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解决中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系统工程思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垃圾是人类生活的产物,随着经济发展,世界各国的垃圾产量也不断增加。我国1982年城市居民人均产垃圾0.88公斤,到1990年增加到1.25公斤;英国1971年人均日产垃圾1.45公斤,到1990年人均日产垃圾增加到1.72公斤。如何有效地控制、利用和处理垃圾,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是人类在21世纪共同面临的挑战。本文根据发达国家的垃圾治理经验和我国的垃圾治理现状,用系统工程的思路,探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出路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无论采取何种手段提高垃圾中资源成分的利用和垃圾处理能力,都属于补救…  相似文献   

2.
冯琪芸 《科技信息》2013,(9):450-451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消费能力也在不断的上升,每天消费的资源都是个天文数字。同时还产生了大量的垃圾和废弃物,而当中的很多都没有得到很有效的回收和处理,资源浪费的现象严重,资源消耗越来越大,资源的供给不足将会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这些垃圾不仅占用了人类大量的土地,破坏了城市和谐的景观,而且还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持续性的污染,进一步的伤害人类的健康。因此,本文讨论的垃圾主要是指城市生活垃圾,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城市生活垃圾的回收模式。  相似文献   

3.
浅谈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的利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人口、资源、环境能否协调发展的问题。目前,虽然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治理垃圾的有效途径,但处理方式仍以填埋、焚烧为主,均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效应,而将垃圾作为可开发的资源制成垃圾堆肥应用于农业生产是垃圾综合治理的新途径,给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开创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对城市生活垃圾堆肥的利用价值做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张锐 《科技潮》2001,(4):33-35
自从18世纪初期蒸汽机开启工业文明社会以来,人类一直循着大量开采资源,大规模生产、消费,大批产生废弃物的模式生存与发展。至20世纪末,人类在享受工业文明赋予的巨大物质满足的同时,也深深地陷入了垃圾的困扰之中。面对垃圾这个老大难我们生存的地球环境已变得没有以前那样的洁净和轻松,蓝天、白云已是昔日的故事,花草、碧水成为对未来的向往。垃圾堆积如山,令现代都市大煞风景。1998年,我国经国务院批准的城市有668座,其中2/3被垃圾包围。仅  相似文献   

5.
发展热回收工业是人类实现垃圾资源化的根本办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发展热回收工业是人类实现垃圾资源化的根本办法ToDevelopHeat—RetrievingIndustryIstheKeytotheSolidRubbishTreatment¥//沈关龙(上海电力学院科技情报研究室上海200090)一、走资源化道路...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垃圾处置及管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 ,我国城市人均年产垃圾为440kg,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由于长期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及处置方法 ,全国约有2/3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 ,有1/4城市把解决垃圾危机的途径延伸到乡村 ,全国每年都有上百起垃圾污染事故发生[1]。城市垃圾的科学处置及有效管理已成为我国突出的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之一。一、国内外城市垃圾处置概况1.垃圾成份发达国家垃圾水份一般为40 %~60 %、可燃物占30 %~40 %、灰分为10 %~30 %,最低热值为3349~6699Kj/Kg。我国主要城市垃圾平均无机物占57 %、有机物占…  相似文献   

7.
为给垃圾焚烧处理提供基础数据,用氧弹式燃烧热测定仪等仪器,测定了校因垃圾的含水率、有机挥发 分和燃烧热值。学校厨房垃圾和校园垃圾的含水率分别为78.8%和26%;干基高位热值分别为11040kJ/kg 和11576 kJ/kg,湿基低位热值分别为935 KJ/kg和7 248 kJ/kg。  相似文献   

8.
城市垃圾处理及综合利用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本文就城市垃圾的处理分别论述了几种处理方式,就城市垃圾的综合利用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他说:世上本无垃圾,是人类自己制造了垃圾,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他有无私的精神,在向白色污染挑战过程中从不谋取个人私利;他有无畏的心态,在打击假冒环保器具过程中遇到过危险重重,却依然执著向前!——采访手记  相似文献   

10.
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严重挑战。随着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城市垃圾越来越多,文中对城市垃圾的处理方式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垃圾资源化—世界垃圾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整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垃圾是科学技术进步与变异的中间产物。技术进步使垃圾成为一种独特的国土资源。本文从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角度探讨全球垃圾资源生产现状及开发处理现状特点,提出世界垃圾资源综合开发整治对策,旨在促进全球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维系地球生态持久文明,为缓解全球性资源与环境危机开拓崭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吴向阳 《科技促进发展》2012,(2):163-165,167
垃圾资源化利用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理想方法。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已经超出垃圾处理设施有处理能力,垃圾资源化是北京市处理城市垃圾的发展新方向。本文从管理体制、垃圾分类、经济激励机制、培育资源刑企业和市场等方面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地系统观与中国垃圾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一、前言人口、资源、粮食和环境是当代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4个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相互关联、交互影响,直接影响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包括垃圾在内的环境问题也变得愈来愈严重。我国垃圾产生量正以每年10%的速度迅速递增。每年净增垃圾8500万吨,历年积存的垃圾量高达60多亿吨。全国城市垃圾处理率仅为6%,环卫清理能力为60%。垃圾的农用率由过去的70%下降到现在的20%,个别城市仅达1%。未经处理的垃圾不仅侵占了大量土地,而且也易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和资源的巨大浪…  相似文献   

14.
张丽娜 《科技信息》2013,(16):444-444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前处置的重要环节。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如纸张、塑料、橡胶、玻璃、瓶罐、金属以及废旧家用电器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既提高了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减少垃圾处置量。它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逐年上升,实施卫生填埋依然是城镇垃圾处理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已建立起大量的城镇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填埋过程中所伴生的二次污染物质,如若处理不当会危及地表水资源及地下水的安全.该文主要介绍运用两级DT RO工艺进行小吨位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应用方法及特点.  相似文献   

16.
高树栋 《科技资讯》2007,(5):124-124
自人类诞生以来,垃圾应运而生。几千年以来,垃圾作为人类文明的伴生物随着人类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而遍布天涯海角。时至今日,从南极到北极,从高山到大海,从地球到太空,垃圾无处不在,只不过是有多有少。垃圾最大的集散地还是主要集中在城郊,因为城市人口集中,工商业、交通、经济等都很发达。而垃圾的主要来源有两方面: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废弃物和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工业废弃物。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经济活动一直在循着这样一个模式发展:大量开采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消费、大量产生废弃物.从表面上看,垃圾是消费的终结,但对社会和人类而言,却是一个严重的污染源.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一套完善且成熟的垃圾分类模式,面对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日益增多,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和资源循环型社会迫在眉睫。深入探究中国、日本和德国的垃圾分类收集体系,对国内外9个典型城市的生活垃圾产生量演变趋势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日本、德国在生活垃圾分类方面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已经趋于细化;东京、京都、柏林、汉堡、慕尼黑和新加坡的生活垃圾产生总量逐渐稳定甚至出现下降趋势,而香港、上海和北京的生活垃圾产生量呈显著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1.城市垃圾现状,据报道,中国约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我国仅“城市垃圾”的年产量就近1.5亿吨,这些城市垃圾绝大部分是露天堆放。它不仅影响城市景观,同时污染了与我们生命息息相关的大气、水和土壤,对城镇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垃圾已成为城市发展中的棘手问题。垃圾不仅造成公害,更是资源的巨大浪费。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每年年产1.5亿吨的城市垃圾中,被丢弃物“可再生资源”价值高达250亿元。  相似文献   

20.
潘璟 《科技咨询导报》2009,(25):139-139
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已成为世界潮流,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定义,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现状进行了用述,并对三种主要的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方式进行了比较,同时对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新技术进行了介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