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月2日,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在国家高新区管理高级研修班上指出,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组织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新时期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徐冠华强调,当前的科技工作重点是突出自主创新的发展主线。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已对制定《规划纲  相似文献   

2.
科技基础平台建设是我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全社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的基础支撑体系。面对科技经济发展的日益需求,我国科技基础平台建设比较薄弱,为了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2006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将"科技基础平台建设与共享"作为重点领域进行研究,并制定出台了相关任务部署。本文针对这些任务的实施情况、进展成效,以及许多领域专家提出的政策建议进行了综合报道。  相似文献   

3.
2006年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大会,作出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确立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及配套政  相似文献   

4.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科技部对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和资源配置重点进行了调整,建立了"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体系.调整后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由重大专项和基础计划两大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5.
经互会成立于1949年1月,由苏联、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和罗马尼亚6国发起,后来先后又有4个国家加入,即民主德国(1950年9月)、蒙古(1962年6月)、古巴(1972年7月)和越南(1978年6月),目前共有10个成员国。总部设在莫斯科。阿尔巴尼亚曾于1949年2月加入经互会,自1961年12月起未再参加该组织的活动。此外,老挝、安哥拉、埃塞俄比亚、朝鲜、民主也门、阿富汗和尼加拉瓜等国派观察员参加例行会议。经互会的宗旨是在平等互利基础上进行经济互  相似文献   

6.
简讯     
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务院2006年2月9日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纲要确定,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纲要指出,到2020年,中国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  相似文献   

7.
<正>编者按:前沿技术是高技术领域中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的重大技术,是未来高技术更新换代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国家高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超前部署一批前沿技术,将充分发挥科技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提高我国高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2006年,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简称《纲要》),将"前沿技术"作为重点领域进行规划和  相似文献   

8.
《安徽科技》2006,(3):6-11
编者按: 为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日前,国务院发布实施<关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出台了科技投入等10个方面的扶持政策,本刊选其部分进行解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作为推动中国科学事业发展和开展基础研究的重要手段,大型科学工程和设施是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尤其是基础研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将"大型科学工程和设施"作为科技基础平台建设领域的工作重点,本文就《纲要》实施以来大型科学工程和设施建设的任务部署、工作进展和成效,以及许多领域专家的相关政策建议进行了综合报道。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各有关部委、各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委、局)、财政厅(局),发展改革委、教育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精神,加快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特制定《“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教育部制定的《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精神,加快国…  相似文献   

11.
<正>编者按: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驱动国家发展、提高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强大动力,面对我国实施创J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求,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环境的政策建设非常重要。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配套政策与措施"被列为重点领域,为贯彻落实《纲要》实施创新政策的要求,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12.
原苏联自1948年起,建立了以军事为目的的高技术发展战略。1985年12月18日苏联与经互会成员国合作,制订了《到2000年科技进步综合纲要》,共同全面发展高技术所有领域,力争到本世纪末使苏联、东欧国家在科技和生产方面取得“现代化革命性进展”,由于苏联、东欧国家内部和国际共运等种种原因,致使东  相似文献   

13.
资金短缺是制约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一个关键问题o《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简称《纲要》)提出"实施促进创新创业的金融政策",目的是为科技创业和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本刊就金融政策实施情况、进展、取得的成效,以及许多领域专家对《纲要》未来实施提出的重要建议进行综合报道。  相似文献   

14.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26):F0003-F0003
根据《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的精神,2005年山西省科技厅列专项支持山西省科技文献资源平台和科学数据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为了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年,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一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针对我国科技政策环境建设面临的挑战,制定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本刊对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情况、进展成效,以及许多领域专家提出的政策建议进行综合报道。  相似文献   

16.
《甘肃科技》2006,22(2):I0001-I0001
国务院2月9日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下简称支撑计划)于2006年在原科技部科技攻关计划(以下简称攻关计划)基础上设立,是国家科技主体计划之一,主要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东欧诸国多属外向型经济国家,资金、原料和市场的对外依赖性很大。以往在经互会内,彼此进行易货贸易,经济上互补,弥补了各自的不足。1991年6月经互会解散,一夜之间东欧国家的对外经济一下子失去了40-80%的传统市场,加之国内政治经济体制急剧转轨的冲击和国际局势的影响(海湾战争、苏联解体、西方经济衰退、南斯拉夫内战等),使东欧诸国的对外经济活动陷入空前的困境,滑入40年来的低谷。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环境,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今年2月26日,国务院全文发布了《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以下简称“配套政策”),涉及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相似文献   

20.
《科技潮》2006,(3):4
2月9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全文发布。4万多字的《规划纲要》,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对我国未来15年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是未来15年指导我国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我国尽快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勾画了宏伟的路线图。其中的八大亮点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