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当代社会政府为了正确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事物,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扩大不可避免。规制行政自由裁量权,时行政裁量权从观念、立法、行政和司法方面进行监控,防止行政裁量的滥用,确保行政裁量权正确行使。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2.
马铭 《科技信息》2010,(24):I0046-I0046
表达权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的限度内,使用各种方式表明、显示或传播思想、情感、意见、观点、主张,而不受他人干涉、约束的权利。从我国宪法和重要的国际条约的内容来看,该权利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从理论角度分析,它有双重含义:首先是公民有表达与不表达的自由;其次是在法律的限度内公民有自由表达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表达自由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在现代社会日益占据重要的地位,区分具有公共性质和私人性质的表达自由并施以不同的法律保护意义重大,前者因其关涉国家和公共利益尤其需要制度宽容和制度保障,由此给我们带来诸多现实的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4.
公民的宗教仰自由是世界各国宪法普遍确认的基本人权,我国宪法对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也予以确认和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是我们党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是我们党维护人民利益、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也是最大限度地团结人民群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三、中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为了保障和促进中国人民的人权与基本自由,中国政府制定了大量的法律,规范政府和个人的行为,把人权的保护纳入法制的轨道。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每个中国公民,无论其性别、出身、民族、身份、财产状况、宗教信仰,都享有充分的民主和自由,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公民的政治权利,以及广泛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先后制定了有关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与自由的各项立法。如《刑法》,它有效地保护人民,打击一切非法侵犯他人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行为,以及其他刑事犯罪  相似文献   

6.
行政相对人权利既不同于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也不同于民法上规定的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的权利,是公民一方在以行政相对人身份出现时,所具有的权利.本文通过分析把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划分为五种:(1)受益权利(2)参政权利(3)自由权利(4)程序权利(5)享受行政赔偿、补偿权利.文章的后部分通过对行政权力和公权利的关系的分析得出结论:行政法应兼顾平衡行政权力和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只有这样,行政民主和法治才能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7.
网络时代的到来促使网络政治参与逐渐成为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互联网以其隐蔽性、便捷性、开放性和有效性对改善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手段、保障公民政治表达的自由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然而,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对社会政治生活也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当前要努力挖掘网络政治参与产生的深层原因并考量其存在的负面效应,力求消除网络政治参与的负面影响,使网络更合理地为公民所用。  相似文献   

8.
网络反腐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反腐方式,本质上是一种"权利反腐",为公民在当前宪法实施机制尚不完善的环境下积极行使其宪法权利提供了有利的平台,拓展了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深度及广度。针对中国现行制度规范的不足,网络反腐的法治化应遵循审慎干预、促进并保障公民表达自由和监督权、全面有序推进的原则,以完善网络举报制度为核心,运用法治方式引导、规范网络反腐行为。  相似文献   

9.
刍议我国行政公开制度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制度上防止行政机关不当拒绝履行公开义务,切实完善行政公开对象、公开方式、公开范围,制定信息公开法是保障大多数公民能够平等获取行政信息,维护社会合法权益的基本措施,是完善我国行政公开制度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宗教自由是每个公民的权利,我国宪法法律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和宗教活动自由.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法律体系的不合理不完善、宗教事务管理的模式不合理、宗教司法救济的不彻底等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妨碍了公民的宗教自由权利的行使.文章通过探讨在我国公民宗教自由的现状和宗教自由保护的困境,为保障公民的宗教自由提出法制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自媒体以其无中心化、平民化、交互性、匿名性,改变着传统媒体的环境和传播方式,掀起了媒介领域的一场革命。自媒体表达自由既使公民获得个体的自我实现,也极大拓展了公民行使政治性权利的空间。但超越边界的表达自由滋生了诸如传播色情内容、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个人隐私及知识产权等问题,因此对自媒体传播内容及表达自由的规制迫在眉睫。在规制过程中不能超过必要限度,而限度意识则意味着自媒体表达自由的规制要坚持一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林琳 《海峡科学》2006,(1):23-24
几乎任何一本行政法学论著都会开宗明义地指出:“单方性、强制性、非对等性”是行政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于是维护人权,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规范和限制行政机关的权力,成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行政法制的标准和要求。  相似文献   

13.
行政程序是行政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现代行政程序开辟公民参与行政权行使的新途径、使行政相对人权利保障具体化、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行政效率、规范和监督行政权行使四个方面。认识上述功能,是在实践中真正发挥其功能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关于知识自由的争论,阐述了在知识自由与图书馆教育职能关系问题上的认识误区,指出保障公民知识自由是实现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假行政行为在行政法学领域几乎很少受到重视,研究也很少,但是研究假行政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及我国行政法制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是假行政行为,尤其是违法的假行政行为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如何排除与救济,既关系着依法行政,又关系到人权保障;二是假行政行为往往涉及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这又直接影响行政的权威与形象.  相似文献   

16.
作为现代法治国家的标志之一,迁徙自由已被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用宪法或判例等形式得到确认。我国82年宪法中并未明确规定公民迁徙自由的权利,但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成都、重庆户改的启动,迁徙自由必然将被逐步落实于公民的实际生活当中,有鉴于此,本文对我国恢复迁徙自由的必要性及对迁徙自由的法律保障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可行性探析。  相似文献   

17.
宋丽 《科技信息》2007,(14):19-19,26
行政听证的目的在于弄清事实,发现真相,其核心是质证,即“给与当事人就重要事实表示意见的机会”;其本质是公民运用法定权利抵抗行政机关可能的不当行政行为,并缩小公民和机关之间因为地为不对等所造成的巨大反差。行政听证制度已经成为现代行政程序法中的核心制度,建立完善这一制度对于保障公民权利,实现社会公正,保证依法行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获得法律保护的公民自由是公民身份确立的前提,亦是公民自由履行责任的前提,公民无自由也就无责任.要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自由履行公民责任,公民还要对自己的自由负责.公民对自由的追求过程也是不断提高公民意识的过程,公民在获得个人自由、政治自由、社会自由和文化自由的过程中,公民责任意识亦在不断形成和增强.公民责任意识的形成是民主政治形成的基础,民主政治也是公民自由和公民责任形成的前提,二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9.
行政事实行为是行政主体积极作出的不产生直接的法律效果的行政行为。行政事实行为的目的正当性规范是对行政事实行为合法性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行政事实行为的目的正当性规范进行详细研究,有利于对行政主体滥用行政权力、任意实施行政事实行为、侵害公民合法权益又规避法律责任的行为予以限制,保障法律的正义性。  相似文献   

20.
行政公开是现代民主的重要标志,作为一种管理社会的有效制度其也是遏止行政腐败的重要途径。只有充分发挥行政公开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才能切实保障公民行使知情权、参政权,公民才能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这也是建设和谐的民主法治社会的基本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