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常规处理工艺中难以去除的Cd(Ⅱ)和Ni(Ⅱ),分别对KMnO4氧化、粉末活性碳(PAC)吸附及KMnO4与PAC联用强化工艺的去除效能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KMnO4氧化、PAC强化三氯化铁混凝都能明显提高Cd(Ⅱ)和Ni(Ⅱ)的去除率,但单独使用时,剩余绝对浓度仍然高于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的限值.KMnO4与PAC联用能进一步提高去除率,使重金属剩余绝对浓度达到饮用水的水质标准要求.KMnO4去除重金属的作用主要依靠其还原生成的新生态水合MnO2,新生态水合MnO2能够通过专属吸附、静电吸附和共沉淀作用去除水中微量重金属.PAC的吸附作用主要是通过表面的羧基等酸性官能团与金属离子发生的络合反应.两者联用时,PAC的还原作用能将水中过量的KMnO4还原为MnO2,同时KMnO4的适度氧化作用对有机物分子量和表面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影响,提高了后续PAC的吸附容量,表现出一定的协同作用.在对影响因素的考察中发现,当水中共存多种重金属离子或大量碱土金属离子时,共存离子会与Cd(Ⅱ)和Ni(Ⅱ)离子发生竞争吸附而影响其去除.  相似文献   

2.
从武汉某一湖泊中分离出一株具有聚藻作用的菌株,经过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 DNA序列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根癌土壤杆菌。对该菌株去除铜绿微囊藻的效果和机理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分离出的根癌土壤杆菌对铜绿微囊藻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加入体积比为1.5%的细菌培养液,在2天后,溶液主体的藻浓度去除率可达到92.5%。根癌土壤杆菌对铜绿微囊藻的去除作用主要是通过凝聚效应,而不是通过溶藻效应抑制藻类生长。进一步研究发现,只有当该聚藻菌株与藻细胞直接接触时,菌株才能够起到聚藻作用,而菌株生长液的过滤液并没有任何聚藻作用,表明聚藻活性物质结合在根癌土壤杆菌的细胞表面。聚藻菌株技术与过滤或者其他物理分离技术相结合除藻时,不会导致藻细胞的破裂,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除藻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蓝藻水华对沉积物汞迁移释放的影响,本实验选择太湖夏季水华爆发常见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在实验室内进行培养实验,连续监测其生长过程中水体的溶解氧(DO)、p H、水体中DHg含量、水体中THg含量和藻密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繁殖加大了沉积物中汞的释放能力,铜绿微囊藻对汞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沉积物中汞的释放能力随着铜绿微囊藻生长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4.
以赤潮藻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硫酸锌霉素(NMS)和盐酸环丙沙星(CPFX)暴露下的种群增长和光合作用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微藻种类不同,抗生素暴露浓度对细胞密度和光合作用相关指标的影响存在较显著的差别。抗生素暴露72 h时,NMS对赤潮藻最大抑制效应为11.45%~40.56%; CPFX对赤潮藻的最大抑制效应为9.91%~26.62%,球形棕囊藻未表现出抑制现象;低浓度CPFX暴露下(60 mg·L-1),4种赤潮藻细胞密度的最大促进作用范围为8.82%~23.63%。赤潮藻光合色素浓度在抗生素暴露下,呈现出叶绿素(a,b)浓度降低、类胡萝卜素浓度增加的现象,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类胡萝卜素增加比例显著高于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CPFX暴露下,赤潮藻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仅个别处理组出现了抑制作用,其余表现为显著的促进效应,4种赤潮藻的最大促进效应为16.39%~30.00%。NMS暴露下,4种赤潮藻随着时间延长Fv/Fm表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钴、镍离子共存时,转速、萃取剂浓度、自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pH 对Co~(2+),Ni~(2+)渗透系数 P 的影响,估算了 Co~(2+)迁移时各种阻力对总膜阻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 Linn.)活性物质对有毒蓝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Kutzing.var.minor.H.W.Liang.,记作:NIES298)和鱼害微囊藻(Microcystis ichthyoblabe Kutz.,记作:TAC95)具有增殖抑制作用.飞机草不同溶剂的浸提液时NIES298和TAC95的抑制效果:蒸馏水浸提比乙醇、丙酮抑制效果好.层析分离活性成分后,发现D3(Rf=0.524)的分离物对两种蓝藻的抑制作用非常明显,74μg/g时即己表现出抑制作用,并且随着飞机草浸提液使用剂量的加大,两种蓝藻的叶绿素a浓度明显低于起始值.  相似文献   

7.
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去除水中Cu(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iCl4液相水解法制备锐钛型纳米TiO2,用XRD、SEM、TEM对粉体进行表征.在避光/紫外光照射条件下将自制纳米TiO2用于处理水中Cu2 .考察了处理时间、pH值、有机物和共存阳离子等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2量为1 g·L-1、溶液pH值为6、Cu2 初始浓度10 mg·L-1,去除时间分别为20 min和120 min时,Cu2 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54.4%和68.2%.另外,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还原性有机物(甲酸、甲醛、甲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Cu2 的光催化还原率,但对Cu2 的吸附有抑制作用.共存阳离子对去除率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铀和重金属复合污染对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探索铀和其他重金属共存时对植物光合生理的影响.铀处理量为0,50,100,150μg·g-1干土,分别添加镉、铅、汞、镍4种重金属,添加量分别为0、低含量(约1倍本底值)和高含量(约5倍本底值).以铀和重金属的0处理为对照.铀和重金属处理土壤两个月后播种,出苗65~70 d后用PAM-2500测定荧光诱导曲线参数和快速光响应曲线参数.结果表明:铀分别与Cd2+,Pb2+,Hg2+,Ni2+复合污染对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有不同影响.(1)在低铀浓度下,镉、铅、汞离子的存在,降低了植物Fv/Fm值,增加了植物的胁迫,但镍离子的存在几乎没有影响;在高铀浓度下,重金属离子的存在,提高了Fv/Fm值,降低了铀离子单独的胁迫.(2)复合污染下,qN升高,Yield(Y(Ⅱ))、ETR和qP降低,植物的自我光保护能力增强,天线色素的捕光功能下降,电子传递链受到影响;(3)高浓度铀与重金属复合污染使植物叶片的α值升高,r ETRmax和Ik下降,植物对光能,尤其是弱光的利用能力增强,潜在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和对强光的耐受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9.
以水溶液中Cu(Ⅱ)为吸附对象,考察了合成的β-环糊精微球(β-CDPs)对Cu(Ⅱ)的吸附性能.研究了p H值、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及共存离子和离子强度等条件对β-CDPs吸附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β-CDPs的再生性能.最后,进行了β-CDPs对实际水样中Cu(Ⅱ)的吸附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β-CDPs在最佳条件下对Cu(Ⅱ)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β-CDPs对Cu(Ⅱ)吸附率最大可达87.45%,且可再生使用.将该微球用于实际水样中Cu(Ⅱ)的吸附研究,对电镀废水的最大吸附率为68.10%,对游泳馆废水的最大吸附率可达77.50%.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EDTA淋洗液、电导检测的单柱阴离子色谱法研究了无机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同时分析测定,系统考查了淋洗液酸度和浓度对离子分离状况的影响,在淋洗液浓度为0.50mmol/L,pH=7.0的条件下,测得离子的检出限、相对标准偏差和工作曲线,应用于林格尔注射液中Cl-和Ca2+的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微波辐射、Fenton氧化和混凝法(PASS)相组合的工艺对成分复杂的垃圾渗滤液废水进行了强化处理.结果表明,微波-Fenton氧化-PASS混凝法适合于处理复杂垃圾渗滤液,在H202的质量浓度为4.0g/L,Fe^2+质量浓度为0.25g/L,pH值为3.0,固定微波辐射功率500W,辐照1min,PASS质量浓度为25mg/L的最佳条件下,出水色度仅15倍,脱色率和CODcr去除率分别达到96.86%和94.46%;微波辐射、Fenton氧化和PASS混凝沉淀结合处理垃圾渗滤液废水时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2.
13.
絮凝-ClO2氧化法处理造纸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絮凝—Cl O2 氧化法对造纸废水进行处理 ,筛选出最佳的絮凝条件及氧化条件 .实验结果表明 ,该法可使原水 CODcr从 1 4 0 0 mg/L降至小于 70 mg/L.废水CODcr与色度去除率分别大于 95%和 97% ,出水达到排放标准 .该方法具有去除率高、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高锰酸盐预氧化技术在我国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锰酸盐预氧化技术在我国水处理行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利用高锰酸盐预氧化分别在强化混凝、改善感官指标、去除无机物、有机物、藻类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效果.高锰酸盐与活性炭、臭氧联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强化消毒,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中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采用高锰酸盐预氧化是一项高效实用、经济便捷、具有发展潜力的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型还原剂处理含铬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一种来源广、价廉的新型还原剂处理含Cr^6 的工业废水,考察了废水pH值、处理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上除率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在pH=1.0,反应温度为98℃的条件下,含Cr^6 废水经处理后,Cr^6 的占除率达到98%以上,可以回收较纯净的Cr(OH)3,生产费用低。  相似文献   

16.
矿山酸性废水中微量有害重金属元素的中和沉淀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灰中和及其衍生方法是处理矿山酸性废水最常用的方法,但该法对废水中微量有害重金属元素的去除作用通常不被了解.该文用石灰石、石灰中和处理某硫铁矿露天采场的酸性废水,考察了废水中微量有害重金属元素的沉淀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对大多数重金属离子而言,pH值越高,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越好,但若重金属离子生成两性化合物沉淀,则存在一个最适宜的pH值.石灰石中和法对在酸性条件下生成沉淀的重金属离子去除效果及沉渣的沉降性能较好,但最高pH值为6,对其他的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有限;石灰法的pH值有较大的调节范围,处理效果明显优于石灰石;石灰石-石灰二段中和法的处理效果在总体上与石灰法相当,在达到与石灰相同的处理效果时,能够降低约1/3的石灰投加量和沉渣的产生量,沉渣的含水率相比石灰法更低,沉降性能更好.废水中微量有害重金属元素的中和沉淀去除效果与pH值密切相关,因此在工艺的选择之外,中和剂的投加量和投加方式,处理设施更为精准的掌控和运作非常关键,研究可为确立石灰石-石灰法处理矿山酸性废水的最佳工艺和过程控制条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实验室制备的纳米CuO为催化剂,对水中痕量的对硝基氯苯(pCNB)进行催化臭氧氧化去除效能研究。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催化剂用量、溶液pH值、臭氧进气浓度以及叔丁醇等因素对有机物去除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纳米CuO对臭氧氧化去除水中的pCNB具有明显的催化效果,12min内,催化臭氧氧化对pCNB的去除率比单独臭氧氧化提高了28%。随着催化剂用量、pH值(3~11)和臭氧进气浓度的增加,pCNB去除率均增大。自由基抑制剂叔丁醇的加入使pCNB去除率明显降低,证明在纳米CuO催化臭氧化过程中pCNB的降解主要是由于羟基自由基的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验测定了制胶废水的可生化性,比较了三种不同的生物处理法对制胶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制胶废水具有较高的可生化性,适于用光合细菌进行生物处理.用自固定化光合细菌处理制胶废水,在厌氧-好氧条件下废水的CODcr去除率比在单独厌氧或好氧条件下要高.在预处理和厌氧-好氧条件下,废水的CODcr总去除率达到97.7%,出水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阴离子色谱在白酒防伪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酿制各种酒所用水源固定且不同,酒中所含的阴离子种类和含量也不同.通过对白云边,二锅头,金六福和小糊涂仙等白酒进行离子色谱阴离子分析,得到出峰个数、出峰时间和峰面积都不相同的离子色谱图,表明不同种类不同批次酒所含的阴离子种类和含量不同;分别取4种酒的2个批次酒样分别进行3次离子色谱分析,得到色谱峰的峰面积变化的相对平均偏差在5%以内,色谱图比较稳定.实验表明:同种不同批次酒所含的阴离子种类和含量相同;因而提出白酒的离子色谱检测作为一种新的白酒防伪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以N,N,N’,N’四甲基胍和卤代烃为原料合成五烷基胍卤盐,再经复分解反应合成了带有不同阴离子的胍盐离子液体,并用1H NMR,13C NMR和Ms对各步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带有不同阴离子的胍盐离子液体催化芳香醛的Henry反应性能.结果表明,N,N,N’,N’四甲基N”丁基胍乙酸盐离子液体在催化带有不同取代基的芳香醛的Henry反应时活性最高.催化剂经简单的萃取分离后重复利用6次,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