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个人的手机都是一部窃听器,不管你开不开机,都能被窃听。”这是电影《窃听风云》中的一句台词。在现实生活中,每部手机真的都能变成窃听器吗?回答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2.
弗吉尼亚州兰利市一条看上去很普通的林荫大道的尽头,设置着重重的安全哨岗。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总部——乔治·布什情报中心就在这里。它是美国庞大繁复的情报网络的枢纽。来自四面八方的大量情报先被传送到这儿,然后由局里的工作人员进行分析整理。那么,间谍靠什么“吃饭”呢?使用何种工具窃取情报呢?一、老虎粪便式窃听器几十年前,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研制了一种专门用于亚洲丛林的窃听装置,用于侦察敌方情况。为防被人识破或引起怀疑,CIA把它伪装成老虎粪便。果然,这一招非常奏效。有谁愿碰老虎粪便呢?越南战争期间,CIA特工把这…  相似文献   

3.
窃听器,英语叫"bug",和臭虫是同一个词。这是一种微小的电子仪器,它就象臭虫似地到处潜伏,专门偷听人家的谈话,把声音传到远处去。荷兰一家石油公司经理,出于好奇,请来一位电子专家介绍窃听器知识。这位专家应主人之邀,动手打开桌上的电话机,准备把一个窃听器装在里面演示。万没想到,在这部电话里面早就有一个微型窃听器在工作!如今尽管许多国家都在法律上明文规定,对私自使用窃听器者要判刑  相似文献   

4.
形形色色的窃听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窃听器是随着20世纪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出现的,并且小断地微型化和精密化.目前,窃听器种类繁多,或体积微小(甚至小于一粒米)或伪装性强,能隐藏在任何物体内,如:电话机、手表、钢笔、领带夹、各种办公用品、生活用品、工艺品、礼品、建筑材料、装修材料等,也许路边的一块石头或树上的一段树枝,就是经过伪装的窃听器.  相似文献   

5.
海豚间谍--20世纪60年代"古巴危机"时,美国海军为了摸清前苏联舰船的机密情报,派出一头代号为"间谍"的海豚,将窃听器成功地吸附在前苏联舰船的船底上,事后又派海豚把窃听器取了回来.就这样,在前苏联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舰船上的机密糊里糊涂地被美国窃去了.  相似文献   

6.
开心益智     
黑暗中的入侵者某日晚,在矶川侦探外出不在家时,女盗梅姑潜入他5楼的住宅。她此行的目的是在矶川侦探的电话机上安装窃听器。首先,从卧室的电话机开始装起。因这间屋子没有窗子,所以即使打开桌上的台灯也不用担心灯光会泄到外面。梅姑正往电话上装微型窃听器时,忽听大门外有钥匙拧门的声音。好像是矶川侦探突然回来了。她惊慌失措,赶紧关掉台灯躲到床后边,打算在矶川侦探去其他房间时趁机悄悄溜掉。可是卧室的门突然开了,矶川侦探进屋来了。他没有去按门旁边的电灯开关,而是在黑暗中站了一会儿。“谁!是谁在那儿……喂,快出来!”他大声叫着,…  相似文献   

7.
激光窃听术     
窃听历来是获取情报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窃听的手段和技术也越来越高明。近年来国外把激光使用到窃听技术上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使得窃听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众所周知,激光技术自发明以来,人们利用激光具有相干性的特性,分别研制出激光测距器。激光导航仪、激光焊  相似文献   

8.
流亮 《科学之友》2006,(12):43-43
众所周知,回音到处都有,但在莺莺塔周围击石,就能听到“咯哇”这种类似巨蛙的鸣叫,实属罕见。在特定的条件下,莺莺塔竟然成了“收音机”、“扩大器”、“窃听器”。这些前人未知的新的声学效应,是1986年普救寺修复工程开工之后,人们在莺莺塔周围发现的。我们把它归纳为莺莺塔的8种奇妙的声学效应。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探索》2003,(3):29-29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发现,在植物与昆虫的“战争”中,昆虫也会“窃听”植物发出的求救信号,提早做好准备,应付植物即将采取的防御计划。  相似文献   

10.
<正>斯诺登的出现,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窃听风云"绝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这么简单。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愈发体现出保护信息安全、私密的重要性。小到个人,大到国家,谁都不希望自己好似赤身裸体般活在这个地球上。那么,究竟怎样的技术手段才能真正保障信息安全呢?如今看来答案很简单:量子通信技术。从理论上说,量子通信网络是无法被攻破的,任何试图拦截加密密钥的行为都会改变量子数据的物理状态,进而触发通信程序警报。因此,量子通信网络也被认为是密不透风的防"黑"网。  相似文献   

11.
如果将耳朵贴近落叶森林区的地面,你可能会幸运地窃听到蜘蛛"叩婚"或"撞婚"的声音.这就意味着,某一对蜘蛛行将结婚了.  相似文献   

12.
梅子 《科学之友》2010,(3):53-53
如果将耳朵贴近落叶森林区的地面,你可能会幸运地窃听到蜘蛛“叩婚”或“撞婚”的声音。这就意味着,某一对蜘蛛行将结婚了。  相似文献   

13.
日本情报部门的活动近年来十分引人注目。据报道,经澳大利亚驻日大使馆查证,1995年5月,澳驻印尼雅加达的大使馆内发现日本特工安装的窃听器,于是向日方提出抗议.1993年7月,韩国的汉城地方检察院逮捕了日本富士电视台驻汉城支局局长,指控他3年来向两名前日本驻韩国使馆武官提供二级及三级军事机密。对于这一尴尬事件,后来由日本陆上自卫队调查部长国见昌宏解释为:"以媒体获取外国军事情报供自己参考,是很普通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在潮湿又有漏洞的地下室里,一名警察在窃听着两个嫌疑犯的电话谈话。他手里拿着一个计算机。突然,他听到一个从未听到过的名字。他轻轻地在手中计算机的键盘上打出这个名字。瞬息间,计算机便查阅过一万个罪犯的名字。电话中所提到的名字捕捉到了,地址出现在显示屏上,此案件的  相似文献   

15.
量子密码通信原理及应用前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林林 《科学之友》2009,(4):143-144
文章主要介绍量子密码通信研究的历史,量子密钥生成和分发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实验进展。首先介绍了经典密码学的基本原理及其保密方式,经典密码通信对更高安全性的追求,为量子密码通信的出现以及研究做了一个铺垫。根据量子力学中的海伯森不确定性原理,量子不可克隆原理,任何人都不可能窃听量子密码通信中的信息而不被发现。文章主要围绕BB84协议与B92协议,以及EPR佯谬的基本原理来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之上介绍了当前世界范围内相应的实验研究及研究成果,并详细介绍了量子密码通信在国内的有关实验及研究成果。最后展望了量子密码通信的发展前景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由于量子加密的无条件安全性和窃听的可检测性,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量子加密引起了国内外科学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潮,并已成为计算机科学和物理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量子加密将量子力学和经典密码学相结合,利用量子物理的客观规律来保证通信的安全.量子秘密共享  相似文献   

17.
王显承 《科学之友》2003,(12):25-25
海豚是谜一样的海洋哺乳动物,它智商高,又善解人意,在海难事故中因海豚而获救的事例屡见不鲜。海豚还会唱歌,但是这种歌声人耳是听不到的,要用专门的超声波声纳接收装置才能“窃听”到。海豚喜欢潜泳,但它是用肺呼吸的,所以要时不时地浮出水面换气。研究声纳的科学家认为,用超声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介绍量子密码通信研究的历史,量子密钥生成和分发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实验进展.首先介绍了经典密码学的基本原理及其保密方式,经典密码通信对更高安全性的追求,为量子密码通信的出现以及研究做了一个铺垫.根据量子力学中的海伯森不确定性原理,量子不可克隆原理,任何人都不可能窃听量子密码通信中的信息而不被发现.文章主要围绕BB84协议与B92协议,以及EPR佯谬的基本原理来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之上介绍了当前世界范围内相应的实验研究及研究成果,并详细介绍了量子密码通信在国内的有关实验吸研究成果.最后展望了量子密码通信的发展前景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国家安全局(NSA)是美国政府的一个影子般的机构,它负责窃听世界范围的电信号。它也许正限制使用比较高级的数据加密方法,也可能阻止使用简单的加密手段以保护美国企业的利益。很不幸,没有任何人能够确信哪一种说法更为可靠,NSA自己也没有说过。  相似文献   

20.
据传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上曾经出现过一位暴君,他在此建造了一座构造奇特的监狱。监狱的地下,铺设了许多弯弯曲曲的管道,从牢房一直连到王宫。每当暴君将耳朵贴近地面管道口,便能听见牢房中囚徒间的谈话,甚至是轻轻的耳语。一旦他发现哪个囚徒露出不满,立即施以酷刑。弄得囚徒们整日提心吊胆,生怕祸从口出。后来人们便称这样的窃听系统为"代厄尼西斯的耳朵" (代厄尼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