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介绍误码性能参数和指标分配的基础上,推导了误块率与平均比特误码率之间的关系,并用于DSL(数字用户环路)设备的在线误码监视的性能分析,从而确定了智能化数字用户环路倍增系统中误码的维护和告警门限。  相似文献   

2.
在离散多频音调制原理的基础上,研究注水流比特分配算法。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在数字用户环路上实现了该算法,并测定其数字用户环路上所能获得的最大传码率,分析最大传码率与发送总功串的关系,给出比特分配结果。  相似文献   

3.
离散多频音调制将信道划分成许多子信道,可分别加以处理和利用。子信道如果加上编码,可获得4~5dB增益,但使复杂度和时延增大。一般不对称数字用户环路允许在全编码和全不编码之间作选择。本文提出的子信道分级利用方案,针对不同业务对实时性、可靠性的不同要求,仅对部分信道进行编码,以得到较大的灵活性。为此推导了一套比特分配、能量分配的设计公式,物理概念清楚,且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OFDM系统中应用白适应比特分配能够优化系统的性能。在传输速率固定的前提下,对动态比特和功率分配的优化问题进行分析后.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预分配的自适应比特分配算法。该算法由预分配和迭代分配两个过程组成。在预分配过程中.信道状态较好的子载波将被优先考虑,然后通过迭代分配进一步将总发射功率降低。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是一种最优的比特和功率分配算法。与传统的等比特分配方案相比,该算法能够显著提高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根据认知无线电系统的传输方式需要,设计了一种基于OFDM的认知无线电体系结构,并在子信道分配已经完成的前提下,在保证服务质量所需误码率的同时,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比特分配算法,动态地分配子信道上的比特及能量,使得所需要的发射总功率达到最小(或者平均每比特信噪比达到最大).仿真结果表明,与等比特分配算法相比,本自适应比特分配算法相对简单,降低了系统的传输功率,其误码率性能明显好于等比特分配算法.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滤波多音(FMT)系统的自适应比特分配算法,在发射端等功率发射的基础上,通过测量每个子载波的信号失真比(SDR),确定每个子载波的比特分配方式和传输参数. 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FMT系统的抗衰落性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信噪比偏移量的定量分析,得出待分配比特数与信噪比偏移量之间的理论估算公式,从而能够有效逼近信噪比偏移量的最佳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一次逼近和收敛控制的高效比特分配算法,分别以迭代次数和剩余比特2个参数来衡量比特分配的效率和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所需的平均搜索次数约为传统算法的71.4%,使得AC-3编码器比特分配的精度和效率均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改进的用于 DMT- ADSL系统的比特分配方案 .理论分析与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 ,该方案不仅降低了运算复杂度 ,而且与其它算法的性能几乎相等 .  相似文献   

9.
针对易错信道视频传输的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系统,综合考虑了基于错误隐藏的帧内刷新方法与ARQ重传比特数分配,提出一种率失真优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给定信道带宽和报文丢失率的情况下,相对于不带比特分配的ARQ系统,能够取得更好的图像质量,在低码率情况下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新的多用户OFDM系统中的快速子载波和比特分配算法.在给定每个用户数据传输的误比特率和数据速率的前提下,首先根据各用户的信号状况信息进行简单的初始分配确定最初的子载波分配方案并用贪婪算法进行比特分配,在此基础上按照文中的方法对初始分配结果进行子载波之间的交换,不断迭代优化实现最终的子载波和比特分配,以达到系统总的发射功率最小化的目的.同时,还分析了传统的静态子载波分配方案和几种自适应子载波、比特分配方案.通过不同算法的具体实施方案,比较了它们之间的优缺点.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性能上优于传统的静态子载波分配算法,且权值收敛速度较快,接近性能较好的拉格朗日松弛算法,而算法复杂度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未来高速离散多音频调制(DMT)系统资源分配的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最优离散比特分配算法。初始阶段进行最大比特率加载,然后利用并行比特加载实现目标比特率分配,最后通过比特互换使非最优目标比特率分配最优化。针对标准非对称数字用户线测试环路的仿真实验表明,在目标比特率为环路最大比特率的60%~99%范围内,该算法的运算量明显低于现有最优算法,适用于中高目标比特率DMT系统的最优离散比特分配。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面向H.264 SVC空域?时域可伸缩编码的码率分配算法。通过对SVC编码过程的分析, 设计了一个两阶段基于模型的码率分配算法框架。在每一阶段中沿空域或时域可伸缩性方向上, 码率分配问题都被描述为一个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在充分挖掘层次间相关性的基础上, 提出空域、时域视频层的失真和码率模型。利用所得到的率失真模型, 使用拉格朗日乘数法, 求取该分配问题的最优数值解。实验结果表明, 新的率失真模型所提供的高效码率分配算法, 大幅度提高了现有参考代码JSVM的性能, 其编码效率平均增益达1.22 dB。  相似文献   

13.
丁晓勇  杨绿溪 《应用科技》2007,34(2):5-8,12
针对多用户OFDMA系统提出了一种宽度可调的动态子载波、比特与功率分配算法;在子载波分配上,利用无线信道的频域相关性,对信道信噪比矩阵的列进行压缩;在比特分配上,对贪婪(Greedy)算法改进,利用不同子载波之间信道信噪比的对数关系,将子载波进行分组.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通信服务质量(QoS)条件下,该算法显著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发射功率增量很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基于OFDM的认知无线电系统中多个认知用户之间的频谱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比特和功率分配算法.首先,对认知用户的发射功率加以约束以保证认知用户的通信质量;然后运用“两部分法”并引入比例分配因子来避免认知用户的频谱资源分配不均衡问题;最后对所提算法进行了仿真,其中对认知用户的分配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不仅能够保证每个用户的通信质量而且能够提升信道总容量.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单用户OFDM系统中的自适应比特分配技术。在目标BER要求的前提下,采用两步比特分配算法为每个子载波分配相应的比特数,最终使发射功率最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性能接近最优算法,较传统的算法性能有较大的提升,而算法复杂度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