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盐度及温度对红鳍笛鲷精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不同盐度和温度对红鳍笛鲷(Lutjarus erythopterus)精子活力的影响,并比较了室温保存和低温保存时精子的活力.实验共设置9个盐度梯度和5个温度梯度.结果表明,精子活力的最适盐度为32,此时,精子的快速运动时间最长8.50min,精子寿命也最长,为11.09min,在盐度低于15的情况下,精子活力丧失;最适温度为25℃,此时精子的快速运动时间最长7.72min,精子寿命也最长,为10.9min.在室温(25℃)条件下,红鳍笛鲷精子活力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保存到15.5h后的精子失去快速运动的能力;在低温0~4℃条件下,红鳍笛鲷精子寿命可长达72h。  相似文献   

2.
应用定时曝光显微摄影法(TEP)对32例有生育力的正常男性与50例不明原因不育症患者进行精子运动特征的客观评价与分析,并同时进行精子形态学检查、精子膜 WGA 受体值测定和血清、精浆、精子膜抗精子抗体的免疫学检测。病因学研究表明,单纯由免疫因素所致不育的患者所占比例很小;不育组在精子膜 WGA 受体值上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在精子形态与运动功能方面有显著差异;导致某些不明原因不育症患者不育的因素可能是单一因素,也可能是二种以上对生育有影响的因素。TEP 是客观.定量评价精子运幼功能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可检测出用常规精子活力评价方法难以查出的精子运动功能缺陷。在14项精子运动特征指标中,有6项指标在对照与不育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2项与精子畸形率的增加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了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中国龙虾Panuliurus stimpsoni(Holthuis)精子发生的结果。
中国龙虾的精子发生经过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成熟分裂前期由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组成。精细胞的变态经过早期精细胞、顶体颗粒期、顶体囊期、顶体分化期和成熟精子。精子属非典型精子,没有鞭毛,不能运动。在扫描电镜中,成熟精子呈绒毛球状。在透射电镜片中,每个精子有核、板层区和顶体。核内有分散的染色质和微管。突起从核发出,核中的微管也伸进突起,顶体和板层区也见到突起。板层区包含有大量的膜和少量退化的线粒体。由高尔基复合体产生的顶体可以分成均质部、旋涡部、晶体部和绒毛部。  相似文献   

4.
随着恐龙日益家喻户晓,“化石”这个名词也时常被人们提起:恐龙化石、恐龙蛋化石、恐龙脚印化石……。除此以外,还有象化石、鱼化石、珊瑚化石、植物化石等。什么是化石?南京大学出版的《古生物学》中定义:“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代生物遗体和生活遗迹。”古生物死亡后,它们的身体或活动的遗迹被埋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而被石化,体内的有机物逐渐被周围的矿物质取代,最后变成  相似文献   

5.
采用霍恩氏法研究杞芪灵芝多糖的急性毒性,采用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和Ames实验研究杞芪灵芝多糖的遗传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杞芪灵芝多糖经灌胃给药,其半数致死量为LD50 >21 500 mg/kg,基本无毒;在骨髓细胞微核实验中,微核出现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精子畸形实验中,精子畸形率也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古植物学研究表明,植物细胞质确实可以保存为化石。随着相关研究技术的进步,研究发现植物化石中具有和现代植物相似的超微结构。特殊情况下,植物细胞质化石研究能够帮助解决现代生物学中某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高温和野火在植物细胞质化石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一个过去被古生物学家视而不见的自然现象--雷电可能对某些超微结构的固定起到了关键作用。植物细胞质化石研究把古植物学推向一个新的研究层面和方向,促进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也把一些新的研究手段引入到了古生物学中。本文回顾植物细胞质化石的研究历程,总结研究成果和经验,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在形形色色的恐龙化石中,皮肤类化石是极其罕见的。全世界也不过仅发现十余例而已,由此不难看出其稀罕和珍贵的程度。同盈千累万的恐龙骨骼化石、蛋化石、脚印化石相比,恐龙皮肤化石恰如吉光片羽,凤毛麟角!究其特别罕见的原因,当与形成化石的物质选择性相关。通常说来,古生物遗体中的硬体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K~+、Mg~(2+)、Ca~(2+)、Cl~-等无机离子、卵清白蛋白、血清白蛋白等蛋白质以及番鸭精清对精子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稀释液中,缺少K~+时,精子很快失去活力;K~+浓度为10或20mmol/L时,精子活力最高,K~+浓度增至40mmol/L时,精子活力降低;稀释液中Ca~(2+)浓度为1或3.5 mmol/L时,精子活力明显提高;稀释液中Mg~(2+)浓度在0~4mmol/L之间变化时,对精子活力无明显影响,但浓度大于10mmol/L时,精子活力明显下降;高浓度Cl~-对精子保存不利,精清以及血清白蛋白能消除由于洗涤而造成的精子粘附现象,提高精子活力,稀释液中精清所占比例较低时,有利于精子保存。  相似文献   

9.
1985年,笔者在陕西洛南地区进行野外工作时,先后在长城系高山河群下部发现了数量可观的一种古老的动物化石和遗迹化石。目前正在陈景维、翦万筹两位副教授的指导下进行室内整理和研究。经初步观察,这种化石应归属蠕虫动物。蠕虫化石产出于肉红色石英岩状砂岩岩层顶面以上的灰绿色砂质板岩中,平行层面分布,可能是一种食泥的蠕虫动物。化石体为圆柱形,表面具清晰的环纹;大多数呈婉蜒弯曲状,也有直的;化石一般长5—15cm,最长达20cm以上,直径在0.4—0.6cm之间,为肉红色石英岩状砂岩充填。与蠕虫动物化石共生的还有大量平行层面的遗迹化石,无疑是蠕虫动物当时活动所留下的爬迹。此外,在高山河群下部还发现了两种分别为爬迹和潜穴的遗迹化石。  相似文献   

10.
重庆中梁山岩溶槽谷地区分布有数量众多的岩溶洞穴,重庆师范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在2009—2010年对这些洞穴进行了系统调查。在太平洞、黄桷洞等地点,采集到中更新世晚期的东方剑齿象、大熊猫、水鹿、野猪等动物化石,同时获得非常丰富的小型哺乳动物化石。在小型哺乳动物化石中以鼯鼠科化石材料最为丰富,采集到的鼯鼠科化石主要包括4属4种,分别为矮飞鼠属优矮飞鼠(Petinomys electilis)、旧大陆飞鼠属小飞鼠(Petinomys volans)、巨飞鼠属灰鼯鼠(Petinomys xanthotis)、橙足鼯鼠属复齿鼯鼠(Trogopterus xanthipes)。优矮飞鼠化石材料中发现有1件左上颌,改变了此前中国只有该动物下颌骨化石材料的状况。灰鼯鼠的形体偏大,表现出该物种在演化上存在地区差异。中梁山复齿鼯鼠的P4最大,原尖粗壮,中附尖和前附脊发达;腭骨与上颌骨的分界线接近M2的中部,这些特征与中国所发现的复齿鼯鼠化石材料特点一致。中梁山鼯鼠科化石材料兼有北方种与南方印度马来亚种,前者如小飞鼠(Petinomys volans),后者如优矮飞鼠(Petinomys electilis)。这些不同生境的动物种类同时出现于中梁山地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与当地曾经频繁的冷暖气候更迭有关,一方面也与该地川岭交错、岩溶地貌发育、地形复杂多样的地形环境有关。中梁山丰富的鼯鼠科化石,证明中国西南地区是鼯鼠演化与迁徙交流的重要地区,同时也是欧亚大陆北方动物群与南方动物群重要交流通道。
  相似文献   

11.
通过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了中国大鲵精子的形态结构,并对精子各部位量度进行了测量和计算,结果表明:大鲵精子由头部和尾部组成,无明显的颈部.精子头部细长且直,前端渐细呈锥状,顶体由顶体鞘和穿孔器组成,头部中后部有胞质小团分布;尾部呈波状,由轴纤维、波动膜和轴丝构成.精子的全长为252.45±11.19 μm(n=20),顶体长23.33±1.68 μm,头长68.27±2.75 μm,尾长184.19±11.74 μm,头宽2.63±0.34 μm.比较分析表明:中国大鲵精子具有隐鳃鲵科精子的共同形态结构特征;隐鳃鲵科物种精子的形态结构与小鲵科的具有相似性;在大鲵的人工授精过程中,保证精子结构完整,是提高大鲵受精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通过XRF、XRD、FT-IR和RS对产自浙江缙云恐龙骨骼化石和围岩的元素组成、矿物结构和基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化石中主要元素为钙、磷,钙磷质量比为12.7,围岩中硅、铁、钙、钾和铝含量较高;化石中钙含量是围岩的15倍,磷量为31.9倍,围岩中铁量是化石的8.5倍,硅含量是化石的11.25倍,钾含量是化石的45.6倍,铝含量是化石的7.36倍;恐龙化石的主要成分为羟基碳氟磷酸钙与碳酸钙,分别占63.9%和36.1%,围岩主要成分二氧化硅约为36.9%,其余为碳酸钙和硅酸盐的混合物.红外与拉曼峰表明,化石中存在羟基碳氟磷酸钙、方解石及少量有机物;有机物的存在表明,化石未被完全石化,且恐龙死亡后初始阶段埋藏在缺氧环境中;而围岩中则为石英、方解石和有机物.  相似文献   

13.
正A:人类的遗传物质既包括细胞核中的DNA,也包括线粒体中的DNA。精子和卵细胞都有线粒体,但一般认为,精子的线粒体是不会遗传给子代的。D减数分裂而成的精细胞在变形成为精子的过程中,线粒体会以线粒体鞘的形式集中在精子头部以下部位。而受精时,精子只提供位于头部的细胞核,线粒体鞘会与精子尾巴一起断裂而丢失。与之相反,卵细胞则提供细胞核和细胞质(含有大量的线粒体)。这样,精子的线粒体就不会进入到  相似文献   

14.
应用定时曝光摄影法(TEP)对32例有生育力的正常男性与50例不明原因不育症患者进行精子运动特征的客观评价与分析,并同时进行精子形态学检查,精子膜WGA受体值测定和血清、精浆、精子膜抗精子抗体的免疫学检测。病因学研究表明,单纯由免疫因素所致不育的患者所占比例很缩小;不育组在精子膜WGA受体值上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在精子形态与运动功能方面有显著差异;导致某些不明原因不育症患者的不育因素可能是单一因素,也可能是二种以上对生育有影响的因素。应用TEP进行精子活力评价,可获得许多精子运动特征方面的信息。这种…  相似文献   

15.
抗精子抗体对阴道黏膜的刺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抗精子抗体的体外杀精效果及其对金黄地鼠阴道粘膜的刺激性,以初步评价该药作为外用避孕药应用的可能性.将抗精子抗体与新鲜精液直接混合后镜检;用导管将抗精子抗体凝胶涂布于地鼠阴道内,每天一次,两周后解剖做病理切片观察并评分.抗精子抗体的的最低杀精浓度为0.31 mg/mL;抗精子抗体凝胶对地鼠阴道粘膜刺激性评分值为5.0±0.9,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抗精子抗体具有体外杀精作用,但同时也有轻度、可接受的阴道刺激性,作为外用避孕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重庆中梁山岩溶槽谷地区分布有数量众多的岩溶洞穴,重庆师范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在2009—2010年对这些洞穴进行了系统调查。在太平洞、黄桷洞等地点,采集到中更新世晚期的东方剑齿象、大熊猫、水鹿、野猪等动物化石,同时获得非常丰富的小型哺乳动物化石。在小型哺乳动物化石中以鼯鼠科化石材料最为丰富,采集到的鼯鼠科化石主要包括4属4种,分别为矮飞鼠属优矮飞鼠(Petinomys electilis)、旧大陆飞鼠属小飞鼠(Petinomys volans)、巨飞鼠属灰鼯鼠(Petinomys xanthotis)、橙足鼯鼠属复齿鼯鼠(Trogopterus xanthipes)。优矮飞鼠化石材料中发现有1件左上颌,改变了此前中国只有该动物下颌骨化石材料的状况。灰鼯鼠的形体偏大,表现出该物种在演化上存在地区差异。中梁山复齿鼯鼠的P4最大,原尖粗壮,中附尖和前附脊发达;腭骨与上颌骨的分界线接近M2的中部,这些特征与中国所发现的复齿鼯鼠化石材料特点一致。中梁山鼯鼠科化石材料兼有北方种与南方印度马来亚种,前者如小飞鼠(Petinomys volans),后者如优矮飞鼠(Petinomys electilis)。这些不同生境的动物种类同时出现于中梁山地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与当地曾经频繁的冷暖气候更迭有关,一方面也与该地川岭交错、岩溶地貌发育、地形复杂多样的地形环境有关。中梁山丰富的鼯鼠科化石,证明中国西南地区是鼯鼠演化与迁徙交流的重要地区,同时也是欧亚大陆北方动物群与南方动物群重要交流通道。  相似文献   

17.
<正>早在数千年前,人们就已经发现了恐龙的化石,并由此衍生出一些上古神兽的形象,比如“龙”。欧洲的一些古籍中也有关于恐龙化石的记述和插图,但当时人们并不知道这些骨骼的真实身份。西方故事里,金字塔诞生的两千多年前,地球以及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就已经出现。这种观点一直统治着西方世界,这为古生物化石的研究带来了很多阻碍。  相似文献   

18.
采用解剖观察、石蜡组织切片及苏木精-曙红染色方法,利用显微镜照相获取图像,研究了斜纹夜蛾幼虫到成虫精巢的发育及精子的发生.研究结果表明:2个精巢在预蛹期开始融合,并在蛹期融合成1个;在成虫期,随着精子的排出,精巢体积逐渐减小;斜纹夜蛾雄性生殖细胞发育为有核精子和无核精子,2种精子的发生都经过精原细胞囊期、精母细胞囊期和精细胞囊期;精子的形成主要区别在于有核精子的细胞核有一个变形过程,而无核精子形成过程中不经过细胞核变形,且后期将细胞核丢弃.综上所述,有核精子的主要发育时期为6龄到蛹期,而无核精子的主要发育在蛹期.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和控制精子形成以及利用生殖机理防治斜纹夜蛾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最近,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工作者,在辽宁省朝阳地区的九佛堂组地层中发现了有重大科学价值的中生代鸟类化石.近百年来,尽管在德国的索伦霍芬地区侏罗系地层中曾发现过数个始祖鸟化石标本,而且近年来在美国、欧洲、澳洲等国家和地区也有在中生代地层中发现一些鸟类化石碎片的报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辽宁省朝阳市凤凰山中元古代海相地层中首次发现了食肉的低等无脊椎动物石质宏观实体化石.通过观察化石中动物的形态和显微结构,发现这些动物具有捕食习性并具备口、消化道、消化腔等消化系统器官,以此确定了化石中动物的食肉属性,同时探讨了化石的形成机理.该种化石的发现可以充分证明中元古代低等动物已经进化到一定的水平,对华北中新元古代"动物化石"的重新认识和研究多细胞动物起源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对人们认识中元古代动物的化石形态和解释达尔文因没有发现寒武纪以前的化石而困惑提供了充分的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