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植物耐盐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综述了植物的耐盐机理和植物耐盐育种的研究情况,讨论了耐盐基因工程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重点对现有植物的耐盐性筛选和抗渗透胁迫基因工程中的诱导渗透调节剂合成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测定了生长在运城盐湖的10种植物体内的有机渗透调节剂的含量,结果表明,盐生植物地上部的总有机物及氨基酸含量均低于非盐生植物;除独行菜外,单子叶植物地上部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双子叶植物,根据各种植物积累可溶性糖和氨基酸的相对量,对植物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3.
非盐生植物棉花和盐生植物滨藜的盐害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短时间(4~7d)内,用等渗的NaCl和NaCl并在根际加压(NaCl+P)分别处理非盐生植物棉花和盐生植物滨藜后,两者幼苗的叶相对扩展率、蒸腾率、木质部汁液渗透势及叶组织中的K+含量均降低,而叶细胞质膜透性、木质部汁液和叶组织中Na+的含量均有增加.NaCl+P处理能减轻等渗NaCl对植物产生的伤害效应,对棉花可减轻约50%,对滨藜减轻程度更大.这说明两种植物所遭受的短期盐害均与离子毒害和渗透胁迫两种效应有关.在非盐生植物棉花中,离子毒害和渗透胁迫的作用程度基本相当;而在盐生植物滨藜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渗透效应  相似文献   

4.
星星草响应盐碱胁迫的渗透调节和离子平衡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天然抗碱牧草星星草抗盐碱的生理机制,根据东北地区盐碱化草原土壤所含的可溶性盐分的组成特点,模拟出0~240mmol/L的盐胁迫和碱胁迫条件,对苗龄8周的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幼苗进行了两种胁迫处理,分析了两种胁迫下植株的渗透调节和离子平衡机制.结果表明:在盐、碱胁迫下,脯氨酸是主要的有机渗透调节物质,而甜菜碱和胆碱的作用却非常有限.碱胁迫下星星草体内大量积累的有机酸不仅起到渗透调节作用,而且也是主要的负电荷来源,在体内离子平衡及pH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在两种胁迫下,Na+,K+,Cl-和有机酸的含量占到总溶质的80.7%和85.4%.碱胁迫下有机酸积累与Na+含量增加密切相关.碱胁迫造成植物体内Na+含量急剧的上升,导致细胞内离子平衡被破坏,这可能就是引起有机酸相应大量积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用碱金属氯化物对聚乙烯醇进行改性制得渗透汽化膜,并用于水乙醇渗透汽化分离.热分析结果表明:盐的加入增加了膜的热稳定性.膜的溶胀度的测试结果表明:随浸泡液中水含量增加,膜的溶胀度增大.渗透汽化结果表明:膜中含盐量对膜渗透汽化性能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6.
盐藻一直以来都被作为研究植物耐盐的模式物种,对其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本文综述了对盐藻耐盐的主要研究文献,包括盐藻分类,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三个方面,递进式的阐述了盐藻的研究现状,并着重介绍了盐藻耐盐的分子生物学的相关研究,并提出盐藻耐盐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溶液处理直叶灰藓,研究渗透胁迫处理对其渗透调节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强度的渗透胁迫处理引起直叶灰藓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增后减,而其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渗透胁迫的加强呈增加趋势.直叶灰藓Na+含量大于K+含量,Na+/K+为4.50;在渗透胁迫处理过程中Na+积累显著大于K+,Na+/K+达到7.74.说明Na+是直叶灰藓主要的细胞液渗透调节剂.  相似文献   

8.
我国盐碱地面积大,分布广,盐碱地由于含有大量盐离子不适合普通作物的生长.如何开发和利用好这些盐渍化土地对于解决我国的粮食和资源短缺问题至关重要.冰叶日中花是一种既耐干旱又耐盐碱的盐生植物,兼具食用价值和生态价值,在拓展盐渍化土地方面有很大的潜力.本文综述了冰叶日中花的耐盐机理并展望了其在盐碱地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甜菜碱的测定技术及其在植物抗盐生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植物体内甜菜碱的提取、分离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并论述了甜菜碱在植物体内作为一种无毒的渗透剂存在于细胞质中,进行渗透调节,说明甜菜碱在植物抗盐生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植物在渗透胁迫下信号转导的级联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植物在渗透胁迫下信号转导的级联机制,对于有效调控植物在逆境中的生长发育,提高其抗逆性和生存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报道,综述了植物细胞在渗透胁迫下感受到信号后,相继产生许多信号分子,这些信号分子通过细胞壁-质膜-细胞骨架连续体,引起细胞骨架蛋白变构而传递信息,并与细胞膜蛋白、第二信使系统以及调节因子构成了信号传递网,最终有条不紊地引起特定的基因表达和应答.  相似文献   

11.
分别用不同浓度(0,50,75,100mmol/L雪的NaCl溶液处理三叶期玉米幼苗1d和7d,测定其鲜重、干重、含水重、无机离子和有机溶质,渗透调节能力等,结果显示:玉米幼苗生长受到盐的抑制,盐胁迫下,玉米幼苗吸收一定量的Na+、Cl-,主要渗透调节均质是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有机酸等有机溶质,以有机渗透调节为主.处理7d后的渗透调节的效果更明显,且玉米地上部有拒盐作用.  相似文献   

12.
根据Flory溶液理论,导出计算溶质偏摩尔体积的方程。作者还提出了确定方程参数的新方法,用这种方法只需纯水的物性数据就能计算有机溶质在水中的无限稀偏摩尔体积。对25类同系列物质共167种有机溶质298.15K下的计算结果和实验值符合十分良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改进的Scatchard-Hildebrand的溶液理论(MSHT)应用于非水电解质溶液,并应用于研究气液色谱中溶质在含盐混合固定液中保留参数的变化规律。对于溶质—盐无络合作用的体系,MSHT指出:Setschenow的盐效应方程在GLC中成立。另外,本文还由溶质的色谱保留参数和盐在环丁砜中的溶解度数据,计算了MSHT的组分间相互作用参数X_(ij)、l_(ij)。  相似文献   

14.
植物的盐胁迫生理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对近年来植物抗盐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了概述.阐述了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抗盐品种的培育.从生理和细胞水平上综述了盐生植物的抗盐机理,并对抗盐基因的研究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正> 本文报导了298.15、303.15、308.15、313.15K时,正已烷、苯、四氯化碳、氯仿、二氯甲烷在碳酸丙烯酯(PC)-NaI溶液中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γ_1~∞和盐效应常数的气液色谱(GLC)法测定结果。并考察了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植物盐胁迫的信号传导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耐盐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植物盐胁迫信号传导途径一直是植物耐盐性研究的热点.目前已阐明的盐胁迫信号传导途径有酵母和植物中的MAPK(mitogen-actirated protein kinase)途径、拟南芥中缓解离子胁迫的SOS(salt overIy sensitive)途径以及其他蛋白激酶参与的信号传导途径,其中包括钙依赖而钙调素不依赖的蛋白激酶、受体蛋白激酶、糖原合成酶的激酶和组蛋白激酶.因此,植物的耐盐性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可能是由多种信号分子参与的网络体系.大量转基因实验证明,信号传导途径中的某些组分可改善植物的耐盐性.因此,深入研究植物的盐胁迫信号传导是提高植物耐盐性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7.
钙对甘薯种苗盐胁迫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20mmol/LCaCl2溶液浸种能提高甘薯种子在盐胁迫下的萌发率,改善甘薯种苗的生长状态,减轻甘薯胚根在盐胁迫下的膜伤害,钙处理后,甘薯种苗在盐胁迫下ATP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这可能是钙具有缓解甘薯盐迫作用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利用气液色谱法测定了8个有机溶质在甲酰胺+NaI、甲酰胺+NaClO4溶液中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298.15K).讨论了电解质浓度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对活度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了盐胁迫下盐芥(Thellungiella halophila)和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叶片中生长素(IAA)、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ZR)和脱落酸(ABA)等4种内源激素的质量分数,分析了2种植物的4种内源激素在盐胁迫下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48 h盐胁迫下拟南芥中的ABA质量分数增加2~2.7倍,是主要的胁迫响应激素;盐芥中呈积累增加的是IAA、ZR、GA,皆为促进生长的激素.说明盐胁迫下2种植物的激素应答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20.
为了获得耐盐性有所提高的转AlNHX1基因大豆后代材料,以已获得的转AlNHX1基因的6个株系中的3个株系后代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别对这3个株系转基因大豆各后代进行PCR分子检测并结合耐盐性鉴定,以分析外源基因在转基因大豆中遗传稳定性和耐盐性.结果表明:AlNHX1基因在转基因植株的后代中遗传;选取3个株系中部分阳性植株做耐盐性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耐盐性状均好于野生型大豆.在150mmol/L NaCl胁迫下,转基因大豆叶片中维持了相对较高的K+/Na+比值,相对含水量较野生型提高了9%,而渗透势降低了39%,表明转基因大豆具有较好的吸水和保水能力;在盐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较野生型大豆分别提高了45%与69%.综上,通过耐盐筛选获得的转AlNHX1基因大豆具有较强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