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资源型经济的概念和特点1.产业经济活动的基本类型划分产业是指从事国民经济中同一生产性质的生产或其它社会、经济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总和 ,即在社会分工条件下的国民经济各部门。马克思将产业活动分成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 ,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将产业活动分成一、二、三次产业 ,并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承认。另外 ,根据劳动对象和产业活动性质的差异 ,也可以将产业活动划分为资源型产业、加工型产业、服务型产业和知识型产业四个类型。资源型产业是指以自然资源为劳动对象的经济活动部门 ,比如农业、…  相似文献   

2.
什么叫产业?经济学认为,"产业"是指从事国民经济中同一性质的生产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企、事业单位及机关团体的总和,是在社会分工条件下的国民经济各部门.近20年来,文化和经济融合的趋势日渐明显,文化行为越来越成为经济行为,社会生产中逐渐形成以物质生产为基础,侧重精神生产的行业,即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所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实际中一般指以经营性生产为主的生产,如报刊杂志业、旅游娱乐业、咨询策划业、影视音像业、广告会展业、竞技体育业、教育培训业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产业等,而且呈不断扩展、融合之势.  相似文献   

3.
两大部类平衡比例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个基本方面,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产品比例,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比例之一;在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基础上,基于投入产出技术计算并分析了各部门两大部类的比例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索络增长速度方程把经济增长因素划分为两类3种,利用它们的贡献把经济增长方式分成三大类别8种类型,并做了经济增长方式类型划分的实证分析。最后,给出经济增长方程,表述诸增长因素之间交互增强的经济增长机理。  相似文献   

5.
物流在社会系统中是一个复杂动态系统,其系统演化受到系统本身和其他系统的影响。本文根据物流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协同度,建立了甘肃物流产业和国民经济间的协同度评价体系,并将物流与国民经济的协同发展划分成独立、扰动、互助和共生四个阶段。选取甘肃省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对甘肃省物流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协同发展做出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十年中甘肃物流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协同效应逐渐显著,物流产业和国民经济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高技术产业是依托于现代科学发现基础上发明的新技术或尖端技术所形成的产业,对国防和社会经济意义重大。目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高技术产业划分为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与高技术产业(服务业)两大类。其中,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3)》  相似文献   

7.
李斌 《创新科技》2019,19(5):9-15
中西部地区面临着研发活动"空心化"、科技成果"孤岛化"、创新资源"碎片化"等创新要素与产业要素"两张皮"的困境,制约了区域"产业经济—技术范式"的高级化进程,其根源在于对二者融合的内在逻辑认识不清,导致资源错配和低效率。本研究从创新要素富集度和产业要素承载力两个维度,构建衡量区域创新要素和产业要素融合程度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按照创新要素和产业要素融合度将区域划分为4个类型,进而提出不同类型区域促进二者融合的模式及实现路径。最后,结合中西部地区创新要素和产业要素融合的目标,从开放式创新、科技金融服务、产学研合作、创新投入等层面提出推动二者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油气资源城市是资源型城市中的重要门类之一。已有关于油气资源城市的分类研究中,绝大多数是根据目标城市的油气资源所处的开发阶段及剩余可采储量情况来划分此类城市的类别,在实际运用中难以体现油气资源城市的产业位置。本文尝试运用产业关联度分析和凝聚型层次聚类分析,将国内油气资源城市的产业划分为油气开采业、油气化工产业、油气关联产业、油气无关产业等4 大类产业,并据此将国内16 座油气资源城市划分为油气生产型、油气化工型、油气关联型和去油气资源化4 种类型。结果显示,两类分类方法得到几乎相同的结果,优于传统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熵值法的电力市场可靠性电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电网可靠性为基础,综合用户可靠性需求价值工程理论,提出以多个可靠性指标联合定价的可靠性电价方案。应用熵值法,计算各个指标对于各个部类产业的影响权重,建立可靠性电价模型。通过对实际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体现电价对于各部类产业影响,能够同时顾及供电商和用户经济利益,从而为可靠性电价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正>"知识"一词乍一看去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也许大家从来都没听说过知识还分为不同的类型,而产业的发展却恰恰在不同类型的知识应用下变得更加富有创新性。Asheim(2007)将知识分成:分析型、综合型与符号型三类,虽然知识可以依其性质而分类,不过在真实的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