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未来承载我们的梦想,是我们痴痴以求的美好向往,是我们幸福连绵不绝的驿站。创新是层出不穷的探索,是思想光芒的灵性闪现,是理性改变现实的金钥。创新就是打破迷信,挑战权威;创新就是天马行空驰骋想像;创新就是狂热冲动,澎湃激情;创新就是别出心裁,独辟蹊径。一部科技发展史,一部文明进步史,就是思想穿越现实的历史,就是新生事物淘汰落后的历程。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快速进步的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就是美好的未来。新年黎明的壮丽的光辉已经照亮大地、照亮山河、照亮每一个人憧憬的眼神。  相似文献   

2.
正现在不论是从新闻还是报纸上都会看到设计行业都在讨论的一个热词:创新,社会及企业都在推动创新工作,尤其是源头上的设计创新。那么,创新是什么?在家电设计中如何进行创新设计?创新就是砸到牛顿头上的那个苹果,家电设计中的创新就是对着一堆样机使劲想,找灵感,找差异做创新。我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创新说白了就是灵感,就是灵光一现,当前家电设计工作中的创新就是对比样机,相互借鉴。这个  相似文献   

3.
<正>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引领榆林发展的第一动力,更是实现榆林追赶超越的根本之策。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创新摆在重要位置,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市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产业  相似文献   

4.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在崭新的日子里,有这样一个词汇,伴随着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创新。 党的十六大为“创新”赋予了更加广泛和深刻的含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就是要不断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唯有创新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5.
<正>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档案工作保持蓬勃生机的力量源泉。档案工作的创新就是要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谱写新篇章,开创新境界,大胆地进行观念创新、科技创新、理论创新,采取能够促进先进、推动先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核心,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上强调,要努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相似文献   

7.
机械院这次在浙江设立分院,这也是一个创新。机械院侧重于软件,老是问国家要项目。这次转变,我说可能就是新的领导班子想到的事。应该说,也标志着机械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觉得你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头。创新这个词,不一定就是讲技术创新,创新的含义就是说,新的思想方法或者是一个新的态度,当然包括新工业,新技术,这都可以认为是创新。凡是价值链上的活动,都可以创新,或者说只要改变就是创新。也是说,创新就是实现差异战略的基础。机械院这次从这个角度出发,这一步是走对了。但是,在我们的习惯思维中和变革中,创新是一对孪生的矛盾。中…  相似文献   

8.
寻租理论产生于美国,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说。把寻租作为一个经济学范畴正式提出的是美国的经济学家克鲁格。“租金”一词定义为支付给资源所有者的报酬超过机会成本的收入。要在中国现阶段取得反腐败的重大的胜利,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进行深层次的改革,要进行“制度创新”,消除腐败在中国存在的制度前提。  相似文献   

9.
文章提出计来,就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然而很多人认为创新教育就是让学生进行什么样的发明创造,这是对创新教育的认识误区,创新教育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如果单就基础教育而言,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为日后创新能力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原初性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0.
《平顶山学院学报》2020,(6):115-118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从现实维度看,是新时代新要求;从理论维度看,是新思想新发展;从价值维度看,是核心价值观新任务;从实践维度看,是新使命新呼唤。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思维要新",就是要具有历史、辩证与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是其"思维要新"培育的当然之道。  相似文献   

11.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品格,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过程其实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社会实际相结合的过程。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最根本的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和推进我们的工作,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2.
文章提出计来,就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然而很多人认为创新教育就是让学生进行什么样的发明创造,这是对创新教育的认识误区,创新教育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如果单就基础教育而言,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为日后创新能力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原初性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3.
<正>创新是人类的本质特征之一,它贯穿于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所以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历史。创新是人类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不仅是人的理性思维活动的产物,而且同人的欲望、需要、热情、意志、冒险等非理性因素密切相关,要创新就有风险。  相似文献   

14.
自主创新、非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熊彼特(1939)于1912年第一个从经济学角度系统提出了创新概念。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实现生产要素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包括5个方面:!创造一种新的产品,也就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者已有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也就是在有关的制造部门  相似文献   

15.
创新能力就是一个人(或群体)通过创新活动、创新行为而获得创新成果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开设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营造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术环境;抬高导师的门槛,强化导师责任制;重视研究生社会实践,探索“产、学、研”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应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文化创新与大国形象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创新遭遇的一个强敌就是中国的文化失败主义,这是对内而言;对外而言,中国文化形象模糊不清.内部的虚空与外部的游移不定是中国最大的文化安全问题.内部的协调和团结、外部的蒸蒸朝气,是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文化创新是要培育一片生态世界,其契机就是太空文明、也就是时间空间本体论.中国经济的崛起正好与太空文明同步,新的文明时代将是一个后传统的时代,传统文化的精髓依然对这个世界产生重要的精神作用.太空文明开拓了崭新的人类经验,将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触媒.随着文化世界观的逐步拓展,中国的文化创新也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开始:从体系创新、范畴创新、艺术创新,到文学创新.中国文学批评是文化创新的窗口但问题很多(殖民化、肤浅化、炒作化是其主要弊端).有必要进行文化清理和思想重建,以引发中国文化艺术精神之建构和中国形象之重塑革新生机.  相似文献   

17.
闫傲霜 《科技智囊》2014,(10):74-74
<正>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习近平同志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再次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这不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坚持创新、敢为天下先进一步明确了方向,也为中关村在我国自主创新征程上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新的指引。创新是中关村"天然基因"。从中关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对于广大中小企业,大力发展创新服务业,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性问题. 创新服务业是战略性的产业.创新服务业,就是通过市场机制为企业创新提供专业服务的产业.它一定是市场机制的;一定是为企业提供创新服务的;一定是专业化的服务.可以细分为六大行业:设计、研发、知识产权服务、生产力服务、基础技术服务、战略咨询.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首先要把创新作为发展企业使命的一部分。具体而言,就是公司高层必须在这个方面给予重视,肯投资;其次是要把创新作为企业文化的关键的一部分,我个人对于文化的理解是,当人变成一种非常自觉的行为时,这是就形成了一种文化了。换句话说,要让创新变为企业文化的话,就意味着企业里的每一个人都会自觉地去创新;而多元的技术平台,是我们创新的一个独特的基础。创新需要广泛的联络,因为在不同的技术领域,学科等方面,联络往往能创造出新的火花;此外,如何鼓励员工进行创新,如何去把握和管理他们?其实这些东西都归到职业道德这一方面…  相似文献   

20.
首届教育部全国高校“文学人类学骨干教师高级研讨班”于2012年8月6日-12日在重庆市永川区茶山竹海举行,此次研讨班让这些锐意创新的学者走到了一起,对所有的学员来说,是一个打破牢茏解放思想的过程,也就是感悟反思、提升本土文化自觉的历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