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松耦合旋转变压器存在较大气隙,其电感量难以计算,为了省去计算机建模和仿真的步骤,缩短设计时间,针对壶型磁芯和邻近型线圈组成的松耦合旋转变压器建立磁阻模型,根据其大气隙的特点,采用磁阻分析的方法得到其等效电路模型.再以磁芯和线圈的尺寸为参数,分析、推导得出松耦合旋转变压器励磁电感和漏感的计算公式,并根据设计参数间的关联,给出了一个设计流程图.最后通过计算、仿真和实验三者对比分析,验证了励磁电感和漏电感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ANSYS的电力变压器漏电感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有限元法讨论了电力变压器中漏磁场的类型和作用,把有限元分析法引入到变压器漏感计算当中.在此基础上对电力变压器建立仿真模型,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电力变压器的漏感进行分析、计算,并将仿真结果与用传统方法计算出的漏感相比较,其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应用等效磁网络方法分析了电力变压器的漏磁场分布.等效磁网络方法是一种介于场与路之间的数值计算方法,其原理简单,实现方便.文中给出了等效磁网络模型和建立等效磁网络方程组的方法,以及用此方法求得的变压器漏磁场分布与阻抗电压,并与二维有限元分析结果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等效磁网络方法是一种简洁而不失准确的数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电子镇流器的研制是CCFL电光源产业化的关键.论文阐述了基于半桥驱动芯片IMP3521开关电路的设计,分析验证了变压器漏感镇流电路的等效模型,探讨了灯管异常保护电路的设计.针对照明CCFL灯管的电气特性,采用高集成度的IMP3521和变压器漏感镇流技术,设计了一种高性价比的电子镇流器.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三维有限元仿真接触器吸合过程动态仿真的基础上,进行磁路模型构建,综合考虑了铁心磁阻、铁心漏磁及铁心磁场分布不均匀等特性,通过对三维仿真中漏磁磁力线和铁心中磁密的分布进行分析,将漏磁分为铁心内部漏磁和外部线圈漏磁,并利用安培环路定理分析铁心中的磁密分布。通过对三维仿真结果和磁路模型仿真结果及实验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大大缩短了仿真时间和参数化仿真效率,为后续的的电磁系统优化设计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RCC方式输出变压器的结构特征,采用感应电压法测量了漏磁分布。分析了漏磁对输出电压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带有绝缘夹片的输出变压器的漏磁主要分布在主磁通的轴线方向上,输出滤波器的电感线圈应尽量避免配置在主磁通轴线方向附近,否则,由于漏磁的影响,将引起输出纹波电压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表贴式永磁电机漏磁导的解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有限元法求解空载漏磁系数时计算量大的问题,采用磁路法全面考虑了永磁电机内部4不同漏磁通路径,并根据电机结构尺寸确定各漏磁通的积分区域,不但解决了磁路法在电机结构变化时漏磁系数计算不准确的问题,而且同时具备计算量小的优点。在极弧系数、气隙长度和永磁体厚度分别变化的情况下,漏磁系数的有限元结果与磁路法结果吻合,证明了该文所提出的漏磁导计算方法的准确性。该方法不需要复杂的有限元计算,尤其适用于电机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8.
对磁件等效电路模型进行了概述,提出了一种新的磁件等效电路模型.新模型既能反映磁件的结构,又能方便电路分析计算,并且通过它建立起4类磁件等效电路模型的关系图,证明了4类磁件等效电路模型具有同一性.针对磁件的非线性磁饱和特性,在回转器-电容建模中引入了磁开关元件,简化了已有的处理方法的计算,仿真结果表明了该处理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最后,针对在建立各类等效电路模型过程中存在的参数确定难问题,指出利用电磁场分析软件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过大的短路电磁力会影响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及电网的稳定性。为了计算研究短路条件下变压器绕组的轴向电磁力,本文建立了110 kV/38.5 kV/10.5 kV的变压器“磁场-电路”耦合模型,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三相高压对中压绕组短路工况下的变压器进行了仿真,并得到了铁心磁密和内部辐向漏磁磁密的分布,B相高压中压绕组所受的轴向电磁力,以及在不同电流载荷下绕组所受轴向电磁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变压器内部辐向漏磁磁密主要集中在绕组端部,峰值可达0.03 T,绕组中间位置,辐向漏磁磁密为0。绕组所受轴向电磁力的频率主要为50 Hz和100 Hz,且随着短路时间的增加,其二倍频特性愈加明显。随着短路励磁电流增加,绕组受到的轴向电磁力也会增大,且轴向电磁力增幅等于电流增幅的平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稀土永磁同步电机直轴电枢反应。主要分析了负载时由直轴电枢反应引起的漏磁通,其中包括合群漏磁和“曾氏漏磁”,并推导了这些漏磁通的定性计算公式,完善了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