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1 毫秒
1.
我们知道 ,思维活动必然与意识相联系 ,然而意识在思维过程中起什么作用仍是未解之谜。人醒觉时是有意识的 ,此时能感知周围的事物 ,能分辨不同事物的差别 ,能理解事物间的关系 ,能解决日常遇到的各种问题 ;还会想象 ,会计划 ,乃至会幻想。这些感知、识别、推理和问题求解等现象 ,通常都归之为意识。意识的常识定义 ,可包含上述一系列脑的功能表现。由于意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伴随 ,加之意识有许多神奇的性质 ,故从远古以来 ,意识问题就引起人们的注意 ;意识的本质 ,意识如何产生等问题成为哲学家探讨的重要论题。但意识与其他科学命题不同…  相似文献   

2.
<正> “历史”这一术语,从客观的角度可以理解为我们已知的人类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企望,所感知的一切事物。从主观的意义来说,历史是对出现在人类意识领域中所有活动的  相似文献   

3.
正爱是一种需要学习的技能,而非仅为有待感知的情绪。少有事物能比爱情更给人以幸福的盼望,也少有事物能更切实地带来痛苦与挫折。我们错在以为自己天生懂得如何去爱,从而可以凭借直觉轻易掌控一段爱情。本书基于与此不同的前提:爱是一种需要学习的技能,而非仅为有待感知的情绪。本书以冷静亲切的口吻带领我们浏览爱情的主要问题——从争吵到性事,从宽恕到交流,相信爱的成功不再注定只由运气左右。  相似文献   

4.
正视觉错觉是人们对外界事物不正确的感知之一,通常会受到我们生存的条件及生活经验的影响俗话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东西即使眼睛能看见,也不一定就真实。你若不信,那我们就先让大家看看几幅图吧,验证一下你的眼睛看到的东西是否为实。下面三幅图中,它们的横线、竖式、长斜线都是平行的吗?  相似文献   

5.
感知和判断中的基准变换及其性质坐标分析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嘉礼  詹明  叶中行 《广西科学》1994,1(4):6-13,22
感知识别和概念判断分别是直感(形象)思维和逻辑(抽象)思维的基础,其基准可随外部条件和思维者认知结构而变的现象,是识别、判断和推理等产生各种不确定性和矛盾性的根源,感知与判断的描述,需要一种既能容纳对象属性和人类基准的表示系统,又能刻划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根据神经生理实验和心理学理论,将感觉和知觉分别定义为神经元(或集团)对事物简单属性和整合(整体和综合)属性的识别映射;给出了思维科学的两个基本命题:(1)事物性质元间基于整合的生成结构能在感知记忆集中得到保持的充要条件是感知觉是一个同态映射;(2)事物性质无间的推理关系能在感知记忆范畴中得到保持的充要条件是感知觉是一个范畴函子.事物性质元间的生成与推理结构有一个同构的表示模型──性质单纯形K的重心剖分复形K ̄(m)(X),简称性质坐标系,框架和网络可作为子复形嵌入其中,对象属性和心理基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变化规律可在性质坐标系K ̄(m)(x)中得到表示,人类感知识别、概念判断以及基干它们的推理和决策等都可在其中得以统一刻划.  相似文献   

6.
 意识问题不仅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最基本和最困难的问题之一,也是自然科学研究中令人着迷的研究领域。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命题,表明了有意识的思维是自明的,不可置疑。然而,从当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视角来看,意识仍然是大脑中最神秘的问题之一。意识研究的诡秘之处在于,它因主体的意识本身而被提出。意识之谜的独特魅力还在于“意识在宇宙中,还是宇宙在意识中”,这样一个“庄生晓梦迷蝴蝶”的谜题需要如何开展科学研究,才能揭示基于大脑的意识是如何产生和如何运作的?英国的脑科学专家丹尼尔·博尔所著的《贪婪的大脑:为何人类会无止境地寻求意义》,为我们从意识科学的整合视角,揭示了意识是如何产生、运作,以及是如何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的。博尔的意识运作模式解释了我们的大脑为何会贪婪的寻求信息,尤其是那些具有模式化的信息,例如,当个体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会通过玩游戏或者从事其他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来消遣时光。在博尔看来,玩游戏这种探寻结构的行为有重大的进化意义。同时,博尔还将认知与创造力相联系,为解禁意识这一神奇与诡秘的领域提供了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化学概念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化学知识的细胞。只有学好基本概念,才能建立“化学”这座高楼大厦,而学习的好坏是学生一系列心理活动的结果。因此,提高化学概念教学有必要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本文试从感知、思维,记忆等三方面进行分析。1 感知是学习化学概念的首要环节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感知是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心理活动的源泉。因为人们认识事物往往是从感觉开始,所以感知的渠道越多,感知方法越异,人们了解事物就更具体,更全面、印象  相似文献   

8.
 英国哲学家科林·麦金曾认为,人类的意识问题是不可解的,即便有解决方案也是人类智力所无法理解的。然而实验科学的日益进步似乎越来越佐证了物理主义的等式“心智状态=大脑状态”:当我们感到疼痛时,特定的痛觉脑区会被激活;当我们闻到花香时,特定的嗅觉脑区会被激活;当我们看到红色时,特定的视觉脑区会被激活……似乎,所有感受发生时都伴随与之对应的神经细胞活动,意识活动仅仅只是一个物理事件,即如果科学家能深入人脑观察这些神经活动过程,那么他就能用物理学和化学的客观语言描述脑主人此时此刻的感受。  相似文献   

9.
让学生会问     
作为教师你会问吗?作为学生你会问吗?“学问学问”,只要想“学”,就得会“问”。但课堂中的“问”仿佛是教师的专利,而学生仿佛只须“答”而无须“问”。我们的考试评价标准只有“答”而无“问”。我们的教育也从不引发学生“问”的兴趣,只用“答”来代替学生的“问”。先贤们对“问”的研究也多半局限于如何让教师“会问”。诚然,这种研究是必要的,有其研究的价值,但这只研究了一半。在积极开展创新教育的今天,在大力实施创新教学课堂改革的今天,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今天,我们需要关注和研究另一半———让学生“会问”!毕竟,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是我们教育的一种悲哀,而且,不仅仅是教育的悲哀。鼓励学生“敢问”、教学生“会问”,是走出这种悲哀困境的第一步。无疑,这项工作应该从学科课堂教学抓起。21世纪是科技激励竞争的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我们的教育能不能革新我们个人的思想方式与习惯,大力强化问题意识,能不能有效地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创造性地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让孩子拥有“问题”,永远充满“问题”。意识到教学中“问题”的存在与价值并不意味着学生就一定会提问。让学生“会问”首先让学生“敢问”并且“能问”,引导学...  相似文献   

10.
价值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在政治经济学中,一物对于人有用,我们就说它有使用价值;一物能够为它的所有者换来另一个或另一些物,我们就说它有交换价值,而隐藏在交换价值背后的人的劳动的凝结或对象化,我们则说它是价值。在伦理学中,一种道德规范或准则能起到调整人与人的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功能,我们就说它具有道德价值。在美学中,一事物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满足人的审美情感,我们就说它具有美学价值。不同学科对价值概念的用法虽有差别,但有一点却是一致的,即都是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中去阐明价值概念。所谓主体,显然是指的人。所谓客体,则是指与人的活动相联系的自然物,也可以是社会的事物或精神的现象。社会的事物如个人、社会集团、社会关系和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