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钱锺书编选的《宋诗选注》与金性尧编选的《宋诗三百首》虽然对宋诗的评价皆较为客观、全面,但两个选本在选目、论评与注释上均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钱选”如棱角分明的菱形,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个性化选本;“金选”则像无棱无角的圆形,属于中规中矩的传统型选本。双方所处时代背景与学术阅历不同是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文化缘由。  相似文献   

2.
《宋诗钞》是一部深具独裁之识的宋诗选本,对清初宋诗之复兴产生了重要影响。该选秉持以宋选宋的诗学理念,追求真情表达与个性风采,博采兼收,不主一偏,较好地呈现了宋诗发展的基本面貌和创作成就,打破了以唐衡宋的传统选学偏见。但编选者的学术立场使得该选也在一定程度上打上了理学的烙印,渗透了吕留良等人的经世情怀,因此也增加了其意涵的复合度。  相似文献   

3.
林语堂《苏东坡传》的文献取向主要表现为背景层与本事层文献的缺项。就背景层而言 ,偏激和固执是当政者王安石的政治作风 ,也是反对派苏轼的政治作风 ,前者为林氏所取 ,而后者为其所舍。就本事层而言 ,苏轼之“参与”和“超然”是林氏所取者 ,而其“徘徊在参与与畏祸之间”一段则为林氏所舍。这一文献取向是与接受主体的意蕴期待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4.
《漳州师院学报》2022,(3):78-89
通过秦汉简牍,可知当时已经形成了固定的三十八句的《九九乘法歌》,以横向分列书写方式为主,汉代出现了纵向书写方式和仅有乘积的歌诀,并可知该歌诀随着秦汉时期疆域的拓展而传播到了河西地区和南海郡。通过楼兰文书,可知魏晋时期出现了四十五句的乘法歌,并传播到了西域地区。通过敦煌吐鲁番写本,可知唐代四十五句的乘法歌已经成为常态,书写形式以纵向为主,不仅出现了大写数字本、吐蕃文本及“大九九”,而且还在歌诀中加入平方、加法、除法运算及数码,呈现了唐五代宋初敦煌及西域地区的算术教育状况。通过日本木简,可知八世纪四十五句的乘法歌已经在日本各地普及。  相似文献   

5.
《论语》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它不仅是中国思想史研究的重要文献,也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文学文本。千百年来,虽然研究《论语》的论著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但由于文献流传过程中的误脱、增衍及“疑古”思想等主、客观方面原因的影响,《论语》研究中依然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出土文献的发现可以有效地解决诸如《论语》成书、流传、文义释读等方面的争议,推动《论语》研究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6.
李峤《楚望赋》及序内含着相互关联的两大理论:感物说与登临说。单以感物说而言,李赋并无多少创见。在登临说方面,李赋道出了登山临水,使人心瘁神伤的根本原因:“有求而不致,有待而不至”。更重要的是李峤《楚望赋》及序是结合登高望远必致伤感这一具体的感发形式来阐述感物兴思的现象与原因的,所以更具有综会性。此外,它也提示我们,屈、宋情怀与赋体文学对感物兴思及登临伤神现象与理论的影响,并意识到诗赋创作与理论发展客观存在的绵绵不绝的轨迹和李峤本人在文学发展史上的多样贡献。  相似文献   

7.
唐宋诗之争,自南宋迄于近代,历时八百余年。或扬唐抑家,或宗宋贬唐,聚论纷法,莫衷一是,形成文学批评史上一场旷日持久的公案。近八缪,独具慧眼,于唐宋诗评加比较,曰:“唐宋诗之异点,先粗略论之: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放精能,而贵深析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政瘦劲。唐诗如芍药海棠,浓华繁采;宋诗如寒海秋菊,自留冷香。唐诗如埃荔枝,一颗人口,则甘芳盈须;宋诗如食激揽,初党生涩,而回味隽永。”(《论宋诗》)比喻生动精当,持论公正平允,颇能发人深省。大体说来,唐…  相似文献   

8.
古今学人的宋玉评论,歧见纷呈。原因之一是批评标准与方法上的差异,如或比较屈宋高下、评骘讽谏与辞令轻重,或考量合否道德伦理,当然更有方法态度上的得失正误;南宋同时且同籍的洪迈和朱熹,对《高唐》《神女赋》,或赞之“止乎礼义”,或断为“礼法之罪人”,评价的巨大差异,正反映出批评标准与方法得当与否的重要性;因此,当今的宋玉研究,应从宋玉及其辞赋本身出发,以讽谏与文辞、或者说以内容与形式并重的标准,去作实事求是的分析,才有可能得出合理的评价,任何的偏废或偏激,则只能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数学科学的特点,提出数学文献的摘要应该包括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得到的结果及得到该结果所用的方法.提出所选的关键词应是能表达文献内容的实词.而不能是缺乏检索意义如“理论”、“方程”、“方法”等这样的名词.对关键词作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自以“读者为中心”的图书馆学理论体系确立之后,“使读者充分利用馆藏文献”成为图书馆工作的中心,“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成为图书文献服务的精髓。《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试行)》中提出“真诚服务读者、文明热情便捷、适应时代需求、勇于开拓创新”,指出图书文献服务人员自身职业的社会价值就在于通过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履行承担的社会职责来实现。图书文献服务人员是实现“为读者  相似文献   

11.
《甘肃科学学报》引文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计量学中引文分析方法,对《甘肃科学学报》1993年 ̄1997年刊出的369篇论著中引用的2380条文献作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引文运用率为99.46%,平均引文量为6.45;中文与英文文献被引率分别为58.23%和39.87%,期刊被引率为77.47%,图书为21.0%,其它1.4%,普赖斯指数为27.06%,近十年的引文量占50%以上,引用文献半衰期为9年。上述结果可供作者,读者,编者全  相似文献   

12.
根据郭茂倩《乐府诗集》关于梁鼓角横吹曲的解题,陈释智匠编纂的《古今乐录》并没有辑入《木兰诗》,也没有“录其题”。依据《木兰诗》文本,从兵制、名物、语言、音韵诸方面的大量文史资料,可以得出《木兰诗》是初唐产生的民歌。从诗歌史着眼,拿《木兰诗》和《木兰歌》的内容同初唐的战争史实对照,可得出《木兰诗》产生的具体时代是初唐高宗或稍后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初盛唐之交,陈元光《龙湖集》在诗歌题材、审美趣味、诗歌风格等方面均有所突破。《龙湖集》记载了诗人在闽地真实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对于以想象为特征的初唐边塞诗歌,是一种题材的发展。《龙湖集》出现了由雅趋俗的审羡变化,在诗歌当中展现闽南一带人民淳朴的民风,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从而开拓了诗歌视野。《龙湖集》与初唐宫廷浮弱的文风不同,展现了清新刚健的新诗风。《龙湖集》是“盛唐之音的前奏曲”。  相似文献   

14.
《漳州师院学报》2022,(1):147-154
二十世纪以来出土文献大量涌现,对《楚辞》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汤漳平先生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互结合,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纠正了许多前人的谬误,解决了许多学术界悬而未决的《楚辞》问题,同时参与了时代学术论争,推动了《楚辞》的溯源研究和《楚辞》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美芹十论》是辛弃疾的呕心沥血之作,是对宋、金双方国情民意以及和战问题的最全面、最精辟、最系统的分析总结,所论皆有的放矢、高屋建瓴,带有指导全局的意义,显示了辛弃疾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英伟磊落的文风。  相似文献   

16.
李东阳的诗歌既有台阁体的面貌,也展现出其创作的转向,诗风渐趋沉郁、硬瘦,宗杜是他重要的诗歌主张。李东阳的诗歌创作中还有一种倾向,即欣赏、学习宋代诗人,李东阳的诗学主张兼顾宋诗,而他作于不同年代的两批集句诗则印证了其宗宋的诗学观念,说明其创作转向宗宋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图书馆古籍文献的保护工作中,我们对文献影像技术的应用已经收获了相关经验成果。在新时代技术的推动下,新技术不断迅速发展。因此,文献影像技术在图书馆古籍文献保护中的应用也应随时代有所完善与改进,应借助文献影像技术保存古籍文献的影像制品,有效开展图书馆古籍文献的相关保护工作,使其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唐代润州刺史樊晃是杜诗最早的编纂者,其《杜工部小集》为最早的杜诗选本,虽然该书已佚,但从其后杜集注本中征引的《小集》异文中,亦可以约略考知其所选录之杜诗篇目。樊晃《杜工部小集》底本异文是杜诗文本中最初的一批异文,从中窥到杜诗最初流传时的文本面貌,是杜诗校勘学可资依凭的最早材料之一,因而具有弥足珍贵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9.
《漳州师院学报》2022,(4):75-79
《性自命出》与“思孟学派”的关系,在学界未成定论,仍有待从人性论、修养论进行更深刻细腻的较论。心、性、情的相关论述,是儒家哲理作为“生命学问”的意义基础,也是朱子建立孔、孟学统的依据。《性自命出》以丰富、细致的概念,撑起了早于孟子学说的儒家性情论架构;但孟子性善论明确的人文抉择与宣示,却是《性自命出》付之阙如的大义。就思想观念发展来说,孟子性善论可说是《性自命出》性情论的进一步发展。但二者在具体工夫修养论的差异,显示了在没有其他有力考证的情况下,不能直接肯定彼此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一、公共关系在办公室中的运用(一)公共关系的涵义及应用公共关系一词,就其词源而论,通常是从英文publicRelations(简称PR或P.R.)直译而来。综合各国学者的解释,我们认为:所谓公共关系,就是利益主体充分运用传播手段,沟通主客体之间的信息,使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适应和相互合作,从而使双方共同获得自身利益需要的一种管理活动或职能。随着一大批“三资”企业在特区问世,国外的企业管理模式也被搬到了中国,孕育而生的“公共关系部”、“公关小姐”、“公关先生”,给经济特区的“三资”企业带来了明显的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