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合成了4种新型2-羟基-6-甲基尼古丁酸(HA)二元稀土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法、元素分析法确定其组成为LnA3.3H2O(Ln=La、Eu、Gd、Tb),配体的羧基与稀土离子以螯合双齿配位.重点研究了铕和铽的配合物的荧光性能:EuA3.3H2O的电偶极跃迁与磁偶极跃迁强度比值η(5D0→7F2/5D0→7F1)为5.9,TbA3.3H2O的η(5D4→7F5/5D4→7F6)为1.9;2-羟基-6-甲基尼古丁酸对铕离子和铽离子有较强的An-tenna效应;EuA3.3H2O和TbA3.3H2O的荧光寿命分别为0.84和0.58 ms;2种配合物均具有比较优异的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6种以邻、间、对甲基苯甲酸(o-,m-,p-MBA)为第1配体,1,10-邻菲口罗啉(phen)为第2配体的铽及钇掺杂铽的三元和四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EDTA滴定确定了它们的组成.室温下记录了这6种配合物的荧光光谱,比较了第1配体的改变对配合物荧光强度的影响及非荧光稀土离子Y3+与配合物中的发光离子Tb3+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3种三元配合物和3种四元配合物均具有优良的光致发光性能,各配合物的相应跃迁发射峰位基本上没有变化.3种三元纯铽配合物在489 nm和545 nm处的荧光发射强度均按邻、间、对位的顺序依次增强;3种四元掺杂配合物中掺杂离子Y3+对配合物中Tb(Ⅲ)在489和545 nm两处的强发射均表现为荧光敏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考察三脚架配体及其稀土配合物的配位形式和性质,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其荧光性质、生物活性提供依据,以氨三乙酸为母体合成了N,N,N-三(2-甲基苯并咪唑)胺及其稀土配合物(La3 ,Sm3 ,Y3 ,Tb3 ,Ce3 ,Eu3-).通过红外、核磁共振、差热-热重、紫外及荧光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配体及其配合物的结构关系和荧光性质.研究表明,该类配体是较好的主体分子,能够与稀土离子发生配位,形成配合物,配合物内界的NO3-以双齿形式与中心离子配位;配合物热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质,特别是Tb3 配合物是高效的稀土有机发光配合物,可用于荧光材料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从1,3,5-均苯三甲酸出发,制备了一系列铽及镧铽均苯三甲酸发光配合物LaxTb1-x(BTC)·nH2O(x=0,0.1~0.5,0.8).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确定了其组成,并研究了其配合物荧光光谱.结果表明:不发光的La3 对发光的Tb3 的荧光强度有明显增强作用,当n(La3 ):n(Tb3 )=0.3:0.7时,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3个系列稀土掺杂铕-1,3-双[3-(4-甲基苯基)-3-氧代丙酰基]苯(L)-邻菲咯啉(phen)三元配合物(EuxRE1-x)2 (L)3(phen)2(RE=La,Y,Gd;x=1.0,0.9,0.8,0.7,0.6,0.5,0.4,0.3,0.2,0.1).通过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对各配合物系列进行荧光光谱研究,发现La3+,Y3+和Gd3+对Eu3+离子均有荧光增敏作用,其荧光增敏顺序为Gd3+>La3+>Y3+.表1,参17.  相似文献   

6.
在无水乙醇溶液中合成了铕、铽 -水杨酸 ( HSal) -邻菲罗啉 ( Phen)混合稀土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 ,摩尔电导等实验 ,确定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 RE( Phen) 2 ( Sal) 2 Cl· H2 O( RE=Eu3 ,Tb3 ) .在 351 nm紫外光激发下 ,研究了稀土配合物的荧光 ,结果表明铕和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荧光发射强度有较大的变化 ,铕对铽具有很强的猝灭作用 ,铽对铕具有很强的敏化作用 .实验证明该混合配合物可以发出强度很高的红色荧光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一种不对称舍联萘骨架酰胺类开链冠醚配体N,N,N’-三苄基-1,1’-联萘-2,2’-二(氧杂乙酰胺)(L)及其4种稀土配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吸收光谱、差热-热重等分析方法,对配体及配合物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4种稀土配合物组成为RE(pic)3L·2H2O[RE—La(Ⅲ),Eu(Ⅲ),Tb(Ⅲ),Y(Ⅲ)].推测了该系列配合物的结构,稀土离子配位数为10.在不同溶剂中,对Eu(III)和Tb(Ⅲ)配合物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Eu(Ⅲ)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受溶剂效应的影响,荧光强度随溶剂配位能力的增强而减弱.在相同条件下,Eu(Ⅲ)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远大于Tb(Ⅲ)配合物,说明配体L的三重态能级与Eu^3+的激发态能级匹配较好.  相似文献   

8.
摘要:合成新型羧酸类配体:3, 6-双[(2?-甲酸苯氧)甲基]-1, 2, 4, 5-四甲苯(H2L)及其铽配合物,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新型复合材料SiO2:[Tb2L3?4H2O]。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差热-热重分析进行表征。荧光性质研究表明,复合材料显示出Tb3 的特征荧光,与铽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比较发现,复合材料的荧光强度是铽配合物荧光强度的8倍。  相似文献   

9.
采用沉淀法合成了以药物恩诺沙星(ENRO)为第一配体,邻菲罗啉(Phen)为第二配体的稀土铽药物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法初步表征配合物结构,并对其荧光性质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配体与稀土铽离子之间发生了配位,生成了新的稀土配合物;配合物荧光光谱中显示出铽离子的4个特征峰,发出绿色荧光,荧光性较好;发射光谱中存在较强配体峰,说明能量传递不完全.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稀土(Ⅲ)-苯甲酰三氟丙酮(BTA)-2,2′-联吡啶-N,N′-二氧化物(bipyN2O2)混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RE(BTA)3(bipyN2O2)(RE=La,Nd,Eu,Tb,Y).通过电导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测定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