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不同光照条件及叶组织受损程度对植物生物量分配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照条件不同和叶损失程度不同都会导致植物物质分配方式的变化.高光照水平下,植株加大对根的生物量分配,低光照水平下增加对叶的生物量分配,中度光照条件下植株对根和叶的分配则处于两者之间;叶组织损失使植株加大对叶的生物量投资,不同处理阶段结果有所不同;低光照条件下,叶损失植株对叶的生物量分配显著高于高光照下的叶损失植株.  相似文献   

2.
土壤水分胁迫对银杏无机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应用盆栽土培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1年生银杏实生苗在土壤水分胁迫下体内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积累及其在各器官中的分配。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银杏茎和叶中全氮、叶中全钙和全钾、根中全铜及根、茎和叶中全磷含量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根系中全氮含量变化较少,茎和根中全钙、茎中全铜及茎、根和叶中全镁、全锰和全锌含量逐渐升高,银杏叶中全铜、茎和根中全钾含量逐渐下降;(2)各种土壤水分条件下,全镁、全氮、全磷、全钙等元素含量分配比例在根茎叶中的均表现为在叶中最高,茎中次之,根中最低,全铜含量的分布规律是根中最多茎中次之叶中最少,全锰含量的分布规律表现为根中最多叶中次之茎中最少,全锌含量的分配比例为茎和根中相当,叶中较少,全钾含量在根茎叶中的分配比例因土壤水分条件不同而不同;(3)相关分析表明,所测定的无机营养元素之间,部分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以高粱(Sorghum bicolor L.Moench)为宿主植物,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采用三室隔离培养盒,在菌丝室加浓度为4mmol/L的精氨酸(Arg)、谷氨酰胺(Gln)、尿素(Urea)和NH4NO3,分别在4800,13200和17600lx光照条件下培养,通过测定根外菌丝和菌根中精氨酸的含量,探究了光照条件对丛枝菌根真菌吸收不同外源氮产生精氨酸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照条件下不同外源氮对根外菌丝和菌根中精氨酸含量的影响不同,4800lx光照下添加谷氨酰胺和17600lx光照下添加NH4NO3,根外菌丝和菌根中的精氨酸含量均高于同光照条件下其他外源氮处理;13200lx光照下,不同外源氮对根外菌丝中精氨酸含量的影响大小为Arg〉Gln〉Urea〉NH4NO3,对菌根中精氨酸含量的影响为Gln〉Arg〉Urea〉NH4NO3.强光照可以促进丛枝菌根真菌孢子量、根侵染和菌丝量的提高.在相同氮源处理下,光照强度的影响表现为17600lx〉13200lx〉4800lx.  相似文献   

4.
在温室内以长白落叶松幼苗为材料进行砂培试验,探讨了4种不同氮素浓度(1、4、8、16 mmol/L代号分别为N1、N4、N8、N16)处理对长白落叶松幼苗生物量以及根、茎、叶氮磷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氮素供给浓度显著影响幼苗生物量,7、8、9月份均在N8水平下达最大,从7月份到9月份,叶片生物量占全株比例逐渐降低,而根系生物量所占比例逐渐增加。②随着供氮水平的提高,苗木根、茎、叶中氮浓度明显增加。生长末期根、茎、叶中氮浓度平均达到生长初期的1.46、1.48、1.17倍。不同氮处理下幼苗根、茎和叶全磷浓度呈现波动性变化。③幼苗体内氮贮量随着落叶松的生长呈明显上升趋势。9月份全株氮贮量比7月份平均增加了2.86倍。氮贮量分配在不同部位有很大不同,分配到叶片中的比例在7月份最高,平均为60%,而分配到幼苗根系中氮贮量的比例随苗木的生长而逐渐增加,在9月份相对值最高,达到41%。不同氮处理之间氮贮量分配比例相差不大。④长白落叶松幼苗根、茎、叶磷贮量变化规律与氮贮量一致,只是变化幅度低于氮。  相似文献   

5.
高CO2和土壤干旱对沙地优势植物C,N固定及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建平  高素华 《自然科学进展》2003,13(12):1275-1279
通过模拟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和土壤干旱研究了沙地优势植物油蒿、柠条、沙柳C,N的固定及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中CO2浓度升高使沙地优势植物种不同部位的生物量均显著增加,而土壤干旱对不同部位的生物量有显著的不利影响,使生物量下降.大气中CO2浓度升高使植物根、茎、叶固定的C明显增加,且这种增加的趋势随土壤湿度的增加而增大.从C的分配看,分配至茎的C最多,其次是叶,根中获得的C最少.而不同植物对N的分配则不一致.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和土壤干旱对沙地优势植物根、茎、叶中的C/N比有影响,但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氮沉降和接种菌根真菌处理对植物根际土壤酶活性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探讨全球氮沉降变化背景下植物根际微生态环境及植物生长的应对策略。【方法】以1年生盆栽灌木铁线莲单一接菌(根内根孢囊霉,编号+R;摩西斗管囊霉,编号+F)、混合接菌(根内根孢囊霉和摩西斗管囊霉体积比1:1的混合菌剂,编号+RF)的菌根苗和非菌根苗(未接菌,编号-M)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氮沉降处理试验,即不施氮[CK,0 g/(m2·a)]、低氮[LN,3 g/(m2·a)]、中氮[MN,6 g/(m2·a)]、高氮[HN,9 g/(m2·a)],测定1年生灌木铁线莲苗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可溶性糖(SS)、淀粉(ST)],以及根际土壤酶[β-1,4葡萄糖苷酶(B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β-1,4-N-乙酰-氨基葡糖苷酶(NAG)、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LP)]等指标。基于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交互作用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在氮沉降量增加的背景下,研究不同接菌处理对苗木根际土壤碳、氮、磷相关酶活性及苗木各器官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分配的影响,从而探讨接菌处理下各指标对不同氮沉降水平的响应差异。【结果】①除BG活性外,氮沉降、接种菌根真菌及二者交互作用显著影响灌木铁线莲根际土中氮、磷相关酶活性。HN处理下,接种菌根真菌显著降低苗木根际土壤NAG活性。-M处理下,与磷相关的根际土壤ACP和ALP活性在HN条件下显著增加。+R和+F处理下,ALP均在HN处理达到最大。②氮沉降、接种菌根真菌及二者交互作用显著影响灌木铁线莲苗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氮沉降处理下,各接菌处理苗木SS、ST和NSC含量高于未接菌处理苗木的,且在+F处理苗木的SS、ST和NSC含量均达到最大。③在LN、MN和HN处理下,-M处理苗木的各器官NSC含量大小顺序为茎<根<叶,而接菌处理苗木的各部位的大小顺序为根<茎<叶。HN处理下,+F处理苗木根内ST和NSC含量达到最大值,茎和叶内SS和NSC含量均达到最大值。④氮沉降和接种菌根真菌处理下,SS、ST、NSC含量与土壤氮相关的NAG活性显著负相关,而与磷和碳相关的酶显著正相关;其中苗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磷相关土壤酶ALP活性的相关性系数最高,与碳相关土壤酶BG活性相关性系数最低。【结论】氮沉降和接种菌根真菌处理对灌木铁线莲苗木根际土壤氮、磷相关酶活性的影响高于对根际土壤碳相关酶活的影响,氮沉降处理显著增强菌根苗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氮沉降背景下,接菌处理提高了苗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其中接种摩西斗管囊霉的效果最为显著,且明显增加了高氮环境中苗木对根中非结构性碳的分配。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水稻(Oryza sativa)与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在氮添加条件下竞争力的变化,采用de Wit取代法盆栽实验比较了2种植物各自的生物量及光合生理等指标的差异性及施氮对其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播处理中,水稻的最大茎长、根长、根面积和叶面积均显著高于空心莲子草;且水稻的生物量及相对产量均显著高于空心莲子草;空心莲子草整体的氮平衡指数、叶绿素指数、类黄酮指数、暗适应后最小荧光和暗适应后最大荧光均显著高于水稻。施氮导致混播处理中水稻的总氮含量显著高于空心莲子草,但使得空心莲子草的稳态荧光衰减率和光化学淬灭系数显著上升、水稻的稳态荧光衰减率显著下降。综上,水稻具备较高的形态及生物量优势,而施氮提升了空心莲子草在光合生理等方面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鱼胆草的氮、磷及10种微量元素(K、Ca、Na、Mg、Fe、Mn、Pb、Zn、Cu、Cd)的质量分数,分析了各元素在鱼胆草各器官内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器官中的元素质量分数有显著差异,Ca、Na、Mg、Fe、Mn、Zn在叶中质量分数最高;K在茎中质量分数最高,N、P、Cu以根中质量分数最高.大多数元素在茎中的质量分数最低.同时还对其药效与微量元素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光照和氮素等因素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植物光合作用依赖于光照提供的能量,其中光强、光质对植物生长发育、生理生化和氮代谢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肥料为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条件,特别是氮肥,氮供应水平影响植物体内的生理特性,其在参与调控植物体生化反应中的酶及其辅基的合成方面必不可少.然而,植物生长发育往往受环境中多种因子的共同调控,光照和氮肥互作对植物的影响十分显著,本文综述了光照、氮素及光氮互作对植物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阐述了光氮互作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各影响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更好地提高植物特别是农作物生产效率及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羊草种群在不同生境条件下干物质和营养元素在植株不同部位的配置研究,结果表明:羊草种群在干物质方面的配置为:根>茎=叶>果实;C元素在单草植株的各个部位均匀分配,N元素的配置表现为:叶>果>根=茎;P元素的配置表现为:果>叶>根=茎,粗灰分表现为:根=叶>果>茎.营养元素的配置在克氏针茅、大针茅、羊草三个群系类型之间,无论是什么部位都无显著差异,而这三个群系类型都与贝加尔针茅类型有显著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茎和叶中.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南北烟区烤烟产量和营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连续3年在我国南北烟区7省10县,选择代表性植烟土壤,采用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了烤烟生长、氮、磷、钾、钙、镁、硫、氯的营养特性.结果表明,烟株生长和养分吸收速率前期缓慢,中期最快,后期降低.北方烟株后期的生长、氮、磷、钾吸收速率显著高于南方.养分吸收速率的变异系数氮≈钾磷,中微量元素表现出多样性.在烟株各器官中,营养元素的分配比例叶茎≥根.叶片养分含量南北差异最大,根系次之,茎南北相似,说明前者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但后者比较稳定,对外界环境不敏感.从总体上看,养分吸收速率、分配比例及叶片含量因养分种类和南北地域不同而异,估计与土壤气候等生态环境有关,这可能是我国烤烟质量风各异的原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北方烤烟含氯量高而稳定,含氮量北方高于南方,可能导致北方烟叶蛋白质和烟碱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2.
海水浇灌下碱谷幼苗碳,氮,叶绿素含量及生物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含海水,含1/15、2/15、4/15和8/15海水的溶液处理碱谷14天,分别测定其根、茎、叶的碳、氮、生物量和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碱谷各器官的碳含量在1/15海水处理时,均超过不含海水的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红光对菊花水培插枝生根及生理生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光下水培菊花茎段生根比自然光下生根早、生根率高、根数多、茎段生长壮、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也均高于自然光下.红光还可增强叶片中NR活性.  相似文献   

14.
Lead concentrations in roots, stems and leaves of accumulating and non-accumulating ecotypes of Sedum alfredii (Hance) were studied through a hydroponic experiment with different Pb concentrations sup-plied as Pb( NO3 )2 .Lead concentrations in leaves and stems of the accumulating ecotype were 4-9 times and 3-5 times those of the non-accumulating ecotype, and Pb-accumulated amounts in stems and leaves of theaccumulating ecotype were 4-9 times and 8-1l times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non-accumulating ecotype,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ccumulating ecotype had better ability to transport Pb from roots toshoots. The subeellular distributions of Pb in the root, stem and leaf tissues were studied using sucrose differ-ential centrifugation. Approximately 50% of Pb contents was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 wall fractionin stems of the accumulating ecotype and the percentage increased to 80% both in roots and leaves, no matter when plants were grown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Pb.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Pb on cell walls of the accumulating ecotype could mainly account for the high tolerance to Pb.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半干旱区树木非结构性碳、氮、磷的分配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半干旱区树木各器官中养分浓度的分配格局、养分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以及植物器官养分浓度与树种、土壤养分条件之间的关系,选取内蒙古东南缘的两种天然的典型树种(白桦和白杄),对其叶片、树干、基部最粗根以及根尖中的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TNC)、氮(N)和磷(P)浓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NC浓度在叶片中最高,在根尖中最低,两者的浓度差异在53%以内;而N和P浓度在叶片和根尖中最高,树干和基部最粗根中最低,不同器官最大差异达98%。这种分配格局与各器官的生理功能(碳水化合物的生产、养分的吸收和储藏)密切相关。此外,白杄的TNC∶N和TNC∶P均大于白桦,这些格局不仅和树种本身的生理特性有关,而且反应了土壤的养分状况。  相似文献   

16.
铜在鸭跖草细胞内的分布和化学形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运用差速离心法和化学试剂逐步提取法分析了Cu在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根、茎、叶的亚细胞分布及贮存形态.结果表明,细胞壁是鸭跖草根中Cu结合的主要位点,其次为含核糖核蛋白体的细胞溶质部分,而在叶中,Cu主要分布在含核糖核蛋白体的细胞溶质部分中,其次分布在含细胞壁部分;茎中,随着外界Cu浓度的提高,Cu向细胞壁部分的分配减少,而向含核糖核蛋白体的细胞溶质部分的分配增加.根、茎、叶中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结合Cu量较少.在各种形态铜中,根部以去离子水提取态占优势,茎部和叶部,以去离子水和乙醇两种提取态占优势,其它结合形态的Cu在根中比例较低,在茎、叶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显示鸭跖草体内Cu的分布特征和形态特征与其耐性和富集Cu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7.
高渐飞  周玮  杨艳 《广西科学》2022,29(6):1151-1159
黑老虎(Kadsura coccinea)为传统中药材,为深入了解木脂素类和萜类成分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和积累状况,采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鉴定其叶、茎、根中的代谢物,基于结构配置解析木脂素和萜类的多样性和丰度。结果显示:在黑老虎植株中共鉴定出39个木脂素类化合物,根(32个,特有13个)>茎和叶(同为24个),3个部位含17个相同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同时,鉴定出41个萜类成分,根(39个)>茎和叶(同为36个),3个部位含34个相同的萜类化合物。黑老虎根部木脂素类化合物丰度(114.62×106)远高于叶(23.37×106)和茎(25.96×106),萜类化合物丰度为根(74.16×106)>叶(37.06×106)>茎(17.36×106),根部与叶、茎相同及特有的木脂素和萜类化合物丰度均较高。日本南五味子木脂素G、乙酰表戈米辛R、Kadcoccilactone F等在黑老虎根中高度富集,在叶、茎、根中都鉴定出Kadcoccilactone Q-R、Kadcoccilactone M等三萜类化合物,表明黑老虎具有较高的研究与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土壤硒对烤烟硒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不同含硒量的土壤进行烤烟盆栽试验表明,烤烟根、茎、叶的含硒量和富硒能力均随土壤硒增加而增加。烤烟含硒量呈根〉叶〉茎的分布规律,而富硒能力以叶最强,茎最弱,在天然含硒土上生产和发展富硒烤烟是可行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组织块法对玉兰不同组织内生菌进行了分离,共纯化得到69株内生真菌.结果发现,玉兰植物的根、茎、叶中均可以分离得到内生真菌,根组织中的种类、数量明显多于茎和叶,占到分离总菌株数量的52%.其中分离于玉兰植物根部的No.37菌株对供试的7种病原真菌和5种病原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经形态鉴定该菌株为层出镰刀菌.在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