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简讯     
1999年9月3—6日在昆明召开了“地理信息名词”审定会,这次会是1999年8月16—21日在深圳召开的“地理信息名词研讨会”的补充会议。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新词,这次审定对收集的新词进行了逐条细致地审定。委员们克服了会期短、词量大、经费紧等困难,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审定工作中,甚至工作到深夜2点,这种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令人敬佩和感动。 (李玉英)
国际术语信息中心主任加林斯基(Christian Galinski)于1999年11月10日下午,拜访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卢嘉锡先生,并参观访问了全国名词委事务中心。全国名词委副主任潘书祥向加林斯基先生介绍了全国名词委自1985年成立以来所做的工作,顾同新研究员介绍了名词委术语库目前的状况。加林斯基先生对名词委的工作表示赞赏,并向大家介绍了国际术语信息中心在世界各地(主要是欧洲)开展术语学研究、术语应用的情况。他对如何在中国建立类似欧洲的术语网络、如何开拓术语市场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会谈中,双方就如何进行合作等事宜交换了意见。 (邱碧华)  相似文献   

2.
全国名词委卢嘉锡主任会见国际术语信息中心主任加林斯基先生全国名词委主任卢嘉锡、副主任潘书祥与加林斯基合影留念加林斯基向全国名词委事务中心介绍国际术语学研究和应用情况全国名词委事务中心与加拿大魁北克政府法语局代表团座谈加拿大客人参观全国名词委计算机房全国名词委副主任潘书祥与该团团长René女士互换术语工作资料邬江本刊吸引了加拿大客人本版摄影 邬江  相似文献   

3.
全国科技名词委与国际术语信息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左为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青,右为国际术语信息中心主任加林斯基博士)全国科技名词委刘青副主任在会上发言第三届术语学、标准化与技术传播国际学术会议(2006年8月25~26日,北京全国科技名词委派员参加国际术语工作培训  相似文献   

4.
2009年2月17日,国际术语信息中心主任加林斯基先生访问全国科技名词委,就有关合作事宜与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青等进行了讨论。参与讨论的中方人员还有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室邬江主任,朱彦慧、温昌斌、张晖编辑。双方议定,开始写作2007--2009年度双方合作项目的总结报告,同时准备申报2010--2012年度的合作项目。总结报告内容包括对国际术语网络的调研,及全国科技名词委在创建和维护术语网络方面所做的工作。而申请的新项目将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相似文献   

5.
2009年2月17日,国际术语信息中心主任加林斯基先生访问全国科技名词委,就有关合作事宜与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青等进行了讨论。参与讨论的中方人员还有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室邬江主任,朱彦慧、温昌斌、张晖编辑。双方议定,开始写作2007--2009年度双方合作项目的总结报告,同时准备申报2010--2012年度的合作项目。总结报告内容包括对国际术语网络的调研,及全国科技名词委在创建和维护术语网络方面所做的工作。而申请的新项目将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相似文献   

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与奥地利国际术语信息中心 (InfoTerm)于今年签订了双边合作协议 ,并通过国家科学技术部纳入了中奥科技合作项目。该项合作旨在以双方现有的术语数据资源为基础 ,开展术语资源的增值性 (Value added)推广应用。为此 ,奥地利国际术语信息中心主任、国际术语网(TermNet)主席加林斯基 (ChristianGalinski)先生再次对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进行了访问。在访问期间 ,加林斯基先生为中国的术语工作者作了题为“国际术语学的新进展以及术语的市场化问题”的报告。他在报…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2007年8月11-18日,由美国国家标准化机构(ANSI)承办的ISO/TC 37年会及国际术语信息中心(Infoterm)第八次全体会议在美国犹他州杨百翰大学召开。作为Infoterm成员,全国科技名词委派员参加了此次会议。ISO/TC37会议就ISO/TC 37组织的未来发展、战略、困境等问题进行了辩论,并召开了“TC37相关标准的实际运用”专题研讨会。在分组会议中,讨论了关于术语工作的原则与方法、语言编码、术语本地化、术语和翻译过程等的相关标准问题。8月16日晚举行的Infoterm第八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Infoterm2005-2007年度工作报告及财务决算,听取了2007-2012年工作安排,选举了执行董事会成员以及审计员,产生了新一届执行董事会。全国科技名词委通过派员参加此次会议,增强同国际术语界的普遍交流,以促进中国术语学的理论建设,为完善我国术语政策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借鉴。 (张晖)  相似文献   

8.
应国际术语信息中心 (InfoTerm)主任加林斯基 (ChristianGalinski)先生的邀请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组织中国科技名词代表团 ,于 2 0 0 2年 1 0月 2 1日至 1 1月 2日 ,对欧洲几家有代表性的术语机构和组织进行了访问。访问的目的在于了解和认识术语工作在政府、知识传播、工业与商业活动中的重要性 ,以及术语工作给国家发展所带来的好处 ;了解现代术语学发展的趋势与欧洲已经实现的现代化术语工作方案 ;探讨今后国际间开展合作的可能性。代表团团长为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出版图书情报委主任郭传杰研究…  相似文献   

9.
应国际术语信息中心(InfoTerm)主任加林斯基(Christian Galinski)先生的邀请,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组织中国科技名词代表团,于2002年10月21日至11月2日,对欧洲几家有代表性的术语机构和组织进行了访问。访问的目的在于了解和认识术语工作在政府、知识传播、工业与商业活动中的重要性,以及术语工作给国家发展所带来的好处;了解现代术语学发展的趋势与欧洲已经实现的现代化术语工作方案;探讨今后国际间开展合作的可能性。代表团团长为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出版图书情报委主任郭传杰研究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名词委副主任朱作言院士。代表团成员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科技发展司副司长李琛、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田胜立、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高新技术部主任刘霜秋、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潘书祥等。这些成员分别代表着中国主要从事术语工作的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全国术语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中国术语网组织、东亚术语论坛和中国大百科术语中心等单位和组织,以及这些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中国科技名词代表团这次访问的几家有代表性的欧洲术语机构和组织是西班牙加泰隆语术语工作协调中心(TermCat)、芬兰总理办公室政府术语服务处、芬兰技术术语中心(TSK)、德国联邦教育研究部(BMF)与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UNESCO德国委员会和德语术语文献信息中心(DeuTerm)。这些机构和组织对代表团给予了热情接待并作了详尽的工作介绍。这次访问使代表团从不同的侧面真实地感受到:社会各领域广泛需要高质量的术语工作;术语工作是社会公益性服务工作,同时也是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基础建设;国家、政府直接或间接的财政支持是获得高质量术语工作的重要保障;国家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更加体现出术语工作的重要性;网络化和资源共享是术语工作与时俱进的发展趋势。结合上述体会,针对中国的术语工作现状,代表团认为:一方面,应该加强我国术语工作的内在实力,另一方面,要不断拓宽与国际术语界的合作领域。并对今后中国术语工作提出如下建议:一是注意现代术语学理论与工作方法的教育与普及。努力谋求在大学设置系统的术语学课程,并探讨开办术语学远程教育(e-learning)的网络体系。二是中国术语工作机构之间的沟通合作。在中国的术语机构之间应该进行理论、方法和协作等方面的沟通,互通有无,以增强中国术语工作的整体实力和协调发展。三是中国国内术语资源的网络化整合。各方要加强合作,进一步完善落实形成“中国术语知识库体系”的初步设想。四是要积极开展面向全社会的、各种形式的术语服务。五是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性的与术语相关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六是建立某种能够定期举办大型国际会议的机制,由分管单位分门别类地进行操办。比如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继续负责举办“国际电子出版研讨会暨展览会”等。  相似文献   

10.
Infoterm简介     
Infoterm(The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Centre for Terminology——国际术语信息中心)是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与奥地利标准化研究所(ON)签署的一项协议为基础,于1971年在维也纳成立的。1996年,Infoterm转为一个独立的、非政治性的、非营利性的国际组织,旨在:(1)作为一个组织机构,为国际的、地区的以及全国性的术语组织和机构(特别是官方承认的术语学文件中心和术语学规划机构)提供服务,为专业性组织和从事术语学工作、在其各自的活动领域中具有权威性的机构提供服务。(2)收集有关术语学活动及其成果的信息。(3)特别是为国际性的政府间的组织和非政府性组织,为公共机构和非营利性组织就以下问题提供建议:在专业性资料和文献中涉及多语言方面的问题;有关协调原则和方法的应用;为术语学工作和其他术语学活动中开展最有效的实践活动提供建议。(4)促进和激励术语学领域的合作,旨在支持不同语言社区和不同学科中术语学基层组织的发展。Infoterm的活动涉及了术语工作的所有层面,例如:术语学和方法论/术语方法论;术语工作和术语学;术语档案以及T&D(术语和档案的综合);计算机工具的开发;搞活术语和知识市场;借助多媒体技术、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知识工程、知识管理、多语信息社会等条件,在全球范围内开发对术语的新应用;对那些创造、记录或使用术语的人给予一般性鼓励和支持。Infoterm总目标是:通过促进术语领域的合作,以支持专家间的交流和知识传播与转化,其总体目标是依靠各领域专家及其团体来推动可靠的多功能术语的应用工作,进而支持全球多语言信息社会的工作。这个目标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提供关于术语活动的信息,并且记录和传播术语出版物和术语资料;进一步发展全球术语档案中心互联网络,其方法是在收集和传播术语信息工作的组织和单位之间建立电子连接;提供关于协调方法和原则的信息,交流这方面的经验。这些协调方法和原则是为下列工作服务的:(1)建立和管理术语档案中心;(2)准备高质量术语。为实现其功能,Infoterm正在积极与国际各地区和各国家机构及其各自成员进行合作。(邱碧华 编译)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科技术语研究》名誉主编卢嘉锡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1年6月4日20时45分在福州逝世,享年86岁。卢嘉锡同志为我国的科技名词统一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和精力,领导我们在这一工作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成就。我们要继续卢老的未竟事业,把科技名词规范和统一工作推向前进,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01年6月6日我们的主任卢嘉锡与全国科技名词委第三届常委会委员合影会见台湾学者李克让先生会见国际术语信息中心主任加林斯基先生全国科技名词委工作人员贺卢老80寿辰  相似文献   

12.
国际术语信息中心(Infoterm)的术语规划包括术语培训和会议、术语荣誉、术语合作、术语政策或策略、术语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术语资源的无障碍获取、术语标准化、术语管理、术语出版等。国际术语网(TermNet)的术语规划主要包括组织规划,举办大型国际会议和培训、合作开展术语资格认证等活动规划。中国的术语规划可考虑:加强国内术语规划与合作力度,构建面向全球的术语合作体系,加快培育满足新形势需求的术语学理论与应用人才队伍,搭建大型术语工作平台等。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2008年1月4日,联合国(驻日内瓦)语言服务处术语学家李淑贤女士到访全国科技名词委。李淑贤女士表示联合国翻译机构已注意到中国术语工作成就,海峡两岸术语对照统一成果,以及外国人名、地名翻译的情况,联合国对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的规范名词非常重视,一直将名词委有关书目作为联合国术语工作的重要参考,此次访问是期望与全国科技名词委建立正式合作关系。全国科技名词委专职副主任刘青详细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委的组织机构、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2008年1月4日,联合国(驻日内瓦)语言服务处术语学家李淑贤女士到访全国科技名词委。李淑贤女士表示联合国翻译机构已注意到中国术语工作成就,海峡两岸术语对照统一成果,以及外国人名、地名翻译的情况,联合国对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的规范名词非常重视,一直将名词委有关书目作为联合国术语工作的重要参考,此次访问是期望与全国科技名词委建立正式合作关系。全国科技名词委专职副主任刘青详细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委的组织机构、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 2007年9月11-21日,全国科技名词委派医学编辑朱彦慧博士赴美访问,在国际医学术语标准化与研发组织首席执行官乌拉克·安德森的陪同下,考察了美国病理学会和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并重点了解了国际医学术语数据库(Systematized Nomenclature of Medicine,SNOMED)在美国的研发及应用,并与国际医学术语标准化与研发组织就向中国引入该数据库的可能性和意义进行了磋商。国际医学术语数据库执行官对与中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医学术语审定工作中所做的工作表示钦佩,并表示出了良好的合作兴趣和意愿。按照此次访问达成的协议,国际医学术语标准化与研发组织首席执行官安德森博士将于2008年1月访问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并与全国科技名词委中医药学名词委员会交流中医药领域的术语工作,以及与有关医学机构洽谈具体合作事宜。 (朱彦慧)  相似文献   

16.
每一年,国际术语信息中心(Infoterm)都为在术语学应用、研究领域中取得的最突出成就(主要是以学术论文的形式)的人提供术语学ARD(应用·研究·发展)奖。这项奖励包括一份证书和10000奥地利先令(以现金方式支付)。2001年,欧洲术语学委员会(EAFT)将与Infoterm共同赞助ARD奖。第二、第三类最好的论文将被授予“承认证书”。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论文都有机会获得此项奖。收到的论文将由国际术语信息中心评审委员会评审。评审委员会将把获奖者的名单提交给国际术语信息中心执行委员会,由其决定最终结果。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将侧重于评判论文的内容是否具有独创性,评价其对促进术语学应用研究的发展是否有贡献。要想获得进一步的信息,可按以下方式联系:InfotermSimmeringer Hauptstrasse 241110 Vienna,AustriaFax:+43174040444E-mail:infopoint@infoterm.org(邱碧华译自《术语网通讯》TermNet News)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12月30日下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基础标准化研究所语言与术语研究室主任、全国语言与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2,以下简称术标委)秘书长王海涛博士应邀到访全国科技名词委事务中心并做交流讲座。全国科技名词委专职副主任、事务中心主任裴亚军表示希望今后能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与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的交流与合作。活动由全国科技名词委事务中心主任助理张晖主持。讲座以"我国语言及术语标准化现状"为题,从标准化工作的简介、标准的作用、我国  相似文献   

18.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与奥地利国际术语信息中心(InfoTerm)于今年签订了双边合作协议,并通过国家科学技术部纳入了中奥科技合作项目。该项合作旨在以双方现有的术语数据资源为基础,开展术语资源的增值性(Value-added)推广应用。为此,奥地利国际术语信息中心主任、国际术语网(TermNet)主席加林斯基(Christian Galinski)先生再次对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进行了访问。在访问期间,加林斯基先生为中国的术语工作者作了题为“国际术语学的新进展以及术语的市场化问题”的报告。他在报告中讲道,传统的术语工作通常在个别的或少数几个专家之间,或者由术语员、术语编纂人员特别是词典编纂人员进行,后来发展到由术语工作者和学科专家联合开展。但是那时候的术语工作是相对封闭和独立的,所处理的术语内容也主要以文字为主。而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惊人的进步,术语工作在技术手段上朝着网络化和建立知识工程数据库,在工作方式上向着以分散式(而不是以集中会议)为主与多层次间的相互合作,在术语数据方面追求可利用性、互操作性、多语言和多媒体等方向发展。在谈到术语的市场问题时加林斯基先生说,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作为知识载体的术语在各行各业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术语为各类用户所能提供的服务可以是术语咨询、术语培训、术语数据库与术语知识工程的维护等多种形式。比如术语咨询服务可以包括如何使用各类标准、如何使用术语工具、如何针对具体项目进行术语管理等等。这已经是许多发达国家正在开展的术语活动。他举例说,一部小小的移动电话,它的技术说明和使用手册就可以是一部著作,而其上某个按钮的功能说明也许会在这种文字说明中出现若干次。这其中术语使用的正确性和一致性是保证该产品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对用户提供服务的质量,进而影响着产品的销售和竞争能力。有研究表明,高质量的术语工作最终为企业带来的利益是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中国目前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不论是将要出口到世界还是将要从世界进口的产品在许多方面都会加有更加严格苛刻的要求,因此对术语服务的需求注定是十分巨大的。在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委员会事务中心的业务座谈中,加林斯基还具体对术语工作的模式发表了看法。他说,以往某个术语机构特别是代表国家权威的机构,都采纳的是下述模式,即由一定数量的术语工作人员围绕着一定的术语数据库系统在开展术语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通过术语数据库或其他出版形式面向广大的术语使用者。这种术语工作必须花费大量的投资来维护术语数据库系统和从事术语工作的人员,而另一方面这样的术语工作是相对封闭的,需要宣传推广方为用户所知,要从用户获得回报是艰难和被动的。目前,上述模式正在改变。在将来理想的工作模式下,术语管理系统是通过因特网联系起来的分布式数据库,只有少量的专业术语工作人员和维护人员进行系统质量监控与管理。从事术语工作的人则是众多的学科研究人员和专家,各个专家也是通过网络与术语数据库系统相连。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学科专家既是术语内容的创作者又是术语的忠实的用户,即他们在工作中不仅可以创制术语数据,而且同时需要使用大量的其他术语资源——需要术语服务。因此,他们在提供术语内容的同时也能通过网络共享了大量其他术语资源,其所做的术语工作由此得到了回报。另一方面,少量的系统质量监控与管理人员还可以为专家的术语工作提供各种各样的帮助。而不断充实、增加的术语资源还可以进一步利用进行增值性的开发,制作出多种多样的术语产品。这些产品面对的则是更为广泛的用户,所得到的收益则反过来全部用于系统质量监控与管理的设备和人员成本。目前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术语数据库体系正在朝着这一方向发生着改变。当然这种改变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在开始阶段还是需要有相当的资金投入。但是从发展的角度看,术语工作新的模式不久便会显示出它的优势,并具有巨大的市场竞争潜力。加林斯基的这次访问无疑对我们术语工作今后的进步具有建设性的意义。(周长青)  相似文献   

19.
“术语学,标准化与技术传播(Terminology,Standardization and Technology Transfer;TSTT'91)”国际学术会议于1991年7月2日至6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奥地利、日本、荷兰、美国、波兰、德国、马来西亚、南朝鲜、卡塔尔、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是在我国举行的第一次术语学方面的国际学术会议。国务院副秘书长徐志坚出席了开幕招待会,并向与会代表致词。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钱三强,国家教委副主任兼国家语委主任柳斌,国家技术监督局副局长鲁绍曾出席了开幕式并分别向大会致词。国际标准化组织术语委员会(ISO/TC37)秘书处及国际术语情报中心(Infoterm)所在国奥地利的驻华大使布科斯夫先生和国际术语情报中心主任兼国际术语网执行主席加林斯基先生出席了开幕式并向大会致词。我国知名学者,原国家语委主任陈原教授作了“术语学、标准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专题报告。奥地利术语学派创始人之一费尔伯教授因故未能到会,向会议提交了“术语学、科学学与信息科学”的书面报告,并委托加林斯基先生代为宣读。这次会议得到了许多国家的专家学者的关注,除上述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专家出席会议外,还有苏联、印度、孟加拉、智利、西班牙、法国、希腊、达喀隆、蒙古等一些国家的学者在会前或会后来信、寄来论文,询问会议情况,要求获得会议资料等。这次会议也得到了我国社会各界的重视,我国科技、教育、新闻、出版、辞书编纂、语言文字、大专院校、图书情报、标准化、工业部门、军队等都有代表参加这次会议。会议收到了有关“术语学基础理论及其相关学科”、“术语标准化”、“术语与辞书编纂”、“汉字术语协调与中文信息处理标准化”、“计算机辅助术语工作”、“术语工作与技术传播”等方面的论文100多篇,并出版了一本论文集。这些论文既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也有术语标准化活动与动态介绍,还有有关专家从事术语工作的心得体会。50多名专家在大会上宣读了论文。这次会议收到的论文中,有关计算机辅助术语工作的论文比例很大,这说明术语工作已经引起计算机界专家的重视,也说明我国的术语工作开始向计算机化发展。术语数据库及其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也将会对电子辞典、专家系统、知识库系统、机器翻译系统以及人工智能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产生积极影响。这次会议强调了汉字术语协调的重要意义,并将该项内容写入了会议最后通过的“倡议书”中。这次会议也涉及了中国少数民族术语问题。内蒙古、新疆、中央民族学院的代表都论及了这个问题,有的论文还提出了我国少数民族术语如何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同民族术语的协调问题。会议主席,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所所长易昌惠在闭幕词中代表中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表达了我国愿意更多地参与国际术语标准化活动的愿望,并表示愿意承办下次ISO/TC37会议。术语是知识传播、技术传播、科技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等的工具。术语标准化的研究与发展,对科技、教育、出版、贸易、语言研究以及国际间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都会产生积极影响。这次会议,通过中外学者的交流,对促进我国术语标准化的研究与发展,扩大我国在国际术语标准化领域内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新华社为这次会议发了通讯稿,人民日报、中国日报(英文版)、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技术监督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会议都进行了报道。 注:这次术语研讨会的文章将由全国名委主办的《自然科学术语研究》刊物专辑刊出。  相似文献   

20.
一、总则第一条 为了适应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需要,促进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名词委)。全国名词委负责审定科学技术各学科的名词(包括命名原则),并根据国务院授权予以公布,所公布的名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全国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以及新闻出版等单位应遵照使用。第二条 受国务院委托并经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商定,全国名词委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委共同领导,以中国科学院牵头。二、组织机构第三条 全国名词委由全国委员会、学科分委员会两级组成。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是全国名词委的办事机构。第四条 全国委员会1.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是全国名词委的最高权力机构。2.全国委员会的任务是:(1)负责制定我国科学技术名词工作的方针、政策、原则和规划;(2)负责组织理、工、农、医各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名词审定、公布及推广应用工作;(3)代表国家对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工作行使管理职能。2.全国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若干人(其中设常务副主任一人),委员总数90人左右。特邀顾问若干人。3.全国委员会主任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委联合提名,报国务院批准;副主任由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新闻出版署、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语委分别委派有关负责人担任,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委批准并联名聘任。主任、副主任组成常务委员会,在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全国委员会的职权。全国委员和特邀顾问由有关单位推荐,经常委会同意后报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委批准并联名聘任。4.全国委员会四年为一届,期间由常委会根据工作需要召开全体会议。5.全国委员应该由各学科在学术上有较高造诣的专家、教授、学者组成。6.全国委员一般应参加有关学科分委员会的名词审定活动;对分委员会审定的上报稿进行复审;宣传、贯彻全国委员会的方针、政策,推广使用规范名词;向全国委员会提出名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第五条 分委员会1.分委员会根据全国委员会的安排和要求,负责制定本学科的名词审定计划,具体组织审定工作,向全国委员会提出上报稿,分委员会对本学科所审定的名词负责。2.分委员会按学科建立。委员一般为25-30人。设主任1人,副主任2-3人,秘书1-2人。3.分委员会的委员要求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以保证审定委员会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分委员会委员和正副主任人选由有关学会及有关单位推荐,经与全国名词委事务中心协商后,报全国委员会批准,由名词委员会和有关全国性学会联合聘任。4.分委员会一般四年为一届,为保证审定工作的连续性,换届工作需根据每批名词审定工作的自然阶段或学会换届等具体情况分别决定。换届时一般应保留上届委员半数以上。5.分委员会可根据审定工作需要分设若干专业组。第六条 全国名词委的办事机构1.全国名词委事务中心是全国名词委的办事机构。其主要职责是:(1)执行全国名词委各项决议;(2)组织实施和落实全国名词委的名词审定任务;(3)组织与协调各学科分委员会的工作;(4)编辑出版及推广使用经全国名词委审定公布的科学技术名词;(5)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6)开展应用术语学的研究,办好刊物《自然科学术语研究》。编印审定工作《简报》,及时交流经验指导工作;(7)处理全国名词委日常事务;(8)定期向全国委员会常委会汇报工作。2.全国名词委事务中心主任由全国名词委常务副主任兼任。3.全国名词委事务中心下设若干处、室开展工作。三、其他第七条 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英文名称:China National Committee for Natural Scientific Terms(CNCN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