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1世纪首都水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又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目前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4,其排位约在世界110位左右 ,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当人口达到16亿的时候(2030年左右)我国尤其北方地区将面临更严重缺水的挑战。北京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大都市之一 ,水问题将成为首都未来可持续发展中最突出的重大问题。一、首都水问题的现状1.水资源紧缺 ,供需矛盾尖锐目前 ,北京市可利用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300m3,为全国人均的1/8,世界人均的1/30。据有关部门预测 ,2010年北京…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水体污染也很严重。目前,许多城市缺水情况日益严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有些地区生活用水的紧缺影响到了人民日常生活。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多地少、水资源匮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20%,干旱缺水历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而浙江省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比全国平均水平还要低8%。在北部平原和沿海地区,人均占有量竟然难以想象地同我国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近。而传统的水利渠道分流灌溉方式因沿途渗漏和水面蒸发,进入田间的水只有50%左右,真正被有效利用的只有1/3左右。因此浪费现象极为严重。而在全国总用水量中,农业用水要占到总量的3/4,故而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省情的节水农业之路,便成为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也是一项跨世纪的全球性战略举措。在这方面浙江省余姚市水利局行动较早,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特请该局奕永庆高级工程师将目前已趋成熟的节水灌溉几种方式和具体技术,逐篇撰文分期连载于后,供农业第一线工作的同志们结合当地实情参考选用。  相似文献   

4.
一、城市供水系统的现状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 ,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的1/6左右。我国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量是农业用水量的1/4至1/5左右 ,但是城市内聚集着密集的人口和工业设施 ,使得城市的水资源供应问题尤为重要。在现有的700座左右城市中 ,1/7是严重缺水城市。由于供水不足 ,城市工业每年损失达1200亿人民币。城市供水是城市的命脉 ,是保障人民生活、发展生产建设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它已成为我国开发建设的中心问题和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安定。由于水的不可替代性 ,所以城市供水系统是城市的重…  相似文献   

5.
谈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水资源匮乏和水污染日益严重。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世界的热点问题,也是人类认识世界、谋求发展的新思路。目前我国人口已接近13亿,人均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地资源均不到世界水平的1/3。我们虽然水资源紧缺,但一方面浪费严重,另一方面又受到严重的污染。因此,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如何保持水资源的持续利用问题在整个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水资源问题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可提供的服务前提下,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使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邢台市市区目前工业和生活用水唯一的供水水源地是地下水,随着城市建设和工农业快速发展,市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近几年市区地下水长期处于超采状态,造成地下水位以平均每年1.43米速度下降,在工业用水大户水源地和城市供水井群区已形成严重的地下漏斗区,部分水源干枯报废,对用水量大的工矿企业和居民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一)水资源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水资源问题之所以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中心问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不仅影响、...  相似文献   

6.
锡东升 《科技信息》2012,(29):475-475,339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民的大国,人口总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却只有全球总量的6%,在世界上位于第四位.而且人均淡水资源量更少.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缺乏的国家之一。再加上我国水资源分布的严重不平衡和水污染严重.我国的水资源形势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近几年随着各种缺水现象的频频出现,这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政府和有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来保护水资源,但是所出现的问题依然不容乐观,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水资源保护立法问题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我国水资源特征及其可持续利用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我国水资源特征为:时间与空间分布不均;总量大,人均量小,利用率低、供需矛盾突出;工业水耗高,水污染严重。针对中国水资源利用所面临的问题,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说明我国水资源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发展生态型工农业和发展环保型水利工程,并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模式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一、城市供水系统的现状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 ,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的1/6左右。我国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量是农业用水量的1/4至1/5左右 ,但是城市内聚集着密集的人口和工业设施 ,使得城市的水资源供应问题尤为重要。在现有的700座左右城市中 ,1/7是严重缺水城市。由于供水不足 ,城市工业每年损失达1200亿人民币。城市供水是城市的命脉 ,是保障人民生活、发展生产建设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它已成为我国开发建设的中心问题和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安定。由于水的不可替代性 ,所以城市供水系统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总的看来 ,城市供水行业还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刘明亮 《科技信息》2007,(12):15-15
一、水资源的现状水资源严重缺乏,是全球共同面对的严峻形势。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居世界第四位,目前人均水资源量2300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存在供水不足问题的城市有400多个,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110个,全国城市年缺水总量达60亿立方,今年32个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中,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  相似文献   

10.
王庆文 《科技信息》2013,(20):457-458
<正>一、水表的计量水是最重要的生命元素,是各类生产离不开的重要资源,也是一些能源的载体之一。随着全球性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如何保护和合理的使用水资源已成为当今人们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合理使用水资源,倡导全社会节水,已成为国际上的共识。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约为2200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全国660个城市中,有400多个缺水,110个严重缺水,工业、农业每年因缺水损失数千亿元。在水资源如此缺乏的情况下,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率和节水效果却并不理想,这也加重了这一问题的严重程度。我国水资源利用率低下,我国平均每立方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五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推测了中国未来英语教学的状况。文章简要介绍了中国目前使用的英语教学法;在未来的十年中,英语的教和学可能产生的变化;探讨了学生可能产生的变化及他们学习英语原因的变化;英语语言及网络的发展可能对中国的英语教育产生的影响;以及英语教师们如何看待未来他们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借助Bauer定理给出了一个猜想的简短证明:如果图G含有k-因子且是2-连通的,并满足σ2(G)≥n-k,那么图G是哈密顿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战后日本历次颁布的体育教学大纲进行研究,对大纲中的课程目标进行历史分期,归纳起来,战后日本现代体育课程目标大致可划分为六个时期:(1)强调生活目标时期(1945—1957年);(2)强调基础运动能力与技能时期(1958—1967年);(3)学校体育的发展体力时期(1968—1977年);(4)终身体育与快乐体育时期(1978—1988年);(5)自我教育时期(1989—1997年);(6)多元化体育课程目标时期(1998—今)。研究对各段时期课程目标的侧重点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社会发展最终是以人的发展为尺度的,而人的精神生活,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标志,更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漠视和冷淡.构建未来中国的和谐社会之根本在于教育,尤其是人文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中国旅游立法的现状,分析旅游立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旨在重视旅游立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旅游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6.
我国湿地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概括了近年来我国湿地的研究进展,包括湿地的定义、湿地的分类,并探讨了近年来湿地功能和效益、湿地开发利用、湿地保护以及湿地恢复和重建等四方面研究工作进展,并提出了今后湿地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导了罗非鱼海水养殖鱼种运输、海水放养驯化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国中之国”问题是关乎国家安全利益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个大问题。笔通过对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当今中国仍存在着的冠有“国”字称谓之政权组织的分析研究。得出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国中之国”都不是现代国际法语汇中的“独立国”,更不是相对中国而言的所谓“外国”。它们或为中国改朝换代时遗留的“残存国”,或为统一多民族中国缔造时期的“并立国”,或为中国巩固时期的“藩属国”,全部都是完整中国的组成部分的结论。有力批驳了“台独”、“疆独”和“藏独”谬论,阐明了台湾、新疆和西藏自古就是完整中国的组成部分的正确结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