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8,(4)
辛弃疾是南宋一位爱国志士及词人,他所处的时代,是国家和民族遭受空前浩劫,内忧外患极其深重的特殊时代。抗金杀敌恢复中原,始终是他未曾放弃的政治理想。然而自赵宋朝廷南渡之后,议和派当权,弃战求和是其基本国策,因此,辛弃疾的抗金以恢复中原的政治理想,终究无由实现。辛弃疾南归以来,大部分时间过着退居归隐的生活,但在心态上却始终处于出世与入世的冲突之中。他渴望积极用世,却得不到施展长才的机会;想要退处江湖,却又无法忘怀恢复中原的大业。当时,辛弃疾可说是进亦忧,退亦忧,无时而不忧。处在那样的特殊时代,面对着仕与隐的人生困境,以及对时局失望和事业成空的悲叹,辛弃疾选择以儒家进退取适思想、道家顺物自然观念,以及抒写与梦境有关的词,来消解他所面对的出世与入世之冲突。 相似文献
2.
《美芹十论》是辛弃疾的呕心沥血之作,是对宋、金双方国情民意以及和战问题的最全面、最精辟、最系统的分析总结,所论皆有的放矢、高屋建瓴,带有指导全局的意义,显示了辛弃疾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英伟磊落的文风。 相似文献
3.
辛弃疾为人刚烈,执念唯一,处事果断,这种鲜明的人格特征,在他的词作中若隐若现。稼轩之词是其理想追求与现实困境之间矛盾冲突的产物。其抒情特点是潜气内转,沉郁顿挫,其语言风格是风舒云卷,分外动人。读其词,论其世,乃知其志。 相似文献
4.
以延伸环境、描写经历、补叙背景等方式,达到借文化名人的一生窥见时代的历史进程,让全书站立在历史高度上的写作目的.以典雅精炼的语言风格、多方泻染的文化品位、褒贬互衬的历史反思,塑造爱国词人的真实形象. 相似文献
5.
陆游推崇梅尧臣诗的"平淡",但对"平淡"诗美的涵义和价值认识不够全面、深入,遂不免以琐屑题材、庸常情感信笔入诗,写出一些平熟、粗率之作。分析陆游的诗歌,可知他的"诗中三昧"说在不同阶段有不同内涵,不是成熟的诗学概念。"诗外功夫"并非只强调"现实对于诗歌创作的重要性"或是"江山助诗",它还包括养气、读书等所有诗歌技巧文字之外的积累。陆游承袭传统的"厚古薄今"诗歌史观,对晚唐诗和宗晚唐的诗歌创作持批评态度。 相似文献
6.
胡应麟的古代小说功用论是其古代小说理论研究的基础,他以小说的文体独立为出发点,更定九流,首次将小说排在九流之内,释道之前,第一次在学术史上为小说争得一席之地。胡应辟从小说的文体特征、作家身份地位的改变、读者的接受心理、作家的创作心理等多方面分析了古代小说的社会功用,从而阐明了小说作为独立文体之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8.
科举作为一种较为公正的文官取士制度,其历史正功早已被认可。然而科举时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及教育状况、女性的应考资格、科举考试内容的价值导向等成为长期被边缘化的议题。为进一步拓展科举制度的评价视野,有必要站在女性主义视角揭露科举制度对中国女性的反面影响,对社会性别文化建构进程的加剧以及对人性的奴化。 相似文献
9.
对话精神的内涵包括平等、合作、交互和创造,它是贯穿于整个对话教学过程的价值因素。对对话教学具有导向作用。重构对话教学教师要努力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学生进行精诚合作,并在交互中与学生分享学习经验,不断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0.
胡迎建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0,24(1):93-101
胡先骕诗共有700首。从学宋诗入手,步踪同光体沈曾植、陈三立、郑孝胥等。汲取多家,入而能出,自成一家。其感时诗反映军阀混战、日寇入侵、二次世界大战的动乱世局,见其赤子之心与中华民族命运息息相关;感兴诗以静观动,即目会心,在万物生机中悟得天人合一的境界。对老庄、儒学、佛禅学说的涉猎、汲取而成为作诗“心源”;述怀诗纵横议论,发挥其对古往今来时空的卓识,对宇宙、人类社会、中外历史、种族、政体、宗教提出疑问并予以解答;集中以纪游诗为最多,不同名山,各呈特征,布局各具匠心。咏物诗有将万物牢笼于篇幅中的笔力,如《水杉歌》被誉为亘古未有的科学诗,内涵丰富,意境浑涵。其诗气骨开张,苍雄雅健,主要师法杜、韩;讲求炼字与句法,得江西诗派之奥妙。既重传统,又以雄厚魄力摄入哲理乃至科学知识,兼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为一体。胡先骕是在同光体嬗变时赣派中承先启后的一大家,在二十世纪诗坛上足可独张一军。 相似文献
11.
《漳州师院学报》2019,(3):145-149
百年前的五四运动,青年学生用生命唤醒无知,用热血点燃青春,谱写了青年学生爱国情怀的壮丽篇章,也从此推开了中华民族全面觉醒的大门。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力量凝聚的纽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和动力。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全新的历史的使命,只有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家国情怀、创新思维,使之不断学习,才能担当时代重任。继承和发扬五四爱国主义精神,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强化学校教育,发挥学校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必须注重家庭养成,传承爱国家风,将爱家与爱国相统一;必须创新教学模式,构建"两个课堂"相资为用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开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孙运德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4):15-18
卢梭以公意为核心的人民主权论强调主权的至高无上性,否认主权的可分割性和可代表性,这种人民主权论是与代议制不相容的。实质上,代议制是实现人民主权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干部是大学生中的精英分子和骨干力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素质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开展、构建和谐校园的过切需要,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促进学生干部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素质建设,突出对学生干部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理性爱国意识、创新意识以及道德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史鸿敏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2):42-44
在著名的幽默作家群里,老舍先生无疑是风格独特、艺术卓著的一位,他以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刻画了形形色色身份不同、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丰富了世界文学宝库。在老舍创造的艺术世界里,最为突出的特点,也是别人难以企及之处是他的幽默艺术。幽默是老舍创作所特有的情趣,给人以愉悦和美感的享受。用舒乙先生的观点就是“一种穷人的幽默”,老舍的作品将穷人的衣食、谈笑、对白等昏暗苦涩的人生,无奈地艺术化了。 相似文献
15.
张小丽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7,(4):40-44
翻案是宋人咏史诗创作中最喜使用的艺术手法。翻案即推翻前人陈说,故意与前人见解相左,另立新说。宋代咏史诗中翻案手法的运用可以归结为四个途径,即肯定翻案、假设翻案、反问翻案和否定翻案。翻案法的精妙运用使咏史诗中的议论更刻抉入里、深析透辟,同时使诗歌充满张力与密度,并获得抑扬顿挫之致、生动奇妙之美。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传统砖石雕刻艺术是一首优美动听的乐章,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它都能够带领人们进入一个无与伦比的美妙画卷之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体现了历史与文化的高度结合,因而形成了古拙、厚重、细腻的风格。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石雕艺术承载深厚"本外文化"使命的凸显。又由于具有强烈的艺术精神和内在的丰富想象、外在的率真独特性情,所以将情感、闲适、娱乐以及孤芳自赏等因素附着于外在的艺术形式但却脱离了本体牢笼的束缚。 相似文献
20.
《花腔》被认为是作家李洱最具代表性的长篇小说,其最大的特色是以三个当事人的口述和大量的引文来完成叙事。小说展现作为知识分子葛任个人的命运,主要是由一个超叙述者和三个主叙述者通过隐身叙述、现身叙述或交替叙述共同完成,而且改变了线性的叙述时间,大量使用逆时序,以及运用各体集纳,相互引证,形成复调和互文。小说以不同的腔调来叙述历史迷案的叙述方式及其策略,蕴含着还原历史的深刻体验和追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