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多发病。笔者对300例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作CT扫描,其中200例显示有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CT表现分为三型:中央型、侧后型、外侧型。伴有硬膜囊受变形,神经根受压,移位、水肿;部分病例伴有椎间盘退变、膨出、钙化及椎体骨质改变。CT扫描可以直接显示椎间盘本身,可为椎间盘空出症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对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神经通道卡压的诊断治疗意义。方法 对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神经通道卡压进行CT扫描及手术治疗。结果 手术与术前扫描一致。94例患者经2-5a随访,优82例,良10例,差2例。结论 本组病例靠临床表现提供线索,确诊、定位需要CT扫描检查。以手术为主,切除椎板、半板、开窗,松解神经通道,彻底清除病变,避免复发。 相似文献
3.
分析使用静脉造影剂做CT增强扫描的536个病案,探讨CT增强扫描患者的正确护理方法。护理是CT增强扫描成功的重要环节。只有搞好临床护理和基础护理。才可能获得最佳增强扫描效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CT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在临床诊断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患者来自社会不同阶层,他们的心理素质各异,CT扫描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因此加强CT扫描患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这一工作是提高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6.
7.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对煤样进行CT扫描,研究了煤岩裂隙的发育情况。同时应用Matlab对实验得到的CT图像进行处理,其中包括Canny算子边缘检测、图像二值化处理,使图像特征更加明显。利用盒维数法,定量化的描述煤岩裂隙的发育情况。通过对煤裂隙系统的分形特征在二维空间进行精确描述,得出1号煤样与2号煤样不同断面分形维数特征,找出了煤样图片数据中裂隙发育最为复杂的断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的技术.方法采用螺旋CT进行双期或延迟扫描,用非离子造影剂优维显300mg/ml,总量75~100ml,按照1.5~2.0ml/mg,注射速度2.0~3.0ml/min,由高压注射器自动注射,注射完成时间25~30s.在不同时期对肝脏进行双期或延迟扫描.结果233例肝脏增强扫描检查患者中,224例获得较好动脉期、门脉期和实质期的图象,9例患者动脉期图象显示不满意;其中的6例因门脉高压而引起,3例因注射失误造影剂外渗引起,2例因出现轻度过敏反应引起.结论SCT增强扫描检查可获得非常满意的不同时期的图像. 相似文献
9.
陈雪松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3(10):1324-1327
为了保证螺旋CT的扫描定位精度、实现CT支架的旋转和扫描的同步,利用步进电机每转一个固定的角度就发出一个脉冲的原理,对该脉冲信号进行计数,以此来判断CT转过的角度。同时提出了多路传输的方案,解决了利用红外数据传输技术来传输脉冲信号的方向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很好地实现了集装箱螺旋CT的扫描同步。 相似文献
10.
我院于1998年引进西门子SOMATOM.PLUS4螺旋CT机,配备美国美达公司VISTRONCT 高压注射器,已做腹部增强扫描1250例,以自己工作经验参考有关文献,总结了一套腹部CT扫描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的技术.方法采用螺旋CT进行双期或延迟扫描,用非离子造影剂优维显300mg/ml,总量75~100ml,按照1.5~2.0ml/mg,注射速度2.0~3.0ml/min,由高压注射器自动注射,注射完成时间25~30s.在不同时期对肝脏进行双期或延迟扫描.结果233例肝脏增强扫描检查患者中,224例获得较好动脉期、门脉期和实质期的图象,9例患者动脉期图象显示不满意;其中的6例因门脉高压而引起,3例因注射失误造影剂外渗引起,2例因出现轻度过敏反应引起.结论SCT增强扫描检查可获得非常满意的不同时期的图像. 相似文献
12.
扫描床是医疗CT设备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主要是利用伺服驱动装置运载被检测病人以完成扫描任务,具有垂直运动控制系统和水平纵向运动控制系统,能按程序的要求实现自动进出扫描架孔径,完成自动定位检测对象的扫描位置. 相似文献
13.
14.
CT引导下微创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价值.方法:120例患者中腰椎间盘突出75例、腰椎间盘膨出45例,于CT引导下穿刺行臭氧注射治疗.穿刺途径:腰椎间盘突出为旁中央型者,经神经根与硬膜囊之间或神经根与小关节之间穿刺突出物达盘内;腰椎间盘膨出或后正中突出者则取脊柱中线旁开6~10 cm侧后方穿刺.分别于盘内及突出物中央和盘外注射浓度为40~60 μg/ml臭氧5~15 ml,总量小于30ml.结果:注射臭氧后CT扫描显示臭氧在间盘内分布呈:裂隙状、髓核腔内积聚状、弥散分布状及大部分溢出盘外状.治疗后6~12个月随访显效75例(62.5%),有效37例(30.8%)和无效8例(6.7%),总有效93%.结论:CT引导下盘内、突出物及盘外臭氧注射术穿刺准确、可及时观察臭氧分布及注射后间盘的改变.其安全、创伤小、疗效高,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孙泽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20,17(1):6-13
致密砂岩孔隙类型、特征、表征参数的提取对油气赋存运移、矿井瓦斯突出以及井下涌水等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随着对致密砂岩孔隙度研究的不断深入,二维空间扫描图像在实际数据计算中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在有关孔隙度表征判断方面,人为干预辨别的成分较多,为降低人为干预对孔隙数据的提取,采用高级三维立体可视化图像处理软件Avizo对CT扫描法重建的岩心进行数字化可视化操作,更为直观地显示出孔隙大小、孔喉大小及连通方式,同时可得到孔隙度占比、基质骨架结构占比等数据的定量分布状态,研究成果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是电子计算机与X线检查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这是1969年英国工程师Hlunsfield首先设计成功的一种断层摄影装置,并应用于脑部,获得了第一例脑肿瘤像,被誉为自1895年发现伦琴射线以后,放射诊断学上一次划时代的飞跃. 相似文献
17.
18.
进行了原状黄土的三轴剪切试验过程中的CT扫描,结合CT图像、数据与软化型应力 应变曲线的特点,对比分析土样的微观结构变化,认为由于围压没有超过结构强度的临界值,破坏表现为软化开裂破坏,是由轴向压密损伤为主导向横向开裂损伤为主导的转变过程;裂缝首先在结构强度较低的低密软弱大孔隙区域形成,随后衍生出一系列小裂缝,最终形成剪切面. 相似文献
19.
赵碧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11(2):57-64
用CT扫描技术观刚油层岩心孔隙结构,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测试方法。它证明,常规渗透率测试所得K值偏低。文章还简要地介绍了CT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现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CT薄层靶扫描在肾上腺疾病定位与定性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5例病人56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病变的CT影像资料,重点分析其形态、大小、密度及边缘情况。CT检查均为平扫与增强及薄层靶扫描。结果:肾上腺增生22例,CT表现主要为体积增大,其中髓质增生14例,肾上腺皮质增生8例,两者在形态及大小的CT表现无差别;肾上腺皮质增生中结节性增生4例,增强扫描后均为轻度强化;肾上腺皮质腺瘤14例,增强扫描后,轻度强化5例,中等强化7例,明显强化2例。34例肾上腺肿瘤性疾病的CT影像诊断符合率为77.14%。在定性诊断中,CT诊断与病理结果相一致有39例,误诊17例。结论:CT靶扫描在肾上腺疾病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CT对大多数的肾上腺肿瘤性疾病诊断较为敏感;对于肾上腺髓质增生与皮质增生的鉴别,则没有明显的特异性;肾上腺皮质腺瘤可与皮质结节性增生鉴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