加沙地带武装组织的军事行动“铁剑”,并动员30多万名预备役士兵。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本轮冲突就已致双方超1.1万人死亡。加沙地带也再次成为全世界的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15.
<正>3月30日,巴勒斯坦民众开始在加沙地带边境举行"回归大游行"一周年纪念活动,加沙地带局势持续紧张。5月3日,巴勒斯坦民众在加沙地带与以色列交界地区继续举行"回归大游行"示威活动并与以军士兵发生冲突。以军士兵向示威人群开枪射击,造成多名巴勒斯坦人受伤。随即,加沙地带武装人员向以军开火,  相似文献   

16.
自8月15日沙龙政府开始实施单边“脱离接触计划”以来,以色列已陆续从加沙21个犹太定居点和约旦河西岸四个定居点撤离。根据撤离计划,以色列将在两个月后将加沙正式移交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希望还是绝望汉斯,加沙地带一位中年定居者,两年前的一次恐怖袭击让他失去了长女。他  相似文献   

17.
3月4日,就在美国国务卿赖斯进行新一轮中东之行的前夕,以色列宣布针对巴勒斯坦加沙的“暖冬行动”第一阶段战事结束.并从加沙撤出了士兵和重型装备。阿拉伯媒体评论说,以色列可“真会来事”.  相似文献   

18.
大事记     
1月1日—15日 2日布特罗斯·加利正式就任联合国秘书长。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建交。原苏联格鲁吉亚共和国成立军事委员会,宣布接管总统和议会的权力。以色列决定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12名巴勒斯坦人驱逐出境,国际社会作出强烈反应。俄罗斯放开物价。  相似文献   

19.
龚正 《世界知识》2014,(15):42-43
<正>对久经战火的巴以双方来说,这注定又是一个太不平静的夏天。6月12日,三名以色列少年在约旦河西岸突遭绑架并被"撕票";7月2日,一名巴勒斯坦少年遭报复性虐杀,巴以局势随之骤然紧张。占据加沙地带的哈马斯武装"重操旧业",开始向以境内发射火箭弹。7月8日,以色列军方对加沙地带发起"护刃行  相似文献   

20.
陈双庆 《世界知识》2008,(10):38-39
4月24日,哈马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同意首先在加沙地带与以色列实现停火。之后,哈马斯还放出风来,称将通过埃及与以色列商谈有关释放被绑架的以军士兵沙利特事宜。作为停火条件,哈马斯要求以色列取消对加沙的封锁。哈马斯之所以突然调整对以政策缘于其所处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及内外重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