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9 毫秒
1.
基于Merton(1971)的最优消费和投资组合策略模型,利用无风险资产、风险资产复制卖权的方法,建立连续时间条件下的动态投资组合保险模型.在连续时间条件下,把投资者的个人跨期动态投资组合保险决策问题转换为一个静态的效用最大化问题,解出组合保险者最优财富水平对应的最优策略,比较其与Merton的最优投资消费模型投资策略的异同,结果显示参与保险的投资者最优策略与其所拥有的财富无关,与市场风险相关,即市场风险越高,对投资组合保险的需求越大.  相似文献   

2.
随机冲击下的最优变现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对于普通投资者,大规模持有某种资产的机构投资者在交易这种资产时.其行为会导致资产价格的单向变动,从而产生流动性风险。本文考虑在随机冲击下机构投资者的纯卖变现行为,利用最优控制理论研究内生的最优变现时间问题。敏感性分析表明.最优变现策略和变现时间由市场价格波动率、资产的流动性和机构投资者的风险厌恶偏好共同决定,需要投资者相机选择合适的最优变现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经典的Merton连续时间资产组合框架内引入非流动性的私募股权基金,探讨流动性约束对投资组合配置的影响.假设投资者具有终端投资组合财富的后悔厌恶型效用函数,通过求解动态承诺与投资组合优化问题,给出了投资者如何最优的向私募股权基金承诺资本,以及如何在股票和债券之间进行最优的动态再调整.通过数值模拟比较分析了后悔厌恶型投资者和CRRA型投资者的最优投资组合策略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由于私募股权基金非流动性的影响,后悔厌恶型投资者对私募股权基金的承诺比率低于CRRA型投资者的承诺比率,从而获得较低的投资组合财富.  相似文献   

4.
假设风险资产(股票)服从CEV(Constant Elasticity of Variance)过程,在考虑交易成本的情况下,构建了同时存在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时,投资者的最优投资策略。以期望效用最大化为目标,运用HJB构造微分方程,并以对数效用函数为例,求出最佳投资比例的解析解。最后,给出了考虑随机利率时的最优策略问题求解。  相似文献   

5.
集成有限个专家意见的在线投资组合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弱集成算法的在线学习特征,该文探讨了它在在线投资组合选择中的应用,考虑了根据有限个专家意见进行决策的情形.首先将弱集成算法应用到投资于单只股票的专家意见,得到了在线投资组合的单一集成策略,并给出了该策略的竞争性能分析,证明了单一集成策略能够追踪最好的股票,实际投资决策中,投资者可能会选择多只股票进行组合投资,进一步将弱集成算法应用到投资于不同股票数目的专家意见,得到了在线投资组合的混合集成策略;证明了混合集成策略实现的累积收益与最优专家意见实现的累积收益相当.在长期投资组合上的数值算例表明了该文给出的单一集成策略能够实现与最好股票相当的收益;混合集成策略能够实现与最优定常再调整策略相当的收益,且与泛证券投资组合策略相比,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具有较好的竞争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供应中断后的时变需求,恢复决策需随时间调整,而普遍的静态策略无法描述这一过程.文章基于微分博弈理论,在静态恢复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恢复策略,考虑在有限恢复计划期内参考价格效应对动态需求的影响,分析最优供应恢复努力水平和参考价格最优轨迹,并进一步设计双向成本补贴契约实现供应链协调.研究发现:相比于静态恢复策略,动态恢复策略对各方更有利,其最优供应恢复努力水平随时间以递减的速率降低;对于持续时间较长的中断和忠诚度高且对参考价格敏感的消费者,供应链成员倾向于投入更大的恢复努力水平并采用契约协调供应链;在双向成本补贴契约下,只有当供应商和制造商的边际利润占比差距较小时,双向成本补贴契约能够实现双方的帕累托改进.最后拓展分析考虑贴现因子的情形,验证了模型的鲁棒性.本研究可为有限时域内考虑消费者行为要素的供应链动态恢复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研究双曲绝对风险厌恶(HARA)型投资者在常弹性方差(CEV)模型下面临完全可对冲随机资金流时的最优动态资产配置问题.随机资金流可以视作一个外生负债,假定其服从带漂移的布朗运动.根据随机控制理论建立该问题的哈密顿-雅克比-贝尔曼(HJB)方程,通过猜测值函数的代数形式,将其化简为两个抛物型偏微分方程并分别求得显式解,从而得到最优投资策略.结果表明该非自融资组合的最优动态配置问题等价于初始财富为所有未来随机净资金流在风险中性测度下累积期望现值与初始稟赋之和的自融资组合的最优动态配置问题.投资策略由短视投资策略,动态对冲策略,静态对冲策略三部分组成.当对模型中参数取特殊值时,策略简化为已有文献的相应结果.最后分析了参数变化对于由随机资金流引起的额外投资需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线投资组合问题是计算金融领域的基本问题之一.金融市场瞬息万变,投资者需要根据各种资本市场信息动态地调整资产头寸.在不对资产价格做任何概率假设的前提下,研究了带边信息的在线投资组合策略.用相对熵函数定义两个投资组合向量之间的距离,提出了一种带边信息的在线投资组合指数梯度策略,并从理论上证明了它是一个泛证券投资组合策略,即与离线的最优状态定常再调整策略具有相同的渐近平均指数增长率.采用实际股票数据对该策略进行了测试,并分析了交易费用对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其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相似文献   

9.
财富约束条件下损失厌恶投资者的动态投资组合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完全市场框架下, 假定投资者是损失厌恶的, 研究了财富非负和带有基准下限约束条件下一般情形的动态投资组合选择模型. 利用鞅方法,分别获得了投资者的最优期末财富水平, 证明了相应的拉格朗日乘子的存在唯一性. 分析了这些解的性质, 并且和传统风险厌恶投资者的最优解进行了比较. 最后讨论了一个具体例子, 给出了最优财富过程和最优投资策略的解析表达式. 通过理论的结果和图形的显示, 可以发现损失厌恶投资者的最优财富随着市场状态的变化会出现突变, 如果考虑基准下限约束, 则其投资策略相对保守, 可以避免由于突变所造成的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一个代表性投资者投资于信用债券、股票以及银行存款的最优配置问题. 利用简约化模型对信用债券进行定价, 并给出其价格的动态过程, 通过鞅方法给出了此优化问题的解析解. 结果表明: 只有当信用债券的跳跃风险溢价大于1, 即市场对跳跃风险进行风险补偿时, 投资者才会持有信用债券; 否则, 投资者对信用债券的最优投资为零.  相似文献   

11.
Currently,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AN bus's rule of priority's arbitration bit by bit without destroy. It elicits the conclusion that if static priority based on the affirmatory system model is used, the lower priority's messages will be delayed considerably more, even some data will be lost when the bus's bandwidth is widely used. The scheduling cannot be modified neither during the system when static priority is used. The dynamic priority promoting method and the math model of SQSA and SQMA are presented; it analyzes the model's rate of taking in and sending out in large quantities, the largest delay,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when using SQMA. In the end, it is confirmed that the method of improving dynamic priority has good performances on the network rate of taking in and sending out in large quantities, the average delay, and the rate of network usage by emulational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12.
基于DC-MSV的动态套期保值模型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现货与期货价格随机波动的特点,引入一种新的动态相关系数,建立了基于DC-MSV的动态套期保值模型.通过DC-MSV模型来估计动态的套期保值比率.其具体特色:①通过建立套期保值比率与具有时变特征的收益率标准差的函数关系,揭示了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的时变特征;②通过建立具有时变特征的收益率相关系数的函数关系的DC-MSV模型,揭示了推动资产价格波动因素的有效信息,完整地估计了资产收益波动的交叉相关性;③实证研究表明,该模型优于现有流行的套期保值模型.通过建立基于沪铜现货和期货的最小方差套期比的动态套期保值策略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套期保值模型在样本期外和样本期内套期保值效果都明显优于Naive和OLS套期保值策略.  相似文献   

13.
国际证券投资是实现外汇储备以及QDII 海外投资资产保值和增值的重要途径. 主要从投资市场选择以及投资策略运用两个方面实证考察并分析了中国投资者分散投资于国际市场的投资利益问题.结果表明:相对于在发达市场投资,新兴市场投资能为投资者带来更高的收益水平,因而更有利于外汇储备以及QDII 海外投资资产保值和增值目标的实现;即便是选择在发达市场投资,跟踪误差方差最小化的投资策略较最小方差策略和 等权投资策略更能帮助投资者实现投资资产保值和增值的目标;若国际投资的目标市场中既包含有发达市场又包含有新兴市场,则等权投资策略能为投资者带来最好的业绩.  相似文献   

14.
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动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新部署.尝试将实物期权与演化博弈相结合,分别讨论了公共文化服务市场中对称和不对称企业投资决策的演化均衡.首次以演化思想计算出基于沉没成本的投资临界值和投资壁垒,引入了政府补贴机制,并通过Matlab数值模拟验证结论,结果表明:沉没成本低于领先者投资临界值时,经营成本低的企业抢先投资;经营成本不对称的企业仍有可能采取同时投资策略;政府补贴和市场需求可以改变公共文化服务市场的进入门槛.  相似文献   

15.
考虑一个同时存在策略型消费者和短视型消费者的市场,研究企业的纵向差异化产品推出策略选择问题.考虑质量递增序贯推出,质量递减序贯推出和同时推出三种策略,分别构建两阶段的动态定价模型,研究企业的产品推出策略与策略消费者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的产品推出策略选择取决于策略消费者的影响程度(市场规模、耐心程度)以及产品质量成本比率(即两产品质量差异与成本差异的比率),而递增策略由于较高的竞食影响和较低的细分优势,不会成为企业的最佳选择.在质量成本比率较低的情况下,当策略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增强时,企业通过递减策略缓解策略消费者行为的效果要优于同时策略;而在质量成本比率较高的情况下,当策略消费者行为的影响适中时,较高的细分市场优势使得同时策略缓解策略消费者行为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网络外部性下零售商市场策略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网络外部性环境下的不对称双群体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具有有限理性的零售商在长期的市场演化中,会如何选择最适合其生存的市场策略的问题.首先,假设零售商有两种市场策略:数量策略和价格策略,并在网络外部性环境下建立了零售商在不同市场策略下的演化博弈模型.其次,在产品具有替代互补性和网络外部性下讨论了动态系统的稳定性,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价格策略和数量策略均可以成为系统的演化稳定点.再次,分析了网络外部性、产品的替代/互补性和市场规模对演化稳定点的吸引域的影响,发现网络外部性、产品替代/互补性和市场规模的变化均会影响到系统的演化路径.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进一步验证和分析了所取得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7.
DC型养老金投资者通常可以将保费投资于金融市场中无风险资产、风险资产以及通胀指数化债券3种资产。在均值-方差准则下,为了充分考虑市场风险因素和保障参保人利益,将通胀风险、波动风险、工资风险以及保费退还条款引进投资模型中。利用博弈论思想和随机最优控制技术,通过求解一个扩展HJB方程组,得到了最优时间一致性投资策略和有效前沿的解析表达。最后,通过数值分析比较了有、无保费退还条款两种情形下的最优投资策略。此外,还分析了一些主要参数对最优投资策略和有效前沿的影响,并给出了经济意义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分析在电力竞价博弈中, 参与者一方如何主动利用需求信息来提高自己的长期利润, 比较不同信息结构如何影响博弈的均衡结果. 假定厂商2 根据前期边际利润及当期需求信息来调整当期的发电量, 厂商1 则利用厂商2 在策略方面的这一信息来优化自己的策略, 以使得长期利润达到最大. 研究表明, 与以往厂商2 单纯利用前期边际利润的旧的信息结构相比, 厂商2 在新的信息结构下的利润将增加, 而厂商1 的利润将减小; 静态古诺模型与单步动态博弈下的利润仍将高于新的信息结构下厂商2的利润, 但低于厂商1 的利润. 同时, 还对不同信息结构下均衡解的其它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 并指出了数值仿真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成本与需求约束下的不对称电力竞价博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假定在双寡头电力竞价博弈中,发电厂商1与2具有不对称的策略选择方式.厂商2根据前期边际利润来调整当期的发电量,厂商1则利用厂商2在策略方面的这一信息来优化自己的策略,以使得整个考察期内的利润达到最大.利用最优控制理论来分析成本与需求约束对厂商1超额盈利能力的影响,主要结论是:如果发电厂商的边际成本上升速度快、用户的电力需求价格弹性高,那么厂商1与2在稳态时的均衡策略将趋于静态古诺模型的均衡策略,这意味着具有信息优势的厂商1并不能够使得其处于稳态时的利润明显地高于厂商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