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铁磁谐振过电压是一种常见的电网内部过电压,多发生在中性点不接地的配电网络中,但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高压系统中,铁磁谐振现象也常有发生。本文从理论上分析铁磁谐振产生的原因和目前国内常有的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2.
铁磁谐振过电压是一种常见的内部过电压,多发生在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结合电力系统谐振过电压事故,分析产生铁磁谐振过电压的条件,介绍经实践证明的防止和消除铁磁谐振过电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铁磁谐振是电力系统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频繁发生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配电网和中性点直接接地的高压电力网中.谐振导致的过电压和过电流往往会使电压互感器(TV)过热烧毁,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文章分析了铁磁谐振的内在机理和特征.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将铁磁谐振的一些特征很好地反映了出来,并对加入阻尼电阻和增大电容两个方面的...  相似文献   

4.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曾多次发生过由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铁心饱和引起的铁磁谐振过电压,当发生这种过电压时,将会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很大的威胁;通过分析铁磁谐振的产生原因;阐述了铁磁谐振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产生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原理及条件,并对小桥变电站35kV配电网中电压互感器产生谐振过电压的现象进行了仿真计算和分析,提出了采用中性点接电阻同时配合使用消谐器方法抑制PT谐振。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电磁式PT引起的谐振过电压现象进行分析并确定其铁磁谐振过电压的性质,由此采取措施防止并消除谐振。  相似文献   

7.
该文探讨3~66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的条件、方法及现阶段我国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的基本工作方式;电力系统产生铁磁谐振的机理、铁磁谐振的现象、危害,防止、消除铁磁谐振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非线性电阻限制10 kV电网弧光接地过电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某变电站10kV电网为例,用电力系统电磁暂态程序(EMTP)对中性点不接地和经非线性电阻接地2种情况下的弧光接地过电压进行了计算、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中性点经非线性电阻接地方式基本保留了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和中性点不接地2种方式的优点,既能很好地限制弧光接地过电压,又能使单相接地时供电不中断,保障了电网供电可靠性.可以认为中性点经非线性电阻接地是一种新型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有待于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庞玉龙 《科技信息》2012,(8):408-408
中压电网中性点非直接接地是煤矿配电网普遍的接地方式,由于配出线路较多、较长,常因单相接地引发弧光短路事故,及系统谐振过电压,烧毁设备。安装自动调节、补偿的消弧线圈可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0.
裴钰  王帅 《科技资讯》2006,(29):31-31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是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经济两片而的问题。本文根据对中性点接地方式的比较和运行中的一些情况分析(包括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等),对中压电网的中性点谐振接地方式与小电阻接地方式,进行了讨论。同时,并根据变电站和电网特点提供一些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汽车电子转向器电磁兼容设计,提出一种电磁传导敏感度测试系统。采用DSP控制技术,按照SAE标准产生异常电压实验条件和瞬变过电压实验条件,在此条件下对汽车电子转向器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综合测试。通过对测试系统及电子转向器故障诊断电路显示结果的分析,能快速找到电子转向器被电磁传导干扰攻击出现故障的部位,为进一步采取电磁干扰抑制措施,实现电磁兼容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细密到线(500线/mm)的81NiPe/Cr多层膜的磁电阻和铁磁共振(FMR)谱,发现在这种多层膜中的畴模铁磁共振(DMFMR)并非与条形畴相联系.证实了横向磁电阻响应中的Barkhausen噪音(来源于畴壁不可逆的跳跃)消失了.  相似文献   

13.
铁磁共振下磁各向异性材料的负折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Landau-Lifshitz-Gilbert模型理论计算了铁磁共振条件下天然材料锰钙钛矿薄膜的张量磁导率,发现铁磁共振能够获得负的磁导率,而锰钙钛矿材料特有的庞磁电阻效应可以得到负的介电常数,这使得负折射率成为可能.结合麦克斯韦方程组,分析了铁磁共振时材料的微波传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外磁场下天然锰钙钛矿材料不仅可以获得负折射率,更重要的是负折射的工作频率受到了外磁场强弱的调制,材料具备了可调谐特性.  相似文献   

14.
在已有的物理模型基础上,对运动方程作线性化处理,求出了共振场随共振频率以及外场相对膜的倾角的变化关系.对(YEuTmCa)3(FeGe)3O12/(YGdLa)3(FeCa)5O12两层膜作计算,其理论计算与实验相符.结果表明:在强磁场中,铁磁共振谱分为两支,这两支均与外场倾角有关,而且两支之间有间隙,外场为50000A/m附近时形成的间隙最小.  相似文献   

15.
在考虑任意磁化方向单轴和立方磁各向异性等效场的基础上,根据磁短进动方程,导出了张量磁化率X”的表达式,讨论了单晶YIG磁性薄膜中磁各向异性对铁磁共振线宽的贡献,用“各向异性线宽因子”的概念定量描述了这种贡献.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6.
对具有不同A位平均离子尺寸的AMnO3型Mn基钙钛矿样品的阻温关系和电子顺磁共振谱等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与A位平均离子尺寸的相图上,除了普遍公认的高温顺磁绝缘体相和低温长程铁磁有序的金属相外,在两相之间还存在一过渡相,其起因源于顺磁绝缘体背景上出现短程铁磁有序的金属集团所致.研究结果还表明,外加磁场加速铁磁金属集团的生成和长大是导致庞磁电阻效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在原子作非简谐振动的情况下,求出在均匀外磁场中单轴铁磁粒子的弛豫时间与阻尼系数、粒径大小、温度等的关系.以球状纳米铁磁粒子作计算,探讨了原子非简谐振动和阻尼系数对粒子磁化强度弛豫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磁纳米微粒的弛豫时间随温度、粒径大小和阻尼参数均有明显改变,纳米微粒的小尺寸效应对纳米铁磁粒子的弛豫时间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非相互作用磁性纳米颗粒系统的FMR线型模型进行了研究,以铁磁体从应用场中获得自由能F为例,导出磁性颗粒在较小各向异性时,共振场Hr与有效各向异性场HAeff的关系,这个结果与Raikher和Stepanou的结果一致.继而还对共振场线宽进行了分析,并与Smit和Beljers模型进行了比较,其结论说明:在超顺磁区域有效各向异性场HAeff对塞曼(Zeeman)相互作用和附加应用场H是不确定的.尤其是这种情况在HAeff较小、高温(高温区域),且HAeffH时,变得更显著.为此提出了随机颗粒阵列及参数特征对这个结果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三相可调恒压源供电,谐振充电激光电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由三相倍压整流和反馈控制可控硅三相交流调压器相结合而构成的可调恒压源,由可调恒压源和谐振调压网络组成双重调压系统,其谐振调压范围100~1500V连续可调的电源。阐述了电源的运转机制、重点分析了谐振充电电路和电源的运转精度。  相似文献   

20.
利用在感应线圈内加入带气隙的铁磁材料,将大电流线性地转换成感应电压。利用铌酸锂晶体(LN)在电场作用下的线性电光效应,测出感应电压的大小.实验研究表明:调整铁磁材料气隙的间隔和LN晶体的半波电压,可满足不同测量范围的要求,并具有较好的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