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味精厂的发酵废液中,分离到一株无尾噬菌体,编号为 Zp。通过血清学研究、寄主范围、一级生长曲线、pH 稳定性、热失活测定、形态的电镜观察、以及对其核酸的分析,发现该噬菌体与已报导过的北京棒状杆菌 As1.299有尾噬菌体都有明显区别。是一种新类型的噬菌体。1981年,我们从辽源味精厂用北京棒杆菌 As1.299发酵的污染液中分离、纯化四种噬菌体。经电镜观察,有三株是有尾的,它们的形态及生物学特征与已报导过的相似,其中一株(Zp)是无尾的。通过血清学等一系列研究分析,这株噬菌体与其他有尾噬菌体在生物学特性上存在明显差别。通过核酸的分离和分析,这种噬菌体为双股DNA,含四种硷基,核酸含量稍高于有尾噬菌体,DNA 上联结葡萄糖基。  相似文献   

2.
筛选效果好的中草药,用来防治谷氨酸生产菌北京棒状杆菌 AS1.299的噬菌体,无论在理论上和生产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我们利用四味中草药单独或配伍使用来防治噬菌体。结果表明,单独或配伍使用对噬菌体的影响差别不大,其中五味子单独使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从北京棒状杆菌AS1.299中分离得到的新型噬菌体Zp的DNA,对北京棒状杆菌AS1.299原生质体,在不同温度和二价Ca~艹的条件下进行转染实验,结果表明ZpDNA的转染效率较高,每微克DNA最高可形成12斑,最低可形成4个噬菌斑。当温度为32℃时,形成噬菌斑数最多,为24个,当Ca~浓度为80mM时形成噬菌斑数最多,为22个。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谷氨酸生产茵AS_1.299谷氨酸脱氢酶的专一性辅酶、热稳定性、动力学参数和发酵过程中的活力变化进行的研究表明,该酶以辅酶Ⅱ为其专一性辅酶;于50℃保温10分钟保留活力约为18%,而在60℃保温同样时间几乎完全失活;对L-谷氨酸和辅酶Ⅱ的动力学参数分别为55.6和0.139毫克分子;在发酵过程中,前期酶活力逐渐上升,在24小时左右酶活力最高,其后酶活力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5.
作者就本实验室分离到的一株对钝齿棒状杆菌B_9具有转导作用的噬菌体T_1,研究了噬菌体DNA的转染条件、钝齿棒状杆菌球状体的制备条件与转染频率的关系.证明以1%甘酸氨和0.8μ/ml青霉素培养,再经1mg/ml溶菌酶破壁处理10-16h效果较好;比较了各种二价阳离子和PEG对转染频率的效应,30mM CaCl,和16%PEG结合处理可提高转染频率,单独加Ba~( )或PEG,对转染无作用,二者结合处理有作用;加小牛血清白蛋白及37℃加温处理5min可提高转染频率,最适条件下,高达9.5×10~(-3)p.f.u./cell(2.8×10~6p.f.u./μg DNA)。噬菌体T-1对钝齿棒状杆菌是专一的,但以它的DNA对其它一些棒状杆菌也能转染,表明噬菌体T-1的受点与细胞壁有关.  相似文献   

6.
虽然对谷氨酸产生菌(Corynebacterium crenatum)噬菌体已有许多较深入的研究,但对于噬菌体在遗传学上的应用的研究却很少。为寻找适合于谷氨酸产生菌的遗传载体,本实验室从分离出的48株噬菌体中,筛选后得到两株具有转导能力的噬菌体。下文报道其中一株的理化、生物学特性,为已发表的谷氨酸产生菌噬菌体进行比较,提供选择转导噬菌体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谷氨酸棒状杆菌CZ04为出发菌株,利用pK19mobsacB载体的反向筛选,通过在ppc和pyc基因前面敲入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启动子(Psod),相应获得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PC)上调的重组菌株CZ05和丙酮酸羧化酶(PYC)上调的重组菌株CZ06以及PPC、PYC双上调的重组菌株CZ07,并研究了增强谷氨酸棒...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pH和温度变化以及紫外线照射下苏云金芽孢杆菌噬菌体的存活率.结果表明,这些理化因素对噬菌体都有程度不同的灭活作用.应引以注意的是噬菌体结构愈复杂,愈容易被这些理化因素所破坏,相反结构简单的噬菌体(如具有短尾的噬菌体)则具有较强的耐受性.提出了几种适用于工厂生产的消灭噬菌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 鼠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murium)也叫科屈氏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kutscheri),于1894年由Kutscher首先分离到,专性寄生鼠类,引起大白鼠和小白鼠的伪结核病。德国、英国美国、日本以及澳大利亚都曾报道过本病,国内尚未见报告。鼠棒状杆菌的感染多呈隐性,隐性感染的鼠除影响生长外,常在各种因素,如:X—射线照射、泛酸缺乏、可的  相似文献   

10.
资料表明,鸡棒状杆菌病在国内外报道很少。笔者于1998年3月初在龙岩市某鸡场发现了一起肉鸡棒状杆菌病,该病发生后,经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每次都能很好地控制本病,但一停药,马上复发,在治疗上成本较大。笔者认为该病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鼠棒状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离并鉴定了一株鼠棒状杆菌,为实验动物微生物监测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病理剖检、细菌学检查等方法,对长期毒性试验中发病大鼠分离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应用生物学性状检测、血清凝集试验、动物试验等技术对分离菌株作进一步鉴定。结果从发病大鼠中分离出一株细菌,通过生化特性鉴定,并结合血清学诊断方法和动物试验,确证该大鼠分离菌株为鼠棒状杆菌。结论因长期毒性试验的应激致使动物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可使隐性感染的鼠棒状杆菌引发疾病,导致大鼠死亡,严重影响科研工作,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应用不同剂量的N_2激光辐照钝齿棒状杆菌,探讨其对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在微生物育种中的应用。结果表明,N_2 激光对细胞的生理生化和遗传特性有明显的诱变效应,效应强度因辐照剂量的不同而不同。16 min以下剂量的辐照组,其细胞的生长速度、呼吸强度、酶活力、细胞膜透性及主要代谢产物谷氨酸的生物合成量均比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辐照12 min的效果最好,谷氨酸产量比对照组提高28.8%。说明激光引起的诱变效应可用于微生物的良种选育。  相似文献   

13.
资料表明,鸡棒状杆菌病在国内外报道很少。笔者于1998年3月初在龙岩市某鸡场发现了一起肉鸡棒状杆菌病,该病发生后,经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每次都能很好地控制本病,但一停药,马上复发,在治疗上成本较大。笔者认为该病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正> 激光技术自六十年代兴起以来,虽不到20年时间,但它在工业、医学、国防、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却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成了当代自然科学发展最迅速的部门之一。作为一种物理刺激因素,近年来国内外有不少单位在农业上试验应用了激光技  相似文献   

15.
以丰富和完善谷氨酸棒状杆菌的表达元件、筛选适合工业化应用的新型诱导启动子为研究目标,借助绿色荧光蛋白GFP为报告基因,构建启动子筛选工具质粒,在谷氨酸棒杆菌中表达,筛选出三种高效表达的诱导启动子.通过检测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强度可知:丙酸启动子诱导表达强度最大,葡萄糖酸启动子次之,蔗糖启动子较弱;丙酸启动子最适诱导浓度为60 ug/m L、葡萄糖酸启动子2 mg/m L、蔗糖启动子2 mg/m L,表达强度比无诱导对照组分别增加4.39、3.86、2.74倍.  相似文献   

16.
为了优化发酵工艺,提高色氨酸产量,本文对发酵培养基的碳氮源、发酵条件、及小试发酵过程控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4g/L、胰蛋白胨20g/L,色氨酸产量达0.43g/L;在摇瓶发酵的基础上,进一步在50L发酵罐中进行小试表明,在发酵温度36℃、pH7.0、搅拌速率700r/min的条件下,色氨酸产量达0.45g/L。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AS.1563谷氨酸棒杆菌为生产菌种,通过摇瓶发酵研究了生物素、苏氨酸、蛋氨酸三种生长因子对赖氨酸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种生长因子用量不同对赖氨酸产量均有明显影响(P<0.05或P<0.01)。通过正交实验分析,三者在发酵培养基中的最佳用量配合为:苏氨酸500mg/L、蛋氨酸200mg/L、生物素350mg/L。  相似文献   

18.
质粒pGA46-4带有从谷氨酸棒杆菌染色体上分离到的有启动功能的片段,用PCR技术从pGA46-4中扩增了该片段的关键区域;启动子PGL,将该启动子经EcoRⅠ-BamH Ⅰ双酶切后,与大肠杆菌质粒pJL01的EcoRⅠ-BamHⅠ大片段连接,再接入Xyl E gene和棒状杆菌质粒pXZ10142,构建成棒状杆菌-大肠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JL23。用邻苯二酚双加氧酶基因检测表明,该表达载体可在棒状  相似文献   

19.
在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指引下,我县革命兽医人员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为进一步探索治疗各种家畜传染病的有效中草药及其制剂,选择了常用的64种中草药及其制剂对家畜最常见的几种主要传染病的致病菌,进行体外抗菌试验和吸收排泄试验,并结合临床应用观察,现就对猪丹毒杆菌的抑菌情况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20.
制备了十种苏芸金杆菌噬菌体的抗血清,测定了每一抗血清的K值,并根据抗血清交叉中和反应实验将它们分为四个不同的血清型:LP_1,LP_4,LP_7和LP_5型。LP_1型包括:LP_1,LP_3和PP_1;LP_4型包括LP_4和LP_2;LP_7型包括LP_6,LP_7,LP_8和PP_2;LP_5型仅包括LP_5。这种分类与根据噬菌斑形态所进行的分类基本上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