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等数学中对"极限"定义的理解是学生的思维实现由实无限到潜无限过的最近发展区划分为几个发展层次,通过建立"支架式"概念框架,再在此基础上创设情境,可以将学生的思维从"现有发展水平"引向"潜在发展水平"的过渡.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由“信息时代”向“概念时代”转变,全世界对原创思维更加重视。中医学是中国特有的原创性思维,在概念时代,更要重视对中医学原创思维的传承与发展。在保持中医学自身特色、发挥其特有优势的基础上,重视概念并将其拓展到高概念。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将中医原创思维向全新思维过渡,以保持其在新时代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说明了物理概念的思维建构过程,是从逻辑思维到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过程,是按“思维自己构成自己”的形式进行的自组织过程。并且说明对物理概念的思维建构的研究,将非常有利于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实现从“无效教学”向“有效教学”的跨越,必须实现从关注形式化的目标向关注实质性的目标的过渡、从只关注知识目标向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教学的文化素养过渡、从关注考试目标向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过渡、从关注短期的目标向关注学生未来的目标过渡。  相似文献   

5.
机械制图课中剖视图这一部分内容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一部分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在从基本视图转化到剖视图的思维活动中,每一思维过渡处都应为“圆滑”过渡.  相似文献   

6.
微分中值定理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微分中值定理中闭区间[a,b]推广到无限区间[a,∞)或(-∞, ∞),开区间(a,b)推广到无限区间(a, ∞)或(-∞, ∞),可以得出微分中值定理推广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7.
浅谈意境论与老庄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总前人的研究,以情景交融、物我合一、通过外在真实的形式和存在来追求无限的意蕴,追求余味无穷中的虚静之境为最高境界的诗歌被评说为有意境。在对中国古代意境的探求中不难发现老庄思想的影响痕迹,具体体现在:道家对“化同于大道”的“天人合一”的境界的追求;对“道”的本真只能感悟,不可言说的理解;通过“心斋”、“坐忘”、“神遇”、“意至”达到的虚静的“道”的最高境界三个方面。可以说在漫长的文学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文人在把“遒”作为个体精神修养的标准和方式的同时,体现在文学中则是对意境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刘薇 《科技信息》2010,(29):141-141
设计造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设计造型基础课程在思维教学上,一方面要紧跟时代设计思雏潮流,另一方面要注重传统思维方式的继承和保留,从中国历史文化的宝库中汲取思维养份传导给学生。“观物取象”是汉字造字思维的代表典范,因此设计造型基础教学可以立足传统“象”思维。对“象外之象”的延展是现代设计造型基础教学从汉字造字“象”思维中所要汲取民族性思维方式的一种形式。设计造型基础教学过程中可以借用这种造字“象”思维所体现出的“似与不似之间”的造字方式、构型原则和意象性思维表现方式,在培养学生的造型基础设计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象外之象”的“象”思维设计能力。把一个普通的物象的最简单的外形和设计者最内心的情感、思维相结合。创造出无限的设计造型形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高等数学》课中的极限和积分等内容为例,阐述了在《高等教学》的教学中要突出“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用纯粹初等方法回答实数十进制小数表示中几个易被忽视的问题:为什么有理数(分数)恰好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如何认识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如何化无限循环小数为分数?分数能够化为有限小数、纯循环小数或混循环小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最后进一步分析了分数表为无限循环小数的大循环部分与循环节长度问题,由于避开了抽象严密的实数构造理论,本文的论述对中学生、一年级大学生可以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无限防卫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限防卫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规定无限防卫十分必要。它有利于公民同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做斗争。无限防卫有自己独特的构成要件。防卫人必须具有防卫合法权益的意图;必须有某种特定暴力犯罪的存在;必须是针对正在进行的特定暴力犯罪;必须是针对不法暴力侵害者本人实施。在适用无限防卫时,应注意对“行凶”和“其它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认定。  相似文献   

12.
无限与永恒     
有形世界是有限的,乃至时间、空间都有限。然而,人通过思维可达到无限。故而,无限乃人的无限。人又是通过有限而与无限打交道的。在理性的道路上行走时必然向无限靠近。人在与自己最切身相关的事项上盼望其存在的时间是无限的,这就产生了永恒。时间的有限性无法阻止人对永恒的永恒追寻。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平,只有情绪高涨时的1/2。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欢乐愉快的最佳心里状态,从而打开思维的闸门。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可见人的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要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进发出思维的火花。  相似文献   

14.
金山 《咸宁学院学报》2007,27(4):11-12,15
到目前为止,价值本体论的发展可以说是经历了三个阶段:“实体说”、“关系说”、“系统质说”。可以说这三个阶段中,每一个阶段都揭示了价值本体论的某个方面,但是都没有能够全面的说明价值的本体论问题。本文将通过比较、辨析以上三个阶段的“得失”,对价值本体论问题提出一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孙虎 《奇闻怪事》2008,(4):46-47
历年高考中都会出现这样一类题:条件中给出学生未知的一个新概念或新运算,让学生运用这个新知识去解题。尽管这类题难度不是很大,但对学生的发展却很有意义。理由之一是这些新知识有些属于高等数学的范畴,通过这些“新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衔接和过渡;理由之二是通过这些“新题”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逻辑证明、数学证明和原则性实践证明给出一个确凿的超出形式逻辑框架的真矛盾——“师生悖论”,以此阐明无限具有真矛盾本质和数学在本质上不协调。  相似文献   

17.
胡晓燕 《科技资讯》2009,(36):236-236
新课程的核心,是创新。课堂教学只有真正民主化,才能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才能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积极思维。而语文课堂教学更应为学生巧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课堂成为学生生机勃勃,活力无限的学习基地。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数学课堂越来越趋于实在。只有“动静结合”的课堂是最为高效的,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最有益的,教师可以在学生探究活动、学生课堂思维与活动氛围、课堂教学中,将“动”与“静”有机统一,让学在“动”中发现,在“静”中提升。  相似文献   

19.
连续统猜想,即可数基数后面紧接着就是实数基数,是一个l00多年来未被证明解答的问题.本文首先对无限的根本性进行了证明,然后通过分析论证推翻了集合论中的S<P(S)(S为无限集合)和R=2^ω0,并从无限集合的“全体等于部分”这一根本特性出发,证明4个无限基数定理,最后对连续统问题进行了证明解答.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操作活动是在小学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和定向的指导,动手操作学具,探究数学问题,理解数学知识,促进智能发展的学习活动。数学抽象性、逻辑性强,小学生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学具操作。我们可以解决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思维特点间的矛盾,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学生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