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在距地球约3亿光年、接近旋涡星系NGC6240的地方,潜藏着某种很黑和很重的东西。天文学家在夏威夷用望远镜观测该星系时注意到,刚好在这一星系边缘的外面有某种星云的旋流和气体。天文学家计算,在旋流的中心有某种像整个银河系(银河系有1000亿颗星)一样重的东西,而体积不到银河系的万分之一,但是发出的光检测不到。在这张彩色图中,椭圆表示NGC6240旋涡星系的轮廓,黑色十字表示这一重天体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大学天文学系教授吴学兵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发现了一颗名为SDSS J0100+2802的类星体,距地球128亿光年。布它的中心有一个超级巨大的黑洞,质量相当于120亿个太阳。这个发现发表于2月26日的Nature上。  相似文献   

3.
《科技潮》2009,(6):6-6
芬兰科学家日前发现了宇宙中最大的黑洞,它的质量为太阳的180亿倍,大小相当于整个银河系。在它的旁边有一个质量略小的黑洞,科学家通过测量小黑洞的轨道,用较强的重力场作用现象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相似文献   

4.
在星系形成的等级结构模型中,亚星系的结构先形成,之后再不断地通过并合形成越来越大的星系.伴随着星系的并合,星系中心的大质量黑洞也不断经历并合.在富气体星系的并合过程中,气体落入星系的中心,可能触发恒星的形成和黑洞的吸积.黑洞不断通过并合和气体吸积,从小到大形成现在观测到的在不同红移处的超大质量黑洞,因此,在星系的演化过程中,不同红移处必然存在很多大质量黑洞双体系统,甚至三体系统.本文将主要对宇宙中大质量双黑洞的观测和理论做一个简要的评述.美国升级后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宣称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该引力波源为几十倍太阳质量黑洞双星的并合.这么大质量的致密双黑洞是如何形成的?它们的并合率为什么这么高?本文也会简单提及恒星级双黑洞的形成和演化模型.  相似文献   

5.
1960年之前,关于广义相对论的所有研究几乎全部都是关注在解特殊坐标系当中的爱因斯坦方程,其中人们强加了对称性的假设。那时对于发现一个爱因斯坦方程的收敛解都被认为是一个重大的成就,而其物理意义却在其次。然而一种特殊的更加几何的方法在60年代初期被Roger Penrose和其他一些科学家提出,Roger Penrose引入了一种全局的概念,并且向我们展示了他如何以此推出了时空奇点,这些不再依赖于对称性假设。Steven Hawking发展了Roger Penmse的壬单论并将其应用于宇宙学。  相似文献   

6.
栾美群 《科学世界》2014,(10):73-83
哈勃太空望远镜(HST),在不受地球大气影响的宇宙空间中,可以拍摄到包含从部分红外线到部分紫外线在内各种波长的光,具有高感光度和高分辨率,适合远方暗弱天体的发现或进行天体的详细观测。下面就介绍一下哈勃太空望远镜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7.
胡海 《青年科学》2011,(4):21-21
黑洞,就像是宇宙中的一个“怪物”,包括光子在内的任何物体都无法逃脱它的引力“魔掌”。黑洞,单单从这个名字看,就让人感觉神秘,黑洞究竟什么样?  相似文献   

8.
恒星是靠着核燃烧提供的量来保持它内部压力的,晚期恒星因热核反应产生引力坍缩现象而形成黑洞,这是经典的黑洞模型,它被描述为只进不出(光线也在内)的无底深渊。如果物质掉干电池黑洞,则宇宙中物质的熵就会减少,这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因此,宇宙的总熵应包括两部分;黑洞的熵和黑洞外物质的熵,这样修正,可使热力学第二定律更具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9.
《科学世界》2008,(5):10
黑洞的质量似乎没有上限,有些甚至是太阳质量的数亿倍。但是,黑洞最小究竟能有多小呢?美国天文学家发现了其自认为质量最小的黑洞——是太阳质量的3.8倍,直径只有25公里。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事件视界望远镜(EHT)拍摄到首张黑洞影子的照片在全球引起了轰动,黑洞这一话题又一次回到人们的视野中。目前我们熟知的黑洞形成机制是,在年老恒星死亡时,内部核反应产生的压力无法抗衡自身重力后坍缩形成黑洞。然而还有一类鲜为人知的宇宙学起源黑洞,那就是原初黑洞(Primordial BlackHole,PBH),这是一种由于宇宙极早期局域的超致密扰动坍缩形成的天体。可以想象  相似文献   

11.
《奇闻怪事》2011,(2):21
星际旅行是人类永恒的梦想。然而,即使距地球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比邻星,距离地球也有4.2光年远———这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距离的20万倍,或者相当于人类乘坐太空船往返月球5000万次的距离。假如乘坐人类迄今为止最快的星际探测器——美国"旅行者1号"探测器以每秒17公里的速度离开太阳系,人类将在7.4万年后才能  相似文献   

12.
宇宙哲学作为一门精确的物理科学,它的基础就是我们对来自宇宙大爆炸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理解。196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工程师阿诺&#183;彭齐亚斯(Penzias)和罗伯特&#183;威尔逊(Wilson)无意中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宇宙背景辐射的发现在近代天文学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给了大爆炸理论一个有力的证据。彭齐亚斯和威尔逊也因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而获得197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3.
刘胤 《青年科学》2009,(10):12-13
黑洞是我们宇宙中最奇怪、最神秘的物体,它们像宇宙中的真空吸尘器,能吞没靠近它们的任何东西,不论是大头针还是体积是太阳1亿倍的星体,黑洞都能吞没。它们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在时空中穿梭。宇宙中人类所认知的星体有2000亿个,天文学家相信在宇宙中有无数个黑洞,通过对黑洞深处的研究将揭开宇宙形成的奥秘。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世界》2014,(1):17
##正##中微子是构成宇宙物质的基本粒子,共有三种,与宇宙中所有的基本过程都有关系,因此成为科学家的研究热点。目前探测到的绝大部分的中微子来自太阳,另外,地球大气层里以及核反应堆附近也可以探测到一些中微子。来自太阳系以外的茫茫宇宙中的中微子比较罕见。目前,美国的一个科研团队报告了28个来自太阳系之外的宇宙中的高能中微子,此研究成果发表在11月22日出版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本非常优秀的天文科普书籍,源于作者在大学开讲多年的公共入门课程,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当代天文学和宇宙研究中非常吸引人的一些话题。内容远不止书名所涵指的超新星、伽玛射线暴等恒星爆炸现象,还有对恒星及双星的演化、吸积盘、白矮星、中子星、黑洞、宇宙加速膨胀等相关天文现象以及背后的物理所做的全面而清晰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17.
20世纪上半叶,膨胀宇宙的发现是天文学中最为激动人心的辉煌成就。20世纪开始,天文学界一直存在着紧张甚至激烈的争论。银河是否就代表了整个宇宙?或者我们的宇宙是由数量巨大甚至无限个孤立宇宙组成的,而其中的每一个都类似于人类自己的银河?在1925年以前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倾向于孤立的宇宙。这个概念是德国哲学家康德于1755年提出的。现代天文学起源于1917年,  相似文献   

18.
美国夏威夷大学和密执安大学的天文学家7月1 1日宣布,他们发现一个比目前己知黑洞大l O O倍的黑洞。该黑洞在距地球3 0 O 0万光年的NGC 3 l l 5星系中心。该黑漏物质大小相当于整个太阳系,密度比太阳的密度大出1 O亿倍。美国天文学家发现新黑洞@吴卫~~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世界》2008,(2):13-13
在传统的社交礼仪中,英国人更喜欢有力地握手,而欧洲大陆更流行互吻脸颊,到底哪一种更卫生呢?近日英国学者的新研究给出了答案:亲吻脸颊比握手更卫生。  相似文献   

20.
用新改进的方法研究动态含宇宙项球对称带电蒸发黑洞视界附近的量子非热效应,并给出辐射频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